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擺渡擺渡渡何處議論文

欄目: 議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6.21K

初中時期,才接觸到“沈從文”這個名字,學到過其《雲南的歌會》。課外也僅知道這個作家很有名,國內外均有專門研究其人、其作的協會。那時,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紅學”有此國際影響力了。

擺渡擺渡渡何處議論文

因此當時,沈從文其人、其作對我來説仍是一個謎,直到今日,拜讀了其代表作《邊城》。

説實話,在第一遍匆匆讀過《邊城》及後附的幾篇散文後,我感覺並未引起幾多激盪,心中也未發出幾許共鳴,如墜五里霧中。詢問另外書友,也沒有過多感觸,只是頭腦中構想出黃昏白塔下,溪岸邊,頭扎白絨的翠翠,攀緣着作攬擺渡眺望的形象讓人心中充滿迷茫惆悵,而作者想通過這個故事表達的主旨是什麼,令人費解,簡單普通,甚至有些“沒頭沒尾”。且有些人認為讀沈文味同嚼蠟,沒有咂吧出多少滋味。既無魯迅之辛辣犀利,也不如錢鍾書的睿智幽默,更不如張愛玲的輕吟曼妙。

對待此等評價,初時我“深有同感”,可隨即我又否定了這樣的觀點,原因有二:

1每位作家的追求不同,風格自不相同;

2創作與閲讀年代相差較遠(1934—2010)且在閲讀“題記”後,我發現:“這本書,只預備給一些‘本身已離開了學校,或始終就無從接近學校,還認識些中國文字’‘而且極關心全個民族在空間與時間下所有的好處與壞處的人’去看。學生呢?他們的生活,同時又是在與這個作品所提到的世界相去太遠了。他們不需要這種作品,這本書也就並不希望得到他們。”

鑑於以上諸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我們要想真正地吃透這部作品確實有些困難。但“好書不怕百回讀”,《邊城》既能作為名家代表作流傳至今,並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生動的鄉土風格吸引眾多海內外的讀者。自有其獨到及值得鑑賞之處。懷着這樣的心情,我再次閲讀。

此次我細細體味沈先生的意圖:“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而這種人生形式正是沈從文的文學之舟所要承載的全部內容。確實,在這部文學作品中,處處閃耀着人性美的光輝,流動着香山瀟水的神韻,洋溢着淳樸和善的風土人情。細品無處不感人:青的'山,綠的水,老頭子的舐犢之情,小夥子的手足輕重,還有颯颯的竹濤,湯湯的流水,飛揚“在馬路”上的深情歌唱

大佬駕着大船,壞在水裏。翠翠愛情之舟也遭到了波瀾,順順、老二的冷淡,令替翠翠擺渡愛情之舟的爺爺失了措,在心力交瘁中猝然長逝,生活猛地變了色調,雖然突然卻不突兀,留下翠翠一個孤女為自己的愛情擺渡,為自己的生活擺渡,這次第,怎一個慘字了得!

文章到此戛然而止,語幽意不幽,翠翠的愛情之舟——渡船仍是回顧茫然,而作者的文學擺渡已直達迷津,完成對鄉村生命形式的描寫及人們無法把握自身命運的慘痛事實的揭露。

可是,我們對從文先生文學創作的探索並不應該就此停止,因為它不是全面的。或者説這本書的編輯是不夠完善的。它未納入沈從文對城市生命形式的批判。諸如《八駿圖》中,八位教授外表上“老成”“莊嚴”,滿口的“道德名分”,卻與他們不能忘懷的世俗的情慾相沖突。作品通過不同情節,揭示了“八駿圖”的道德觀的虛偽、城市生活的醜陋,頗具諷刺意味。

無論是對鄉村的讚美,還是對城市的批判,先生都以量鬥文章作舟,“悲人的美”為帆,生花妙筆喂槳櫓,正如佛家“普度眾生”,他期望着擺渡千萬浸俗的心靈,到達“本於自然,迴歸自然”的彼岸。

Tags:擺渡 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