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通用9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W

《護理札記》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斯南丁格爾,《護理札記》是一本寫於150多年前的護理書籍,是南丁格爾總結了戰地救護和醫院護理管理的成功經驗而寫成,被譯成多個國家的文字廣泛流傳。下面是小編帶來的《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通用9篇),歡迎大家參考。

《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通用9篇)

《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 篇1

讀完《護理札記》,內心是深深被觸動的,感歎先人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如此珍貴的東西,而且至今很多還為我們深深受用,記得牛頓有一句名言:“如果我所看見的比笛卡爾更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一個人的進步,一個行業的發展,一個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歷史的積累。南丁格爾的成就是永恆的,對護理事業發展的影響是深遠的,她的畢生力作是值的我們深深借鑑的。

今天我們的醫療與護理硬件設備是日趨完善的,我們擁有了更先進的通風設備,更良好的隔噪音系統,建造了更合理的病房,擁有了更温暖舒適的牀和被褥等等,擁有這些,我們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解決很多外在因素引起病人不舒適的問題,在社會發展的今天,外在因數的制約對護理的發展的影響是越來越少了,評估外在因數是否是影響着病人不舒適的原因成了我們護理應該探討的問題,有一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在中午例行體温普查的時候,一個剛剛做完化療的病人對我説她睡不好,我安慰她打化療是會影響睡眠的,叫她放寬心,別想那麼多,離開病房的時候順便把房間的窗簾給拉上了,等我回去收體温計的時候,我發現她已經睡着了,醒來後她對我説,中午我把窗簾給拉下來了,她睡的很好,説她一直都不知道窗户上邊還有窗簾可以拉下來,我們都習慣以慣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而往往忘了最基本的東西,忘了最基礎的護理,讀這本書,我瞭解到,所謂精細的護理大多都體現在最基礎的護理上,讀這本書,對現在轟轟烈烈開展的以“夯實基礎護理,提供滿意服務”為主題的優秀服務示範工程是有重要意義的。

護理是一門精細的藝術,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要求日益提高,倡導“精細的服務藝術”,才能被公眾,為病人所接受,作為臨牀護理的一員,我深刻的體會到單有嫻熟的操作技能對現在的護理服務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的護士必定具有豐富的知識面,一雙敏鋭的,善於觀察的眼睛,善於與病人交流與溝通的技巧,這一切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實踐,學習,積累知識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的思考能力,怎麼樣給病人做精細的安排,如何提供給病人最合理的膳食,如何鍛鍊自己的觀察能力,這些都與我們掌握的知識是息息相關的,對知識掌握的程度直接影響着我們的判斷能力,著名文學家加裏寧説過:“我們必需向上代人學習,必需掌握人類已經取得的最優秀的成果,然後推陳出新。”不斷探索是重要的,在護理工作中,沒有可以照搬照套的東西,因為護理的工作是靈動的,是時刻存在變化的,在工作中,如果經驗沒有得到很好的護理效果時,我們是需要去發現,去改變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護理工作完善的過程是實踐的過程,擁有滿腦的護理計劃,不懂的或不願意去實踐的都是無用的,對護理工作的發展沒有實際的意義,也不能為病人謀福利,非常喜歡谷歌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先生説的一句話:“從思考中確立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實踐中贏得價值”,我們需要做護理的有心人,用心去學習,去思考,去實踐,這樣我們能更好的去護理病人,做一名更好的護士,也能更好的體現我們自身的價值。

做護理的有心人,細心做好基礎護理,關心患者的心理健康,樂心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用心學習充實自己,恆心於自己的護理事業,開心體驗自身的價值!

《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 篇2

生命決定於一些細小的事情。南丁格爾將那些細節放大,使那人性和人道的光芒照耀到每一個卑微的生命裏。這是一種永恆的道德力量。世上有那一種職業,就是“護理。”

《護理札記》中説“不管病人得的是什麼病,遭受的是什麼樣的痛苦,對他們來説絕大多數的壓抑和沮喪是來自與周圍環境的長期處於單調的狀態。”“環境單調對於神經系統產生的不良影響就像單一的食物對於消化系統所是產生的影響一樣。”

讀完了《護理札記》感觸真的很深。“護士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在她一旦接手病人的看護工作之後,她就必須要觀察給他的食物對他起了什麼樣的作用,並且向其他的醫護人員回報這一情況。”在這一方面,我們的護理人員通常不怎麼注意。但是在護理病人和為醫生提供信息幫助這些方面,如果護士能夠做到仔細而密切地觀察病人飲食狀況的話,其帶來的好處是難以估量的。“對病人的飲食通常缺少細緻的觀察。”我想這一現象在我們臨牀還是普遍存在的。很多時候護士還是忙於疾病上的護理,忙於打針發藥,我想,要改變人們對護士的看法,體現護理的價值,唯有提高護士的整體護理水平,按照整體護理模式要求,護理從以疾病為中心轉變到以病人為中心。“以病人為中心”真正要做好這項工作,我覺得我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努力,我相信《護理札記》會引導我進步的。

在書中作者用十四個章節介紹了包括通風以及一些注意事項,房子的健康條件,精細的安排,噪音,變化,飲食,牀和被褥,光線,房間和牆壁的清潔,個人衞生不停的談論希望和建議,觀察在內的一些照顧要點。其實這些護理知識給於我一名剛踏上工作的護理工作者很深刻的啟示。讓我深刻的是第一章通風以及一些注意的事項,文中第一條規定就是讓屋內的空氣盡量清新一些,她認為一間房間裏總是關起窗,新鮮的空氣無法進入屋,空氣是凝帶的,發黴的,污濁的這樣很容易得猩紅熱,白喉病,其他疾病也極易滋生。是的,如果室內空氣不換會導致許多細菌的滋生,那麼房間就成了病毒的温牀。健康的人也容易生病。可見,新鮮的空氣對於病人的恢復的重要作用。因此,他提倡窗户打開,但把門關上,這樣不會因為冷空氣而導致感冒,必要的時候,也可使用暖爐,以提高室內的温暖,但是不能把窗户關死。事實上,打開窗户,可以更換新鮮的空氣,那麼從醫學的角度來講,可以讓血液得到新鮮的氧氣,使人精神清爽,更利於疾病的恢復。

讓我感到最深刻的第二點就是對病人的觀察。觀察不是為了觀察表面上的問題,而是為了提高人們的健康,要形成任何正確的觀點必須通過對病人整體情況的觀察。因此,觀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在臨牀護理中,很多過程中也體現了密切觀察對於一個護理工作者的重要性。正像南丁格爾在文中所説那樣“如果你無論如何也不能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你最好是轉行不要再做護士,無論你有多麼善良,有多麼喜歡護士這個職業,你也不適合做護士。”《護理札記》是南丁格爾對平時護理工作進行認真總結的一本筆記本,始終內容豐富,對護理工作者很指導意義。特別是文中所體現的,南丁格爾在工作中的細心觀察,堅持不懈和嚴謹認真的態度讓護士們欽佩不已。

通過對《護理札記》的學習,交流和分享,我覺得收穫豐富,在深深感慨於古人先進的護理思想的同事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希望能學習前人的經驗,讓自己在護理工作中少走彎路。另外,我還認為讀了《護理札記》後,收穫的不僅僅是經驗和思想,更重要的是感受到科室全體護士的團結,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和力量。

總而言之,這本書中許多觀點在今天仍有意義的。

《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南丁格爾的護理札記圍繞一個主題:怎樣做才能夠使人不生病或者是使人從患病中康復。記錄了她在生活和工作中照顧別人時的經歷,並總結成非常有價值的寶貴經驗,為後人的護理工作指明瞭方向。

如今,隨着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的改善,社會提倡以人為本。護理事業已從當時起步階段發展到一個新的台階,在提倡整體化護理模式的今天,各種護理分工更細、更明確、更專科,各種要求不僅更高,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規範的科學的人性化的護理。如何更好適應今天護理的需要,如何象札記中所説的在工作中“自己教會自己”,這是我們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和理性思考的問題。

從南丁格爾簡介中知道她不惜背叛家庭,放棄富有的生活和家庭的組建,用無私的愛,用人性化的行為,為護理事業奮鬥一生,她這種精神令人感動和震憾。作為從事護理工作的我們,不要求自己能象南丁格爾樣作出這麼大的犧牲,擁有一顆熱愛護理專業的事業心,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是最起碼的要求,這樣才能對病人進行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讓各種病人在康復過程中受益匪淺。作為手術室的護士,我想能做好以下幾點,是對護理札記最好的理解。

首先,避免差錯事故。一個準備接受手術的病人來到手術室,我們要認真核對病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科別、牀號、住院號、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及術前用藥等,防止接錯病人。在手術開始前,與手術醫生、麻醉師,再次核對以上內容,器械護士對所有器械及下敷料做全面整理,做到定位放置,有條不紊,與第二助手巡迴護士共同清點器械,敷料等物品數目,每次2遍。巡迴護士將數字準確記錄在物品點數本上,術中臨時增加的器械或敷料,應及時補記,當關閉體腔或深部創口前,巡迴護士、器械護士應清點點數本上的物品,並與登記的數字核對無誤,縫合至皮下時,再清點一次。如果因為我們不負責任的態度,而做錯手術病人、或做錯手術部位、或把異物遺留病人體內,不僅進一步增加病人的痛苦,造成心理的重大傷害,同時也加劇目前醫患關係尖鋭的矛盾,加劇社會對醫療的不信任。因此,作為手術室護士,切勿有麻痺大意的思想,要認真履行操作規程,使病人得到有效及時安全的醫療護理,避免不必要的差錯事故發生。

其次,嚴格執行無菌制度及原則,這也是我們手術室護士在工作中必需遵循的。在一個潔淨的手術間,為手術提供無菌的物品,每做一項操作,我們都要做到“慎獨”,做好了,可以減少手術切口感染的概率,杜絕交叉感染,促進手術病人的康復。

再次,整體化、人性化護理。對手術病人良好的身心護理,使病人處於最佳狀態接受手術治療,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大多數準備接受手術的病人,因為缺乏對手術過程、步驟的瞭解,會產生恐懼、緊張的心理,引起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等,這對手術極為不利。我們所需要做的是把人性化溶入護理中,在手術前探視病人,講解手術有關情況,如手術病人的注意事項,手術室環境,手術的大致過程等,儘可能與病人拉近距離;病人來到手術室後説話語氣要平和,態度和藹,做一些關切的問候,如“您好”“請問你叫什麼名字”“昨晚你睡得好嗎?”“現在你感覺怎樣?”等等,以消除病人的恐懼心理和心理負擔。入室後及時幫助病人保暖,減少不必要的暴露,調節好室內温度,清醒的病人,輕撫一下病人的頭或親切地向病人詢問一下感受,工作人員不要大聲喧譁及開語言玩笑,少談論些與手術無關的事,減少噪音對病人的刺激,表情儘可能平和而不是冷漠,這些都有利於手術的順利進行。

總之,作為手術室護理所涉及的要工作面還有很多,比如,對自己負責的那台手術病人,做個預見性護理,對手術所需的物品及手術過程步驟、配合,要充分了解和熟練掌握,在多台手術的情況下,如何把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如何把人性化的一面溶入護理工作中,這些都值得我們繼續摸索和探討。

《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從開始學習護理,最常聽到談起的就是護理事業的創始人南丁格爾的故事,接着老師們也讓我們觀看了關於南丁格爾的電影,從她的故事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護理事業的神聖和身為一名護士的光榮。她的《護理札記》體現了她在點點滴滴的細節中為護理事業所總結的經驗,全書十四個章節全面描述瞭如何更好的為患者提供可促進健康恢復的外在和內在條件,比如通風、飲食、光線、個人衞生、希望和建議等等,就像我們現在所做的整體護理,讓我們這些剛參見工作的護理人員受益匪淺。

隨着現代“生理、心理、社會”的醫學模式的建立,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更為全面了,護士執行的不再是單純的醫囑下的打針、發藥,而是全面覆蓋了病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好三基知識外,還應具備敏鋭的觀察力、有效地溝通能力等,而所有這些,早在一百多年前南丁格爾就已經總結出來了,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麼?剛參加工作時,總想着多幹活、多出力就會把工作做好,也不善於與病人溝通交流,總感覺該做的做了,任務就算完成了。慢慢地,隨着經驗的積累和從高年資護士身上的學習,讓自己慢慢地學會了與人交流,學會了觀察病情,學會了更好地服務病人。

現在在兒科工作,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發揚南丁格爾精神是多麼重要。首先病室每天兩次開窗通風,每天一次的紫外線消毒,我們科現在做的很好,也減少了孩子的重感率。南丁格爾在書中最先強調的就是通風和一些注意事項,她説,如果不正常通風,新鮮空氣就無法進入屋裏,空氣是凝滯的、發黴的、污濁的。這樣的條件下,很容易長濕疹,得猩紅熱、白喉病,還有其他的很多疾病在此種條件下也極易滋生。因此正確的做法就是託兒所、病房和臨近的住着病人的房間都應該把窗子打開讓空氣能夠自由出入。由此可見,新鮮的空氣對於病人的康復非常的重要。然而,很多家長卻認為,門窗緊閉保證病室內的温度,避免孩子着涼才是最重要的。過度的呵護,往往會導致相反的結果,因此,在兒科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時很重要的。

南丁格爾還強調了一點就是在飲食上,“在飲食的時候,生命決定於一些細小的事情”“對病人的食物再怎麼注意都不為過”。而想想在護理工作中,我們對病人飲食的關注又有多少呢?在成人科室,我們最常説的就是注意別吃太鹹、太油膩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卻很少提及具體吃些什麼比較好,除了對一些特殊的病人,如糖尿病病人外。在兒科,因為孩子的年齡及發育問題的影響,護士長也特別要求我們做好飲食指導,從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具體到每個月該吃什麼樣的食物,每添加一種食物後病人的大便情況如何,我們都給予了特別的關注。

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南丁格爾無私奉獻的精神,為了護理事業她可謂是獻出了她的一生,留下了“提燈女神”的美名。在現在這個護患關係緊張的時代,要想將護理工作做好、做精,需要我們付出相當大的努力。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面對很多不知感恩的病陪人,很多護士往往會得過且過,應付了之。其實,我覺得,面對一些過分的要求,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做到位了呢?“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如果我們凡事該做的都做得很好了,也能夠和病陪人溝通好了,他們還會為難我們麼?所以,我認為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很重要。

在書中,南丁格爾用極為通俗的語言,告訴了我們很多深刻的道理,對我們護理工作的開展有很好的指導意義,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再接再厲,爭取把護理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讀完這本札記,使我明白到,我們現在的護理涵養的提升,應該在”細節”護理中花功夫,這是一名優秀護士必備的良好素質,而對於一名敬業的護士來説,凡事無小事。我特別深刻的是,護理環境的重要性。護士不但要時刻注意病房的清潔,注意空氣是否新鮮,是否缺少光線或者温度是否適宜,而且我們這些小護士們必須能勤觀察、勤學習、勤思考。它要求我們護理人員有專業的理論知識、技術水平以及關愛之心。體現整體護理水平的高度,如何運用自身的傳播技巧來給予患者人性化、全面化的護理,是我們應該深思的話題。在每天的護理工作開展前,我們應該先沉澱思緒,正如札記的用意,就是啟發後來者。

能夠抓住工作生活中一些‘細節’的這些人來説,是一件極其幸福的事”。護理工作包含着很多的部分,每一部分是許許多多細節組成,細節護理滲透在每一質量標準中,絕大部分工作都需要我們務實地勞動。護理職業是平凡瑣碎的,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既要注重宏觀更要重視細節,抓質量的每一環節中,要牢牢的把握細節,才能通過優質的護理讓病人獲得身心健康恢復。

如何體會細節護理在臨牀護理中的作用呢?在護理札記中,零零碎碎的對話,讓我們知道語言的力量。適合以及合理的護患交流是很重要的,可以體現出病人當前的生理和心理的真實情況,而如何運用自身的交流來獲取信息,就是你這個衞生工作者自身水平的體現。針對不同患者、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細節護理,必須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用心感受、發現、重視患者的個性需要。通過護理實踐,感受到重視細節護理有助於減少醫患糾紛,為患者提供規範化護理之外的感動服務和驚喜服務,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既有利於保證護理安全,又能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病人滿意度,提高護理誠信度。

護士的工作崗位神聖而崇高。身穿白大褂在崗履責,應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方才能夠做好方方面面的事務。不僅講究工作效率,更要講究工作質量,注重工作效果。我認為,護士工作看上去容易,其實真正做好卻又不是件易事。這項工作有其自身的職責和內在的標準,各位護士做起來因自己年齡大孝工作經驗、履責態度、個人性格等因素,雖然也能在工作職責和工作標準範圍內完成任務,但效率和質量卻是千差萬別,而且高效率、高質量的工作標準是沒有頂的。

有的護士完成了硬件工作(如量體温、打針、發藥等)之後,安心無事地歇之辦公室;有的護士做了硬件工作之後,又做了大量軟件工作(如給病員以更多的真、善、美的精神性東西)。“硬”有範圍有尺度,“軟”則沒有指令性的規約。那麼,護士在崗履行職責,怎樣能夠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創造性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達到最佳工作效果,讓病員安心、放心,並積極配合醫院治療?雖然沒有千篇一律的格式,但有規律可循。通過這次醫德醫風的學習,引發了我對護士崗位意識的確立,對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促進作用問題的思考!

《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又到南丁格爾評獎的年度,評獎不是為了獎而獎,而是為了紀念為國際護理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南丁格爾女士。值此之際,再次拿起南丁格爾所著的《護理札記》。

從自身作為護理畢業來説,對南丁格爾是再熟悉不過的了,她也稱為"提燈女神",通過卓有成效的護理,讓戰場上的死亡率從不可能存活的死亡率,變為不在可能死亡的希望,她讓所有護理業界及國際社會敬仰。

我想,《護理札記》的"札"有時候可以通讀為"雜",是個人生活工作中,點點滴滴的感觸與記錄。只不過"札"更傾向於整理、修訂,進行歸類。通讀全文,我的印象是這是一篇護士在工作中,審慎入微的觀察,反覆推敲,用通俗的語言和事例給後人學習的記敍文材。通讀第二遍後,我重點看了最後的結論部分,看似通俗易懂的'札記,卻閃耀着南丁格爾夫人思維縝密,關愛患者的光芒。

其中,有許多我很喜歡的話語,願摘錄一二與大家共勉。

"進入病房的時候,不要猶豫和拖沓,離開的時候也要乾脆。你的行動和語言都要簡短有力,而且要顯示出你的決斷,這對病人來説都是非常必要的。在病房不要匆匆忙忙這一點同樣重要。完全把握好你自己將會使你不會做錯事情,不會猶豫徘徊,也不會匆匆忙忙"這教育了我儘管自己工作不久,但至少心理和行動上要表現的沉穩,熟練,以至於不會讓病人不信任自己,順利的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南丁格爾夫人提到的對病房顏色的選擇,環境佈局,物品形狀,室內擺放等都有個人的見解。我很感性趣,因為這也是一種設計的需要。符合護理藝術的展現。因為病人非常希望能夠看到"窗外"。如果醫院的負責人和醫護人員不在病牀邊上提供某種"景緻"的話,他們簡直太無知,太愚蠢了,就像他們讓一所醫院連廚房也沒有一樣不可饒恕。看我們現在病房走廊文化與室內畫冊的美麗擺設,證明了我們正積極的補充了這一點。

人們通常認為醫治是一個修復過程。其實不然,醫生只能起到外科手術的作用,是對四肢或者對器官做手術而已。他只是清除對健康的恢復起阻礙作用的東西,本身並不起癒合的作用,自然的機理才是我們痊癒的真正原因。護士要做的事情,就是讓病人的環境能夠使病人的生理機能處於最佳的狀態之中。所以,我們永遠杜絕主觀的想法,多看看檢查報告和問問管理病人的長期醫生,設身處地的為患者着想,熱情的為患者服務。

相比較宂長的敍述記錄心得體會,我更傾向看結論。因為護理札記並不是護士的工作手冊,誠實的認為護理的技巧是不可能通過讀任何書籍就可以掌握的。全部的技巧只能夠在醫院的病房中摸索出來。觀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出現突發事件的時候,還要加一句,要注意物歸原位。你不知道哪一天會突然遇到什麼情況,馬上需要什麼東西,如果平時不把這些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而且你又不記得他們在哪裏的話,我們可能鑄成大錯。

護士工作,勞動強度是很大的,觀察在日常生活中至關重要。我作為一名在基層醫院工作的男護士,對南丁格爾的崇高倍感敬仰,白衣們,願我們帶着一顆純潔樸實的心,去完成上帝交給你的工作吧。

《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一直以來,我都只是從護理教科書或者是其它書籍上讀到一些關於南丁格爾的為護理事業獻身的故事,真正讀到她的手記還是第一次,很榮幸,護理部給了我們一個這麼好的機會。下面就是我讀這本《護理札記》的一點感想:

一、通風的重要性

南丁格爾認為護理工作最重要的規則,也是一名護士一開始並一直都要注意的事項就是“讓屋內的空氣盡量清新一些”。但通風的同時“不要讓病人着涼”。我們護士應該經常給病人宣教“打開窗户”的必要性,尤其在冬天,病人往往因為天氣的原因而反對開窗,這種時候,我們護士應該發揮自己學過的專業知識,做好解釋工作,並在開窗的同時給病人做好保暖。而今年以來,我院把住院部的窗户都已經釘死,每扇空氣只留10CM寬的縫,似乎與本文倡導的精神相違背。在我們的病房管理與基礎護理工作中,提倡病牀單位的清潔、牀下無雜物及便器等均符合“讓病室符合健康條件”。

二、細節決定成敗

護理工作繁瑣、細緻,很容易發生差錯事故,很多時候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所有的付出都會付諸東流。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就是如何做好工作的“精細安排”,比如一個待產的孕婦,護士在孕婦住院後即應該給她做好自我監護的健康宣教,教導她自數胎動,當胎膜自然破裂時,孕婦應該如何應對,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隨時注意有無頭暈、眼花等自覺症狀等等。這樣護士在離開孕婦從事其它護理工作時,可以儘可能地減少事故的發生。

三、責任心

只有把護理工作當成一生奉獻的事業,熱愛這份工作,有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這樣我們才能幫助患者建立康復的信心,我們才有可能盡已所能為病人服務,努力鑽研技術。工作中,我們要告訴護士牢記自己是一個“責任護士”,既是對病人的健康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事業負責;我們的醫院是“一家負責任的醫院”,我們的每一個護士都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四、噪音與音樂

噪音對病人的危害,護士大多知道,所以我們日常工作中要求護士做到“走路輕、説話輕、操作輕、開關門輕”。我認為我院現在推行的APN排班就很好的貫徹了南丁格爾關於儘量“減少噪音”的理念,在過去我們交接班的時間是凌晨一點鐘,這時候絕大多數病人都已經熟睡,而護士在牀邊交接班時的腳步聲、談話聲、開關門聲等對病人來説都是反感的。

本書對醫院的音樂使用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即“管樂,包括聲樂及絃樂,因為他們能夠發出連續不斷的聲音,對病人來説有正面的作用”;“較少令人產生聯想的音樂對病人來説才是好的音樂”。

五、飲食

“民以食為天”,但我院對病人飲食的關注太少,既沒有專職的營養師,也沒有專門的病人營養食堂,病人大多是自己解決開飯的問題。這對“普食”的病人來説還只是一“不合口味”的問題,而對一些需要相應“治療膳食”的病人來説就是一種嚴重的不足了。對於產科專科的術後病人,護士經常會給她們做飲食指導,然後家屬根據護士的指導回家做好再送來給病人吃,這無疑給我們的護理質量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

六、基礎護理的迴歸

護士每日為病人做大量的基礎護理工作,如牀單位的整理、為病人修剪指甲、梳頭、洗頭、沐浴、口腔清潔、皮膚清潔等等。但在注重病人個人衞生的同時,我認為還應該關注環境的清潔,如病牀是否舒適、病房光線是否充足、病房空氣是否清新、温度是否合適、牆壁有沒有發黴等等。當然,這不僅僅是護士應該注意的,更是咱們醫院管理層更應該注重的事情。

如今,在許多國家,《護理札記》成為護士必讀的經典之作。書中精闢指出護理工作的社會性、生物性和精神對自體的影響等。她以事實、數據和觀察為根據,總結了工作的原則、經驗、規則和培養方法等。為護理學趨於科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她指出“護士要做的就是把病人置於一個最好的條件下,讓身體自己去恢復”;提出了對護理本質的最早的最一般的看法,確立了護理專業化的開始。她強調護士應由品德優良,有獻身精神和高尚的人擔任,要求護生做到“服從、節制、整潔、恪守信用”;她不但重視護理教育,而且重視護士的品德教育;要有教養、進取心、思想敏捷、靈巧、判斷力強並有一定的教育水平和宗教信仰。她認為,具有這些品質和條件才適合成為護士。

護理工作最獨特的功能是協助病患及健康的人預防疾病、減輕病痛、恢復健康或促進健康,它是結合科學、倫理與藝術的一門學科,因此,護理人員必須不斷的自我充實,以培養護理人員事業的素養和樂觀進取的精神。

我們要以較強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把真誠的愛心無私奉獻給了每一位患者,學習和發揚近代護理學創始人弗勞倫斯·南丁格爾的精神,“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 篇8

人們對於弗羅倫斯。南丁格爾這個名字的記憶是和克里米業戰爭相聯繫的,她的美德和英勇事蹟也與這場戰爭一同流傳下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關於她的故事,很具代表性的就是這樣的動人畫面:在斯庫太湖醫院裏,生病的士兵們滿懷崇敬之情看着他們面前的具有崇高美德的女子,她提着油燈,士兵們親吻映在牆上的她的影子,她是士兵們心中的“提燈女神”。

在南丁格爾的《護理札記》裏,我讀到了南丁格爾為事業拼命奮鬥的一生。

這個從六歲開始,就想過要去做一番事業的女人,她的形象,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完美。年少時,她性格孤僻、甚至有些偏激,她生在富人家庭,卻與周遭的世界格格不入。她的腦子裏總是有一些奇怪的想象,她經常象着了魔一樣地覺得她家的鄉間別墅變成了一座醫院,而她自己則是醫院的護士長,在病牀之間走動着。當她想到天堂的時候,她也會覺得天堂裏也充滿了受苦的病人等着她去照看。她就是如此幻想着而且也為自己的想法感到不解。

終於有一天,她的困惑不解變成了驚慌失措。那天,南丁格爾宣佈了她那偏激的願望:到索爾茲伯裏醫院去做幾個月的護士。她的想法被家人裏認為是發了瘋,所有人都反對她。這時,南丁格爾已經二十五歲了,她感到她生命中的夢想被擊得粉碎,難受得幾乎絕望。

在接下來的八年裏,她仍然以令人驚訝的堅韌不拔的毅力在爭取着、準備着和計劃着。儘管在這期間,她仍然作為一位惹人注目的姑娘生活在上流的膚淺和浮華之中,儘管在她的內心裏有那麼多的由遺憾和懊悔帶來的痛楚,她仍然有能力想辦法掌握了大量的知識和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她悄悄地大量閲讀了醫護責任報告,醫藥權威人士的著作和醫院建設的歷史。在倫敦度假時,她一有機會就跑到那些破破爛爛的學校和手工作坊去。當她和她的家人一起到國外旅遊時,她把她的閒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到處走訪,以至於沒有一所歐洲的大醫院是她所不熟悉的,沒有一所城市的貧民區她沒有去過。她一直在為實現她的理想做準備。

又過了三年,時間終於讓她的家人明白,她已經有了足夠的力量去走她自己的路。她成了哈利街慈善護理機構的負責人。她獲得了獨立。她是一隻鷹,要開始飛翔了!

南丁格爾34歲那年,命運之神敲響了她的門。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了,阿爾瑪戰爭打響了。

這個時候,她是自由的、成熟的,國家需要她,非常需要,而且她也習慣於接受命令,她也能夠不負國家的重託。而且,她的好友西德尼。赫爾伯特在戰爭辦公室工作,並且是內閣成員,他同意她這樣做。三十八名護士在南丁格爾與西德尼的書信往來之後,在熱情的歡送中,離開了國家,去往康斯坦丁堡。

南丁格爾來到了斯庫台湖。大批大批的傷員被送往這裏,藥品十分匱乏,在長長的過道里和在木頭辦搭成的巨大的房子裏,到處都是短缺、忽視、迷惑和痛苦,它們交織在一起,瀰漫在污濁的空氣之中。這裏沒有什麼長遠的考慮,也沒有什麼充分的準備,它只是為這些戰爭的受害者臨時而倉促地搭建起來的避難所。在這樣的地獄裏,南丁格爾沒有放棄自己的希望。首先是因為她帶去了醫護人員,在馬賽買了大量的各種各樣的物品,這些東西在斯庫太湖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她還帶了很多錢在身邊。

在醫院裏,她的職責是根據醫生們的指示為病人服務,並且組織護士們進行看護,但是如果沒有醫生的指示她們是不能擅自行動的,起初的時候,一些外科大夫對她根本不理不睬,儘管也有一些人對她的到來表示歡迎,但是大部分人對她是充滿敵意和懷疑的。但是漸漸地,她站穩了腳跟。誰也無法否認她擁有一顆善良的心,而且誰也沒有充分的理由貶低她的能力。她用她的完美的工作能力、温柔而崇高的性格力量以及她個人的高尚人格形象,鼓舞了那些意志搖擺、神經緊張、沒有勇氣和無助絕望的人,包括她身邊的上司。她是如此的堅毅,就像是驚濤駭浪中的巖石,跟她在一起,你就會感到安全、寬慰和生命的活力。她為斯庫太湖帶來了黎明的曙光。

在她的管理下,一所正規的戰地醫院誕生了。

她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她的事業。在那巨大的病房裏,當病人的情況出現惡化的緊急關頭或者是特別缺乏什麼東西馬上需要幫助的時候,南丁格爾就會奇蹟般地出現。在做非常關鍵而緊張的手術時,她超乎尋常的鎮定可以給病人以忍耐的勇氣和希望的火花。她一次又一次地用她不懈的努力拯救了他們的生命,而這些恰恰是外科大夫們認為是醫學無法拯救的人。她只要在這兒就會給人帶來強大的影響,人們開始熱情洋溢地崇拜着她:當她經過的時候,她們親吻她留在地上的影子。不僅如此,一位士兵説:“當她還沒有來的時候,屋子裏吵吵嚷嚷地叫她的暱稱,但是當她到來之後,這裏就好像教堂一樣莊嚴肅穆。”

她是勇敢的。她能夠在官僚世界那種密集、混亂而難對付的權力網中獲得處理事務的能力和權威,完全是因為她態度強硬,原則堅定而不妥協,對事情的細節非常重視,而且是不停地努力爭取,還有她不屈不饒的意志。

由此,她成為影響世界的一百人之一。

南丁格爾的《護理札記》一書,並不是寫給護士看的,而是寫給女人的。這本書,融合了衞生學、心理學、建築學、營養學,還有很多人文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這還是一本女性的勵志書。

這讓我想起了《大長今》。她們的成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少年時期的理想,永遠是她們心頭亮着的一盞燈。燈光照亮前行的路,信仰,是最堅定的支撐。即使遭遇夢想破滅,依然堅持,不放棄。還有,在向理想進發的途中,需要準備,知識的準備,經驗的準備,需要時機,需要朋友的幫助和團隊的支持。

執着,讓成功變得不再遙遠。而執着,源自熱愛!

《護理札記》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我從事護理工作近二十年,很有幸拜讀了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護理札記》,這本書全然地詮釋了護理工作的意義,解讀了護理的內容,令我們這些目前的護理工作者受益匪淺。

《護理札記》也全面加深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我感觸良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空氣和光線

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女士早在100多年前,就對於護理工作之病人所處環境有一個相當良好的洞察力,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她關注疾病,同時更加關注病人居住的生活環境,生活環境之好或壞,直接影響人的健康。

二,牀和牀單

牀和牀單是與病人直接接觸的物品,需要經常保持清潔和乾燥,需要定期更換,通風,清洗,消毒,棉胎也應該拿出來讓太陽曬曬,以保持乾燥。

三,個人衞生

南丁格爾將皮膚清潔看得很重,如果病人長時間沒有洗澡,皮膚上必定滋生細菌,身上的汗液腐-敗變臭,無疑像是給病人服用了慢性毒藥。

四,病情觀察

在文章中強調觀察的重要,觀察病情的發展,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病人的健康。

今後的工作,我們應該有正確的思路,將照料病人,保持健康,細心呵護放在首位,工作體現了護士的價值,真正做到成為病人的監護人,而不是單純的藥物供給機器。

《護理札記》是南丁格爾對平時護理工作進行認真總結的一本筆記,書中內容豐富,對護理工作者很有指導意義。特別是文中所體現的、南丁格爾在工作中的細心觀察、堅持不懈和嚴謹認真的態度讓護士們欽佩不已。

收到《護理札記》後,護士長建議分工合作將全書讀完,具體方法是每3~5名護士組成一組,其中每人負責精讀《護理札記》1~2章,讀完後和小組成員進行思想交流,最後寫出讀後感進行分享。在口頭交流的過程中,由於大家互相影響,護士們學習熱情高漲,很多人不但很快將全書讀完,還對書中的內容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分享會上,大家結合實際工作,踴躍上台發言。有的圍繞“病人安全“發表意見並提出實施方案;有的懷着遠大抱負,希望成為別人敬仰的現代南丁格爾;有的則從環境、衞生習慣等方面出發,談談如何讓病人更舒適……分享會持續了一個多小時,高潮迭起,精彩處掌聲陣陣。最後護士長作了總結髮言並且高度評價了《護理札記》一書。

通過對《護理札記》的學習、交流和分享,護士們覺得收穫豐厚,在深深感慨於古人先進的護理思想的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希望能學習前人的經驗,讓自己在護理工作中少走彎路。另外,護士們還表示,讀《護理札記》後,收穫的不僅僅是經驗和思想,更重要的是感受到手術室全體護士團結、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