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1W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知行合一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1

朱熹的“格物致知”。“格”是探究的意思,“物”是萬事萬物,包括意識的和物質的。“致”是求得、獲得的意思,“知”是知識。具體理解就是説,一個人的教育學習的出發點就是從追尋事務本體而得到知識。《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完了,但以“知行合一”的理念,潛心修行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以格物致知之精神,探究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言行一致之韌性,踐行求知的每一步去躬行。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和資源欠缺,農村學生往往重視基礎知識而忽視動手能力。過多的高分低能例子不要多説,足以證明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在探求新知識的過程中已經不再是傳統上認為的“授業灌輸”,而應該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體。拿小學科學課堂來説,每節課試驗的過程如果僅僅藉助多媒體視頻觀察,久而久之學生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意動手,理論充足而實踐短板。上一學期我校一股養蠶風潮,學校裏的孩子們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搜尋桑葉,為了科學老師養的蠶寶寶不捱餓。每天早晨辦公室的門打開,就“報告聲”不斷,把桑葉留下,看一眼乖寶寶地變化就走開。哪一班上課,那一班的孩子就不想離開一秒中,圍着看,看不煩。從蠶,到蠶寶寶每天變胖變長,到最後地蠶蛹,破殼而飛。這種生長的過程,是老師與孩子們共同的體驗,絕不是袖手旁觀的圖片觀看獲得的知識所能給予的。綜合看來,每一學科都可以運用“格物致知”地求知精神,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數學地手腦並用,對於知識存留一種懷疑求真的態度,用實踐來探求知識的本真。

王陽明説“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無論後人對此如何褒貶批判,這句話同樣給予教育者們一些啟示。最先要想到的就是陶行知大師。“ 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教學做合一”不是停留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階段,它是在“行動”的階段。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論是從“知行合一”中繼承和發展而來的。其實無需要拔高理論,教師每一天的教學工作都是對“知行合一”的一種實踐躬行。班主任老師每天早早地進班觀察孩子一條的狀況;任課教師備好課、將課堂創意無限激發;作業情況的及時反饋,榜樣示範、家校溝通。誰能説這些就不是“知行合一”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育無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最不平凡的事情。

希望我們這一代老師對“格物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踐求疑精神與心與行,讓教育燃起一股新力量。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2

所謂"知行合一",是指對某事件進行了充分認知其過程和重要性,包括困難性等條件下,輔以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行動,從而達到目的,是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者無疆,綻放其美麗。

樂嘉帶年僅四歲半的女兒參加沙漠徒步活動,應是考證過,對其過程有較為充分的認知,並做了充足的準備的。作為成人,他應認識到這不是花前樹下,林蔭道上,不是百鳥悦鳴,怡然悠然,不是不知不覺一天三十六裏就過去了;而是沙漠中,阻力下,烈日當空,汗水涔涔,頭暈目眩;是幼齡童,嬌閨女兒。我寧願相信樂嘉早就較長時間有意訓練孩子體格,適應冷熱忽變;再者,樂嘉的背後,必有一個設施齊全的醫療團隊作保障。如此等等一系列保全措施下,這才有了"沙漠徒步"。"知"其難,"備"其需,"行"就成了水到渠成。

任何一件事或驚天或離奇,背後必有原因或不為人知的真相,所以不能只看表面不合情理就憤然慨然,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非議對方。樂嘉所為,可能就如他所説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她學會獨立和堅持。如果女兒順應此行,很難不説樂小花既擁有了優越的物質條件,又逐漸訓練出強悍的精神力量,樂氏家族承傳有人,也是對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表率和貢獻。觸龍説趙太后,就勸其不要溺愛孩子,應"為之計深遠",給予一定的磨練和擔當。古今有識之士皆不會一味順從孩子或別人,定會籌算謀劃,一旦取定,便直往不悔。

當知其條件不具備不成熟,那就選擇合適的行為方式。當今社會,物質條件較為豐裕,但精神貧乏,網絡當道;身體疲乏,脂肪橫行。如若我們在緊張的工作勞作閒餘,借鑑"樂嘉育女"的方式,必要時丟掉網絡,迴歸自然,鍛鍊身體,富裕精神,愉悦心靈,接納自己,我想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空心人",形貌俱佳但眼神空洞;不會出現那麼多的"低頭族",形體單調,"方向一致",佝僂病態大腦昏昏。樂嘉育女,我們育己,知其弊,切其脈,護其根,洗淨污,行其果,中通外直,亭亭立世。

當然,應知凡事不可"過",進退有度,方可行者無疆。樂嘉背後雖有強大的保障團隊,但孩子太小,腿生紅疹密密麻麻,腳起水泡難以入眠,小小孩子本不知愁滋味,卻受此折騰,多多少少有些殘忍。不妨等孩子大一點,再過兩三年,身心會更成熟點。畢竟樂嘉作為名人,表率和榜樣的影響不可忽略,如若經濟稍富裕之族都去效仿,沙漠熱鬧,公路紛紜,大山喧譁,海里鼎沸,但有可能就會岀現醫院擠擠,醫生忙碌,藥品突缺,而忙碌過後可能是長時間的質疑、冷清,肯定不是好事。

何況你我皆凡人,知弊切脈,行之有數,不好高,不騖遠,忌盲從,忌全否,知行合一,進退有度,方行者無疆,笑迎此生。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3

任何事只要開始去做,永遠不晚,今天終於動筆開始寫書評,我沒有寫過書評,也沒看過好的書評,怕看了,我就不敢寫了。在豆瓣寫書評,只是滿足了自我的表達,寫的好與不好,還望看見的人,路過就好。

讀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我看了兩遍,我想我會繼續看下去,無論多少遍,每次都會有新的理解。這次最想聊的是知行合一,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這本書主要宣揚的就是,知行合一,它的意思是當你的良知和你的行動一致合一了,就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能成為像王陽明一樣的立言,立行,立功的三不朽的聖人。普通人都在追求更多智慧和能力,從而能更好面對自己的生活和選擇,進而擁有更多的名和利!但是王陽明説,追求良知和行動的一致,比擁有更多的物質和名利更加重要!那麼普通人如何得到和做到知行合一呢,我困惑我們如何確認良知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難道一出生我們就有良知,難道任何事良知都會告訴我們該怎麼面對和去做嗎?那是不是説,只要聽從心裏的聲音,任何事都能很好的面對和解決嗎?

我以為我們也是通過學習才認識什麼是良知,難道人本身具有,無需外在去求索嗎。那麼學習的價值何在,過多的閲讀和學習會不會讓人更加迷茫,過多的工具和本事會讓我們迷失自己真正的良知嗎。知行合一告訴我們,通過後天的學習認識到我們內外本具有的良知,然後將良知和身體外在的需求做區分,通過自己生活的磨練,發揚內在的良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我想,大致的邏輯就是這樣,當然,作為普通人的典型代表,我覺得普通人沒有必要一定要追求成為聖人,畢竟聖人少而普通人多,王陽明只有一個,孔子都只有一個,一個聖人的出現勢必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作為普通人,如何做好一個普通人,一個身心健全,生活快樂的人都已經非常了不起!況且生活本身有其殘酷和任性的考驗,我們都無法掌控生活對我們的考驗,我們唯一能把握的是用一顆怎樣的心去面對可能會一地雞毛的生活。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給了我一個解決自身問題的思路,我想我會繼續學習王陽明的想法,深化對陽明先生思想的理解,或許我會有另一番感悟!

感謝陽明先生,感謝自己的認真,我喜歡這樣不斷成長的自己,我會堅持做這樣的自己!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4

“知行合一”我認為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説人的`行為要與人的認識相符,有什麼樣的思想就做什麼樣的`人。第二層意思是説人的認識要與客觀實際一致,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在學習方面的“知行合一”我要講的是第一層意思。

在學習中堅持知行合一的原則有很重要的意義。首先,堅持知行合一有利於知識的掌握。學習了一個理論、知識便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付諸實踐,這樣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堅持知行合一是連接理論和實際的橋樑。在學習中如果做不到知行合一就不能將理論應用於實踐。最後,堅持知行合一是認識發展的前提。如果不能讓自己的認識和行為保持一致性,第一就相當與否定了認識的作用;第二就不能判斷認識的真理性。這樣認識就會止步不前。

常聽人這樣説“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這便是沒有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人的本能,而是需要培養的。在學習中要自覺地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繫,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同自己的行為相一致。長此以往,必定能夠練就知行合一的好品質。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5

上週公司組織了一户外拓展活動,雖然此次拓展訓練很短暫,但在訓練中體會到的集體榮譽感和同事之間的信任將成為我們人生當中一筆重要的財富,讓我們能夠以更好的心態,更飽滿的熱情,迎接我們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挑戰的驚呼,助威的吶喊,成功的喜悦,勝利的歡呼,在充滿刺激的訓練中不斷挑戰自我,認知自我。“不要以為你勢單力孤,有了團隊,你也許什麼都行!”“人本性,智慧具足”,我們要做的就是挖掘人的這種本性,通過量化了企業的共同目標、訓練團隊,樹立贏的信念。“學就是做,做就是學”,這正是中國文化“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理論的具體實踐。“而且,必須讓每個人反覆體驗‘贏’的經驗”

良好的團隊精神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是現代人應有的基本素質,也是現代人人格特質的兩大核心內涵。在現代社會,人類的智慧和技能只有在這種人格力量的駕馭下,才會得到充分的發掘和體現。

通過此次的訓練,不但考驗了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提高了在各種環境下的心理承壓能力,更為處置各類災害事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緊張而精彩的訓練結束了,每一個隊員都是成功者,這就是充滿活力與自信的美生人,在汗水與歡笑中,大家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體驗。平時耳熟能詳的“團隊精神”變得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帶來了心靈的衝擊,引發內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