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敍事作文

聽什麼説話優秀作文

欄目: 敍事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2W

篇一:聽蟬説話

聽什麼説話優秀作文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唐·虞世南

——題記

每年的初夏,記憶最深的就是那一聲聲清脆響亮的蟬鳴,似一首緩緩流淌的樂章,不斷述説這屬於自己的故事……

前奏

每年的夏天,當禾苗剛露頭角,一場小雨後便是蟬的時代了。然後我忙碌的課業也結束,暑假便開始。

小知了像小拇指一樣大小,從泥土裏鑽出來,爬離開地面就迫不及待的停下來蜕變起來。從殼裏鑽出來,像只飛蛾模樣,扇動着翅膀飛到花間林杈處鳴叫起來。小知了的叫聲短暫又尖細,像無力的嬰兒的啼哭,叫的久了聲音就會嘶啞起來。

每隻蟬便都是演奏家,就像在樹上開了一個音樂會。聽着知了的歡唱,我和奶奶在院裏乘涼,坐在竹木小凳上,賞着美麗的月色,手裏拿着蒲扇,吃着西瓜,感覺生活甚是愜意。

因為是暑假有大把空餘時間,因為感覺自己這麼大了要為家裏減輕點負擔,所以每年暑假總免不了會去找份工作。為找一份暑期工,我頂着烈日一人在外轉悠奔波,但卻沒有什麼結果。

心裏不免沮喪彷徨,每晚聽着惱人的蟬鳴,不免遷怒於它們的聒噪。直到,三姑謀了一份給人做衣服的工作,叫我過去幫着裁剪,我的工作這才有着落。

正曲

隨着夏天的傾盆大雨痛快的下下來的時候,屬於蟬的季節才真正到來。蟬在林間樹杈間歡快地鳴叫起來,它的叫聲比起先前的小知了要更洪亮更宂長,到蟬的旺盛階段,烈日當空,越是炎熱,它們的叫聲就越持續,一時成了夏季的主樂。只聽它們時高時低,時急時緩,或長或短,煞是有味,它們的交響樂成了人午休的催眠曲,夢境裏的背景音樂,吱——吱唧——唧,縈繞在耳邊。許多時候人們竟忘記了它的鳴叫,實在是因為它們的聲音從不間斷,時間久了,人們以為這種聲音是和夏天與生俱來的呢。所以人們自然的愛上夏天,也愛上那蟬鳴了。

伴着由蟬演奏的交響樂,我的暑期工作——裁剪衣料也步入了正規。初時的手忙腳亂,忙中出錯已難得出現,現在的我手裏拿着剪刀,裁剪衣料,我享受着工作的快樂,也體會到了賺錢的不容易。由我裁出的衣料,一堆堆運送到姑姑手裏,再看着一件件衣服在姑姑的手中完成,我就特別有成就感。聲聲蟬鳴,伴着剪刀剪布料的咔擦咔擦聲,縫紉機的噠噠聲,匯成了更加美妙的樂章……

不知不覺一個半月過去了,我領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工資。雖然不多,但足以使我快樂又滿足。我的生日那天,父母與親戚朋友都來為我慶生,我用我的工資買了一個蛋糕,當大家齊唱“祝你生日快樂,祝你……”我閉上眼睛許願,吹蠟燭,分蛋糕。蟬似乎也聽到了我家的熱鬧,拉起小提琴,悠揚的琴聲陶醉了每一個人,那一夜我睡的特別香。

不是尾聲的尾聲

時光慢慢流逝,夏天就要過去了。樹上的蟬,少了熱鬧,多了幾分寂靜。在寂靜的夜晚,偶爾傳來蟬叫的聲音,顯得微弱了許多。

開學前的最後的一個週末,按理就是做糖糕的時候。奶奶揉着麪糰,媽媽燒着糖汁,空氣中到處洋溢着甜蜜的味道。

聽着蟬衰弱的鳴叫,我卻看着樹枝間沉默發呆。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她對着我娓娓道來:“蟬的生命只有一個短暫的夏天而已,而要展翅卻要經過17年!它一直在等待終會迎來展翅的那一刻,蟬用這麼多年在黑暗中的孤獨、沉默換一夏盡情的歡唱!在這炎熱的日子裏、它所歌唱的是自己、是它對生命的熱愛。我們的生命,又何嘗不是,用十幾年積蓄力量、厚積而薄發、在屬於我們生命裏的夏天,讓歌聲響徹雲霄!”

媽媽的話,令我震驚,前一刻我還在憐憫它,而此刻,我卻是佩服它!它正是我們的榜樣,它代表了對命運不屈不服的心態。我要學習它,不辜負這大好的青春,努力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

當我們吃着糖糕的時候,那樹上的蟬似乎也聞到了,鳴叫起來,它們也在享受此刻的歡愉。

最後的夜晚,蟬們拉着低沉的琴音,悠揚中少了一份哀傷,多了份激昂,因為那是它們最後的演出。

在我那記憶中,蟬鳴依舊響亮,訴説着它精彩的人生。

篇二:聽水説話

從春季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到盛夏的“夏水襄陵,沿溯阻絕”,再至秋日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然後有嚴冬的“水聲冰下嚥,沙路雪中平”。春夏秋冬,四季輪迴,河水也隨着季節而漲漲落落。但是變化的是歲月,不變的則是來自水的聲音。

春水曰:“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春天來了,那叮咚的泉水喚醒萬物,一切生靈從夢中甦醒。而後,幾場濛濛的細雨如仙女般輕盈降臨人間,潤物細無聲。看似柔弱的春水澤被萬物,帶來了怒放的春天。而她卻從不奢求一分一毫。花的燦爛,草的青綠,樹的滴翠,讓素淨的水成了春天的影子。

在春水的聲音裏,我聽到的是奉獻。

夏水雲:“唯無不流,至平而止。人皆赴高,己獨赴下。”每至夏日,江水上漲,奔湧的江水如脱韁的野馬,給人以極大震撼的同時,也不禁給人以深思。水的氣勢、力度不可謂不高不大,甚至可以摧枯拉朽。然而,水卻是往低處流的,低凹四方。人皆攀高,水獨就下。這才是真正的氣度。

在夏水的聲音裏,我聽到的是謙遜。

秋水吟:“量之不可使概,至滿而止。”秋水漸涼,水聲漸弱。秋水少了份夏水的猛烈,多了份大家閨秀似的嫻靜。水流依舊,清澈空靈,錚錚淙淙。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躍動的河水,從不唱懷才不遇的悲歌,一旦出現障礙,要麼沖垮它過去,要麼另闢蹊徑前行。人生也應如水。

在秋水的聲音裏,我聽到的是正直。

冬水誦:“夫水淖弱以清,而好灑人之惡。”冬天來了,萬物凋零,寒風凜冽。冬水升騰成純淨的雪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似一位位天使降落人間,洗滌着人間的污穢。在那銀裝素裹的純淨世界,人們似乎忘卻了心中的雜念。心靈在冬水的浸潤下得到了淨化與昇華。雪萊説:“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冰封的河流下,正湧動着一股春潮。

在冬水的聲音裏,我聽到的是希望。

水,清淨柔和。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污淖是一種奉獻。

笑聽水的聲音,流過年年歲歲;聆聽水之心聲,成長歲歲年年。一滴水,無色無香,在陽光的照耀下,卻會折射出七彩的光輝。我要做水一樣的女子,享水一樣的靈魂和秉性。

篇三:聽季節説話

時光匆匆,四季在不停地交替,一遍又一遍的輪迴中,季節説着各自的話語。

春説

春,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料峭的春風還有些微冷,春已經開始説話。滴答滴答的小雨是泥的呢喃,轟隆隆的雷聲是你的怒吼,料峭的春風是你的呼吸。你説的話,小草聽見了,冒出了芽;桃樹聽見了,開出了花;小河聽見了,融化了冰。“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天就是如此美妙。

夏説

夏,你性情狂暴,説變就變,空氣中瀰漫着燥熱的氣息。你的話正如你的性情一樣,傾盆的大雨是你的一場玩笑,毒辣的太陽是你調皮的結果。你就是如此變幻莫測,讓人難以捉摸。而此時,金色的麥田隨着風波瀾不斷,田間的小路泛着土黃的光,這一切營造出一種安詳、廣闊的畫卷。夏的熱烈把麥子催黃催熟,將豐收的喜悦寫在每一位農民的臉上。遠處,夕陽的餘暉柔和地蔓延在麥茬上,夕陽中的人影被餘暉拉長,天空被暈染得五彩斑斕。這一片金黃,那一片火紅,另一片湛藍。這一切,是夏的傾情訴説。

秋説

秋的腳步無聲無息,在夏的炎熱中,逐漸邁入秋。秋沒有了夏的暴烈,卻有它獨特的肅殺。深秋時節,各色的花大多已褪色,只剩下菊單薄的枝幹撐着綠葉中的花蕾。紫的,黃的,白的,把柔弱的枝條壓彎,滿枝的花團錦簇。忽然一陣寒霜把菊花打敗,這樣,秋的最後一抹色彩被抹去,紅葉漸稀,落紅滿地。秋説,這就是我的性情。

冬説

冬天的寒風如約而至,但冬的陽光卻很温暖。

走進冬的懷抱,沐浴在陽光的海洋中,任陽光如潮水般鋪天蓋地將軀體淹沒,讓你心身皆愉,輕鬆,舒暢,把冬的冷融化。雪,一個雨的精靈,它幻化成六角的形狀,把雨變得無比純潔、神聖。一場雪過後,大地十分寂靜、幽雅。

冬説,這就是我的品格。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四季變化,韻語無窮。

篇四:聽媽媽説話

倏地,我就邁進十八歲的門檻了,成長好像只是一瞬間的事。聽媽媽説話,卻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兒了。歲月在白衣蒼狗中一點點積澱,也給我們的心上了一把鎖。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引得諸多兒女駐足反思,一個《中秋月圓人團圓》,又吹落了多少遊子淚。我驀然悟出:聽媽媽説話,是作為兒女的我們必須學會的擔當。

聽媽媽説話,在充滿童話的歲月裏。那時的媽媽,有温柔的雙眸,細膩的雙手,我最愛的還是她那一頭烏黑的長髮,帶着我的奶香。那時的媽媽,總愛摟我在懷,親親細細地説着“抬眸四顧乾坤闊,日月星辰任我攀”的和恕大氣,説着“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百折不撓,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恭敬謙卑。而我,真真是愛極她低頭的温柔和淺笑,歪着腦袋,努力地去理解媽媽的每一句話。就這樣慢慢成長,慢慢地學會寬容、堅強、有愛,學會用小小的臂膀去擔當。

漸漸地,漸漸地,學會走路,學會騎車,學會交朋友,開始有了女孩子的小心思,有了不願告訴媽媽的小祕密。媽媽不再是女兒最大的依賴,和許多女伴一樣,我倦了媽媽的童話,煩了媽媽的叮嚀,我迫切地想快快長大,不再滿足於媽媽打造的小天地,想去擁抱外面的大千世界。

到了初中,開始了漫長的住校生活,家彷彿在離我遠去,而實際上我和家之間已然牽出一條叫做思念的絲,可它太細,細到粗心的我不曾發現,亦或是我的膽小,發現了卻選擇逃避。日子就在我的沒心沒肺中一天天過去,聽媽媽説話——這每個家庭中都有的極普通的場景,事實上竟成了遙不可及的夢。學業是忙,壓力也有;節奏是快,人也會疲憊,只是這一切都是我蒼白無力的遁詞。

邁進高三的大門,開始嚮往大學生活的自由不羈,都市生活的燈紅酒綠,卻在回頭的那一刻,看到了奶奶的滿頭白髮,媽媽的幾縷銀絲,忽然,心彷彿被蜜蜂蜇了一下。從那一刻起,我不再祈禱時間走得快些,不再一味地向前奔跑,我是多麼多麼地慶幸,還好,一切都還來得及。那一晚,我彷彿回到了小時候,伏在媽媽肩頭,聽媽媽説話,靜靜地,認真地。絮絮叨叨地,媽媽説了許多。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兒子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我的母親,沒有蘇軾的才情,卻有着一樣的願望。她總説:“對生活,應該是享受的,不要去爭太多,平凡一點,簡單一點,幸福就多一點。”她從不曾要求我考什麼大學,讀什麼專業,只是告訴我盡力就好,對於我今後的生活,她在點滴中,教導我知世故而不世故,教導我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各色的誘惑。母親慢慢地講,女兒細細地聽,月光温柔了我的青春歲月。

很多時候,我和我的同齡人都愛為自己的不成熟找藉口。年輕的心,總是渴望走得更遠,總安慰自己交通便利,若要回家不過是一張車票或飛機票的距離,可當我們離家,回家就成了奢侈品,我們總被太多東西羈絆。還好,我還來得及,趁現在一個星期或是半個月回一次家的機會,好好地,好好地,聽媽媽説話,接受造物主安排給我的那份擔當。

篇五:聽桃花説話

桃花開了,流水餘香繞,鏡裏朱顏驚未老,卻問花比誰好?朱顏不似花紅,花紅畢竟無情,若是桃花情重,紛紛紅淚飄零。

——題記

桃花顏

她叫黛玉,遠山黛之黛,美玉之玉。她的名字總讓我想到巍峨挺拔的高山在雲霧飄渺時絕世而獨立地站着,默默地等待着她的寶玉。

花朝節期,正當陽春,桃花盛開,沁芳閘橋畔,落英繽紛。寶玉揚花隨流水,黛玉斂花立花冢。流水知音,心意相通,羨煞旁人。奈何,明豔鮮妍能幾時?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桃花易逝,黛玉亦是如此,花香漠漠,落花盈盈,唯樹下不見伊人。

桃花魂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可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用歌聲佈下了一張網,她就是那誘物。她像白雲飄進了他眼底。她的進幸是一個預謀,而她的高貴恰到好處地消解了這設計中原有的諂媚意味,讓漢武帝覺得,這是一場美麗的邂逅。

然,她的離去,和她的到來同樣突然。她開始不見他,任他來探病,千呼萬喚不回頭。她説我自認出身卑賤,能得皇上寵愛,完全是因為容貌嬌好的緣故。以色事人者,色衰愛必弛,愛弛恩必絕。

她是李夫人,這個女子有着如同桃花一樣嬌美的容顏,亦有着桃花魂。

桃花殤

“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我這裏,出賬去,且散愁心。輕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頭見碧落月色清明。”

她深得項羽寵愛,數十載相處的情形在混沌的劍光裏洞悉了他和她的前因後果。在訣別時分,她沒有猶豫,橫劍一刎,心中卻歡喜得很——她為他們尋到了一個地久天長。

她是虞姬,自古美人多薄命,虞姬也不例外。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篇六:聽風説話

一花,一草,一葉,一沙,甚至,一縷風都藴含着它們博大的意念,都擁有它們獨特的美。起風了,它跋山涉水,它漂洋過海,來無影去無蹤。要仔細聽啊,它們,在説話。

生命之河流淌,此刻,我是略作清閒的,窗外風意正濃,品杯香茗,不知,我是否聽見些什麼?

風吹動,任它從髮梢指尖迅疾淌過,像一汪水,有點冰涼,卻輕柔。我想,它該是多快樂啊。“大風起兮雲飛揚”它自由之美羨煞多少旁人。我活在這個世間,被無盡的綁索捆住,我向往行走的心靈被鎖在一個叫做明天的匣子裏。軀身不在行走的路上,心靈又能走多遠,況我還是封鎖的。如果我聽懂了風,學它“摶扶搖而上九萬里”那該是多麼大的奢望與幸運。於是,我很仔細地仔細地聆聽它告訴我的。

如果風為我丈量與遠方的距離,不知是否是無盡。如果是無盡的,不知我又行走了多遠。夢想盡管遙遠,終歸還是終點站,不是嗎?聽風的博大,聽它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又豈會甘於平庸,又豈會被禁錮。終有一天,我會送走我自己,“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颶風中自來往”若心足夠博大,到哪裏都是一場旅行。

既聽懂自由,便是無畏了。若莊子是那化鯤為鵬的逍遙者,海運徙於南冥,頓生萬丈豪情。世人化鵬難於青天,既無能為鵬,我大概是生命之河裏的孤舟一葉吧,搖搖欲墜,跌跌蕩蕩。但,那又何妨,聽風的堅強,聽風的狂傲。君不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滾滾而來。

聽風的千姿百態,聽它從幾千年前吹來的墨氣。聽,那“落日樓台一笛風”的輕揚;聽“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憂愁;聽它“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暢達;聽它”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悠然;聽它“驚風亂颭芙蓉水”肆虐;聽它“送我上青天”的狂傲;聽它……

起風了,來無影去無蹤。

若能讀懂、聽懂你該是多麼歡愉的事,可我為何卻滿眼淚水?我想,聽懂你,本身就是一場漫長的旅行。於是在禁錮解封的隙裏,我聽着你,面帶微笑,安祥地行走。

篇七:聽古箏説話

彷彿將皎潔的月華凝成玉墜,將絕美的`詩意沉澱為情感,又如塞外天穹澄澈的光暈,大漠幽蘭唯美的極致綻放,那緩緩流瀉而出的古韻箏音總在以細膩的語調輕輕訴説。

我喜歡聽古箏,自己卻不會彈奏,而温婉的姐姐卻很精通嫻熟,所以每次去舅媽家總會央求姐姐彈上幾曲。姐姐喜歡穿素白的紡紗裙子,幾朵殷紅如血的梅花在裙上恣意伸展,裙襬褶褶如雪月光華流動傾瀉於地。三千青絲用玄色的髮卡束起,只餘幾縷垂在左肩。纖纖玉手,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宛若含辭未吐,又如花樹堆雪,新月清暈。左眼下方那顆淚痣柔情千轉,更為她平添幾分清冷和寂寥。姐姐旁若無人地彈着,我聽得如痴如醉。

姐姐常彈給我聽的有《漢宮秋月》和《梅花三弄》。只見姐姐輕輕地戴上宗白相間的玳瑁指甲,玄幻的紋理似乎是溶在歲月的骨髓裏。她輕抬藕臂,呈皓腕與輕紗上,眸含秋水清波流盼,指如削葱,輕輕撥弄着琴絃,空靈而又飄逸的音符好像一個個躍動的精靈,在空中輕提裙裾踮着腳尖翩翩起舞。隨着箏音的變幻,我心亦隨之起伏,一幅幅畫面在眼前顯現,彷彿身臨其境。

遠離城市的喧譁,踏着悠悠的古韻,沐浴着唐風宋雨,穿越千年的迴廊,雲煙深處,飄渺的煙雨從天際劃落,迷離了含淚的眸光,妙齡女子在煙雨中佇立,手擎繡着墨梅的桐紙傘,微風拂過,青羅紗裙隨風飄動,愁緒彷彿洇染成霧縷,彌散在這迷離的煙雨中。青煙之上,餘音裊裊,悠遠綿長的絃音婉轉回蕩,刻畫下此刻悽婉的温柔。她口中呢喃,阡陌間,她為誰憑欄細語;夜闌珊,誰為她繾綣思念?誰的耳畔細語惹了她的清淚,誰又許她在遲暮之年同看疊雲細浪,紅塵路上已是曲終絃斷,花落人散,冷星寒月下,她將萬般柔情種於眉梢,恍若望斷了幾生的輪迴,幾世的情怨,伴着一聲輕輕的喟歎消失在濛濛煙雨中,飄渺無痕……

梅花三弄,箏音響起。梅花樹下,杜鵑滴血,伊人相對,默默無語,只剩眸光中如秋水般的情思在空中纏繞成結。他帶着青春的不羈在黃沙上踏馬,許她十年的承諾。在殷紅的梅花下,他披着染血的戰袍,夕陽勾勒出他俊逸的臉龐,戎馬磨平了他年少的稜角,廝殺不再,臉上的線條柔和而恬淡。他抱住她柔弱的身子,輕輕拭去她她臉頰上的清淚,那一瞬間,時空為之停滯,只有和風舞着梅花在吟唱,三千晝夜的思念彷彿氤氲在空中,糅雜着梅花的清香在他們中間迴盪。

我總以為彈古箏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姐姐卻意味深長地對我説:“彈古箏就是談人生,談盡了世間百態,談遍了人情冷暖。只有對生活有深入的體驗、對人生有周密的思考才能彈好古箏,才能聽懂古箏説的話。”

那娓娓流瀉的天籟之音,帶給我的不只是千年前月下美人的婉轉纏綿,秦風古韻的歷史脈搏,更有對生活的感悟,對人生的思考。

篇八:聽雨説話

窗外,夜色闌珊。漫天雨絲紛紛揚揚,捧一杯熱茶漫步窗前,看着它們在這暗黑天幕下恣意揮灑,聽它們説話。

這場雨格外的讓我欣喜,它如同初涉人間的少女,天真、活潑,看來今夜註定是個不眠夜,我怎可拋下如此良辰美景而獨自入眠,我應盡情地賞雨,聆聽雨的歌唱。

“淅淅瀝瀝……淅淅瀝瀝……”你聽雨在歌唱,“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世界的萬事萬物都需要雨水的滋潤,更別説此時的莊稼正需要雨水去促進它們的生長,這如此及時的雨,珍貴得讓農人心焦,讓農人欣喜。

我聽到了,你在感慨離人的悲傷,好似聽到了易安惆悵的低吟,“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萬葉飄落的秋季,葉隨風落,淚隨雨滴,造化弄人,可伶的易安只能把寂寞寄託在風雨中任它逝去,自己卻落得個“人比黃花瘦”的下場。

漸漸地,雨下得大了,離開易安的惆悵,一轉眼,你帶來的又是“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放,彰顯着男人的陽剛,你迅猛有力的拍打着地面,傾訴着壯志難酬的悲涼,昏黃的路燈下,盡顯的是你的勇敢與堅強,豪情滿天,幾人能給,我讀到的是你的豪邁與奔放。

也許是天公不作美,我還未向你傾訴我的衷腸,你的雨勢就慢慢地小了。放眼望去,在這個燈火如晝的城市,各色的燈光映射在你的身上,我聽到的是你寂寥的歌唱,在這片暗黑的天幕下,在這條幽深的小巷,誰能夠欣賞到你的美,你是否會因沒有伯樂而憂傷。

滿目的詩意,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接住你。我知道,你是在叮囑我:漫漫人生坎坷路,挫折會有,困苦會有,可是,人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生,不踏盡坎坷怎能説走了世間這一遭。在痛苦的日子裏,不要憂傷氣餒,在有一點點成就時也不要驕傲自滿。雨,你讓我看到了酸甜苦辣和濃縮的人生,我可以聽到你的話語。

在有雨的日子裏請仔細聆聽,它會帶給你諸多的驚喜,我就聽到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