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活動

2017年第一個遺產日活動方案

欄目: 活動 / 發佈於: / 人氣:2W

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下面是第一個遺產日活動方案,快來圍觀吧。

2017年第一個遺產日活動方案

2017年第一個遺產日活動方案【篇一】

一、指導思想

2017年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遺產日)。

二、工作目標:

通過“學國學,弘揚傳統文化”;“講文明,養成文明禮儀”;“爭當禮儀標兵,構建和諧校園”等為主題的傳統文化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的開展,通過 “讀”、“誦”、“唱”、“講”、“畫”、“演”等豐富多彩的實踐體驗活動的開展,全力打造“文明、高雅、健康、和諧”的師生形象和關係,推動學校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提高全校師生的精神文明素質和道德水平,營造良好的校園秩序和文明環境,進一步推動校園文化內涵,促進學校全方面和諧發展。

三、工作重點

1、規範校園、班級文化建設。

2、規範學生語言,淨化校園語言環境;

3、規範學生行為,每週結合道德行為教育主題進行行為訓練;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及課間活動,使校園活動安全、健康、雅緻、和諧,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4、加大力度積極營造和諧的校園、班級育人氛圍。

四、主要內容:

深化校園文化建設觀念,創新校園文化建設,創設和諧校園環境,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

1、校園文化建設氛圍:用文化打造校園,以環境感染師生。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以“以塊為主,以條為輔,條塊結合”形式。寓“傳統文化”和“行為習慣”於校園的一磚一牆,一草一木,讓校園成為師生共享文化魅力的樂園。

2、教師活動主要內容:教師既是主題活動的推動者,更是活動的實踐者和示範者,要以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引領並推進主題教育活動。

具體要求如下:

“忠”:努力提高業務水平,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教育事業盡已所能,以實際工作成效體現對祖國的忠誠;

“雅”:增強終身學習意識,以廣博的知識體系和豐富的知識技能提升個人修養和品味。

“誠”:真誠待人,關愛學生,杜絕打罵等體罰現象,以寬容心態對待周圍人和事。

3、學生活動主要內容:“忠”:以忠貞愛國、精忠報國為主線,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愛集體、文明守紀和文明禮儀等教育,培養青少年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質;以熱愛祖國、熱愛學校、熱愛班級、熱愛勞動、遵守紀律為榮,培養學生博愛精神和品德;以危害集體、損人利己、好逸惡勞、違法亂紀為恥,培養學生熱愛集體、關心他人、遵紀守法的道德行為;讓學生明辨是非、知恥明理、知恥改過、自尊自愛、自尊自重。

“孝”:就是要教育學生感恩和服從教育。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為主線,培養學生真情實感、知恩圖報,讓學生懂得:一個人無論在家、在學校、在任何一個羣體,還是在社會、在國家、乃至全世界,都需要有一種服從“規章”、“規則”、“法律”、“大局”、“真理”的意識。要求學生從遵守校規校紀開始,逐步養成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國家法規的自覺性;從為他人多做好事、為班級多做貢獻開始,逐步養成集體主義、共產主義的道德觀念。

“誠”:是以誠實守信、以誠相待、求真務實為主線,教育和培養學生道德品質修養,讓學生做到:講求誠信,説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反對“虛、假、騙”行為。

“雅”:是以情趣高雅、談吐儒雅、行為文雅為主線,教育和培養學生行為習慣以及情趣、志趣。A、讓學生做到“六無”:校園無紙屑、地上無痰跡、教室無雜物、牆上無污跡、走廊無嘈雜、桌椅無刻印。B、做到“五帶”:把禮貌帶給朋友、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回家裏、把謙讓帶給他人、把誠信帶給社會。C、做到:説話輕聲,走路慢行,待人禮貌,講究衞生,文明用餐。

“禮”:就是要文明禮貌,對人以禮節、禮貌相待,教育學生注意在各種人際關係中的禮貌言行。包括升旗禮儀、就餐禮儀、課堂禮儀、尊師禮儀、同學間交往禮儀、穿戴禮儀、借用物品禮儀、迎客禮儀等。A、讓學生懂得這是一種人際交往中必須遵循的規範,並經常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再見”等。B、會施行禮儀,如:握手、鞠躬、敬禮、禮尚往來等。C、見到老師、長輩、同學、親戚朋友主動打招呼。D、使學生懂得在任何場所和所有職業行為中都有禮儀相讓的行為規範,如:對老、弱、病、殘、孕的人讓行、讓座、讓言等行為都是一種人道主義;關心、照顧需要幫助的人,如有衝突,應禮讓他人;上學、放學時向父母打招呼,關心父母,孝敬長輩和老人,待客熱情禮貌等。總之,禮儀教育,是行為規範的主要內容,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精華部分;禮儀教育的本身就是在進行熱愛祖國優秀文化傳統、弘揚“禮儀之邦”精神遺產的愛國主義教育;禮儀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的學生從內在的.自律開始,規範自己的行為,共創文明、友善、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

五、活動形式:

分層次、分階段、分部門落實主題教育的內容和任務。

1、一年級以文明禮儀教育的“雅”、“禮” 重點為主,對學生進行禮儀意識的啟蒙教育。二、三年級以“忠”、“孝”、“誠”為重點。

2、結合文明班評比活動,12月份加強學生在文明禮儀方面的檢查力度,重點抓學生的禮貌、禮儀及課間追逐的現象,使得不文明現象無處藏身。並及時對錶現得出色的隊員和班級進行表揚。

3、利用升旗儀式後,對全體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國旗下講話將圍繞“忠、孝、誠、雅、禮”為主線,增強師生行為舉止文明的自覺性和意志力,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攜手創建和諧校園。

4、利用班會,組織學生認真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學生禮儀》等,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與自己日常生活、學習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社會禮儀等方面的知識,確定每週的禮儀訓練重點,每週着重訓練一個方面,檢查一個方面,鞏固一個方面。

5、以大隊部“快樂書香”讀書活動為切入點,以多樣化的辯論會、討論會、社會實踐、演講、歌詠會、自編自演節目、手抄報、漫畫、宣傳畫、禮儀活動競賽、徵集名人名言警句、口號等形式主題活動班隊會為契機,認真組織學生閲讀有關文明禮儀方面的書籍,指導學生積極參加讀書徵文活動。

六、活動的過程:(活動時間分為部署動員、實施推進、成果展示三個階段。)

1、部署動員:利用師生大會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讓全體師生明確活動的內容與要求。

2、實施推進:利用國旗下的講話、班隊會、廣播站、校園網、校內外櫥窗、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進行教育。

(一)家庭方面:(1)早起後見到爸爸媽媽要説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二)學校方面:(1)每節課下課的師生再見語為: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

(2)每天早上讀古詩或親近母語等內容。

(3)每週有一次晨讀由語文教師帶讀並講解相關的“中華傳統文化”資料。

(4)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排練演唱、演奏等文藝節目。組組織學生開展誦讀篇目的書法、繪畫比賽。

3、成果展示:通過誦讀比賽、文藝演出、書畫展等形式展示活動成果,展現全校師生風采。

七、保障措施

加強領導,明確傳統文化教育各類人員職責。校長掛帥親自抓,書記、分管教育教學副校長全力抓,教導處、班主任具體抓落實,學校其他各部門、全體教職工配合抓,形成的良好格局,具體如下:

2017年第一個遺產日活動方案【篇二】

一、活動背景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説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在學校一直追求分數的同時,素質教育必要性越來越突顯。今天,隨着東西方文化衝突的加深、社會道德的衰退,以及責任、義務意識的淡薄,特別是信息膨脹、網絡對青年的影響越來越大的社會轉型期,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養方面 “營養不良”,且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浮躁、迷茫等心態。面對這些問題,各類教育機構開始重視並試着解決。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徐梓教授認為:“國學經典教育就是通識教育、博雅教育和素質教育。” 我們深切體會國學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國學經典教育,讓同學們在青少年時期培養起良好的人文素養、心理品質、道德品質和人生修養,增強自我調控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是當務之急。

二、活動主題:品味經典,傳承國學文化

三、主題活動方案

(一)國學系列活動之一 —— 書畫比賽

活動目的和內容:通過書法和國畫比賽讓學生感受國學文化的薰陶。比賽結束後可以展覽出來優秀作品,其中穿插漢服解説,讓人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同學們在玩的過程中瞭解國學,熱愛國學。

活動時間:20xx年5月25日星期一

活動地點:展覽廳

(二)國學系列活動之二 —— 經典誦讀

活動目的和內容:我國有着悠久的文化傳統習俗,我們作為祖國的一份子我們驕傲我們自豪。身為大學生的我們更應該瞭解國學,走進國學。所以我們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在這一活動中,請同學們朗誦並闡述中華文化之精髓,讓同學們感悟的同時也能夠更好的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真實的定位。並且切實的將國學中的精髓應用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使我們能夠更好的適應大學、適應社會。

活動時間:20xx年6月

活動地點:各班級、大報告

(三)國學系列活動之三 —— 國學影視鑑賞

活動目的和內容:此活動採用廣大學生最能接受的方式——觀看國學影視作品。用最直觀的畫面與聲音的交錯,增加國學系列活動的渲染力度,讓學生羣體產生共鳴。

活動時間:20xx年6月——7月的星期六

活動地點:小報告廳

(四)國學系列活動之四 —— 國學講座

活動目的和內容:本活動我們會邀請專家和有該專業特長的老師進行國學講座。目的在於讓廣大學生體會到國學文化的重要性,和國學的歷史淵源,以及國學文化的趣味性,從而促進師生積極學習,快樂學習,以達到學習國學的目的。

活動時間:20xx年7月10日

活動地點:大報告廳

(五)國學系列活動之五—— 外出參觀

活動目的和內容: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本活動主要讓學生走出學校,到附近有國學氛圍的景點去參觀,感悟國學的氛圍,近距離了解國學。

活動時間:20xx年7月5日星期天

活動地點:校外

四、活動意義:通過兩個月的國學系列活動,使同學們更加了解國學,參與國學活動,從而真正的體會國學的內涵,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揚時代新風同時也增強了校園的學術氛圍。

五、主辦單位:清遠市第一中學

六、活動的相關要求

1、 成立國學系列活動小組:

國學小組負責這次活動的總體策劃,落實工作進度。本小組由校團委、學生會、社團聯合、文學社主要負責人組成。國學小組組員應該細心工作,虛心接受廣泛同學和相關單位的建議和意見,各盡其職,懷着一顆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的心態工作。

2、 宣傳工作重如泰山

(1)以展板、海報、橫幅、傳單、電影票等全方位覆蓋

(2)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和網絡來衝擊同學們的視覺和聽覺

(3)利用學校的電子滾動欄和大屏幕,做到將宣傳融入生活與學習


 

Tags:遺產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