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議論文

談最遙遠的距離議論文6篇

欄目: 議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6.29K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談最遙遠的距離議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談最遙遠的距離議論文6篇

談最遙遠的距離議論文1

看到這個題目,我就想到了劉義慶的《世説新語·夙慧篇》中的一則故事:

當初晉元帝突發奇想,想要考一考身為太子的晉明帝司馬紹。於是,他把司馬紹叫到榻前,問他:“長安、太陽哪個更遠?”他想了想,答道:“太陽。我聽説過有人從長安來,卻沒聽説有人從太陽來。”晉元帝大為詫異:“這個孩子的回答真是出人意料地與眾不同。”後來,晉元帝在朝廷上和大臣們提到了此事,又問司馬紹:“太陽、長安哪個更遠?”司馬紹不加思索地説:“長安。我抬頭就可以看見太陽,環顧四周卻看不見長安。”

作為一個有科學常識的人當然知道:太陽離他的距離要遠遠大於長安理他的距離。所以他在第一次回答時答了“太陽”。但他的第二次回答的答語更富哲理——長安看似比太陽離他更近,實際上在他的心裏,長安是重要城市,地位比太陽要重得多,可望而不可即,因此他才會説太陽近而長安遠。

其實,沒有所謂的“最遙遠的距離”。最遙遠的距離是物與心的隔閡(當然也包括心與心的隔閡)。

《莊子·齊物論》中有這麼個故事:有一次莊子睡覺,忽然做了個怪夢。在夢中,莊子變成了一隻漂亮蝴蝶。它一忽兒飛東,一忽兒飛西,在草叢花枝間翩翩起舞。要説快樂呀,那真是快樂極了!莊子所變成的這隻蝴蝶,只是一個勁兒地飛來飛去,完全忘了自己是莊子。它玩得正起勁,忽然醒了。莊子一看自己還躺在牀上,這才明白原來那隻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莊子。可是莊子忽而又感覺到這未必對:自己或許本來就是一隻蝴蝶!是做夢,夢中才變成莊子的!接而又想,這恐怕是錯了:自己明明是莊子,剛剛肯定是在做夢!就這樣,莊子一會兒這樣想,一會兒那樣想,想來想去,總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莊子還蝴蝶。就像莊周夢蝶一樣,人與蝴蝶本是毫無瓜葛的兩樣事物,它們看上去相差甚遠。但在莊周心裏,物我之間,已經到了相互依存的地步了。正如道家所言:“萬物即我,我即萬物”。這樣,遙不可及的兩件事物通過心與心的交通,最終劃上等號了。而就連莊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莊周還是蝴蝶了。其實在這時,莊周與蝴蝶之間毫無差別,他們之間的距離不存在了。

有人説:“還在不斷擴大,無從探測邊界的宇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有人説:“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更有人説:“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的心思。”我要説:“都不是!”倘若你心繫宇宙,無垠的宇宙就在你心裏;倘若你心繫逝者,你就可能幻想他/她就在你身邊,哪還有什麼距離可言呢?抑或你能夠理解一個人,即使他/她不理解你,早晚有一天,他/她也會明白的,又怎能成為最遙遠的距離?我覺得: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心與心的隔閡。

心與心的隔閡,並不是指某一方不理解另一方,而是指彼此之間的不理解。比方説:你的心裏想着一個人,你能夠理解他/她的心,但他/她卻不能理解你的心,這不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我不能理解你,你也不能理解我,兩個人沒有絲毫的共同語言(或者説兩個人剛認識,對對方什麼都不知道),這樣的兩個人就算面對面的站着,心中也充滿着冷漠。假如這兩個人在聊天中不知不覺地產生了一個共同的話題(或者説心靈逐漸相通),距離也就逐漸縮短。最後,距離有可能就消失了。其實,自然本身並沒有所謂的“最遙遠的距離”,距離就在你的心中。

當年,蔡邕哭董卓得罪了司徒王允,被捕入獄。蔡邕知道這次倖存的可能性很小了。他捧出了寶貴的焦尾琴,彈了起來。蔡文姬從琴聲中聽到了父親有死難當頭,傷慟五內,五臟欲裂。蔡邕事先並未告知文姬其死難,但憑藉着父女之間特有的心靈感應,她還是聽出來了。她們之間沒有距離,心靈相通,所以沒有什麼祕密瞞得住。

總之,距離是具有可變性的。沒有最遙遠的距離,只有心與心的隔閡。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物與心的距離。只要心靈相通,距離自然也就消失了。

談最遙遠的距離議論文2

距離,是個永恆的話題。有人認為空間的距離是最遙遠的距離;有人認為精神上的距離是最遙遠的距離;又有的人認為最遙遠的距離是人心與人心的距離。但是我覺得這世界上不存在着最遙遠的距離!

距離並不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障礙。有一位山東大漢在高考後選擇了一所軍校,他為人民做着貢獻。在他上初中的時候家裏發生了變故,他的父母親離異了,而他害怕母親會孤單,選擇了和母親一起生活。臨近開學,那正是母親與兒子分離的時候啊!最後那頓晚餐,母親把對兒子那沉甸甸的愛都寄託在那豐富的菜餚中。兒子要去很遠的地方——青海,但他堅信距離不是問題,這距離也更不可能磨合兒子對母親的愛。只要他與母親都彼此牽掛着,距離也會成為溝通愛的橋樑。

生與死的距離。有人認為生與死的距離是永遠的分別。但我只想説那不是距離,雖然死去的人會與世隔絕,但他留下的精神能夠與世長存。譬如,毛澤東主席,雖然他已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是他那勇於創新,敢於鬥爭,善於運籌,長於謀略的精神一直在影響着我們,他詩歌散文的現實性和樂觀性一直是現代文壇作家想要借鑑學習的。雖然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是作為新一代的繼承者我們還是特別的敬重他,因為毛澤東主席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不存在的,因為只要彼此相互牽掛着,距離會是溝通愛的橋樑,心靈的距離並不可怕,只是留有一份空間舒展心靈而已。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需要逐漸的'磨合,跨越這個距離,最遙遠的距離將不再存在!

談最遙遠的距離議論文3

世上本無最遙遠的距離,只是封閉自己心扉的時間久了,也變成了距離。——題記

相傳,這歷史長河中被“最遙遠的距離”傷的最深的是一匹老馬,這馬是一匹絕世千里馬,它的主人是一個有着勢利性格,卻根本不明白真正利益就在眼前的商人。他為了將利益最大化,殘暴地使這匹馬一日如幾年地馱着重之又重的物品,翻山越嶺,體無完膚。商人卻還是不肯放過它。一日,有位名叫伯樂的人忽遇老馬,他一眼識得這匹載物的老馬是一匹絕世好馬。他不由自主地走到馬的身邊撫摸它的馬鬢,卻發現馬滿身的傷痕,伯樂仰天長歎,歎絕世好馬竟然遭受如此待遇,浪費了它應最有為的時間。馬似乎也明白伯樂才是真正懂自己的人,只恨沒有早點遇到伯樂,豆大的淚珠在它的眼眶裏打轉,仰天長嘶一聲,後斷氣而亡。

可見,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明明就在你的眼前,你卻一點也不瞭解我。

咦!這句話不是常在我們身邊嗎?“媽,你能不能別再囉嗦了!這麼多年我在你眼前長大,你卻一點兒也不瞭解我!”説後,摔門而出的你,怒視天空,眼淚卻不爭氣的流過臉頰,打濕衣襟,心裏懷疑她是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而被你留在房間裏的母親,注視着你怒跑出去摔的那扇門,不知所措。這恐怕是我們目前感受最深的距離吧!可是,你也從沒有理解過母親。你出生時,受分娩之痛的是母親;你生病時,對你噓寒問暖的是母親;你剛剛摔門而出,心疼的最厲害的也是母親……明明是彼此最重要的人,明明母親給了我們世界上最無私的愛,她最後得到的卻是最淡漠的迴應。

親人面前是如此,那麼領居之間又如何呢?城裏的樓房如雨後春筍般的拔地而起。銅牆鐵壁早已隔絕鄰居間的友誼。鄰居之間面對面相遇時,彼此臉上飄過一絲不在意的神情,匆匆走過;有的人與鄰居共處一棟樓房卻從不認識,人都沒打個照面,何談記住他的名字呢?或許,你想,這僅僅只是你人生中匆匆過客不值得留意;或許,你認為陌生是彼此心靈最遙遠的距離。可是時代發展如此之快,你將來一個人不出門就能完成你的事業和生活。難道人類的命運就是註定孤獨終老嗎?

不,當我看到“最美媽媽”用雙手接住高樓墜下的嬰兒時;當我看到“最美司機”在生命最後一刻按下警鈴和開門按鈕是;當我看到地震發生,陌生人之間相互救助時.......我的眼眶濕潤,我告訴自己,我和“陌生人”之間其實很近很近……

突然有一天,母親生病,住進了急救病房,守着母親的你望着母親酣睡的模樣,你才驀然間發現,母親一直在你身邊,而且很近很近,你望着母親衰老的容顏,深深懊悔着自己當初的不懂事。其實兩個心一開始就像風箏和線一樣緊緊綁在一起,只不過,是母親自己為了讓你自由飛翔,放開了手中的線罷了。

世上本就沒有最遙遠的距離。當你打開心扉與外界交流時,你便明白你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幸福與快樂早已在你身旁。從此,一切的遙遠都再稱不上是距離……

談最遙遠的距離議論文4

距離,非尺子可度也。實則,心與心之隔閡矣!

最遙遠的距離,在數學家眼裏,莫過於平行線,永遠無法相交;最遙遠的距離,在生物家眼裏,非樹與樹之間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中相依;在天文學家的眼裏,不是樹枝無法相依,而是相望的星星,卻沒有交匯的軌跡……

然,在我的眼裏,最遙遠的距離,是人與人之間,不可以心心相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荊柯秦之所以不成,就是因為心與心之間的隔閡。秦武陽生性愚鈍,與荊柯心意不通,此乃其一;太子丹刺秦心切,責荊柯發之過遲,主僕心意不通,此乃其二;荊柯有所待,等的就是知音,心靈相通之人,未達,此乃其三。隔閡如此之深,刺秦焉成?這便是最遙遠的距離。

“巍巍乎高山,湯湯乎流水”伯牙與仲子期就是知音。正因伯牙琴藝甚精,而仲子期會聽,心與心之間沒了隔閡,所以“高山流水”才廣以流傳。子期一死,伯牙摔琴道:“此琴只為知音而彈。

“卧看牽牛織女星。”牛郎織女隔銀河相望,一年只會面一次,這是最遙遠的距離嗎?雖然牛郎織女一年只見面一次,但是他們用心搭建鵲橋,你想着我,我思着你,心與心之間已無隔閡,距離,又從何説起?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兩人陰陽相隔,莫非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一句“他生未卜此生休!”如此決絕,距離恐早已不再是千萬重!唐玄宗只一味貪戀楊玉環美色,江山與美人之間的選擇,他可曾有半點猶豫,他不知楊玉環所思,楊玉環更不懂唐玄宗所想,隔閡如此之深,難免李商隱笑道“如何四季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心與心之間的隔閡,便是最遙遠的距離。

“孔雀東南飛”之所以是一悲劇,也因如此。焦仲卿一再誤會劉蘭芝,不能心心相印,那兩人豈不是相隔甚遠,有了距離的愛情不會長久。

千里不算遠,因為有心相連;

萬里不算長,因為有情相依;

戴望舒的“鄉愁”海峽之隔不遠;王維的“西出陽關無故人”不遠;遠的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遠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遠的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相愛的人卻不能相守的愛情。

世間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心與心隔閡矣!

談最遙遠的距離議論文5

最遙遠的距離,是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卻隔着一堵厚厚的心牆。——題記

什麼是最遙遠的距離?航海者説:“最遙遠的距離是在海洋裏看不見海岸,找不到歸途的方向。”攀登者説:“最遙遠的距離是山頂到山腳的距離,因為這一路的攀登是艱辛困苦的。”,面對親人的別離,有人會説:“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生與死的永別。”但是,我認為,最遙遠的距離是心靈間的距離,是人心隔着一堵厚厚的牆。

古今往來,有多少像這樣的例子。你看,著名作家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一個活生生的科舉制度下的知識分子,就是在那樣的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下,像孔乙己這樣的讀書人也不免成為窮困潦倒的下等人。生活在孔乙己周圍的那些人,缺乏同情心,漠視他人,不同情可憐之人。當孔乙己偷盜別人財物而被追打時,周圍羣眾只是冷冷地站着笑,不時又指手畫腳地對孔乙己冷嘲熱諷。這種麻木不仁、冷漠無情、入木三分的人際形態便劃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想,如果當時的人能多一點同情心,多一點憐憫之心,多幾句關懷安慰的言語去關心孔乙己,那麼,也不至於他後來無故的離開人世。孔乙己和周圍羣眾的距離便是最遙遠的距離,是一道劃開人與人之間互愛互助的距離。

2008年的那場汶川大地震的災難中,便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患難見真情,當巨大的石塊壓在受難者的身上,我們國人的心如刀絞,解放軍展示也義不容辭的站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上,幫助無數受難羣眾脱離苦海。此刻,人們血溶於水,用團結友愛的力量鑄就鋼鐵般的長城,距離近了,陌生的面孔不再陌生,不同的言語不再是障礙,只因你我心連心。

説到這裏,我便想高聲的讚揚那駐紮在災情第一線的解放軍和志願者,是他們挽救了一條條可愛的生命,是他們眾志成城的勇氣緩解了災情。然而,該批評的是那羣封建科舉制度下的人們,是他們腐朽的心靈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孔乙己和他周圍的人們。最親近的距離,莫過於災難下人們團結一心的精神。

最遙遠的距離,是一條劃不開的隔膜,是一道隱形的線條,是一根連接愛心、同情心和友愛之心的繩索。讓我們打破這遙遠的距離,用雙手送給他人温暖,用行動去拉近彼此間的距離,讓人與人之間形成一種和諧友善的情感!

談最遙遠的距離議論文6

拿到這個題目,我想了很久很久。沒人知道最遙遠的距離有多遠。曾記得泰戈爾説過: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而在我看來,距離的遠近決定於個人的感情。當你想得到某物卻無法得到時,當你失去某物卻無法挽回時,你才會知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含義,你才能體會得到“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悲哀。

對於這個問題,一千個人可會有一萬個答案。但是無論他的答案是什麼,所回答的必定是他渴望的。也正是由於這段距離,給予了人們走向成功的動力,正是由於哥倫布的渴望,使得歐美大陸間漫長的距離被征服,正是阿姆斯特朗的渴望,使得地月間那一線的距離被串聯。在中考臨近的日子裏,在申奧臨近的日子裏,大大小小的計時牌都在提示着我們距離越來越近。它為什麼會給我們壓力,給我們動力,給我們那滿懷的激情,不是這段距離,不是我們心急,而是我們對距離背後那成功的渴望。

老人們坐在搖椅上,把着草扇,唏噓着當年的歲月,那是對青春的渴望。病人們卧在牀榻中,捧着熱茶,承接着明媚的陽光,那是對健康的渴望。我們坐在這教室裏,捧着課本,讀書學習,就是為了和自己的目標減少距離。

我們的答案都不相同,卻各有各的道理。古有“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愛情。近有“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的鄉情。而對現在的我來説,最遠的距離是當一名生物學家。這是我從小的夢,並一直沒有放棄。談到這我不免要感歎幾句:人們總是隨着見識的廣泛而修改自己的目標,因為覺得自己達不到那段距離。小時候人人都想當科學家,人人都想上清華北大,但又有幾個人堅持到底?其實本沒有最遠的距離,不要自己嚇唬自己,目標很近也很遠,但是我堅信它很近。

在距離的路上,鋪滿了勤奮的磚。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有充沛的體力,有靈活的頭腦,還有用不盡的汗水,磨不滅的毅力。最遠的距離,可能……只在你的腳下!

Tags:遙遠 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