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關於《走路上學》的觀後感(通用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94K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走路上學》的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走路上學》的觀後感(通用5篇)

《走路上學》的觀後感1

本日,我看觀了一部依據真人真事改編的片子 《 走路上學》,觀完之後,感觸良多。

片子發生在雲南福貢縣馬吉鄉,主角瓦娃是一個七歲來自傈僳少數民族的孩子,奶奶因病卧牀不起,爸爸外出打工,媽媽獨自一人要照顧一家老小,還要打理田裏和家裏的大小事情。他除了姐姐娜香之外,只有一條叫明明的狗陪着他玩。

瓦娃羨慕姐姐可以或許溜索過江去念書,但因媽媽一次不明原因而差點墜江,從此,便不讓瓦娃溜索,媽媽要瓦娃等外出的爸爸回來後一起陪同瓦娃能力溜索,可瓦娃不聽卻悄悄地溜到了江對面,他來到學校多次偷觀被聶先生髮明,一次家訪,媽媽得知後大發脾氣,瓦娃准許媽媽,只要把姐姐獲得的紅雨鞋給他,他就不再溜索。第二天,懂事的瓦娃又把這雙鞋給了姐姐。後來,娜香又獲得了一雙新鞋。急着給瓦娃送去,卻一時失手而墜入江中,活生生給淹死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娃娃從此不再説話。

幾個月後的一天裏,一坐愛心橋建成了,瓦娃踏上了橋彷彿觀見了他和姐姐,在初春裏,兩人一起走向那座通往希望的橋。

瓦娃七歲,一個多麼美好的年齡,卻被困在一寸之地,無法觀到大千世界,他的姐姐娜香為了上學,每天都靠一根尼龍繩、一個自制的滑輪,從200米的鋼索上滑過日夜奔跑的怒江,去對面的學校開始一天的學習。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險,存亡一線,一個忽略就能讓她失去生命,她太喜歡唸書了,但她離開了這個世界,娜香為了唸書獲得知識,支付了生命的價值。而瓦娃是幸運的,因為世界各地的人們都伸出來一雙雙手,獻出了他們的愛心,建起了一座橋,讓那裏的孩子終於可以或許走路上學了,大概一座橋對付別人來説彷彿只是一件小事,然則對付那羣盼望唸書,盼望獲得知識的滋潤的孩子,卻如大雪中的碳火,戈壁中的甘露。但願能有更多這樣的希望之橋,讓那些人處在貧困邊緣的孩子獲得物質的`滿足,心靈的慰箱,讓娜香的故事不再發生,讓千千萬萬的瓦娃能高枕無憂地舉着童年的紅風車,愉快地學習和發展……

影片停止我哭了,為娜香淒涼的命運而哭,為生命的不公而哭,也為這個世界的大美和大愛而衝動。但願能有越來越多的人開脱這片苦海,站在這個世界,擁有屬於他們的愉快。

《走路上學》的觀後感2

這是一場關於夢想、關於未來、關於教育、關於友愛的電影。正如張老師説的:“這部影片你絕對看不到廉價的搞笑,也看不到眼花繚亂的武打,只有久違的感動!”沒錯,走出電影院,我才真正感受到這種感覺!

這部電影發生在怒江邊,講述的是一對姐弟倆的故事。弟弟叫瓦娃,姐姐叫娜香。瓦娃對姐姐每天能和小夥伴一起溜索過江去上學非常羨慕。每當跟媽媽提起時,媽媽總是擔心瓦娃太年幼、溜索太危險,而堅持要等爸爸回來帶着瓦娃才能溜索上學。可是,瓦娃知道:在城市打工的爸爸遲遲不回。終於,瓦娃抵擋不住對岸的“誘惑”,獨自偷偷的溜索過江。他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學校,心中欣喜萬分。沒想到瓦娃溜索過江的祕密居然被家訪的老師“戳破”了。最終,竟是老師送來的雨鞋把瓦娃留在家中。瓦娃答應:有了這雙鞋,他就不再溜索!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還是把雨鞋還給了姐姐。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着……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姐姐娜香特別愛弟弟:什麼都讓着弟弟;媽媽打弟弟也上前阻擋;就連自己的生命也是為弟弟而付出的……這點我覺得特別佩服娜香,想想自己又特別慚愧:平時我沒有盡到一個做堂姐的責任就算了,居然還欺負堂弟。我覺得自己要認識錯誤,要像娜香學習。

同時,我也覺得弟弟瓦娃特別疼愛姐姐,也特別聰明:他沒有上過學,卻能幫助姐姐解決難題;還幫姐姐擦腳,穿鞋……我覺得姐姐真幸福!

看完這部電影,使我深深的認識到山區孩子們的艱苦生活。他們渴望學習,渴望能夠走路上學,這對一般人來説是很平常的,而他們卻那麼難於得到!我們天天坐車上學如果都還覺得不滿足,那世界上還有誰比我們更幸福的呢?

所以,我提議:從現在開始,讓我們節約每一角、每一分錢,一起來幫助更多像瓦娃和娜香一樣的孩子實現走路上學的夢想!

《走路上學》的觀後感3

今天,爸爸媽媽陪我一起去南油劇院看電影:《走路上學》,有很多同學都來看《走路上學》呢。

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我認識了這個電影中的主角,娜香和瓦娃。他們生活在大山裏,他們渴望上學,但是他們上學的環境非常的艱苦,沒有路可以走,他們從江的一邊到另一邊去上學,要滑着溜索過去,一不小心就會掉下來掉進江裏,娜香就是在放學回家的時候掉進江裏淹死了,所以,他們很渴望有橋可以過江上學。電影中的主角瓦娃有兩個最大的願望,一個是能夠去上學,第二個是想修一個橋,有兩次他還偷偷的溜索到江對面的學校的課堂外聽課,瓦娃還用粉筆畫出了一座橋,他非常羨慕他姐姐能夠上學,能夠在學校裏和同學們玩、學習。

電影看完的時候,我深受感動,對比起娜香和瓦娃,我的學習條件和學習環境比他們好多了,所以我要珍惜現在的學習生活,我覺得我以後要向他們一樣愛學習,特別是要主動的.學習,完成作業。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不淘氣,不讓爸爸媽媽生氣。

《走路上學》的觀後感4

我看《走路上學》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講的是發生在怒江邊的故事,非常感人,故事的情節大體是這樣的:在怒江邊上,有一所希望小學,江對面住着一些人,在這一些人裏,有一位小姑娘叫娜香,她有個弟弟叫瓦娃,她的父親去城裏打工了,奶奶又生病了,只有媽媽來照顧她們,每天,娜香和小夥伴們都是溜索過江去上學,但他媽媽卻不讓瓦娃去上學,因為他媽媽有一次差點掉進江裏,只有父親回來的時候才可以去上學,父親能保證瓦娃的安全。

娜香的學校從城裏來了一位新老師,她對學生很好,很關心學生。有一天,娜香去買鹽,她看好了一雙鞋,想買,但錢不夠,被新來的老師看見了,老師掏錢買下了這雙鞋,送給了娜香,娜香很感動的向老師鞠了一躬,走了。在溜索的時候,鞋掉了,就在娜香轉身想撿的時候,繩子斷了,娜香掉進了江裏,被水沖走了,這一重大打擊讓娜香的媽媽不再讓瓦娃溜索去上學了。六個月以後,橋修好了,瓦娃可以去上學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哭了,為娜香的悲慘命運而哭,為那些山區靠溜索艱難上學的孩子而哭,為母親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而不讓孩子去上學的無奈選擇而哭。

通過這部電影告訴了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要有了私家車還不滿足,而怒江邊上的孩子上學還要溜索,因為他們懂得知識的重要性。我們穿着新衣服,還不愛惜,他們會為擁有一雙新鞋而興奮不已,甚至抱着睡覺。要懂得節約,不要那麼浪費。我長大也要幫助山區上不起學的孩子,因為山區的孩子有新鞋都抱着睡覺,説明對於孩子來説,一雙鞋就能當寶貝一樣抱着。

《走路上學》的觀後感5

在我們大城市裏,我們完全感受不到鄉村裏小朋友們對上學的渇望和憧憬。有一部《走路上學》的電影讓我深有感觸,讓我帶大家進入這感人的世界吧!

在電影裏,瓦娃生活在一個貧困的村子裏,他渴望能像姐姐娜香一樣上學。但是從家裏到學校之間有一條河,要溜索過河才能到學校,瓦娃的媽媽出於擔心就不讓他過河去學校,他只好等待爸爸從城裏打工回來才帶他一起過河。

好消息終於來了,城裏要來一位老師。當這消息從村長嘴裏吐出來時,整個學校都變得生龍活虎,大家都十分高興,可期盼了。

不久後,村裏果真來了一位和藹可親、年輕的女老師,這位美麗的女老師姓“聶”,剛好領任了娜香這一個班,這時,頑皮的瓦娃知道這個消息自己偷偷溜索過河,跑到姐姐娜香的教室門口偷偷的看,站在窗外的他是多麼想讀書呀!

不料,聶老師從辦公室裏出來,準備上廁所時,發現了瓦娃,“這位同學,現在是上課時間……”話沒説完,瓦娃就一溜煙的跑出校門了。

娜香回到家時,微笑着對瓦娃説:“咱學校今天來了一位城裏的女老師,可漂亮了。”瓦娃因為見過聶老師,便回答:“是呀!可漂亮了”。姐姐迷惑不解在問:“哎!你咋知道的?”“嘿!我今天揹着媽媽溜索過河去了學校看到的。”姐姐指了指瓦娃,瓦娃馬上補充“別跟媽説哦!”姐姐看了看瓦娃“吹牛了!”

聶老師到娜香家訪,剛進門,就認出了瓦娃,“你就是那個天天在學校門口看我們上課的小朋友吧!我們見過的。”瓦娃馬上縮到媽媽背後,“沒……沒有……見過。”瓦娃發抖着説。媽媽臉色頓時蒼白了,拿起掃把追打,經過大夥的勸説,媽媽才停止追打。聶老師走的時候,還留下了一雙雨鞋,瓦娃把雨鞋搶了過來,説有了雨鞋,就不用溜索了。

第二天,懂事的瓦娃把雨鞋還給了姐姐娜香,娜香過河後,在鋪子裏看中了一雙很喜歡的鞋子,聶老師幫娜香付了鞋錢,並叮囑娜香把鞋子給瓦娃,在姐姐在溜索過程中,鞋子掉了下去,娜香伸手去抓,但繩索失去了平衡,娜香也跟着掉進了河中。

全家人知道娜香掉進河裏不見了,悲痛欲絕之時,爸爸剛好回來,得知道女兒娜香掉進河裏不見了,幾天裏也不説話,瓦娃也變得少説話了。

愛心橋在外心人士的幫助下建成了,瓦娃站在橋上,看着河想像着和姐姐走路上學的情景,不禁落下了堅強的眼淚。

觀看了這部電影后,讓我知道了鄉村小朋友上學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在山區赤腳上課的滋味,就像發生在自己身邊一樣,朋友們,讓我們珍惜好現在的幸福,珍惜好上學的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