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醫務人員學習廖俊波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7W

我們要向廖俊波同志學習,不忘初心、紮實工作、廉潔奉公,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羣眾中去,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

醫務人員學習廖俊波心得體會

廖俊波同志的是人民的好乾部,他用短短的一生,踐行着黨章。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學習他心繫羣眾、勤政為民的公僕情懷;學習他敢於擔當、苦幹實幹的務實作風;學習他無私奉獻、忘我工作的敬業精神;學習他廉潔奉公、乾淨做事的高尚情操。

我作為一名護士,我要立足本職崗位,嚴格要求自己,克服懈怠、自滿、畏難情緒,把“為病人服務好”作為一種信念,把“護理技術創新”作為一種追求,把“護理質量管理”作為一種標準,多“實踐”,多“思考”;廖俊波同志常掛着嘴邊上的一句話“週末不周末,關鍵看有沒有事,有事就沒有周末”,我也要向他那樣,把我的週末,奉獻在護理崗位上。

護士最高的獎賞就是病人的信任。學習了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蹟,我覺得我有兩個動力,一是榜樣在前,二是責任在肩;對病人要有愛心,而且是大愛,病情就是命令,病人永遠在第一位,不忘初心,銘記“南丁格爾”的誓言,做一名合格的好護士。

醫務人員學習廖俊波心得體會二

廖俊波同志離開了我們,他的一生定格在2017年3月19日那場車禍,雨天路滑,小車側翻,帶走了一名優秀的黨員領導幹部,帶走了廣受讚譽的“一線總指揮”。廖俊波雖然永遠離去了,但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廖俊波同志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基層幹部應學習廖俊波的為民情懷。

作為“一線總指揮”,廖俊波始終不忘初心,牢記自身職責使命。深入一線、瞭解一線,才能做出最真實的判斷,廖俊波就是這樣踐行着職責使命,他主動深入現場,跑田坎、走泥路,勘察現場,考察地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動經濟開發區不斷向前發展。他心裏裝着政和人民,知道山區政和需要新的經濟增長點,他是如此奮力拼搏。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作為一線總指揮,廖俊波面對的是一個交通閉塞,基礎薄弱,發展長期滯後的貧困縣,但是他卻不安於現狀,沒有得過且過,而是始終牢記黨的囑託,銘記組織的信任,不忘老百姓的期盼。他深入調研,與幹部羣眾交流、座談,確定了新的發展思路,用腳步丈量了每一寸土地,憑着苦幹實幹,上行下效,硬是讓政和摘掉了“窮帽”,破除了“貧困縣、革命老區、經濟發展長期全省倒數第一”的標籤,讓政和縣進入福建省發展十佳。這些成績的取得,都得益於廖俊波的主動擔當作為,取決於廖俊波心中裝着老百姓。

“篤行而不倦”。流金的歲月,似水的年華,廖俊波把週末和節假日都貢獻給了政和老百姓,在他的帶領下,創造出了“政和速度”。他真正不忘初心,始終牢記黨的囑託,盡心盡責,皆因心中有民;政和的幹部撲下身子、苦幹實幹,皆因有一名優秀的“一線總指揮”。廖俊波是一衝鋒在前的“大俠”,帶領黨員幹部實現了政和山鄉鉅變,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發展速度。廖俊波始終把政和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成職責使命,真正做到了對黨忠誠、心繫羣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他對得起“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光榮稱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於基層幹部而言,應該學習廖俊波的為民情懷。無論條件多麼艱苦,無論發展會遇到多少困難,但是隻要心中始終裝着老百姓,把羣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就能夠用忘我工作來換取驕人業績,就能夠用辛苦付出增強羣眾的“獲得感”。

醫務人員學習廖俊波心得體會三

通過對廖俊波事蹟的學習,深深的觸動了心靈深處的那根弦。作為基層黨員的一名,更應該向廖俊波學習。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加強學習使我們堅定理想信念的前提和基礎,認真學習相關理論,學習黨的方針、路線,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自覺以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開展。在工作中處理好工學矛盾,處理好“學”與“做”的關係,主動自覺地搞好個人學習,始終保持黨員領導幹部應有的政治敏鋭性和政治鑑別力,站穩政治立場,抵制錯誤思想,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二是加強黨性鍛鍊,提高黨性修養。加強對理論思想、黨章黨紀的學習,用優秀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執行黨的決定,忠誠於黨的事業,充分發揮好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強化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高尚情操的培養和錘鍊,經常加強黨性鍛鍊,自我淨化和提高。

三是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落實為民務實清廉要求,牢固樹立羣眾觀點,做到心裏裝着羣眾、感情貼近羣眾、行動走進羣眾。聽民意,解民憂,傾聽羣眾的心聲,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積極主動地工作,樹立公僕意識。

四是秉持“三嚴三實”的嚴實作風。以“三嚴三實”為行為規範和人生律條,做人做事在嚴上要求、在實處着力,不斷自我修煉、自我養成、自我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