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民風作文

有關民風作文600字四篇

欄目: 民風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88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風作文600字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民風作文600字四篇

民風作文600字 篇1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個山川秀美、民風古樸的地方,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國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國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興千户侗寨都坐落於此。

走進黔東南,就好象進入了綠色世界,苗嶺深處的雷公山自然保護區及劍河百里闊葉林,很少有人跡化自然的痕跡。原始森林茫茫蒼蒼,珍禽異獸自由出沒,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清新。

黔東南有舞陽河、清水江、都柳江;還有龍鰲河、高過河、杉木河、野洞河、八舟河等,全州境內大小河流2900多條,條條溪河清澈見底,這裏有一個國家級六個省級風景名勝區。

來到黔東南,你回感覺到這不僅是空間的轉移,而是時光在倒流,豐富的民族歷史文化積澱,使這裏還保存着唐代髮型、宋代服飾、明清建築、魏晉遺風,居住在這裏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長期勞動和生活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傳統文化。他們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綠樹成蔭。村寨來客,熱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攔路、攔門的禮儀,最高的貴客到來,攔路酒達十二道之多。穿着盛裝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動人的歌聲表示歡迎,相與同樂。灑脱粗曠的小夥子吹起蘆笙芒筒,迎客進寨。

黔東南是貴州東線民族風情旅遊的中心,有“百節之鄉”的美稱,民族傳統節日數以百計,異彩紛呈,猶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風情博物館。

黔東南是“蘆笙的'故鄉”“歌舞的海洋”,蘆笙與歌舞交相輝映,已成為聞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絲萬縷的蘆笙金曲,悦耳動聽的苗族飛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鬥牛場面,風情別緻的苗家吊腳樓,堪稱民族工藝一絕的苗族銀飾、挑花、刺繡、蠟染等,無不閃爍着東方文化的光芒。

民風作文600字 篇2

大家好,歡迎來到德昂族。我是這兒的導遊,大家先在這兒休息,聽我來介紹吧!

我們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民居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哦。瞧,你們感受到古代的韻味了嗎?我們還有自己的語言,如果有什麼需要,都可以來找我哦!

前幾天我們剛過了潑水節。雖然你們沒有機會與我們一起過潑水節,不過,聽了我講之後,你們一定也能感受到潑水節的氣氛哦!

不分男女老少,大家都赤着腳邊跳舞邊向四周的人潑水。我們這兒的姑娘跳舞可棒了!“來,過來,給大家瞧瞧吧!”“來啦!”你們瞧,多美呀!潑水跳舞應該是眾人皆知的。我們的潑水節最具特色的是——晚輩為長輩洗手洗腳,很特別吧!我們的潑水節有一個古老的傳説,有興趣的人待會兒來問我哦!

我們大家都信奉小乘佛教。如果你們四處逛逛,是很容易見到小和尚的。如果你們在1950年前來到德昂族,會發現我們的祖先有見殺不吃、聞聲不吃的習慣。故名思意,就是見到禽畜被殺的場面,聽到被殺時的慘叫,是不會吃的,非常仁慈!

每逢節日,我們就要相互宴請成俗,不管酒席宴上菜餚多少,必定要有一碗新鮮蔬菜白煮的素菜。我們不怕辣哦!吃的時候還要蘸辣椒水吃,真是別有一番風味啊!不怕辣的遊客朋友們,也來品嚐一下吧!保準你會流連忘返。

至於我們的食俗,遊覽時再給你們一一講解吧!很不錯喲!

再給大家講講我們的祭龍習俗吧!祭龍十分富有情趣,仔細聽吧!祭龍一般選在春季,這時就要殺豬殺雞了,祭司畫好紙龍,我們大家一起叩拜,然後一起飲酒野餐,醉酒後相互打罵,發泄平時相互之間的不滿。此間不許有他人勸阻,直到比方鬥得精疲力盡為止。第二天再相互道歉。呵呵,怎樣?

不錯吧!接下來我帶大家一起走走吧,希望喜歡我們哦!

民風作文600字 篇3

傣族是雲南特有民族,相信大家早已聽説過,今天我就詳細給大家講講傣族吧!

傣族自古以來是一個講究禮儀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族,主人都會主動打招呼,無論男女老少,對客人總是面帶微笑,説話輕聲細語,不罵人更不講髒話。到傣族做客,還會受到主人“潑水”和“拴線”的禮遇——客人到來的時候,門口都有傣族小卜哨用銀體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樹枝、樹葉輕輕灑到客人身上。走進傣族竹樓入座後,老人會給客人的手腕上拴線,以祝客人能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傣族最著名的恐怕是潑水節。每年四月的一天,傣族都要舉行潑水節。這一天早晨,人們要採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擔來碧澄清水為佛像洗塵。做完這些,羣眾性的潑水就開始了,只見一羣羣男女青年銅缽臉盆盛水,湧出大街小巷,嬉戲追逐,逢人便潑,從頭到腳,全身濕透。這是吉祥的水,幸福的水,不管是潑者還是被潑者,都異常地高興,臉上掛着笑容。

傣族的女子對髮飾很有講究,大多梳高發髻,還愛在髮髻上插綴鮮花;男士們則愛穿對襟或大襟的無領短衫,肥筒長褲。

傣族的居住物——傣族竹樓也小有名氣。因為傣族人居住區氣温高而竹樓又有利於防酷熱和濕氣。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傣族還有一個風俗:一家蓋房,全村幫忙。新樓落城時,還要舉行“架竹樓”儀式。這時,全村人都像過節一般熱鬧。同時還要親請“贊哈”唱“賀新房”的曲子,據説這樣才能吉祥,平安,家道興旺。

傣族的民俗還有很多,他們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去看看,去探究的。有時候的話可以去一趟傣族體驗一下哦!

民風作文600字 篇4

有一年的暑假我曾到雲南旅遊,來到了美麗的西雙版納,其中游玩傣家村寨是旅遊的一項。

傣家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壩江邊湖畔,四周多種植椰子、香蕉、竹林等果木,處處鬱鬱葱葱。我還在一棵大約有五人才能合抱的“百年古樹”下照相留念。傣家的房屋建築為“幹欄”式竹樓,户與户之間竹籬為欄,自成院落。聽導遊介紹傣家樓全部是用木頭搭起來的,並且,傣家樓為二層小樓。它的第一層不住人,專門供牲畜住,而人住在二樓。我們來到一户傣家後,的確如導遊所説的那樣。

我們按照傣族人的“一脱、二摸、三不看”的規距,拜訪了一户傣族人家,“脱”就是上樓梯之前要先脱鞋,“摸”是指竹樓中間那根柱子,傣家人奉為“神柱”,據説摸了會給人帶來好運,不過摸的時候神情一定要莊嚴肅穆,不能嘻嘻哈哈,當時我也很鄭重地摸了摸“神柱”。 傣家的“客廳”寬大且相當整潔,卧室圍繞客廳順着竹樓建了一圈,但不能進去,所以“不看”是指任何人不能去參觀傣家人的卧室。傣家人迷信,據説外人看了會把人的靈魂帶走。

上了傣家的竹樓,熱情好客的主人小玉先是端來了糯米香茶,這種特製的茶味道清雅醇甜,然後她用酸、辣、苦、甜、香、脆的傣族風味食品款待我們,我們還品嚐了傣式燒烤,味道鮮美,酸辣可口。傣家飯以“香竹飯”和“菠蘿飯”最為著名。香竹飯是把糯米塞到細長的香竹竹節裏,加上水,在火炭上烤出來的。菠蘿飯則是菠蘿挖去菠蘿心填上紫糯米,在甄鍋裏煮。做出來的飯米粒晶瑩柔軟,瀰漫着竹香與菠蘿的甜潤,吃起來清新爽口,回味幽長。

這次旅遊中,我們還購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木雕、竹編、銀飾等民間工藝品,觀看傣族民間歌舞表演,讓我們也瞭解到西雙版納傣族的生活習俗。

傣家樓、小竹林、綠草坪……構成了熱帶雨林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傣族村寨,讓我不能忘懷,有機會我還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