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活動

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簡報2017

欄目: 活動 / 發佈於: / 人氣:3.33W

6月10日,是我國第十二個文化遺產日。下面是相關的系列活動簡報,歡迎欣賞與借鑑。

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簡報2017

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簡報2017【篇一】

6月10日是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寧夏緊緊圍繞“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非遺與一帶一路”主題,着重突出寧夏地方特色,體現寧夏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實踐,與端午節、兒童節等節日相結合,廣泛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羣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遺產宣傳展示活動。

一是統籌推進活動整體開展。自治區文化廳對開展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高度重視,從今年4月即啟動了各項活動準備工作,對全區各市、縣(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共實地督查市、縣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非遺展示室、非遺保護傳承基地(點)等近百處,走訪非遺代表性傳承人60多名,對各責任單位、傳承人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情況做了深入細緻地瞭解,同時對各地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籌備和進展情況進行了督查指導,督促各市、縣(區)全面啟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

二是區市聯動打造主場盛會。今年寧夏“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主場活動設在中衞市,由自治區文化廳、中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寧夏中衞市素有“沙漠水城、花兒杞鄉”的美稱,歷史悠久,文化和自然遺產資源豐富,風景名勝及文物古蹟眾多,同時中衞曾是古“絲綢之路”北線的重要驛站之一。中衞市作為今年宣傳展示活動的主會場,將以東道主的身份集中展示寧夏豐厚的文化和自然遺產,特別是6月10日活動當天將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系列活動主場啟動儀式、“一帶一路”非遺專場演出、五市振興中國傳統工藝互動交流技藝展示、文化遺產圖片展及法律法規宣傳諮詢等一些列活動,屆時還將對全區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全區非遺保護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三是各地各項活動有序開展。銀川市從5月24日起開始陸續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塞上風物非遺展”、“銀川市第十屆民俗文化展示周”、“銀川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等系列活動,固原市於6月6日舉辦“固原市2017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演”,吳忠市開展了“絲路回鄉·文化和自然遺產周”活動,石嘴山市於6月份開始陸續舉辦“非遺項目展演、非遺傳承人進校園、非遺培訓”等系列宣傳活動。

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簡報2017【篇二】

晴日暖陽映花紅,賽罕美景正可人。今年的'6月10日,是我國第十二個文化遺產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羣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認識,營造社會廣泛關注非遺、人人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氛圍,由中共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區委宣傳部、賽罕區文體廣電局、賽罕區住建局聯合主辦,賽罕區文物管理辦公室、賽罕區文化館承辦的“賽罕區2017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活動”在主會場賽罕區政府廣場和分會場絲綢之路文化主題公園隆重舉行。

這次活動的主題是“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上午九點,主會場賽罕區政府廣場彩旗飄揚,標語招展。舞台底幕循環播放宣傳非遺的專題片,現場集中展示了賽罕剪紙、高蹺秧歌、銀家泥塑、賽罕窗花、賽罕風箱、賽罕木雕、郭家營九曲等賽罕區獲自治區級和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非遺傳承人現場剪紙、雕刻,通過互動式的展覽教育體驗,拉近了觀眾與傳承人之間的距離,傳達了賽罕區非遺文化的氣息、韻味、風骨和精神,多角度地展示了文物保護及非遺成果,突出了地方和民族特色,多方位地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

舞台上由賽罕區文化館館辦模特團隊、花田朵朵藝術團的孩子們和賽罕區文化館演職人員聯合演出的節目形式多樣,現場還結合宣傳冊、宣傳傳單,開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進行了有獎問答。

分會場絲綢之路文化主題公園的宣傳活動以少兒為主,旨在讓孩子們從小樹立對祖國文化遺產的崇敬和了解,在成長的道路上豐富知識儲備和思想情操。孩子們在現場進行了自治區成立70週年百米長卷繪畫創作、多彩內蒙古主題娛樂活動、兒童手工製作展示扎染絲巾等活動。

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簡報2017【篇三】

        日前文昌開展首個“文化與自然遺產日”活動。當天在文昌公園舉行的主題為“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非遺項目展示展演活動,展示了文昌多姿多彩的“非遺”文化。  

在活動現場,文昌公仔戲、文昌盅盤舞、海南八音、花屐舞、椰殼舞、竹笠舞、文昌歌謠、文昌民歌、瓊劇等“非遺”項目展演,為觀眾們展示了文昌“非遺”文化的藝術魅力。

記者瞭解到,目前文昌市已普查出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7大類47項,其中木偶戲(文昌公仔戲)、南海航道更路經等2項被公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昌盅盤舞、海南椰雕、文昌雞養殖與烹調技藝、瓊僑歌謠等4項入選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鋪前漁歌、軍坡節等13個項目公佈為文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有10名傳承人被認定為省級代表性項目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