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文化作文 > 家風作文

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合集5篇

欄目: 家風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7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合集5篇

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 篇1

人們都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因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那麼,家庭中就有自己的家風家訓。這是家人們為了我們優良的行為習慣而對我們制定的制度。我們應該遵守這些規則,因為它們能影響到我們以後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我們家的家訓是:勤儉節約。

曾經有人説雷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傻子”,“傻子”也有“傻子”的好處啊,雷鋒常常對自己的戰友説:“國家國家,‘國’也是‘家’啊!”凡是國家的財產,他覺得,哪怕浪費了一丁點兒,都不應該。正是這樣的精神才影響着我們祖祖輩輩,正是這樣的精神,也影響着我的家訓。

我的爺爺是我家最節儉的人,他做的每一關於節儉的事,都讓我感到無比欽佩。

黑夜沉沉,彷彿無邊的濃墨塗抹天邊。像輕紗,如薄霧,繞在屋脊,繞在草叢裏。我正要把洗手洗腳的水倒在平時積水的桶裏,不料,被爺爺逮了個正着,爺爺説:“先別把水倒了,衝馬桶還用得着呢!”我卻不以為事的説:“爺爺,這水都髒了,不能用了,還是倒了吧!”我順手端起盆子正要倒掉,爺爺見我我行我素,把我拉到前面,語重心長的對我説:“孩子,學校裏不是常説要節約用水嗎?我這樣做是為了節約每一滴水,你還向我宣傳要節約用水,好好利用水資。連這樣的事都做不到,該怎樣號召別人節水用水呢?”聽完這番話,我的心裏一陣羞愧,臉上也發紅發熱。

雷鋒做過的事讓我銘記在心,他的襪子,補了一層又一層,最後,一雙襪子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他還捨不得扔。作為新一代的學生,要努力把優良的家風家訓傳承下,讓它成為一種潛在的力量,引領我們健康成長!

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 篇2

已經到了被父母催婚的年紀,玩笑間我問他們,對女婿有什麼標準啊?父親一整肅容,説:“標準嘛就是要有殷實的家底。”我嫌棄地撇撇嘴:原來你也這麼俗氣。父親笑了:“物質基礎固然是提供你們小家的幸福根基,但這並不是我看重的方面,我説的家底是説要看家教好不好。”

這個回答着實讓我一愣,然又覺合理,婚姻其實也是兩個家庭的融合,作為我們家庭的新成員,家教家風務必相合才可。倏而我又想起從小父母對我的教育確實一刻不曾放鬆,記得從小聽到最多的故事便是爺爺在極度艱難的.條件下還依然勤儉奮鬥,一分一釐地省下供父親叔父他們長大成人、讀書進學。很多事情今日想來頗覺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每天騎着老式自行車到四十多裏地外去販賣雞蛋風雨無阻;怎麼會有人寒冬臘月又累又餓捨不得吃碗麪條只買一碗餃子湯暖身;怎麼會有人每日奔波卻捨不得換下腳上補了又補破洞連連的布鞋只為給兒子省出一本書錢。

父親始終感激爺爺,當年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堅持供他讀書;也感激爺爺以言傳身教,教導他家貧卻從來正直本分,不義之財,雖貧不取;更感恩能有讀書的機會讓他了解除了三分地以外的廣闊世界,雖然求學之路貧困且艱辛。正如古語所説“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後有良圖,唯儉與勤。"並沒有念過什麼書的爺爺卻始終踐行着這樣的訓示。

爺爺因為勞累過度,很早便中風癱瘓了,父親在二十出頭的年紀便擔起長子的責任,扛住生活的重壓,負擔爺爺的醫藥費,照顧幼弟長大。我認真想過,我是否能在比現在要小的年紀裏承擔起家庭的重任,思畢苦澀地搖搖頭:我,不如父親。

後來家裏稍顯寬裕,但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始終是父母教育我的重中之重。記得從小唯一捱過的一頓打,便是四五歲上,有一次家裏來客。飯未吃罷小朋友們便催我帶他們出去玩,手裏拿着正在吃的饅頭,我們就到了池塘邊。從一開始試探性地撒點饅頭末去餵魚,到後面一幫小孩大塊大塊的饅頭投向塘裏餵鴨餵鵝。玩到興起,又跑回去拿了新的饅頭扔向水裏,到後來,水面上浮了一片白花花的饅頭塊。這觸目驚心的場景落入了擔心我們安全找來塘邊的母親眼中,問清了緣由便折了塘邊的柳條把我帶回去教育。

身為乖乖女的我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家法”後,牢記了三點教訓:1、要愛惜糧食勤儉節約。長大後從書中知道了這叫“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2、任何情況下,不可驕縱輕浮,即便再得意開心。3、作為最大的孩子,有必要作出表率,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這次事情對我的影響一直延綿到了今天,讓我始終記得要勤儉節約,踏實肯幹,做事能安於心,即便如今我到了離家幾百公里的地方工作,早已遠離了父母的庇護和監督。

家風是從小就播撒在人心中的種子,能夠涵育、影響人的一生。無形的家風必須依賴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傳併發揚光大。家教對人的影響很早,卻也長遠,這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經常的教育。家教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能給孩子打下不同的基礎。現在的家長多寄希望於學校、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挑學校挑班級挑老師,卻不知自己的言傳身教、自己家庭的家風能對孩子起到更大的影響作用。沒有上過學念過書的人並不少見,但沒有接受過一點家教的幾乎沒有。

如今社會上講艱苦奮鬥少了,講物質享受多了;比干勁兒比貢獻少了,比安逸比舒適多了,甚至偶有人為了小利益甘冒牢獄之險,違規違紀頂風作案。而良好的家風,能在人的始發站給人生的德行操守繫上“第一粒釦子”,以小家風帶動大國風。

家無鬥金,卻有至寶,正是因為有了祖輩的精神傳承,父母的言傳身教,才能讓我成長為今天身無驕嬌二氣、獨立自強的姑娘。

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 篇3

“校有校規,家規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那麼你想不想知道我的家風呢?

我的家風是大海上的燈塔,照亮着我這個漂泊的人找到停靠的海岸;也是那回家路上的一盞盞路燈,指引着我前進。我的家風就是勤儉節約。

奶奶從我記事開始就教導我,一定要勤儉節約,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忘記。一開始我只是陪着奶奶點頭,並不知道什麼是勤儉節約。有一次,奶奶罰了我,我才知道勤儉節約的意思。剛開始吃飯的時候,我總是隻吃一點點,碗中還留着一半的米飯放在那裏。奶奶看見了,用責備的眼神看着我,罰我抄了十遍的《憫農》,並教導我,以後不能有剩飯,要學會勤儉節約。這時,我才明白奶奶口中所説的勤儉節約是什麼意思。以後,我就再也沒剩過飯了。我開始學着奶奶一樣,用洗菜的水拿來拖地板,用洗衣服的水拿來沖廁所,出門隨手關燈、拔插頭,儘量少用空調,多開窗户.......直到現在,我已經養成了好多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了!這都要感謝奶奶,我也是一名環保小衞士了。

請各位朋友們跟我一樣,做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人民素質全面提高!這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對不對?

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 篇4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很小的時候爺爺就教我背誦了,但不懂得其中的道理。隨着慢慢懂事,長輩們的一舉一動影響着我,使我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爺爺是個老黨員,生產隊長,他對工作特別認真,誰也別想佔生產隊的便宜,更不能給生產隊浪費,村民們還給他起了個外號“老黨”。對待家裏“更”嚴。從我記事起,爺爺就把“勤儉、節約、不浪費”作為全家的口頭禪,當然全家也是這樣做的。現在我又拿“勤儉、節約、不浪費”的美德教育着自己的孩子,。

記得在我七歲剛剛懂事的春節,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飯,媽媽端上了一年都沒吃到過的雞、魚,我一筷子夾了一塊大魚頭放到了自己的碗裏,奶奶也恐怕我吃不上似的,往我的碗裏不斷的夾菜,我狼吞虎嚥的吃着,由於自己碗裏的飯菜實在太多了,再怎麼努力也吃不下了,我瞪着眼睛,摸着肚子,端起碗就要去倒掉,爺爺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心思,“孫女,把你的飯拿來給我吃,一米一粟來之不易,千萬不要浪費。記得爺爺曾經教給你《鋤禾日當午》的詩嗎?”我點了點頭。從那時候起,我學會了不浪費糧食。

如今爸爸又開始教育起他的外孫,要愛惜糧食。

現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了,但勤儉節約的傳統不能丟。我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珍惜每一個人的勞動成果,倡導全社會人人勤儉、節約、不浪費。

勤儉節約的家風作文 篇5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也是我們家的家風。我出生在農村的一個普通的家庭裏,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們要養成“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的好家風。

記得小時候吃飯時,我的嘴總像破了洞似的,邊吃邊漏。桌上、地上到處都是我掉的白花花的米粒。媽媽看到後,撫摸我的頭,語重心長地對我説:“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憫農》這首詩你還記得不?”我羞愧的看着媽媽點了點頭,心裏懊悔極了。媽媽頓了頓,接着説:“詩的意思是説:每顆每粒的大米都是農民伯伯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我們不能隨意浪費糧食,要珍惜勞動成果。雖然我們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勤儉節約的傳統可不能丟。”頓時,我的臉變得通紅,覺得十分慚愧,媽媽的話令我感觸很深。後來在媽媽言傳身教和時時的鞭策下,我逐漸養成了一種勤儉節約的習慣。

現在的我,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了。吃飯時,我會根據自己的飯量,吃多少盛多少,即使不小心掉米粒了,也會習慣地撿起來;學習時,一塊橡皮,一支筆,一個作業本,哪怕只用到只剩下一點點了,我也要堅持用完了才換新的;睡覺時,我絕不再浪費多一度電,不需要用燈的時候我絕不會讓燈一直亮着記得有一次,表妹來我們家做客,她洗完手忘了關水籠頭,水龍頭的水不絕地流着。我看到後,連忙跑過去關好,並告誡她説:“表妹,水是生命之源,請珍惜每一滴水,洗完手後,一定要把水籠頭關上,擰好。”還有一次,學校放學後,生活委員忘了把教室的燈和風扇關了,我發現後趕緊跑回去把它關好,因為我知道節約用電,人人有責!

勤儉節約這就是我家的好家風,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歷來的優良傳統。我會一直傳承下去,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只有自己做好勤儉節約,身邊的人也會受影響,變得勤儉節約起來,一個傳一個,一個影響着一個。我們社會就會慢慢地會形成一種勤儉節約的風氣,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才會發揚光大,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