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心得體會

【必備】學習教育心得體會模板錦集9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9W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教育心得體會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學習教育心得體會模板錦集9篇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

上一週,我們學校利用下午第一節課時間,給我們講了一堂法制報告會。通過這次開會,我的感觸很多。

可以説,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與同學、朋友,以及社會上的人發生一些矛盾,也許都是一些小事。既然是一些小事,那我想我們應該能夠和平能夠處理,不需要動用武器,這樣會毀了大家。在我的生活中出現過這樣的事:一天,一個小組在班裏值日,最後只剩下兩個人還沒有值完。一個男生只是在外面剛剛涮完墩布回來,不小心把水濺到了另一個男生的身上。那個男生隨口就説了一句:“喂,你沒長眼睛啊,往哪甩呢!”拿着墩布的男生還比較有誠意地説:“對不起,真是不好意思,我一定注意。”可另一個男生卻得理不讓人,“你一聲對不起就完了,這衣服怎麼辦。”那個男生見情勢不對,有點怒火了,這下,兩個人便吵了起來,還動用上了掃把。被水濺到衣服的男生用掃把的後面把另一個男生的眼睛給弄傷了。僅僅一滴水的事,就引發出這麼大的事,太不值了。

接下來,又通過學生們演的一個“搶錢事件”又揭示瞭如今社會的黑暗。三個男生管一個男生要錢,不給錢就得捱揍,這簡直是天理何在呀!

我認為,一個人如果沒錢,他不是最窮的;但如果他連一點寬容都沒有的話,那就是真的窮了。

説到尊重,也與寬容緊緊相連。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就應該做到自己該做的事,就應該學會去寬容別人,善待自己。這樣才有資格接受別人的尊重,才有資格提“人。”

如果你可以做到寬容一小步,那麼社會就會少一份傷害,警察叔叔就會多一些功夫去做別的事。

從今天起,就讓我們來靠近寬容,創建和諧社會吧!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信息技術的使用已成為實現現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為教育工作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最佳途徑。信息技術的使用符合了實現信息化、媒體化教學的迫切要求。

特此總結了以下三點體會:

一、集思廣益,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

面對如此充足、精美的遠程教育資源,我們感到非常的興奮、激動,但怎樣才能利用好這些資源成了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我們把有關教學資源應用於實際教學中,利用圖片、背景音樂等素材創設出符合課程要求的情境,喧染了課堂氣氛,在講課中適時利用數字電影、動畫,通過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的演示,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二、精益求精,更加有效利用遠程教育資源

在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之後,我們感到不滿足了,便開始大膽的對原有資源重新編輯、改造、昇華,從而更有效的組織利用資源,製作出更符合實際教學的多媒體。用進課堂,更加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慾:

三、活學活用,利用資源實施素質教育

遠程教育為我們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資源,為進行素質教育提供了條件。

利用學生自習時間,有計劃的播放一些數學知識,在數學知識節目中同學們瞭解了數學的發展,體會到數學的力量,憧憬着數學的未來,激發了孩子們幻想和創新的智慧,使同學們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明白了數學的價值和魅力所在

遠程教育資源的運用,使學生的視野開闊了、信息靈通了,變得"耳聰目明",更具發展潛力;我們相信學生會擁有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所謂“三生教育”,就是通過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的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也是通過整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力量,激發學生 的主體認知和行為實踐,最終達到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標過程。

生命、生存、生活,對我們來説,生命是根本,沒有生命,談何生存呢?而生存是關鍵,沒有了生存作基礎,生活就不能稱其為生活了。生活也恰恰是我們擁有生命,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方向和目標。

通過“三生教育”的學習,讓我們對學習更加激情昂揚。生命是寶貴的,能生存是幸運的,生活是艱難的。瞭解了“三生”的意義,我們才會努力為自己的人生而奮鬥。

生命是萬物之根本。

生命教育,是生命文化與生命智慧的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通過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為着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係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

對每個人來説,生命只有一次;對每個人來説,生命存在的時間是短暫的。因此,珍愛生命、珍惜時間成了我們人生之中最為重要的事情。

從珍愛生命的角度來説,我覺得自己本身應該具備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珍惜自己的生命。承認現實,接受真實的自己,善待自己;喜歡自己,接受成長中的自己,在發展中求完美;積極承擔自己的責任,體現自我的生命意義和價值,不然白來人世走一週,那多麼遺憾啊。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得學會尊重他人的生命,善待生命。生命是平等的。

生存是一個人生命的繼續,是一個人適應環境的關鍵。

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的教育。通過生存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幫助學生建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合法、高效和較好地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

也許我們能在大千世界中存在,這確實是件幸事。既然自然賦予了我們生命,那我們就得體現出我們存在的價值。為了能繼續的存在,我想我們必須趁着年輕就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只有這樣才不會在自然的優勝劣汰的變更被打敗。

孟子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生就是像冷開水衝的果汁一樣,開始的幾口,果汁沒有完全溶化,便帶有絲絲的苦味;過一會兒,果汁基本上溶化,開始有了原味;喝到底的時候,果汁全部溶化,甜味會讓你從頭爽到腳。這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確立正確的生活觀,追求個人、家庭、團體、民族、國家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通過生活教育,使學生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奮鬥生活,幸福生活;讓學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組成的複合體;幫助學生提高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立足現實、着眼未來的生活追求;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閒、工作與生活的關係。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的,但是我們也不能被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困難所打到,要以迎難而上的堅定態度活下去。

生活是種方向,也是目標。無形中牽引着我們向前邁進。睜開惺忪的睡眼,聞到陣陣香味的早餐;乾淨街道旁的青青碧草;困惑時朋友的援手,都讓我們想到了感謝,感謝父母的關愛,感謝小草為環境增添了優美,能讓我們更舒適地生活,感謝朋友之誼……

生活需要我們誠心對待,用心去感悟生活的意義。風雨來了,要守住門。苦難來了,要守住神。面對日常生活的消解,要守住詩。面對夜夜來臨的黑暗,要守住燈。這樣我們才可以禁受住生活的磨練和考驗,使自己變得更堅強,更好地面對生活。

學習“三生教育”,讓我體會很多。生命是萬物之根本,有了生命,才會有快樂和幸福;有了生命,才會有希望和夢想;有了生命,才會有奮鬥和你努力;有了生命,才會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了生命,才會有執着和信仰;有了生命,才會不斷的超越自己。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

與此同時,讓我們熱愛生活,感受生命,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力,珍惜這份權力,也是我們的使命和職責,生活是快樂之本,生命,那是自然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生存,則是去展現寶石的價值。盡情地享受美好的人生,在生活中尋求人生的真諦,人生的價值也將得到完美的體現。

我們要珍惜生命,努力的生存,讓明天的生活更美好!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4

在公司黨委開展的“責任與忠誠”主題教育活動以來,昌九樑場黨委積極響應,認真地組織黨員幹部開展了學習和討論,我作為一名黨員談一談我的觀點。

就在剛過去的一年裏,我的兩位同事,相繼離開了公司,我的心情有些沉重,在這裏,我不論他們的選擇是否正確,我想説的是,他們的離開不僅僅給公司造成了一定影響,同時對其自身而言,是其對發展機會的一次放棄。

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都對自己的未來和前途充滿了希望,夢想着可以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人生目標。而這一切的實現,首先得靠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找到一片適合於自己成長的土壤。XX年6月,剛走出校門的我,帶着對前途的希冀和對未來的憧憬,來到五公司上班。面對公司當時的困境,我也曾經猶豫和徘徊過,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懷疑自己的夢能否在這裏實現。可是,在工作中,經常看到施工生產中感人的一幕幕,我逐漸發現,我所有的擔心和顧慮是多餘的,五公司悠久的歷史,光榮的傳統,濃郁的企業文化,“勇於爭先,永不滿足”的企業精神,以及一線職工對企業的責任與忠誠,深深的讓我折服。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的風範、讓我感到五公司和我們一樣,都有着無比輝煌的未來!

感激公司,它為我們提供了工作的機會,使我們能夠在工作中繼續學習、鍛鍊。崗位有高低,人格無貴賤,雖然我被安排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但我明白,無論幹任何一種工作,關鍵是要有責任心,要對企業忠誠,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企業。作為一名新時期的黨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就應該處處以身作則,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銘記自己肩上的責任,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領導交給的每一項任務。

每個人都是企業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主人,我們應該回報大家庭。雖然職位、崗位、工種各有不同,能力有大有小,但我們都應為其增磚添瓦,且不遺餘力。雖然我們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摩擦和誤會,但血濃於水,應相扶相持,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家和萬事興。

對於企業的大多數員工來説,都是默默無聞的普通人。的確,沒有驚人的業績,沒有耀眼的光環,也許不善言辭,不會説大話,從不認為自己能作出突出貢獻,按時上下班,遵章守紀,努力工作,非常的平凡,非常的普通。但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敬業奉獻的執着追求,都有一種忠誠於企業的信念,能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出金子般的光芒。企業的穩定、發展、壯大,歸根結底是要靠這些人的,這些平凡人,才是企業真正的中流砥柱,當這些平凡人肩膀上的責任凝聚起來的時候,就彙集成了整個企業的強盛。

就我而言,自從我進入五公司,就把這個大家庭當成了我生存的基礎。大鍋裏有飯,我的碗裏才有可能裝滿;大河裏有水,小渠才不會乾涸。企業興旺,員工才有可能受益。為了我們能夠有一個持久良好的工作,為了我們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我們要努力奉獻自己的每一份光和熱。

首先,我們要愛崗敬業、忠誠於企業。公司由若干個不同的崗位組成,這些崗位都是有機的結合體,倘如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小則影響工作,大則會對公司造成損失。員工是結合體的組成部分,只有我們每個員工將自己的崗位打造成優秀崗位,整體優秀,公司才會優秀。

其次,我們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企業負責。我們都要將公司當作自己的家,我們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員,只有顧全了企業這個大家庭,我們的小家庭才有可能美滿。 雖然有時我們的領導對我們要求嚴格了一點、雖然公司還有不意的地方,但它為我們提供了生存、工作和學習的土壤,我們應該忠誠於它,服務於它,應為它的安寧、和諧和發展盡微薄之力。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5

隨着21世紀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它的來臨,意味着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將成為經濟發展最基本的資源和生產最基本的要素。人才和知識、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們面臨了挑戰。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不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不注重提高民族素質和創新能力,就會在國際競爭中處於被動、依附地位,就會受制於人,仰人鼻息。因此,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們順應時代潮流,迎接新的挑戰的必然選擇,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現實基礎。

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題,加強與改進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則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要説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是的,學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會轉化為激勵學生積極向上,為祖國發奮學習的強大內在動力;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對學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和提高識別真善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響。

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學校可以採取眾多有效的措施,但我認為,在眾多環節中,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是關鍵,作為一名教師,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要照亮別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種。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學術上的影響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師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巨大的、深遠的,甚至是受益終生的。而高尚師德的表現,我認為首先是行為。

正如托馬斯.馬爾斯貝丁所説:“沒有任何人能給我們提供人類社會遠景的終極圖畫,但有一點可以相信,人類的每一個行動都會產生影響未來的無窮無盡的後果。”是的,榜樣是最好的教員,雖然榜樣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但它卻教給人們許多書本上根本無法得到的東西。榜樣的力量在於行動,行動比語言更能説服人、教育人、啟示人。行動就是力量。與空洞的説教不同,榜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一個人、鼓舞一個人 ,他給人一種淺移墨化的影響,久而久之,成為習慣。對於學生來講,眼睛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通道。不管看到什麼,他們都會無意識的模仿,不知不覺中,學生與他們身邊教師的行為模式就會非常接近。這正如許多昆蟲呈現出與它們所吃樹葉一樣的顏色一樣。因此,教師的影響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即使一些看似細小的行為,也不能等閒視之,因為這些細小之處對於學生的品性的好壞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往往是教師諄諄教育的東西早已忘得一乾二淨,而教師在日常表現出來的有關情感方式、紀律觀念、勤勞風範和自我控制等具體行為仍然存留在學生心中併產生持久的影響。一位作家在晚年時曾無限感慨的説起他的一位老師對自己深深的影響:“每當他來到教室裏時,那種祥和的道德氛圍立即會感染在座的每一個人,每一句話、乃至每一句話的語調都給人一種心靈空潔、渾身舒爽之感。在這種莊嚴卻寬鬆的氣氛中,心靈就象在洗澡一樣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當他在身邊時,我幾乎變成了另一個人。”良好的師德對一個人品格的養成是多麼重要啊!也許,我們教師教育學生的全部內容可以歸納為一句話——改善和提高自己。

凡凡贅言,謹與同道共勉。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6

昨天聽了邱主任關於教育科研的報告感受很多。想想現在的一線老師每天都為上課而奔波,為提高學生成績而每天努力拼時間。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教學工作更加快樂,讓我們的工作更加幸福是我們需要思考的?現實的條件我們無法改變。抱怨對我們來説是沒有太多的用處,只會讓我們降低我們的幸福指數。不如我們面對現實放開自己的`心態。我認為搞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就是其中的一條途徑。

一.搞教學科研可以有利於教師的成長

我們教師要想在教學工作中時刻處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改變自己,讓自己時時學習,不斷成長才能跟上現在教學的要求。

二.搞教學科研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

試想如果我們老師不能時刻改變自己的教學思路來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讓學生全面發展就是一句空話。老師不能全面發展如何談學生的全面發展。現在的教學思路正以我們不可想象的速度發展,教師應該意識到自己的危機感。

三.搞教學科研有利於提高課堂效率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不能更多的佔用學生的時間,還要學生掌握更多的能力,這就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提高課堂效率就提到我們的視野中來,而且越來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就是我們需要搞教育科研引入更多的新的教學理念。

四.搞教學科研有利於提高學校的升學率

素質教育並不是不要升學率,升學率仍然是考核學校老師的重要指標,所以在新的形式下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能力還要提高學生的升學率,我們教師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教師在這種形式下更要適應學校和家長的需要。

五.搞教學科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

我們教學教了半天並不是單單來教給學生知識和能力,思想教育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我們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學習,德育包括德智,德識,德行,德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我們共同的奮鬥目標。

六.教師應以對自己負責的態度,自覺做好教學科研工作

教學科研可以促進教師個人成長,享受職業幸福,提升教學理念。

七.增強科研意識,注重科研方法

學習任何先進的教學經驗我們都應該深入理解他們的精髓,與我們的教學實際相結合,不能只學表面現象,教學是教學生去學習,點撥學生學習應該和學生處在相同的位置上,就象運動員和教練員的關係。

我們做教師的不能只説説想想這些,我們應該拿起筆來寫一寫,讓我們在工作中在教學教育科研中幸福並快樂着。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7

透過這次對安全知識系統的學習,對安全工作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提高了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對此,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安全工作應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把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不安全事件帶來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卻往往被忽視,被麻痺,僥倖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確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損失,才會回過頭來警醒。這就是因為沒有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導致的。而做好預防工作的要害就在於提高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在我們的檢修工作中,就應以安全規章制度為保障,嚴格貫徹執行,杜絕工作中習慣性違章行為。

二、加強安全知識培訓,提高防範意識

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我,不被別人傷害,也個性要求每一個員工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確保設備和技術人員的安全,還要準確地把握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的輕重緩急。安全生產管理者也應把安全重於泰山時時刻刻放在心上,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把安全提到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不論是一線員工還是管理人員,都應對崗位和部門可能涉及到的危險因素有充分的瞭解。不論是高危險崗位人員還是其他人員,都就應定期理解相關安全教育培訓。

三、安全工作要做到三個抓,不為隱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點。對重大檢修作業和風險較高的作業要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加強現場監督,保證措施的落實。加強過程控制,除在工作前進行安全交底外,還要經常組織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第二是要抓薄弱。認真開展危險點分析,個性對一些簡單、工作量較小的工作要加強重視,克服馬虎思想,認為簡單工作不好出安全問題。強化對臨時用工人員的教育和管理,他們的安全知識和技能相對較差,保證安全管理落實到每一個角落。

第三是要抓細節。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就應從小處做起。細節不輕易引人注重,如不合格的工期具等。但幾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於起初的不注重、不留意引起的,這些輕易被忽略的細節很輕易成為小事故的放大器。

總之,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沒有安全生產,所追求的效益都將成為泡影。只有時刻想着安全,工作事事處處注意安全,牢記安全觀念,才能營造安定和諧的氛圍。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8

當前有一種聲音認為,現行課堂上推行的合作學習很多流於形式。在有人聽課的時候,教師就會把學生的座位由為講授服務的“秧田式”改為合作討論的“圓桌式”,6-8人圍坐在一起,似乎這樣就是合作學習,似乎這樣就能體現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一位學者評價一節以合作學習為特徵的課,蒐集的課堂數據顯示:課上教師示意學生合作學習達18次,而16次合作屬於低效合作,2次屬於無效合作。

在這樣的課堂上,合作變成了短暫的“合坐”,教師不理解,學生難接受,課後隨即也就像扔垃圾一樣把它丟棄了。這樣的“合作”作秀意味過濃,因而也不可能成為學習的常態。

我讀了張素蘭老師的《合學教育:打造教育動車組》一書後,才逐漸瞭解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

(1)關注學情決定合作是否順應需要

我們可以把牛牽到岸邊,卻不能按住牛頭強使之喝水。合作學習亦然。合作學習是學生的學習需要,然而這並不意味着學生時時處處都需要合作。心理學的“需要理論”是我們推動合作學習時不能不思考的角度。合作學習是否有效,首先要看教師是否在需要合作的時候設置合作。

(2)小組的合理構建

第一、合作小組的成員之間應該存在差異,包括智能、性格、成績差異,但差異都不能過大。

第二、合作小組的成員之間同性別組合優先

由於中學生正處於青春萌動時期,所以在組合小組時,應該首先考慮同性別組合優先,以避免不必要的“感情糾葛”。

第三、合作小組的成員之間尊重自願,整體協調。

“強扭的瓜不甜”這句話很生動地闡述了一個處事原則:不要強加於人。尊重自願、整體協調的原則包含兩層意思,一個是就個體而言,在組合學習小組時要充分尊重學生意願,努力使得願意組合的同學組合到一起,二是就整體而言,要有班級整體的協調,有班級的通盤考慮。協調時,要鼓勵那些班委、團員表現出高風亮節。

第四、合作小組的成員之間要保障麻煩程度最低,方便程度最高

各小組確立以後,要在座次上提供方便。如:1、把學習相對薄弱的同學排在前面,把學習相對較好的同學排在他的後面,當組員回頭去問問題時,給別人帶來的麻煩比較少,有利於合作的穩固與發展。2、一是單獨組成理科合作組、文科合作組;二是組成文科與理科互相補充的合作組。

第五、先觀察後組建,先磨合後穩定

在師生初步瞭解、同學彼此願意的前提下,可以進行合作學習的試運營,然後磨合、調整。

(3) 把複習挪到課上,設置合作複習環節。

在上課伊始,教師留出約5分鐘時間,由學生互相提問、講解、補充、糾錯。

教育家阿希姆·福爾丁斯説過:“任何事情只聽到或者讀到一次,一個月內就會逃出記憶。如果把它教給別人,它便變成身上的一部分,除了死亡,不會被奪走。”複述學習內容,不但有助於理解和記憶,而且還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合作能夠保證複習過程中的全員參與,保證複習質量,使複習具有個性化特點,從而把鞏固性複習或準備性複習落到實處。

推演開來,以學情為基礎,在需要印證核實、拓寬加深、複習鞏固、合作探究的環節設置合作學習,在知識重點合作鞏固、在知識難點合作攻關、在知識生長點合作催生、在知識易錯點合作辨析、在知識易忘點合作記憶,這樣的合作才能夠遠離作秀,服務於教學。

(4)深度的合作不同於工具化的“一幫一,一對紅”。

一幫一是單向的,而合作是雙向的。只有把學習優異的學生當作獨立發展的生命體,合作學習才能夠得以深入。在合作學習中,在加深理解、強化記憶、提升興趣的同時,教師需要讓學習優異的學生實現在以人為鏡的對比中反觀自照,在與異樣的思維碰撞時拓展視角,在講述知識的過程中訓練表達,在人際交往中將心比心練達人情。在互相講説的過程中,他們以説激思、以説驗思、以説校思、以説定思,從“聽明白”到“想明白”再到“講明白”,實現明白境界的三級跳。面對其他同學的錯題,教師還要幫助學習優異的學生樹立這樣一種意識:幫人改錯等於幫己防錯,同學出現的錯誤就是自己的學習資源。

(5)是否合理控制小組人數決定了合作能否緊密細緻

小組的學生數量是決定合作能否深入、能否遠離作秀的因素之一。實踐證明,兩人組成的學習小組效率最高。如果合作小組人數太多,就容易造成合作的形式化。

兩個人的談話,彼此都很難“溜號”。三個人談話,其中的一個人就有可能被“邊緣化”,其參與程度會低於另外兩個人。兩人一組最小規模的合作,為處於相對弱勢的學困生創造了充滿心理安全與自由、保護自尊的氛圍,各類學生也都能全身心地參與到小組合作之中。

兩人學習小組固定後,教師還可以把相鄰的小組組成大組,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在大組內解決。塔式的組織結構,使學生學習時產生的很多問題被消化在基層,消化在課上。教師要講的,就只剩下那些需要拓展提高的內容,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共性問題。

把時間、問題和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小組規模最小化,小組間彼此聯動,學習優異的學生髮揮輻射功能,這樣就創造了合作學習的別樣風采。學生遇到的問題得到個性化解決,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及時有效的關照,學習優秀的學生也在彼此交流中得到認知拓展和能力提高。這樣的合作學習會因為真實有效而遠離作秀。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凡是合作學習開展得好的教師,都十分注意以科學的學習方法引領學生,並輔之以深入細緻的合作思想滲透。合作學習是葉,合作思想是根。如果只在形式上合作,那麼合作學習就註定只能淪為一個口號,或是一個名不副實的標籤。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9

寒假期間的政治學習令我感觸頗多,新形式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有些老師感到壓力增大,這一方面是責任心增強的體現,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制度上的失之於寬,失之與軟。

xx市新的師德考核辦法把教師的德、能、勤、績都涵蓋了進去。個人認為有其合理的地方,也有其不恰當的地方。教師間的互評打分所佔的比重降低是克服“人緣分”的有效手段。但教師的教學實績也納入“德”的考量,吾認為不大恰當,一是教學實績造成了多次使用,重複使用,最後有可能成為“唯分數論”。雖説態度決定一切,但也有品德高尚,成績一般的教師。學生的成績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甚至從純理論上講,德與能與績是根本不同的考量目標。

對待師德問題,個人的認識非常重要。日本的時川大三説,由工作產生的疲勞,能使人在休息時感到愉快,而由怠情產生的疲勞,只能使人在休息時感到煩躁和悔恨。我接着闡述,對待工作的態度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映,反過來,不同的心理反應(也可以説是心態)會對工作產生不同的效果。

教育,首先是教師品格的陶冶,行為的薰陶,然後才是專門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即經常説老師教書育人,其實應該為育人教書更合適。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教師偉大的人格,健康的心靈,榜樣的行為,永遠是燭照人類光明史的巨大財富。仔細想一想,我們自己童年的老師,能記起的教師是什麼樣的老師?記起來的細節是人格行為?還是單純的施教行為?就是某些施教行為,之所以能記住,又是因為什麼?

教師在工作中不可能沒有煩惱,但煩惱只是一種心理體驗,一種情緒。煩惱皆由心生,心靜下來了,煩惱也就消失了,自身道德修養也就逐步提高了。靜以修身,動以養情。平靜指心靈的平靜,不是説不面對困難和辛勞,而是即使在紛亂之中,心中仍然淡定。工作中,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生活中,平平淡淡,不抽煙,不酗酒。工作之餘寫寫自己的人生感悟,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處理好工作與人生的關係。

首先要做一個獨立思考,有自己見解的人。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學習,只有儲備了足夠的知識,掌握了充分的論證,才有可能有自己的思想。別人説的是什麼你都不懂,談何理解、貫徹、實踐、批判。有自己的見解不是為了標新立異,也不是譁眾取寵,而是要把追求真理的信念內化為自覺行動。敢於批評和自我批評,對經過華麗包裝的似是而非的言論有鑑別力,不迷信權威,不盲從命令;對虛假浮誇自欺欺人的行動有抵制力,不人云亦云,不言不由衷。

其次要做一個有多元思想的人。有自己的見解並不是排斥其他人的觀點。有一句話説得好,正是因為有各色各樣的個體,才組成多彩多姿的總體。生命有我更精彩,生活無我也精彩。我們要在“更”字上下功夫。凡事要有度,不排斥別人的見解,也不是對錯誤的觀點“寬容”到縱容,對錯誤的言論要向其旗幟鮮明、針鋒相對地開戰。

最後,還要做一個有人格、有人品的人。所謂有人格和人品,其實是對前述的概括和昇華。面對強勢仍然堅持自己的見解,能正確區分敵我矛盾和內部矛盾,在內部敢於批評的自我批評;在外部不惜犧牲自身的生命來捍衞自己的尊嚴。

教師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看清前面的路,分析利弊,選擇方向,成為主宰自己命運的人。生活中,我可能時物質的乞丐,但不能阻止我成為心靈的富翁。我不大在乎生命以外的東西(我還未到完全不在乎的高尚境界),我更在乎生命本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