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9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2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2篇)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

閒暇在賀老爸老媽領着兒子在動物園玩時,老爸看着外孫提醒我説,孩子得賞識,不能打罵,給孩子樹立信心,你們小時候我們沒有意識到。

不久翻出好久之前一的一本書《賞識教育》,賞識教育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模式,但已經過時了。看這本書的出版年代,初版是2000年,聯繫當時的社會環境,正是對教育重新開始重視的時候,幾千年的封建教育,導致了中國普遍的家長制風格,而這本書卻提出對孩子要捧而不是壓,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自信,讓孩子喜歡上學習,由興趣引發成績的不斷提高,儘量地博覽羣書,開闊自己的眼界。多看書,就能多瞭解情況,掌握更多的信息,瞭解最新的教育動向,不會鼠目寸光,眼光只放在自家孩子身上。正面、反面的都瞭解一下,孰優孰劣,比一比就知道,或者説各有千秋,那麼我就取精棄粕。

每個孩子都是個體,沒有一種教育方法適合所有的孩子,在不斷的摸索中,提煉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這才是目的。緊跟潮流,才能跟自己的孩子有共同語言。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動向,首先你得跟孩子交流,孩子願意把心裏話告訴你。而要交流,那麼首先你們得有共同語言。所以做家長的也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緊跟時代的潮流,看看最近在流行什麼,俗話説,一年一個代溝,等代溝真形成了,要消除就比較難了。小孩子中間潮流動向很快的,不要説你家孩子在熱議殭屍和巴拉巴拉小魔仙,你不但不知道這些東西為何物,還要跟他講什麼貓和老鼠這種小兒科的(當然在一代人心中這是經典,但在另一代人心中卻未必如此),他對你説的我看興趣不會很大。或者你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一下問題,玩一玩他玩的遊戲,或者你就會理解那些你認為“幼稚到極點”的遊戲,也有它吸引人的地方的。你理解了孩子理解的東西,那麼你們就有了共同語言了,你説的話在他身上才能有起效果的作用了。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2

好書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淨,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冽,沁人心脾。近來為了自己孩子和學生讀了周弘的賞識教育,感受頗深。

何謂賞識?從周弘老師的書中我悟懂了:賞識就是欣賞孩子、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因為當今的孩子是高自尊、高智慧,平時我們在教學中注意多豎大拇指、少批評、少指責,即所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應學會細心琢磨孩子,善意引導孩子,用心賞識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欣賞和讚美。”欣賞、讚美和鼓勵便是助孩子飛向成功彼案的翅膀。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教師,最大的願望莫過於學生“青春於藍而勝於藍”。如果能讓自己的學生有更美好的前程,我會不遺餘力的努力,因為學生的成就就是自己的成就。賞識學生就是讓他們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認為從以下方面注意:

(一)賞識並不是無故表揚,而是有一定的藝術性。當孩子取得成績或受到挫折失敗後,要用肯定鼓勵的語言進行賞識;當孩子犯錯時,批評性的語言要有藝術性,既要幫助孩子找到不足,又要儘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二)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賞識切忌急躁粗暴、大聲呵斥。教師和家長對孩子要寬容、和善、有耐心,時刻不望去賞識孩子,給予孩子希望。

(三)常識要與隨機教育相結合,這樣可使孩子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成人的鼓勵下繼續努力,當孩子犯了錯誤要及時分析錯誤的原因並隨機進行教育。

(四)賞識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因人施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教師要努力捕捉孩子身上稍縱即逝的閃光點並給予必要的表揚和鼓勵。

有人説快樂是一瓶香水,把它噴到別人身上,自己也會沾到一點。那麼賞識何嘗不是如此呢?賞識就是愛,要賞識孩子,就要去愛孩子,去相信孩子。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3

有一個學生,它曾被十三所學校開除,他只不過初二的知識水平,但卻走上電視,給上萬人將國學。着就是《聖賢教育》第一集演講人:胡斌。

他現在也僅僅二十二歲,但他走上演講者的舞台,成功的走出人生的困境,從一個壞孩子變成一位成功人士。

年少時,他崇尚西方價值觀。與父母、老師講民主、講平等……,從小不叫“爸爸、媽媽”,直接叫名字。在學校,老師只希望他能坐在最後一排睡覺。但他睡不着,左顧右盼。有時鼓動全班一半學生逃課,他吸煙,罵老師,打架……,母親不停的給他換學校,但不到一個月,半個月,又開除了。

母親知道這樣不行,就讓他讀“只養不教,父母之過,後悔已晚,全家之禍”。就讓他到北京學點技術,臨走時給了他費用,但他到了北京就把錢揮霍了。

他到網吧上網,他很快就把網絡遊戲玩的再熟練不過,網吧的人都認識他,但他卻不認識別人。後來,他乾脆在他租的房間裏天天打遊戲。有一次,他在超市買了一個星期的零食,放在旁邊,他開始打遊戲,一打就是七天七夜,最後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每次母親打來電話他都不接,還不停的摔打電話……,錢花光了……

母親來接他,他才十分艱難的喊了一聲“媽”。

他開始學習“弟子規”,學完後,他大徹大悟。母親讓他去敬老院做義工,可他卻不想這麼做,但為了推翻母親的理論,他去了。

在敬老院的一個月裏,他將那些爺爺奶奶照顧的像自己的爺爺奶奶,無微不至。不久,就有企業老闆來找他談工作,他不相信,他這樣的人有人要,乾脆讓舅舅帶他去,舅舅果然拿到了工資。他發現,自己終於做了一件“人”事。以後,不斷的有人找他談工作……

有人會問:這是為什麼?原來敬老院的老人大多是成功人士的父母,兒女常年在外,沒有精力照顧父母,所以來到敬老院。每當兒女來看他們,他們都會把這位很棒的小夥子介紹給自己的兒女,就這樣,工作自己找上門。

幸福吉祥,善心感召;苦難兇災,噁心感召;自作自受,命由我造。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4

前段時間有機會看到了《禮儀教育》,幼兒園空的時間不多,我就帶着《禮儀教育》回家,迫不及待地翻開書本,認真地閲讀起來。不時被其中的錦囊妙計和禮儀須知給深深吸引住了,書中具體舉出實例,教家長如何科學理性地引導教育孩子,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如何待人接物。

看完了這本書,我的收穫很大,感想也很多。誰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伶俐,長大了有出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共同的願望。但大多數的家長們往往只重視培養孩子的智商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前一段時間我看了一期“幸福魔方”直播電視,男主人公是位北大畢業的高材生。

而女主人公是位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兩人的結合在外人看來是一對非常般配的夫妻。但因女主人公的自私、任性、待人處事方面極差,全然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得罪了不少男主人公的親戚朋友們,還不知悔改。雖然她工作能力很強,事業蒸蒸日上。但眾叛親離,最終夫妻倆走到離婚的地步。主持人通過與女主人公母親的溝通,瞭解到母親教育理念對她的影響很大,母親在現場也承認自己對女兒的教育向來是只要學習好,其他什麼都不用操心。家人都一手操辦。這位母親一味培養孩子的智商,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情商教育。連最起碼的尊老愛幼,這位清華高材生都不懂得做。真是可悲!此實例深深的給我敲了一個警鐘,在以後教育孩子方面,要巧妙地應用禮儀教育書中的常識教育引導他。培養他的綜合素質能力,讓傳統禮儀深入他心。同時我也會向班裏的家長介紹這本書,讓每位家長了解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人們常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是人生成長的搖籃。”讓我們家長們時常對照《禮儀教育》書,提醒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給孩子營造一個温馨,和諧,健康的家庭環境。讓禮儀之花開滿人們的心間。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5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小學教育教學理論》一書,受益頗深,我對其中有關教學媒體的一節,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學媒體能使教學對象生動形象,給學生以更大的思維空間。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也變得生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多感官、多渠道參與信息的加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我從中懂得了教學媒體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更好的駕馭。

現代的素質教育觀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發展每一位學生。課堂教學中也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生創造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教學媒體的選擇也應遵循這一點,不同的學生應該擁有屬於他們的最適合的媒體。通過製作各種模型和多媒體課件,使課程內容形象化、具體化,便成了我的目標。

板書和投影也是教學媒體中很重要的一環,通過板書和投影,把教學內容一一呈現給學生,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瞭解與體會。老師講授的東西,剛開始最容易忘,而好的板書可以讓教學內容留下痕跡,尤其是對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特別需要板書來幫助他們思考,在課後慢慢消化。這就對老師的板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師要事先設計好板書,不但簡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留和無須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且不説老師的'板書需要藝術的美感,但至少要清晰自然,給學生們好的視覺享受。老師在板書的時候也可以適當修飾,增添色彩,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板書的形式可以多樣,提綱式使內容簡明扼要,圖式的特點是清晰、直觀形象,線索式往往特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流程式使學生的思路更好的展開,簡圖式有鍛鍊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生動活潑。而老師只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階段採用不同的板書形式,定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6

張文質的《慢教育》一書提及了“等待,耐心,從容,寬容,期待,悠閒,幽雅,細節”這些關鍵詞。實質上這些都是我們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所要培養的姿態和心態。慢,需要平和;慢,需要細緻;慢,需要耐心;慢,需要寬容。讓我們以“慢”的心態來對待教育,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快樂,慢慢地等待孩子長大。

但是,我對書中的這段話興趣較大,它談到:“我們所以迷惘,是由於我們不會思考了;我們所以不會思考,是由於我們儲存的‘知識’不足以解決或更好的解決問題了。最有效的辦法,是重拾書本,更新自己,與時俱進。”良好的閲讀習慣不但能幫助教師讀出教育的知識,讀出教育的思想,而且更有利於指導者更新思維,向外瞭解世界,向內瞭解自己。21世紀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老化加速,社會變化急劇,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地擁有足夠的知識,而需要終身學習。

古今中外,關於“閲讀”留下了不少佳句。中國諺語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諺語説明,只有在書籍之中才能獲得尊貴。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有一條重要的建議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總之,讀書,有千萬個理由。但是,在當下的教育中,教師們疲於應付瑣碎的教育教學事務,有心讀書的教師在逐步減少,學校圖書館的藏書成了擺設;即使是讀書,也僅僅是教學用書、考試輔導書,這不能不説是一種遺憾。試問,教師如果不讀書,還能去“教書“嗎?因此,每一位教師要想真正成為有思想的教師,那就去讀書。如果作為一名領導者或中層幹部或是帶教的指導教師,要想對其他老師或徒弟起到專業引領的作用,必須是高屋建瓴,用閲讀的方式來拓展思路,更應該把讀書作為生活的一部分,養成閲讀的好習慣,樹立榜樣的作用。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7

不取一點一滴不義之財,不索一針一線的非法之物。這是一種美德,那就是“廉潔”。以前我一直以為“廉潔”只是大人們的事,是當官者的事,與我們小學生相距甚遠。讀了《廉潔教育讀本》之後,我掩卷深思,心潮久久不能平靜。原來,“廉潔”並非遙不可及,從古至今,它一直伴隨人們左右。

歷史上,有許多名人用一身正氣、一世清白大大書寫了這個“廉”字。司馬遷便是其中一位。司馬遷任太史令時,朝中將軍李廣利千方百計想拉攏他,便派家人給他送來一對珍貴的玉璧。司馬遷的女兒見這對玉璧晶瑩透亮,十分喜歡,想要收下,司馬遷開導女兒説:“玉璧貴在無瑕,人也應如此。如果我收下這對玉璧,心靈上就會留下斑污,必要受制於人。”説完,就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司馬遷的“廉潔”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廉潔”難道只是大人的事、當官者的事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廉潔”與我們小學生也是息息相關的。在我們班上,曾有一個調皮的男生,要拿新作業本送給組長,就為了不讓組長向老師揭發他沒完成作業的事情。但他沒有答應。四年級時,我的同桌也曾經想賄賂我,她對我説:“我媽媽説,如果我把作業寫得又對又好,就要獎勵我零花錢。你的字寫得比我好,你幫我寫作業,我用零花錢給你買一包糖。”我聽了,一口回絕:“一包糖?我的嘴才沒那麼饞呢!”我同桌不死心,繼續死纏爛打、軟磨硬泡:“兩包,兩包行了吧?”“誰稀罕你那兩包糖呀!你還是快改正這個壞毛病吧,我們倆的筆跡根本就不一樣,你休想瞞天過海。”現在回想起這件事,我暗暗慶幸,還好,我當時沒有接受同桌的賄賂,要不然我就是不廉潔了。

正如《廉潔教育讀本》中所説:“廉潔誠信一念間,榮耀品德一生隨。”讓我們攜起手來,與誠信守法同在,與崇廉尚潔同行。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8

自從實施新課改以來,我們的教育就在不斷地改革,終其目的,只有一個,為了孩子。為了孩子能更多更好地獲取知識和技能,老師們可謂是絞盡腦汁。

寒假之初,手中便多了一本《新教育》,信手一翻,都是自己接觸到的,或是自己在做着的。再靜下心來,細細一看,《新教育》給了一種深深的觸動。讀着讀着,你會發現,《新教育》確實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書籍。因為小學生對新事物很有好奇心,所以平時經常給學生強調課外閲讀,因而關於課外閲讀這塊讀得特別仔細,尤其是對於“童心悦讀”這個詞更是觸動了我的心靈。在這飛速發展的今天,電視文化、網絡遊戲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它們吞噬了孩子們的閒暇和身心健康,作為孩子們的老師,有這個責任和義務讓一些更好的東西走進他們的生活,走進他們的心靈。而閲讀正是最適合孩子們的,最能走進他們的世界,也是最能塑造他們美好心靈的方法。

新教育認為,生活在不同的語言世界裏,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讀一本書,就是創造並擁有共同的語言和密碼。共讀,就是和讀同一本書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如果沒有共讀共寫共同生活,教師與學生就是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所以我們倡導班級共讀,師生共讀,通過共讀一本書,共寫心靈真誠的語言,實現師生之間真正的共同生活。

教育是喚醒,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藴藏着不為人知的神祕,而閲讀能夠喚醒這種藴藏着的美好與神奇。教育又是給與,無論是什麼,都需要教師和家長按符合生命成長的規律,慢慢地通過閲讀,通過故事傳授給孩子。所以我們的老師就需要精心挑選適合孩子看的書,適合他們年齡段閲讀的書,通過閲讀,將愛心、善良、寬容、責任、合作滲透到他們的血液中,為他們編織一張張美麗的網,呵護孩子在漫長的旅途中保持着純真、快樂和勇氣。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9

某日看到一篇《輕聲教育》的文章頗有受益,對此深有體會,輕聲説話跟人的學識文化無關,它體現一個人的素養和與人交往上。在公共場所,特別是在圖書館和影院等地方有的人總是大聲喧譁,人們總是旁若無人地打電話、與友人大聲説話,孩子在嬉笑打鬧,這似乎已經習以為常,毫無顧忌周圍人的感受。

以前我也是經常習慣性大聲説話,影響到其他人還不自知,往往受到家人的提醒才會注意控制音量。自從看到《輕聲教育》的文章之後懂得了輕聲説話的重要性,學會控制自己説話音量,現在有時偶爾還會大聲説話,這不好的習慣還需要改正。

現在又到了開學季,需要我們老師對新生進行輕聲教育的時候了,輕聲説話需從小開始教育,培養孩子養成輕聲説話的良好習慣,長大後在為人處世方面就有教養。在當今注重情商的時代,人們需要學會説話,也需要學會控制自己説話的音量,有理不在聲音高,説話的音量控制好了,就顯得文明素養。

當我經常在上課時對孩子進行“輕聲教育”,要求孩子們降低音量,學會輕聲説話,學會專注傾聽。在就餐等待時要保持安靜,課堂上同桌之間交流、課間休息三五成羣交流要悄悄説,儘量不要影響到其他人,要考慮到別人感受。在教育過程中發現收效甚微,希望輕聲教育靠大家一起重視起來,由於有些家長對輕聲教育未引起重視,説話也是經常大嗓門,家庭方面未對孩子進行輕聲教育,孩子也就無法做到輕聲説話,這就需要家長的緊密配合,通過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孩子自然而然就養成輕聲説話的習慣了。當然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説話要求,不應一概而論。除了請輕聲説話之外還要注意我們聽音樂的音量、晚間看電視的音量,儘量不影響到左鄰右舍,以免引起鄰居的不滿和噪音污染。

輕聲説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很值得我們大力推廣,當“輕聲教育”越來越普遍,未來的社會秩序和公民素養也將會越來越好。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0

看了《美麗的教育》一書,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字,那就是孫老師給與孩子的濃濃的愛。孫老師的人格魅力在於她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善於解決;她的成功在於小事細節不放過,小錯小病不錯過;同時她還是個“以身作則”的好老師,她知道身教大於言傳。

美麗,它不是指花枝招展,光彩奪目。樸實無華,潤物無聲才是持久永恆的美。淡淡的,從容的,心平氣和的,就是一種美麗的心情。一個老師只有先成為擁有平和心態的人才能成為好教師,因為這樣的教師心中才能真正寫下“愛“字。孫蒲遠老師就是這樣一個脱離了浮華的愛的大師。她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從心靈深處理解和關愛兒童,面對生理機能有障礙的學生,學習特別吃力的學生,單親家庭的學生,她給了他們更多的愛,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了自己是孫老師的小天使。試想:一個急功近利,心氣浮躁的教師怎能做到這樣循循善誘,孜孜不倦呢?

回想自己,工作中的競爭壓力,生活中的鎖事煩惱曾讓我帶着一臉灰沉的心情走進教室。學生天真爛漫的陽光笑臉沒有引起我的審美興趣,相反,我的目光越發顯得狹隘,看到的都是學生們的缺點:怎麼那麼愛吵鬧?一點兒也不遵守紀律;反應真慢,連這麼簡單的畫也畫不出來;素質真差,專門欺負弱小同學……一連串的糟糕塞滿了我的眼球。於是,批評學生和埋怨別人成了我處理問題的主要方式。後果可想而知,不僅教育效果微乎其微,我的工作情緒也陷入了可怕的惡性循環,在工作中不能發現快樂,創造快樂!其實,只要稍稍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工作中不要急於求成,一切都以一種自然的,平和的心境面對,那麼局面就可能完全不一樣了。腳踏實地,對學生增加尊重和寬容,對於他人的評論不去過多理睬,心安理得地做着自己認為高興事。這樣,你才會享受到教育工作的美麗,你才會發現美麗原來是藏在平和的心態中。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1

今天,我有幸讀到《愛的教育》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有100多個小節,我為了看完它,可沒少花時間,這篇文章主要記敍了作者亞米契斯的日記,不過文章中的主人公是恩科利。這些日記以第一人稱記敍了作者的校內生活,以第二人稱從父母的角度寫出了他的父母對他的教育,以第三人稱記敍了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

主人公的日記連在一起,就成了這部在全世界流行的書,可他當年才是一個9歲的兒童啊!他只用了4年就寫出了這部大作,我們也應該學習這種從小時候就寫日記的習慣,雖然我們現在這樣做未必能成為一個大作家,但總可以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不辜負父母嘔心瀝血的教育。

這本書雖然是作者的日記,是由許多小事情連接在一起的,但是一點也不顯的是各不相關的,各小節之間都有一定關係。全文就像記敍作者4年來的生活瑣事一樣,把每天的事都寫了出來,每天發生的事都像一根繩上的串聯物,從不分開。

現在,我們已經有13歲了,作者在這個時候已經完成了這部大作《愛的教育》,而我們呢?到現在還沒有一點成就。這全是因為作者很聰明嗎?不是的,我們和他一樣,是擁有同樣智慧,但學習條件比他還好很多很多,全怪我們沒有作者勤奮、認真,這個因素直接使他平步青雲。他的作品現在已是人們很受歡迎的書,這部書被翻譯成一百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在意大利是小孩子必讀的書。

一個豪不起眼的毛孩子也能創造奇蹟,這並非神話,是發生在我們身旁的真實的事情,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什麼呢?可以看出勤奮比聰明更好。俗話説:“勤能補茁,笨鳥先飛”。現在我們處在的是一個開放性的國家,現在國家正需要人才,我們只要有的才華,就不怕別人的考驗,就像“死豬不怕開水燙”一樣。除非你是一個假人才,是“狗肉包子上不了正席”。才不會被人罷職。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乘上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路上困難雖多,但我們一定能戰勝它,成為祖國的新接班人。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12

書是生命的源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裏的情感世界絢麗繽紛。在這個暑假裏,我看了一本關於教育熱愛祖國、尊敬長輩、團結友愛的書——《愛的教育》。

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高尚的行為》。裏面講述的是:有三四個同學在欺侮殘疾的克羅西,克羅西就和他們就打了起來。克羅西氣急了,就向弗蘭蒂狠命地扔了一個墨水瓶,可墨水瓶卻扔在了老師的胸上。老師生氣了,大家都不敢出聲。最後,卡羅內因同情可憐克羅西,就“主動”承認錯誤。我認為卡羅內向老師説出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是為了保護克羅西自尊心,並且不希望他受到老師的批評。

讀了這個故事,我感受到卡羅內有一種樂於幫助別人、為他人着想的高尚的品質。卡羅內用他那內心深處純潔的靈魂打動了老師以及同學們,這種品德是在山的最高處,讓人遙不可及。慚愧地回想一下,我曾經是否也做過類似的事情。哦,我想起來了!在我的生活中,也發生過這樣普通而又細小的事情。

那天,姐姐帶我去買文具。突然,看到了地上有20元錢。姐姐輕輕撿起那張紙票,小心翼翼地把它撫平,看不到失主,我和姐姐想:這些錢可以買好多糖果和本子,但是,我卻想起了老師和父母曾經告誡我們,撿到東西要繳公,我們思前想後。最後,我們決定把錢交給民警,民警找到了失主,把錢還給了他。在撿錢的那一瞬間,其實我和姐姐有了一種想把它佔為己有的慾望,因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我和姐姐的理智還是戰勝了那股慾望。

我們要從小培養這種拾金不昧的精神,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據為己有,從身邊各種小事做起。在同學遇到困難時,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見到地上有垃圾便隨手帶起,扔進垃圾箱;遇到盲人過馬路,順手牽起盲人的手,把他送到對面。所有的普通而又細小的事情,都是高尚的品質的具體體現,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古人的話也是非常有道德的,我們現在就應該從小事做起,培養我們高尚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