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體會(精選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5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體會(精選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體會(精選7篇)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體會1

沒有讀《愛和自由》這本書之前,我從沒有聽過什麼蒙氏教育,初看到這個詞時更是一頭霧水,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雖然此刻也是一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繼續學習的慾望。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個母親不愛自我的孩子的,而又有幾個母親真正懂得愛孩子的?

作者這樣説:“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是我們成長的結果,那可能是不愛。”我十分同意作者的這個觀點,而愛是什麼?書中是這樣寫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我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雖然讀完了這本書,但裏面的好多概念似乎還不太明白,而自我更感興趣的就是作者所舉出的例子,因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沒想過這些現象意味着什麼?不記得在哪裏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大意是,不要輕易對孩子説“不”,不要以大人的觀點去告訴孩子,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要讓孩子在過程中自我去確定事物的真偽對錯。思索自我的行為,每日從我們口中吐出多少個“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也是説,當孩子的行為超越紀律的範疇時,我們應當是有權利説“不”的,但這個“不”要怎樣説,以什麼方式去引導,去告訴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為了心靈讓步。比告訴孩子對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使孩子不至於陷入困境,使孩子心靈不受到傷害。孩子是經過感覺來認知這個世界的,經過感知而發現宇宙的定律,或許我們簡簡單單一個字眼,就會傷害到這幼小柔嫩的花朵。

讀完這本書,不得不承認,在教育這方面,我瞭解的還遠遠不夠,但任何一種教育理念都不能讓它走向一種極端,這本書裏觸動我心靈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明白自我的不足,就要確定自我努力的方向,在以後的教學生活中,我會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使之成為自我教學工作的強力支撐,加油!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體會2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拿到書後才一翻,就馬上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裏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都説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特別認同,現在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裏哪些案例和説法觸動了自己,只知道一邊翻閲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麼的幸福,甚至有一種衝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裏,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總之,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紮根在心裏,看着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老師的神聖使命感再次昇華,看着孩子的臉,在心裏對她們説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着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不求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的定義“愛”的。“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止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曾經,我也認同一個家庭裏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於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就是好孩子。我們從來沒有或者有過卻沒有答案去問自己: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眼前這些就是我想要的嗎?我們的身體已經成熟,我們的心智卻停滯不前,面對紛擾的社會,我們內心的惶恐不安遠遠大於自尊自信,這就是傳統教育帶來的後果。為什麼一代一代的父母都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拼命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要孩子“按我説的去做,但不要學我”?為什麼父母以自身的經歷和教訓教導孩子卻不能使孩子走上一條屬於自己的自強自立的人生道路?

讓我們從瞭解自己開始,瞭解生命的意義,瞭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並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起快樂、自由地成長!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體會3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那愛到底是什麼?“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書中是這樣定義“愛”的。受此啟迪,我感覺:愛是尊重,愛是珍視尊嚴。

這本書以愛和自由為全書的立足點,強調給孩子的愛要有科學的方式,即在對兒童成長規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利用蒙氏的各種訓練方法,並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選擇。作者用各種事例詮釋了“愛和自由”對培養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作者相信這樣孩子就可以全面發展,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同時,也簡要地提到了約束孩子不良行為的方法。總體來講,作者比較審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實踐着兒童教育,並總結出一些經驗。

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但無論加上什麼樣的修飾詞,這種施予和授予的關係沒有變,孩子是被動的,是從屬地位的。這意味着,成人有權力決定給什麼樣的愛,給什麼樣的自由。給什麼,怎樣給,取決於成人認為怎樣有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這種施捨的“愛和自由”是功利主義的,並且會因社會的壓力而不斷修正、變化,最終就是妥協和放棄。孩子得到的是被動的愛,缺少的尊重。在此我想來和大家聊聊蒙式教育,教育的創始人蒙台梭利有以下教育觀點:

1、遵循兒童具有與生俱來的吸收性心智。

2、注重兒童成長過程中的敏感期。

3、重視自發性活動的自然法則。

4、支持兒童的發展要在適宜的環境下,通過自身活動獲得。

這裏有幾個關鍵詞:遵循、注重、重視、支持,在這幾個詞中,彙總一個詞:“尊嚴和獨立”,其實,生命的尊嚴和個體的獨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張這種尊嚴和獨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賦予人類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極力想説明,如果你認識不到,不尊重這種天賦人權,你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而愛、自由不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權利,是從“尊嚴和獨立”生髮出來的。如果不認識到這點,所謂的“愛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偽善的,也是善變的。僅僅“愛和自由”,並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嚴和獨立”地發展,他需要責任,需要平等。不揹負責任,很難談到尊嚴;沒有平等,獨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嚴和獨立,孩子在被施捨的環境中成長,很難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當然需要愛和自由,但不是施捨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擔負各自的責任。這樣,人格才能健康發展,並走向成熟。

書中談到了神遊一詞,讓我深受啟發。其實,兒童是最明白自己需要什麼的,當他依照精神胚胎中密碼的指引去做一件事情卻備受阻礙的時候,兒童智能通過幻想來實現自己的需要,解除痛苦,久而久之的心力分離,神遊就此形成。書中有一個例子:孩子玩水玩沙被禁止,他開始想象玩水玩沙;孩子坐在教室裏憑藉老師講述的植樹過程來構思一篇植樹的作文時,神遊就此開始。

您可以嘗試去看一下《愛和自由》這本書。孩子真的值得成人仰視,養育一個正常的孩子,需要我們成人反思自己,成長自己。“不動怒、相信、盼望、永無休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我在努力嘗試,並且相信會越做越好!“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如果我們珍視孩子的尊嚴,那我們就該成為維護尊嚴的榜樣。從我開始,從你開始,從此刻開始!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體會4

我們知道兒童喜歡重複做一件事。反覆聽一個故事,十天半月也不煩。他從故事裏吸收的首先是邏輯,然後是情景,最後是概念。一定要仔細為兒童選書,要讓他吸收好東西。

兒童的感覺、思維、智力、思想的最初發展需要的時間比較多,而且需要多次反覆。蒙特梭利説:“如果反覆進行練習,就會完善兒童的心理感覺過程。”“反覆練習是兒童的智力體操。”她又説:“指導教師必須引導孩子從感覺走向概念,從具體到抽象,到概念之間的聯繫。”有過孩子的人知道,或者接觸過孩子的人也知道,兒童喜歡重複進行一件事。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給孩子講故事,成人一般看一遍就不再看了,反覆讓成人生厭。但是兒童不這樣,兒童是今天聽這個故事,明天也聽,後天也聽,十天半個月他老聽這個故事,不讓換新的。兒童從故事裏的吸收的首先是邏輯,然後是情景,然後是準確的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細為兒童選書,最好你先讀一讀。因為很多書邏輯上有錯。如果你沒有自信心,最好選名著,或是名家譯的,名家配畫的,好出版社出的,這樣就放心得多。

孩子的感覺訓練也經常是這樣。如果他今天摸這個瓶子,他會不斷地反覆地摸,摸呀摸,然後你告訴他:“這個是瓶子,”把概念同孩子大腦內的感覺配上對。當你把瓶子拿起來讓孩子觸摸的時候,他感覺到的就是一個具體的概念。

但是,如果我們把瓶子的照片印在紙上,再讓兒童看,它就是一個半具體半抽象的東西,甚至是純抽象的。如果這個時候用文字告訴孩子“瓶子”,這時候它已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兒童對世界的認識必是從感覺開始,當他不斷觸摸、感知後,他會對他所感知的東西進行組織、分類、歸納,然後產生一個概念。這個過程和機會要把握好。教育兒童要從現實出發,從具體出發,從事實出發,從生活出發,儘量避免想像,這是蒙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則。這個原則使現實充滿了意義,使概念生成過程是完整的,從而使概念密切結合於現實,這個原則使兒童發展起駕馭現實的能力,而不是去“神遊”。

一旦掌握了某個概念,兒童就會使這個概念普遍化並把所有的概念聯繫起來。比如説兒童今天經驗了“瓶子”,又經驗了“圓”,有了這兩個概念,兒童就會把這兩者之間聯繫起來,這種聯繫不用人教。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兒童剛剛開始説“媽媽,爸爸”,突然有一天就一長串一長串句子説出來。這就是因為他已經掌握了很多概念,他把這些概念連接起來,由他自己來組織,不依靠成人。

老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孩子從感覺走向概念表達。有時當我説“給孩子自由”,很多人就説:“那照你這麼説,農村的孩子應該發展得很好,因為沒有人管嘛,一天到晚在荒灘野地裏玩!”這裏的問題在於語詞表達的學習和正確概念的建立。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幼兒院來了一個孩子,他在農村長到四歲。他見了牛説“肉肉”,見了雞説“咕咕咕”。其他很多概念也是一塌糊塗。他知道牛,但他不知道這個東西叫牛,他叫牛“肉肉”。我當時感到很驚訝,就跟老師説:“他在農村,他本來應該知道這些概念的。”實際不是這樣,因為他在農村接觸過這些東西,也有感覺,但沒有人給他概念正確表達的語詞,他的精神從未得到過提升和發展。那麼這個人的心智就不會發得很好。

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蒙特梭利所説的:“應該用一種方法來隔離孩子的內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知覺上。”比如一個老師拿一朵花,或者一件衣服,告訴孩子“這是紅色”,那麼這個老師就沒有做到“用一種方法把孩子的內部注意力固定在某一個事物上”。因為她同時給孩子指示了很多東西:衣服、顏色、穿衣服的這個人……

如果你用色板給孩子解釋顏色就不同了,那是一個隔離出來的實物。兒童看色板的時候,他的視覺能排除任何其他顏色的干擾、刺激和引誘,而單獨感覺這一個色,並建立一個概念。你問:“這是什麼顏色?紫色,它的準確名字叫紫色。”如果你是用色板給孩子這樣説紫色,孩子可能就會對你説:“你穿的衣服也是紫色的,我們幼兒院開的什麼花也是紫色的,還有我們那個教具也是紫色的……”這個過程顯然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的過程。兒童早已在生活中看到和感知到了紫色,但並未概念化,這一概念一旦建立,兒童就會把這個顏色使用在任何一個物品上。如果你用花教的話,兒童會認為花是紅色,紅色是個花。

蒙特梭利給教師提出了一些要求,她提出的第一點要求是:教師教學時説的話必須要簡單,只引起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或抽象概念之間的聯想。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説三角形,蒙特梭利教育中要求只教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之間的概念的聯繫。也就是説?我拿出這個三角形的'時候,我會直接告訴孩子:“這是三角形”,不再説別的。

與此同時重要的是,如果要讓兒童概念掌握得準確、快捷和徹底,你還必須準備兩三件供兒童對比抽象的東西,比如色板,你要在兩三個不同色板中指示顏色。比如三角形,你要在不同形狀中對比,比如在圓形、方形中指示三角形。不然的話,兒童會把語詞暫時存在記憶中,等待抽象的機會。這個過程可能很長。

兒童可以通過名稱建構他的意識活動。比如,兒童對球體的認識可能來自於皮球,也可能來自於球體(教具的一種),也可能來自於圓月等,當成人説到球體或圓時,兒童可以通過記憶,在思想中把名稱和物體聯繫起來。這是從普遍意義來講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使用教具用三段式教孩子某個準確而具體的概念,當兒童不能指給我們這一物體,我們就可以從中發現兒童還沒有將名稱和物體產生聯繫的能力。讓我們學着等待兒童的這種心智狀態的來臨吧。

蒙特梭利説:“如果孩子沒有犯什麼錯誤,老師便可以喚起和這一物體概念相關的活動。”這個“錯誤”指的是,兒童是否準確、清晰地掌握了新概念。前不久,我對六歲的兒子説:“你一生追求什麼?”他説:“玩!”我説:“我指崇高的理想。”他問:“你説什麼?”我説:“真、善、美怎樣!”他説:“打針的針嗎?”我心想:“我不能説真理的真,他不懂。”我説:“真實的真!”他哈哈大笑説:“你為什麼不説真理的真呢!”“真實”、“真理”,恰是相近概念的發展。也就是兒童完全掌握了這個東西的時候,你才能加入另一個內容。

當我們給孩子講生物鏈時,我們講到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腐爛之後的動物如何滋養土地,生出更茂盛的植物,那些概念掌握得很好的孩子會馬上説:“噢,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大孩子會説循環。甚至一個小孩子,他不斷用手比劃着,想表達什麼,畫了一圈又回到起點。這時我們只説“循環”。把這一詞彙同他的大腦的概念配上對就足夠了。

蒙特梭利説:“關於將孩子所學的概念一般化的問題,即把這些概念應用於他所處的環境中,我並不主張在一定時間,甚至在幾個月內上這樣的課。”兒童如果將他已掌握的概念,在對環境的自發的探索過程中一般化,這是一個內在機制轉換的過程,也是兒童掌握概念的目的。它需要時間,有的兒童可以馬上做到,有的需要更漫長的時間。這是個認知的延遲問題,不僅兒童,成人也有。當你告訴兒童這些內容的時候,可能兒童一年都不使用這個概念。但是一年以後,孩子遇到相同環境的時候,他可能突然就説出來了,並領悟了它全部的意義。有的孩子是當時就用,有的孩子是在很久很久以後才用;有的時候你以為孩子沒有掌握,其實他已經接受了,只是他還沒有使用而已。

我兒子四歲時,我和他一起使用色板。他對色基本上認識了,但從不對我談起,似乎對色一無所知。前不久,我孩子突然開始對我説:“媽媽,你看,這個顏色是淺粉色的。這個顏色比這個淺色深一點,是深粉色的。”一天到晚總給我説,我也沒在意。説多了我才感覺到,邏輯化的色板(色板第一組是三元色,第二組是間色,第三組是從深到淺,有七塊深淺不同的色)他已經掌握得很好,並能自由使用了。也就是説,他已經將概念一般化了。

關於蒙特梭利教具我們還有另外一個小故事。我們的色板大都是木頭做的,中間一塊板子,兩邊是白色的。我知道有些色板是塑料做的,塑料跟木頭在感覺上不一樣,塑料的很輕,你拿一下木頭和塑料就會發現。如果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塊很漂亮的木頭,一塊像方磚一樣大小的木頭,你一定會撿起來。如果是一個塑料塊你很可能不去撿起來。到底什麼原因我不知道,我們做了成人,我們已經不太能説清我們更原始的感覺了。但我認為大自然非常奇妙,生命的本質可能跟自然的東西相通。兒童喜歡摸木頭的東西,確實,就我們感覺,色板如果做成塑料的話,它有可能給孩子產生一種玩具的感覺,非常有可能。有的木頭做的乘除法板很大,抱起來是很有重量的。有時候孩子抱不不動,貼在肚子上靠腹部的力量來抱。如果做成很小的,或者做成塑料的,那個感覺就全部消失了。

做教具的劉老師拿了一塊木頭,像書那麼厚,像成人的手掌大小。我兒子看見以後就要了來。結果那塊木頭在那一週就“吃香”得不得了。幼兒院的孩子一般不強制拿別人的東西,但那塊方木塊例外。只要辛辛不小心放到哪兒,一回頭方木塊準就不在了,立刻被另一個孩子拿走了。那個孩子一不留神,又被另一個孩子拿走了。晚上辛辛站在門口大哭,説:“我的木頭讓琪琪拿回家了。”我説:“什麼木頭?媽媽再給你找一塊。”“不!就那塊木頭,就那塊木頭!”後來我問劉老師,他説:“是我們工廠的一塊木頭,我覺得特別好,摸着特別好,我就給辛辛了。”我對兒子説:“你不要着急,媽媽明天給你拿來。”

第二天,那個木塊又出現在幼兒院裏,一個傳一個。後來我就問:“這個木塊到底有什麼祕密呢?”劉老師全家都是木匠出身,他説:“木頭很奇怪,尤其那種‘言林術’,拿在手裏的感覺妙不可言。”至於這個“妙不可言”妙到什麼地步我説不出來,但是我們的老師都有感覺,劉老師説他“極喜歡摸”。這就讓我想起日本的一本小説,一個小孩子摸葫蘆,上課摸,睡覺也摸,幹什麼都摸,最後別人把他那個葫蘆硬是給砸了。這當然就破壞了孩子對這個葫蘆的感覺能力。

這個木頭塊那段時間成為孩子們的黃金塊,它傳了很久,我兒子為它哭過好多次,一個月後,它神祕地消失了。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體會5

今年是我走進“愛和自由”教育的第三年。三年後重讀《愛和自由》這本書,可以説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三年前的我,剛從大學出來參加工作,那時候,對於“教育”兩個字包含的含義,沒有太多的認識和感受,最多也就是:“我要當一個孩子們都喜歡的老師,堅決不打不罵。”對於各種教育理念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淺顯的字面意思上。但是當我第一次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感受是:“這樣的教育狀態簡直太美好了,我一定要成為這樣的老師。”於是帶着滿腔熱情與憧憬,化理念為實踐。但是在剛開始的階段,在實施“愛和自由”理念的道路上,當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束手無策時,總會有一種無力感。當時的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愛和自由”教育理念實踐的困難。

但是我們一邊摸索、一邊學習、一邊前進,我們不停地重讀《愛和自由》,重複地開展讀書分享會,一遍又一遍地分享、討論,每讀一次,都對《愛和自由》有不一樣的理解和感受。書裏説,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愛表現在:洞察孩子的行為,理解孩子的心理,滋養孩子的心靈,協助孩子成長,給予孩子能量,允許孩子以其自我的方式成長、發展,而不是服務於成人的目的。當我們想通了這一點,也就不會像以前那樣焦慮了。愛孩子是需要學習的,學習用正確的、科學的意識取代過去從生活中積累下來的潛意識,然後再把正確的意識變成潛意識。書裏也説到“我們都以為自己很愛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愛孩子,往往也便認為這就是愛孩子,但是,這和真正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或許我們真的需要聽下來看看:我們是不是基於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基於自己的恐懼,是不是基於自己的焦慮和習性。”

如果説從第一次讀《愛和自由》這本書到現在,我得到了什麼,我想應該是一種“力量”。一種內心更加從容的力量,以及心態上的轉變。我們改變了以前那種傳統的固有的語言模式,學會真正地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我們學會了自我覺察,學會了真正的理解與傾聽,對自我的接納度提高了。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體會6

讀完《愛和自由》這本書,內心都激盪着震撼和深深的思考,並伴隨着些許悲哀和無奈。悲哀在於,還有許許多多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兒童擁有一種積極的精神生活。我們不能再無視兒童的心理和發展,而且必須從一開始就去幫助兒童,這種幫助並不在於塑造兒童,因為這一任務屬於自然之神,而是在於觀察兒童心理髮展的外在表現,在於能為兒童成長提供必要的手段,因為這種手段單靠兒童自己是辦不到的。

愛是土壤、是根基。《愛和自由》中,愛的定義為“給與孩子成長的機會,並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可是這種愛又何嘗不是相互的呢,兒童身上也具有愛的能量,兒童在敏感期中那種對周圍事物不可抑制的衝動,實際上就是他對所處環境的愛,這種愛不僅僅是情感上的愛,也是智力發展的需求。同時成年人也是兒童愛的對象,他從成年人身上得到自我發展所需要的東西,對兒童來説,成人是令人尊敬的。園長一再叮囑我們,不停的對孩子表達我愛你,彷彿也喚醒了我自身部分的麻木,兒童也在用他們的愛喚醒着我們,喚醒着快消失的生機和活力,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愛的氣息!

《愛和自由》也強調説紀律必須建立在自由上,這個自由的含義很深很廣,我對自由的理解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着一種這種能力不是一從與父母的指導,而是自動自發的,尤其是在感覺的練習中,這種自我教育更加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這種練習能夠重複多次,這種自我教育就會使孩子的心理感覺更加完善,進而幫助他從對事物的感覺轉移到對物體的觀念。而他只有在這種觀念的驅使下,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身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務必要以“愛和自由”這個精神嚮導來要求自己,使之與自己的靈魂相融。

愛和自由讀書心得體會7

最近,我看到一本書,叫做《愛和自由》,讓我感觸頗多。這本書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的最新版本,一本關於愛孩子,而不是教孩子的書,正如作者所説: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在這裏,希望推薦給廣大家長朋友們,希望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啟迪。

《愛和自由》飽含着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在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她始終用心靈和兒童對話,她能看到兒童的渴求,知道兒童的想法,瞭解兒童的心情,感知兒童的苦難。她説: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

我們都曾經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們帶來希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大事中的大事。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起來,然後,現實中的許多問題又困擾着他們,學校學習壓力的增大,各種興趣愛好班的層出不窮,使我們這些做家長的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到底是應該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呢?還是應該讓他們提前接受良好的教育?

作者的真知來自於實踐。她説,兒童的智力來自於感覺,他們的感覺經驗成人無法替代;個性跟創造力之間是畫等號的,創意不能教;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觀現實,苦難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難的童年經歷作鬥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己

現在很多家長都推崇智力,他們把智力和兒童的自我割裂開來,他們積極地給孩子報各種班,讓孩子提前學習各種知識,當知識填滿一個孩子的腦袋時,他的心靈肯定失去了成長的空間和時間。一個沒有玩過水玩過沙,沒有領略過大自然的美,沒有和同伴追逐嬉戲過,沒有發自內心大笑過的孩子,雖然渾身披掛着知識,卻可能離幸福很遠。讓我們用書中的一首詩來形容所有家長們的心聲:

讓我的愛

像陽光一樣包圍着你

而又給你

光輝燦爛的自由。

生活就是這樣殘酷,你沒有給予,你當然得不到回報,你會説: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呢?我給他吃、穿、養他,我心裏愛他。是的,不頂用。你每天在埋怨他、責備他、訓斥他,百分之七十的語言都是否定的語言。你當着別人的面訓斥他,你甚至在大街踢了他一腳。家裏來人時,你當着孩子的面告訴客人你所認為的孩子的某些缺點。你不斷地以一個成人的角度誤解孩子等等,這些都不是愛。愛是什麼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我常想,一個成人如果用有賓行為和態度來對待和理解孩子,這個孩子定會快樂、自信、勇敢和充滿愛意。更重要的是兒童能依據這種愛在未來去創造一人新的世界和生活人相互平等,人與人相互理解;聽不到吐痰聲,看不到蒼蠅和垃圾,人們帶着孩子在門前的草坪上玩耍,老人在樹蔭下乘涼,哲人們在窗前的沙發上低聲交談,花叢裏少女們靜坐在木椅上手捧詩集,少年們奔跑在網球場上,詩人們在附近的茶館裏高談闊論這一切並不遙遠。如果你愛孩子,讓他的精神愉快,你給了他們美好,兒童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金色的未來。這個希望寄託在兒童身上要比寄託在任何成人身上更為可靠。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文明之父。

兒童興趣的動機來自於內在,而獎勵的刺激可能是暫時的。我們可以相信,沒有一個科學家和任何一個專家的成就來自於獎懲,他們都是因為自己的強大的內驅力促使他們學而有成。作為成人,作為家長,我們的責任是如何保護兒童的這種內在的動機不受干擾和破壞。

蒙特梭利有一句話:對人的懲罰莫過於兩種,剝奪他的兩樣東西,一個是內心的力量;一個是人格的自尊。我們暫且把內心力量放在一邊,因為這個問題過於複雜了。我只提一下人格自尊,我想我們成人訓斥孩子,或者説成人給孩子臉色看,這是家常便飯。父母認為兒童無自尊可言,兒童也果真喪失了自尊。長久下去,父母罵孩子、打孩子也無所謂了。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維護自尊,並在矛盾中苦苦掙扎,一方面在不斷地維護自己的自尊,一方面卻又不斷傷害別人。所以我要告訴有些父母,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自尊的話,你最好先問問自己,你是否給予過他這樣的財富。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懲罰多於獎勵。當我們看到孩子犯錯誤時,總是要説:看看,我早給你説過,你怎麼這麼笨等等。但大多數成人不知道,錯誤本身對兒童就是一種激勵。如果我們學會站在一旁觀察而不急於插手的話,很快就會發現錯誤或失敗會促使兒童一遍一遍反覆進行,直到兒童完全掌握並順利做完為止。兒童從來都不太重視他是否一次成功,兒童非常喜歡重複,他會專注地反覆進行,恰恰是成人的態度使兒童有挫敗感。

學會觀察、學會等待。改變一個觀念:允許孩子犯錯誤,錯誤和失敗能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東西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