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熱門】家風家訓的作文

欄目: 家風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7.28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家訓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家風家訓的作文

家風家訓的作文1

説起家風家訓,總覺得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我們家的家風體現在孝順上,無論做什麼事儘量讓長輩順心順意,滿意。

家訓,媽媽從小就教育我,做人最基礎的品質就是誠實守信,言行一致,不然就會像《狼外婆》裏面的主角一樣,遇到危險就不會有人來救你。所以,媽媽答應我的事情會盡量辦到。因為我是一個女孩子,媽媽很在乎我的言行舉止。我還記得,有一次和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媽媽就在旁邊。我不經意帶了一句髒話,媽媽當時無比驚訝。因為我平時都是非常文雅的,媽媽於是很嚴肅地跟我説:“以後不要説這樣的話,女孩子應該文雅大方,這樣子是不對的。”我當時也非常不好意思。從那以後再也沒有説過不文明的話了。

媽媽認為從小的行為就可以培養出貫穿一生的習慣準則,只有從孩子小時候的一些細節去扶正,及時修改,才能收穫良好的準則,在日後的人生道路上受益無窮。

俗話説:“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在學校與同學相處方面,媽媽也會教導我,不要不經允許就隨便拿同學的東西。如果需要什麼,可以回來跟家長溝通。如果放學回家後,在文具盒或者書包看到不是爸爸媽媽給我買的筆或是橡皮,媽媽都會耐心地詢問我,我也會很乖地跟媽媽解釋説:“今天忘記帶筆,向同學借了一支,忘記還她了,明天去學校了一定還。”媽媽也會耐心地告訴我:“好借好還,再借不難,自己的好東西也要跟朋友分享。”

家風和家訓,在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體現,良好的家風家訓需要家裏共同成員的努力。家庭也是孩子的一所獨特的學校,素質教育需要從家庭教育抓起。家長需要做好榜樣,將家風家訓貫徹到日常的點點滴滴,以行動影響孩子。

家風家訓的作文2

家風和家訓,現在好像不怎麼被提起,好像被淡忘,但只要細細想想,它還是無形的在我們身邊,家庭的一舉一動,無一不是透露着來自兩個家庭的古老家風家訓。

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家的家風和家訓,也沒什麼特別,但卻展現着中華的傳統美德。在我們家,老人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是孝道,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有一次,老人感冒了,我卻要上學,家裏汽車只有一個。而我家雖然離着學校不遠,但距離還是有的。送老人去醫院只要在路邊拐個彎就可以隨便把我送到學校。但家長卻不了,甚至都不送我,帶上老人就往醫院趕,我雖然沒遲到,但心裏還是不自在。但仔細想一想,如果老人出了什麼事,就永遠的失去了,這也是對老人的尊敬。多次的送我上學,卻會把我慣壞。孝敬老人,是第一的家風家訓。

然而還有,一切向善。向善的心勝於一切,有一顆善良的心,也是我家的家訓之一。無論別人是不是害心,但我們是絕對不可有的。經家長的一句話,如果人人都遵守了這一條,世界將會充滿愛。其實當時我還不懂,只是想着為什麼別人可以做壞而我卻不行,殊不知,那些人卻是特例。這個世界真的是好人多,但更確切的説是,不是壞人的人多。善良,人人有,但如何表現,卻鮮為人知。而如果去搶劫,立馬被無數人知道。這是一個壞人“多”的原因。但即使這樣就不可以幫助人了嗎?不,這是否定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一些尊重師長,團結……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這兩條,有這兩條,就夠了。

家風家訓的作文3

俗話説:校有校風,學有學風,家也有家風。我們家的家風,就像細雨滋潤小草那樣;就像燈光,是家庭走向光明的引路燈;就像水一樣,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有一句最重要的詞,我們家的家風是:分享。聽起來很普通,但未必每個人都能夠做到。接下來,我就用一個故事來講解吧!

從小就和全家人生活在一起的我,見證了自己成長的過程,也見證了奶奶一步步地走向年老的步伐。她那眼睛已經深陷,想深深的潭水在飽經風霜的臉上,顯得格外炯炯有神,但卻深深的刻着一道道皺紋。雖然沒有佈滿銀髮,但那少許的銀髮很顯而易見。

記得有一次,在全家人吃飯的時候,“那個,是你最愛的辣椒炒土豆,多吃點,你正在長身體呢!”奶奶邊用輕柔地語氣對我説,邊大把大把的夾土豆。而我卻時刻關心奶奶吃的飯量。我發現:奶奶在我的記憶中,他時刻關注家人的情況,卻一點也不關心自己,偶然就喝了幾口湯。所以我突然拿了一塊又大又好的肉放到了奶奶的碗中,但奶奶的舉動、讓我感到很驚訝:奶奶站了起來,帶着責怪的語氣説:“我不喜歡吃肉,給你吃吧!”在我絕望的時候,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妙招,“這是誰炒的,太鹹了!”我做出了難吃的表情。“這是我炒的,不會鹹吧?”奶奶一臉疑慮,“不行您嚐嚐。”奶奶夾起了一整個雞蛋,大口地吃了一口。“奶奶你也要多吃點,你的健康就是我們全家人的幸福!”奶奶對我笑了笑,我從中感受到了很多。

分享是幸福的,分享是快樂的,分享是關心。家風是一個家庭中的快樂,只要去遵守了,就能夠明白其中的快樂。

家風家訓的作文4

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裏風,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今天,我就來談一談我家的家訓家風吧。

我家的家訓家風可以概括為“百善孝為先”四字,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卻讓我受益匪淺。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重老人,每天媽媽都要給外公外婆打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啊?只要一有時間,爸爸媽媽就會回去看他們,陪他們聊聊天、散散步。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着我。

小時候,奶奶常對我説:“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道理深深的印在我心裏,影響着我的言行。我的圓珠筆總是要用的一點墨水都沒有了才會丟掉再買。每次吃飯飯碗裏都是乾乾淨淨的,一粒米不剩。我從來不主動叫媽媽幫我買衣服。過年的壓歲錢從來不亂花,讓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

我的爸爸是江蘇人,不吃辣,有一次去外婆家,外婆做了水煮魚,特別辣,爸爸咬着牙吃了下去。以後,外婆就以為爸爸愛吃,只要爸爸去,外婆就一定會做這道菜,爸爸還是咬牙吃下去,這就是爸爸平時口中説的,百善孝為先。

百善孝為先,也就是什麼對的事都順着長輩的心意,就是孝順的體現,長輩的話,我們一定要認真聽,讓我們做什麼事,要立刻去做,不能拖拖拉拉的。當然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餐桌上,吃飯時,長輩坐,我才坐,長輩不動筷,我也不動筷,漸漸成了一種習慣。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風能世世代代傳下去,家訓家風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

家風家訓的作文5

良好的家風,塑造今天的我們;嚴格的家訓,創造了我們尊敬守禮的行為習慣;富有哲學的家教,賜予我們美好的未來。

我的家風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都厭不其煩的告訴我:“吃人嘴軟,拿人手短,不要隨隨便便收別人的禮物。”於是,現在的我養成了不收人家禮物的行為習慣。一家人應該團結一致,不可以打鬧,這樣才能和和美美,還有,一家人不説兩家話,我們在一家人面前就應該實話實説,不該遮遮掩掩,這樣才像一家人,這同時也是爺爺的心願。

我的家訓

諸葛亮曰: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我們從小就應該養成節約的好習慣,不可以鋪張浪費;做事情應該靜下心來,心裏不得浮躁。從小樹立遠大理想,成長過程中一直不停的向它奔去。

我的家教

沒有夢想的孩子是沒有未來的,是不可能有所作為的。——冰心 小時候,我有一個遙不可及的夢,但我相信我一定會成功!雖然沒有媽媽的支持,但我有爸爸的祝福。從小到大,媽媽沒有支持過我任何事,認為我什麼事也不會成功,但我無所謂,因為我有父親的祝福,他,值得我尊敬,我更不會讓他失望。我的父親,雖然患有殘疾,但他卻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小時候就特別尊敬我的父親,也特別聽他的話……“我一定會成功的!”——贈與我的演藝夢。

這就是我的家風、 家訓、 家教!我以它為之驕傲!

家風家訓的作文6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高高興興地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吃晚飯。光頭強的電視快要開始,我把還剩半碗的飯放一邊,説剩下的飯我不吃。爺爺很不高興,説不能浪費糧食,這些飯我是可以吃完的,不能因為要看電視就剩飯。

爸爸這時候和我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爸爸小時候在隊長大,爺爺上班要按時出門。爸爸就把碗裏剩下的米飯倒到水溝。後來被爺爺發現,爸爸被爺爺狠狠地懲罰。

原來,爺爺小時候,國家比較窮,糧食經常不夠吃,常常吃不飽飯,卻要做很多事情。作文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吃飽飯,所以爺爺特別珍惜糧食。爺爺説,米飯來之不易,那天看到爸爸浪費糧食就特別生氣。爸爸挨罰後,就記住不能浪費糧食。

爸爸説,現在國家富強,家裏不再擔心吃飽飯的問題,但是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的傳統不能丟。養成良好的習慣,將來對我會很有幫助。

這時候,奶奶説起以前的事,買東西要憑票,買米用糧票,買肉用肉票……逢年過節,更要起個大早,天不亮就要趕到鎮上去排隊,起碼要等四五個小時才能買到定量的菜。特別時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很不愛惜糧食,結果糧食被浪費完後,沒有吃的,大家只能餓肚子,去山上挖樹葉吃。現在想來,真是艱苦啊!

聽着聽着,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時吃飯還總是挑三揀四。現在想想,爺爺奶奶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想到這兒,我看着桌上的飯菜,慚愧地笑笑,然後慢慢地吃起來,恍然間發現原本不愛吃的食物原來也是那麼的可口。

在特別的日子裏憶苦思甜,雖然那個時代的灰暗早已遠去,但我們的光明生活確是要需要我們的“成長”才能一直到永遠!

家風家訓的作文7

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都要堅持!

我六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最初的一些日子,覺得非常新鮮,對這個新接觸的事物充滿了好奇與學習的渴望,每天都想觸摸它,聽一下弓毛觸動琴絃的美妙聲音,所以天天都能自覺練習。大家都知道,學習樂器必須堅持每天練習,不能間斷。可過了一段時間後,學琴的新鮮勁兒過了,覺得每天練習又累又枯燥,當媽媽督促我練琴時,我總是非常不情願,有的時候還耍小脾氣,有幾次真的就要放棄了。可是每次媽媽都鼓勵我堅持下去,媽媽説基本功練習是最枯燥乏味的,但卻是最重要的,從不會到會需要一個過程,只有經歷過了這段必經之路,後面的練習才能繼續下去。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沒有哪個人一出生就是天才,都是經過努力才成功的。

就這樣,從最初的不情願一路走來,到現在已有三年了,現在看來反而覺得沒有原來想象的那麼困難。因為堅持,使我在每週上課時展現給老師一個不一樣的我,給了我練習小提琴的自信;多虧了當初的堅持,使我能在班級的聯歡會上展示自己的才藝;多虧了當初的堅持,使我在散步的不經意間聽懂了維瓦爾迪的協奏曲;多虧了當初的堅持,使我從持琴都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到現在能連續二十多分鐘練習不停歇,這都歸功於“堅持”二字。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也需要堅持。清理家庭衞生這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如果沒有了堅持我們的家會變成了什麼樣子!我心愛的薰衣草如果不堅持澆水恐怕早就枯死了。還有我那可愛的小金魚,如果不堅持每天餵食,它們就會餓死的。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離不開堅持。

在我的小家,堅持是一個寶貝,我與爸爸媽媽時刻都感受到堅持帶給我們的信心、勇氣與喜悦。

家風家訓的作文8

陶淵明曾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我喜歡讀書,先生的話讓我深有體會。

我十分喜歡讀書。書籍是最好的朋友。《四大名著》《封神演義》《明朝那些事兒》

《林漢達説歷史》《中華上下五千年》這些都是我的至愛。我為什麼喜歡讀書呢?這與我家的家風是密不可分的。

我家的書櫥裏的書,有的是爺爺的手抄本。爺爺小時候很貧窮,是書支撐他度過了那段最苦的時光。那些年,爺爺上不起學,家裏僅有的幾本書早也已被他翻爛了。買不起書就去借,借來的便邊看邊抄,常常徹夜不眠。後來有了爸爸,爺爺和奶奶白天要上工,沒人看小孩。爸爸自已一個人在家,是那些書陪他度過了童年。爸爸經常説:“只有在書中,才能到找那份致遠的寧靜”。

我從呀呀學語起就經常和爸爸去書店。我認識了可愛的小矮人;一説謊鼻子就變長的皮諾曹;堅強勇敢,對生活沒有失去信心的海倫凱勒……認識了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投筆從戎的班超;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唐詩宋詞更是讓我愛不釋手,每天都上讀背一兩首。

讀書伴隨我的成長,讓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勒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

我們家的生活離不開書,我要將家風深深地烙印在心中,伴着家風共同成長,共同飛翔!

家風家訓的作文9

好家規造就好家風,好家風造就好家庭。每個家,都有家風家規,他可以引領家庭成員積極向上、健康成長。

我們家有許多的規矩,什麼“食不言,寢不語”了,“東西不要亂扔亂放”了,“吃有吃相、坐有坐相”了……這些都使我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爸爸媽媽還從小就教育我對人要有禮貌,對長輩要尊敬,對父母要孝順,做人做事要講誠信。他們是這樣教育我的,自己也是這樣做的。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我媽媽身上的真實事例吧!

我的媽媽是個大孝女,每次回姥姥家,都會買一些姥姥愛吃的、細軟的、好消化的食品;還會幫姥姥整理家務,燒幾道菜,每年還會陪姥姥出去旅遊。記得去年姥姥腎病住院,媽媽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姥姥,還得操心我的學習,忙的不可開交,但她從沒有怨言。每天媽媽都要做好可口的飯菜送到醫院,晚上在醫院幫姥姥洗腳,細心照顧,一個月下來,媽媽累l了不少,可媽媽一點兒沒有怨言。這件事讓我從媽媽身上看到了孝順的美德,我也要像媽媽學習。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讓它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揮重大作用。

好的家風能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讓我們繼承良訓,從點滴小事做起,讓家庭美德成為社會的主旋律。

家風家訓的作文10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唐代李紳的詩,讀來朗朗上口,是婦孺皆知的佳句。我從小就伴隨着這一首詩長大。這首詩也成了我家的家風家訓。

我在家是個比較懂事的女孩子。有一天中午,媽媽對我説:“穎穎,今天我採茶葉要晚一點兒回來,你能幫先煮飯嗎?”我爽快地答應了。後來我和好朋友一起到河邊打水蕨去了,不知不覺,天色就暗了下來。我想起了媽媽的吩咐,就趕快回到家來煮飯。我拿着電飯鍋裝了一碗米,對着水龍頭讓自來水把米衝乾淨。沒想到嘩嘩嘩的水把米衝出來了,鍋裏的米最多隻有一半了。“我心裏想:沒事,再去裝點米來洗一洗不就行了嗎?”我剛準備去裝米,不料我爸爸賣茶葉回來了,他見到我高興地説:“乖女兒,又幫媽媽煮飯了。”我嚇了一大跳。爸爸來洗手了,看見水池裏全是米。他嚴肅地對我説:“你這是怎麼弄的,你知道這米是怎麼來的嗎?你先把《憫農》這首詩背給我聽一聽。我只好把詩句認真地背了一遍。爸爸接着又耐心地教育我:“這首寫了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愛惜,來,我們一起來把米撿起來吧。”

我耐心地撿着米,爸爸對我説了很多。我體會到了爸爸身上的優良傳統——勤儉節約。這天吃晚飯時,我吃的很香,連掉到桌子上的飯粒,都撿了起來吃了。媽媽看到我吃飯的樣子高興地説:“我們的穎穎今天又長大了一歲,我也會心的笑了。

家風家訓的作文11

在我小時候,我不懂得什麼叫做家風、家規、家訓,後來我才慢慢的懂得……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要求我要勤奮,要上進,起初我不太理解,埋怨媽媽對我要求太苛刻。上學後,我努力學習,爭取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爭取在各個方面達到更好,這才理解所謂的上進和積極,是要靠汗水和努力才能達到的,只有這樣才能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在我上二年級時,有一次因為我偏要買一個玩具,而奶奶沒有給我買,我就和奶奶大吵大鬧,還説出讓奶奶走、不是我親奶奶之類的話,讓奶奶很傷心。爸爸下班後知道了這個事,把我狠狠地批評了一頓,並讓我閉門反省。這時我才懂得了尊重長輩的真正含義。爸爸説過:尊敬長輩,孝順父母是做人的第一準則。

課堂上老師教我們勤儉節約,讓我們背誦古人的傳統美德,可現實中,我們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在生活中,我會挑食,而且還會剩飯;洗手時,每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晚上還要亮着燈睡覺……我真的要自我反省了……

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媽媽常説“無規矩,不成方圓”,通過這次的功課,我和爸媽深深的總結了一下,我們家的家風是:對人真誠,對事認真負責;家規是:孝敬老人,勤儉節約,乾淨做人;家訓是存感恩之心,處事以謙讓為貴,做人以誠信為本。

好的家風家訓就是一盞引路燈,是家庭中每一位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無形中指引着我們通往人生的光明大道,雖然我們現在做的還不夠好,但是我相信只要定下了目標,我們就會朝着它大步前進。

爸爸,媽媽,讓我們共同努力吧,做個合格的人!

家風家訓的作文12

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風是一種神奇的營養,伴我成長,給我正能量。

小時候,每次上學之前,媽媽總是叮囑我不要和同學們吵架。媽媽讓我學孔孟之道,對人要寬宏大量,和睦相處。因此在六年的小學生涯沒有一個同學和老師告我的狀。我想這就是我的家風。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它告訴我讓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和諧的家庭之中,和諧的社會之中。

爸爸是位退伍軍人,他愛乾淨,整潔。每次走進爸爸的卧室,被子疊的像塊豆腐,牀單一塵不染。我在爸爸的影響下,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把被子疊好,雖然沒有爸爸疊的好,但我也要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爸爸還有優點,就是勤奮好學,艱苦樸素。他經常告訴我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每當我遇到挫折的時候,總會想起這句話。我這人沒有數學天賦,被同學嘲笑數學白痴。可我從不氣餒,只要有不會的題,就跑到數學老師那裏問,因此也被稱為辦公室的常住大使。爸爸穿着很樸素,我在他的影響下從來也不買名牌衣服。爸爸説勤儉能治家,將來也能勤儉治國。

這就是我的家風。我的家風滋潤着我,讓我懂得了做一個懂事的少年:我的家風感染着我,讓我做一個智慧的少年:我的`家風,就如一盞明燈,照亮我的人生之路!

感謝你,質樸純美的家風!

家風家訓的作文13

“校有校規,家有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到“你家的家風是什麼?家教是什麼?”這些問題,同學們就會傻眼了。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記得在我小時候,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兒,都會忘記爸爸或媽媽規定的時間回家,玩兒盡興的時候就會很晚回去。讓大人們很着急,於是媽媽就認真地對我説:“我們是怎麼規定的時間,為什麼每次都不遵守規定,這麼晚才回來。現在我們就規定,同樣的錯誤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嗎?”我點了點頭,並向媽媽保證一定遵守規定,按時回家。

過了一段時間,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時候,我的作業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兒,媽媽告訴我最晚六點半回家,不要影響別人家吃飯的時間,我同意了。我們玩得非常開心,她的媽媽再三邀請我在她家吃飯,我欣然的接受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打電話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為已經超過了七點半,一回到家就被媽媽狠狠的批評了一頓。我知道自己的錯誤是沒有準時回家,並且在別人家吃飯不僅打擾了別人,還給別人帶來了負擔。我暗下決心,絕不再犯。

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家風、家訓、家教”是什麼。“家風”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一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着敗壞,這家就很難再培養出優秀的後代。如果沒有“家訓”,那麼就會把後代寵壞,只有讓她知錯就改,然後再慢慢教育她。我想這就是“家風、家訓、家教”吧!

家風家訓的作文14

俗話説的好,“不成規矩,何以成方圓”,也就是説,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必不可少的成份。

而在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首先要善良和誠信。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在一條小巷裏,我扔了許多玻璃球。我不知道媽媽什麼時侯在我身後,媽媽看見了嚴厲地批評並教育我;“你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可以隨便扔垃圾”。“我”我有點迷惑不解,感到媽媽在生氣,但又委屈的説。“你這樣可能會讓別人摔倒,這就等於在害別人”。媽媽激動地説。我在一旁默默地聽着,慢慢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媽媽看到我意識到錯誤後,又輕輕地撫摸我的額頭,親切地説:“還記得你上次騎自行車吧, 你被石頭絆倒的時侯哭的很厲害,但現在你卻反過來仍玻璃球,你覺得你做法對嗎?我可不要看到下次你這樣”。説完,媽媽便露出笑臉讓我把玻璃球撿起來。

誠乃做人之本:信,乃美德之基。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個星期五下午,我的同學給我打電話,讓我星期六早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掛斷電話開心地跳起來。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牀,媽媽為我做好了可口的早飯,剛吃好,天就下起了大雨,我有點猶豫是去找同學一起到敬老院還是待在家裏呢?這時,媽媽説:“你應該去,難道你忘了我教你的那句話

——誠信乃做人之本嗎?”我恍惚了一下,快速地拿起了雨傘,穿起

雨衣,向敬老院出發。雖然我的衣服被淋濕但我心裏卻是暖暖的,因為我信守了承諾。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的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家風家訓的作文15

每個家庭都會有不同的家風家訓。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良好的家風家訓,能使人積極向上,走上成功。不良的家風家訓,會使人誤入歧途,墜入深淵。

我們家的家風家訓。雖然,沒有那些大家庭那麼中規中矩那麼嚴謹。如果要説我家的家風家訓,那應該是媽媽老經常掛在嘴邊的那些話:做事要認真,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動手做能不要別人幫忙就別讓人幫。自己的東西自亡放好,那邊拿出來的用完了就放到原來拿出來的地方。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做事不要拖拉,好好學習,認真聽講。説話做事要有誠信。要守諾言。那別人才會相信你的為人。

我記得有一次,我拿了我同學的一支筆。其實,那支筆我是問我那位同學借的,後來被媽媽看見了,就問道,這筆哪來的,我心慌的回答:是借的。”媽媽就嚴厲的説:“借的難道你自己沒有筆嗎?”我給你買了那麼多的筆為什麼還要問別人借,別人的東西有那麼好嗎?媽媽跟你説過別人在好的東西也是別人的,不應該老是想別人的東西,哪怕只是借一會兒,那也是別人的要還的,媽媽又説:“如果你想要好的或更好的東西。那麼應該自己去努力自己去爭取。認真學習,好好做人。將來就會擁有更好的東西。

所以説:“每一個家都應該有一個有大有小的家風家訓,至少這些家風家訓能讓我們成長向上,少走一些虛擬不真實的彎路,好的家風家訓應該永遠傳承下去。

Tags:家訓 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