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説明文

關於中考語文説明文閲讀的滿分攻略

欄目: 説明文 / 發佈於: / 人氣:1.59W

●如何快速、準確判斷説明對象,並概括其特徵

關於中考語文説明文閲讀的滿分攻略

1、明確説明對象:説明對象就是文章要説明的某個事物,要解釋的某種現象,要闡述的某種道理。

2、快速判定説明對象的方法:

①看題目,不少題目本身就是本文的説明對象。如《中國石拱橋》、《看雲識天氣》等;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説明文往往運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説明的事物和特徵;

③根據文章內容概括。

3、概括説明對象特徵的方法:

①從標題着眼。有的標題直接指出説明對象的特徵;有的標題由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説明事物的特徵;有的標題在指出説明對象的同時也指出其特徵;有的標題用設問句的形式,引導讀者有針對性地把握説明對象的特徵。

②從分析材料入手,注意抓文章中的關鍵句、中心句。如:《中國石拱橋》一文中“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和“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兩句,就點明瞭中國石拱橋等特點: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③藉助説明內容,概括説明對象的特徵。如:“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極少出事,足見它的堅固。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這段文字沒有關鍵句,但用了作比較的説明方法和形象生動的描寫。例如:拿兩岸的河堤常常被沖毀與這座橋從沒出過事作比較,是為了説明盧溝橋“結構堅固”的特點;用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描寫柱頭上石刻獅子的情態,是為了説明盧溝橋“形式優美”的特點。

●如何判斷説明順序

要想準確把握説明順序很簡單,只要明確各種説明順序適合哪類説明文就能很容易判斷出來。常見説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時間順序:

凡是事物的發展變化都離不開時間,如説明生產技術、產品製作、工作方法、歷史發展、文字演變、人物成長、動植物生長等等,都應以時間為序;

空間順序:按照事物空間存在形式,由內到外、由下到上、由前到後、由遠到近等依次進行説明,一般適用於説明某一靜態實體(如建築物)、事物的形狀、構造特徵等;如《故宮博物院》、《核舟記》都運用的是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按照事物內部聯繫或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説明順序,通常包括從概括到具體、從整體到局部、從現象到本質、從主要到次要、從原因到結果、從特點到用途、從簡單到複雜。如《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都是運用邏輯順序。

事實上,時間順序多用表時間變化的詞語;空間順序多用表方位的詞語;邏輯順序多用表邏輯層次的關聯詞等。閲讀中如果注意這些標誌性的詞語,也能很快判斷出説明順序。

如何判定説明方法,並分析其作用:

1、想要快速準確的判定説明方法,只要熟練掌握各種説明方法在文章中存在的形式即可。

常用的説明方法有:下定義、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畫圖表、列數字、引用(引資料)。判定説明方法較分析説明方法的作用容易的多,在這裏就不多贅述。

2、分析説明方法作用的答題模式。

列數字:本句使用了列數字的説明方法,科學、具體、準確地説明了…的…的…特徵(或…事理)。

舉例子:本句使用了舉例子的説明方法,具體、有力地説明了…的…的…特徵(或…事理)。

下定義:本句使用了下定義的説明方法,科學準確地説明了…的含義。

打比方:本句使用了打比方的説明方法,把什麼比作什麼,生動形象地説明了…的…的…特徵(或…事理)。

分類別:本句使用了分類別的説明方法,條理清晰地説明了…的…的…特徵(或…事理)。

作比較:本句使用了作比較的説明方法,把什麼和什麼作比較(對比),突出(強調)了…的…的…特徵(或…事理)。

畫圖表:本句使用了畫圖表的説明方法,直觀形象地説明了…的…的…特徵(或…事理)。

引用(引資料):本句使用了引用的説明方法,增強了説服力。注:引用這種説明方法如果用在文章的開頭,還有引出説明對象的作用。

●如何品析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抓修飾、限制性詞語,揣摩其準確性、嚴密性

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往往體現在一些副詞、連詞、形容詞、數量詞以及限制性詞和短語上,如“只有、全、最主要、最”等,這些詞語從時間、範圍、數量等方面起到修飾限制作用。

2、抓模糊語言的運用,體會其準確性

如“大約、可能、左右”等。

3、考題形式

①加點字有何作用?

②加點字或詞語能否換成另一個詞?並説明理由。

③加點詞(限制性)可否刪去?為什麼?

4、答題模式

①準確(生動形象地)説明了……的……的……特徵(或…事理)。

②不可以換;原詞的意思是…,所換之詞的意思是…,換了後意思就變成了……;與實際不符。

③不能刪除;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計;“多、有餘”等表數量;若刪去,原來的意思就變成了……,與實際不符,太絕對了;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注:以上只是説明文閲讀的常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