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4W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書心得體會(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讀書心得體會1

做最好的家長!相信是每個家長的理想,也是我的理想。可怎樣做才是最好的家長呢?我帶着虔誠的向學之心跟隨李鎮西老師走進他最好的家長世界。

《做最好的家長》通讀下來,可以看出李鎮西老師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遵循這樣三個簡單的原則:一是培養女兒良好的品質,這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二是使女兒健康快樂的成長;三是因材施教。説它簡單,是因為我們每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肯定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和意識。但是説起來簡單,往往做起來難!起碼,我在孩子學習沒有達到自己要求的時候,盛怒之下,這些念頭就全飛了。這就是與最好的家長的差距吧!

一個擁有良好品質的人,才真正能為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做貢獻!在李鎮西對女兒的教育中,品質教育無疑是佔了最大比重的,而且,這也是教育孩子首當其衝的目標,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但現實是,在孩子的教育中,品質教育反倒顯得越來越不重要了;並不是家長沒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是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充滿競爭的、以金錢地位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商業氣息濃厚的現實社會,人與人之間與來愈冷漠,人們越來越自我。對於自我的關注、自我價值的體現愈來愈重視。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無暇關注事情的過程,只關心結果。但一個人良好的品質往往體現在舉手投足間,體現在做事的過程中。如同升大學,人們關注的只是最後的結果:高考多少分,考上了什麼大學,有誰會去關心你上高中時做了些什麼呢?這也許就是晴燕那些同學自私的原因吧!

在講求實效、追求經濟利益的當今時代,無疑知識能力的變現速度是最快的,而思想品質的變現是最為緩慢的,甚至是不凸顯的。正因為這種不凸顯,致使我們廣大家長漠視了品質教育。但它恰恰影響着決定着你會成就一個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人生道路。

讀書心得體會2

初讀《城南舊事》,好像陷入一個復古的相冊,在一片泛黃之中去找尋那一份關於童年的記憶。

童年是短暫,因短暫而美好。對許多人來説,童年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充滿童真、快樂,對未知的好奇與神祕感,所有一切的一切,都美好而易逝,易逝而美好。寫童年的作家很多,但林海音描述童年的手法卻與其他作家不同,一反慣常使用的體驗性隨筆文體,通過一位小姑娘之眼,來窺探發生在身邊的成人世界書中的林海音用細膩的筆觸去刻畫一個個人物,那一段段“舊事”彷彿就在眼前,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紛紛出場:無文化卻任勞任怨生了一大堆孩子的母親;充滿威嚴具進步思想卻早逝的父親;用奶水和幫工做一年四個月換取一個月四塊錢,兩副銀首飾、四季衣裳,一牀新鋪蓋的宋媽;感情受挫導致成了“瘋子”最後喪身於車禍的秀貞母女;充滿女性柔媚風情而又善解人意的風塵女蘭姨娘;因生活所迫走上偷盜之路的收買破舊貨的小子有反覆出現的主角人物,也有蜻蜓點水,幾筆帶過,卻入木三分,讓人過目難忘的配角。作者鋪陳了一幅生活畫卷,讓人不單讀到老北京的一些舊日風土人情,也讀到作為移民者的英子一家從故鄉閩南帶來的文化痕跡。

通過小孩的眼光看大人世界,通道似乎窄了,卻也增加了小説的純度和想象空間。在英子眼裏,無論哪一個人物,都是善良的,縱是當了賊的賣小雜貨男青年,宋媽懶做好吃嗜賭沒責任心的丈夫“黃板提及童年,眼前便不覺浮現屋後的池塘,母親的巴掌以及父親每次回家背的包。這些東西好像全部定格在生命之中,怎麼揮都揮不去。真有一種“玉户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的感覺。

童年如夢,夢出外婆的橋;童年如橋,接着未來的路。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是對童年的最佳註解。是啊!童年如夢,夢裏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所以孩時的我們不會覺得累。像林海音一樣,用孩子的眼光去自看世界,那這個世界以及這生命,便是一場夢,一場不會累的夢,一場純淨如水的夢。

讀書心得體會3

我們為何要讀書?

兒時,我用僅會的一點拼音,讀那些帶注音的故事書,在美麗的童話裏,我知道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開始學習作文後,我讀那些範文精選,學着用動情的語言去講述生活,用華麗的詞藻去描繪世界;升入高中,為了迎接一次次的考試,我讀名家名篇,背美文佳作。

進入大學,在寧靜的圖書館裏,在林立的書架中,我有些目眩了。該看些什麼?我需要些什麼?我究竟喜歡些什麼?不知道。好像航船上的舵手,失去羅盤,茫然不知所措。

在任何人眼裏,中文系的學生都應該是“讀書破萬卷”。近到中國的魯迅、郭沫若、茅盾,遠至外國的盧梭、高爾基、托爾斯泰;且不説中國的古典四大名著,就連《紅與黑》、《戰爭與和平》也要嚴熟於心。但很可惜,這些書我一本也沒曾讀過。雖然曾試圖補上這欠下的功課,但我失敗了。原因很簡單,興趣與目標是最好的老師,我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去説服自己堅持。似乎再也沒有動因,讓我去啃魯迅雜文中堅硬的語句;再也沒有動因,讓我去欣賞冰心筆下那美輪美奐的“愛”的世界。

中國的傳統思想是學以致用。重在“實用”。我總免不了問自己,為什麼要讀那些書。因為它們是名著?因為我是一名中文系的學生?還是因為中國的教育傳統?我不知道。如果這個問題有答案,韓寒也不會放棄數學而出書。他眼中,高等數學的無用,就好比我眼中退出時代潮流的名著的無用。

英國的伯特蘭羅素説過,讀書有兩種動機,一種是從中獲得樂趣,另一種則是可以向人誇耀。如果不感興趣,而僅僅因為自己是中文系學生,借讀書向人誇耀,那恐怕真有點虛菪、有點可悲了吧。

當然,我不排斥、更不反對讀書。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阿Q,對任何時代、任何人都有警醒作用。我只是不提倡現在的學生仍墨守陳規、日復一日、做着書本的奴隸。

讀書心得體會4

暑假裏花了些時間,認真學習了《幼兒教師88個成功的教育細節》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格温。斯奈德。科特曼,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獲得幼兒教育專業學士學位與碩士學位。她從事幼兒教育事業近30年,當過幼兒園教師、幼兒園園長、大學教師和教育培訓者。本書着重介紹如何培養幼兒的社交技能和建立積極有益的家園關係兩個方面的內容。她以講故事的方式提供了88個幼兒教師與孩子、與家長相處的細節,包括如何與孩子交流、如何應對孩子的錯誤、如何幫助孩子學會合作與分享、如何與家長合作等。對於幼教工作者而言,可將此書比喻成自己的私人導師。

我非常贊同作者從始至終闡述的觀點:儘量給幼兒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有時間和自由去探索一個豐富多彩、安全可靠的環境。要知道玩耍對於小孩子來説並不是什麼分散精力的壞事,相反,那是他們瞭解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要理解並尊重孩子自身的興趣愛好與能力發展水平。只要我們明察秋毫,他們就會給我們指明方向。

蘇格拉底説:“沒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88個成功的教育細節中的每一個都發人深思,第一遍看完這本書後我又細細研讀了第二遍。在重讀的過程中,我也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我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應該如何利用這些案例呢?我可以試着做哪些工作?我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所改進?我應該怎樣靈活地應用這些道理來處理自己特殊的情況呢?反思自己的教師職業生涯,雖然已經是有近20年的老教齡了,但也容易生成一些慣性,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對幼兒的關注、對家長工作等反思的深入還是不夠的,通過學習和自省也希望自己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能不斷反思、不斷創新,形成對教學工作的新動力。

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我從書中吸取了很多有用的東西,給我今後的工作會帶來很大的幫助。我希望幼教工作者們都來看看這本好書。

讀書心得體會5

書中的第一條:不要批評、指責或者抱怨別人。感覺是專門對老師們説的,老師是班級規則的制定者,是課堂規則的執行者,是孩子人生規則的指導者。正因為揹負着規則,老師變成最容易批評別人的人,越是正直的老師也越喜歡批評人。其實,要做到不批評人,也不那麼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所在,數學不好的孩子可能體育很拔尖,英語吃力的孩子邏輯思維卻很縝密,成績不好的.孩子卻非常熱心,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老師和父母一樣盼望學生成才,可是每個小孩都是不完美的,我們怎麼能拿完美的標準去衡量他們?允許他們有缺陷,允許他們暫時不優秀,用一顆寬容之心對待他們,他們的不合規則的行為是不是就不那麼難以接受了呢?人生從來都是一場馬拉松,不到終點永遠都不知道誰是贏家。可是“贏家”二字,那也是每個人自己對自己的定義,與他人無關。所以,批評真是沒有必要。何況卡耐基説了:直接批評是最無用的,因為它會使人採取防守的姿態,並常常使他們竭力為自己辯護;直接批評是危險的,是一個危險的導火索。它可以傷害一個人的自尊心,引起自尊“火藥庫”爆炸,會致人於死地。這一點,是我讀這本書對於職業上最深刻的領悟。

對於自我的修為,領悟最深的是卡耐基説的“將堅定的信念付諸行動”。一個人,若是管理好了自己的情緒,管理好了自己的時間,管理好了自己的身體,管理好了自己的金錢,他一定是一個幸福感非常高的人。一個人,若是有了明確的目標,付諸行動,持之以恆,那他達到目標的可能性會非常大。《大學》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概説的就是這個意思。我明白這個道理有點晚,隨心所欲過了很長的日子後才知道,給自己定一些清規戒律去遵守,也不是那麼難受,反而很享受;給自己弄一個看上去不可能的目標,努力去達成,也不是很難辦。只是過程,都需要做到兩個字“行動”罷了。

讀書心得體會6

也許我是一個平凡的老師,但我不想成為一個平庸的人,更不想成為一個平庸的老師。我希望到了退休的時候,我依然還是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只因為,我依然還是在用當初的心認識孩子尊重孩子喜愛孩子。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裏講了如何使人喜歡你。第一條就是要發自內心地關懷他人,其實也就是説要使人喜歡你,首先你要喜歡別人。對老師來説,首要你要喜歡學生。學生總是經常犯錯的,而我們有時候太容易糾結於學生的錯誤,動輒批評責罵,其實換個角度,也會發現不少驚喜。他們在課堂偷偷地做些小動作,然後被我發現時很可愛地衝我笑着;他們有時用方言叫着我老師,那種聲調很美,有種説不出的感覺;他們看到我檢查作業時,不自覺的會翻開作業檢查……如此的調皮與純真,怎能不叫人喜歡呢?我繼續着做一個好老師的願望:敬業、上進、虛心、博愛、充滿活力,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平凡、平靜、平常。

還有一件值得用最初的心對待的事,就是讀書。我既喜歡讀卡耐基的勵志教育,喝各種各樣的“雞湯”;也喜歡讀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尋找愛的真諦。讀書能讓我的心無限開闊,給了我無限的想象空間,心靈也在適當的契機得到他的引領和開發。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學生學習。陶淵明説: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堅持不懈,就會天天成長。老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人才的培養者,就更應該勤奮的讀書學習。最終達到一種境界:讀書內化為自己的精神需要,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習慣,讀書成為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讓我們用最初的心做着永遠的事吧,既然遠擇了與學生為伴,就必須永葆青春的活力,用永遠的心做最初的事。

讀書心得體會7

《紅樓夢》以上層貴族社會為中心圖畫,極其真實地,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全書規模宏偉,結構嚴謹,人物生動,語言優美,此外還有—些明顯的藝術特點,值得後人品味,鑑賞。

小説作者充分運用了我國書法,繪畫,詩詞,歌賦,音樂等各類文學藝術的—切優秀傳統手法,展示了—部社會人生悲劇。如賈寶玉,林黛玉共讀西廂,黛玉葬花,寶釵撲蝶,晴雯補裘,寶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還表現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飄然的身影,詩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動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瀟灑的文采這—切,都是作者憑藉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藝術素養培育出來的,從而使她在十二釵的羣芳中始終盪漾着充滿詩情畫意的特殊韻味,飄散着東方文化的芬芳,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真實地再現了人物的複雜性,使我們讀來猶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樣真實可信,《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説不得賢,説不得愚,説不得善,説不得惡,説不得正大光明,説不得混帳惡賴,説不得聰明才俊,説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評論。不僅賈寶玉,林黛玉這對寄託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連王熙鳳這樣惡名昭著的人物,也沒有將她寫得全是壞,而是在可惡之中交織着某些可愛,從而表現出種種矛盾複雜的實際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實。

作者善於通過那些看來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藝術描寫,揭示出它所藴藏的不尋常的審美意義,甚至連—些不成文的,史無記載的社會習慣和細節,在紅樓夢裏都有具體生動的描繪。

《紅樓夢》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為中國小説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峯。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有法國評論家稱讚説: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敏鋭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的自上而下各階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