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通用14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1W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追夢赤子心》觀後感(通用14篇),歡迎大家分享。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通用14篇)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1

看完了朋友強力推薦的《追夢赤子心》,已經快凌晨3點半了。但一點睏意都沒有,我想説點什麼,但不知道怎麼説!魯迪靠着執着的信念實現自我的夢想,也許對於我們這些經常在路口彷徨、嘀咕的年輕人來説是很大的激勵,快要奔三了,趁最後一點年輕的資本,有夢想就大膽去追吧,不要放棄心中的那份堅定,夢想就有可能實現。

但是想想,其實魯迪算是幸運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成功,有的少年可能對某項體育運動滿腔熱血,看完此片後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感染,暗自下決心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樣!

其實有些東西不是您執着、玩命就可以換來,這跟個人的體質及天賦等有很大關係的。再説現在社會需要的是綜合性人才,若你觸類旁通、八面玲瓏、專業紮實,條條道路都可以通羅馬。

哎,這也是我最近幾天所感悟的,我很多基本的常識知識都不知道,而且片中魯迪的成功,也是他犧牲很多換來的,放棄了愛情、背井離鄉、甘於數年的寂寞學習等,就像歌詞中唱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其實我最欣賞片中的一句話是:“這輩子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什麼,除非自己。”是的,首先要自我的肯定,自我活得充實、精彩是最重要的,堅持與放棄沒有對與錯。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2

看完了,朋友強力推薦的,快凌晨3點半了,一點睏意都沒有,我想説點什麼,但不知道怎麼説!魯迪靠着執着的信念實現自我的夢想,也許對於我們這些經常在路口彷徨、嘀咕的年輕人來説是很大的激勵,快要奔三了,趁最後一點年輕的資本,有夢想就大膽去追吧,不要放棄心中的那份堅定,夢想就有可能實現。

但是想想,其實魯迪算是幸運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成功,有的少年可能對某項體育運動滿腔熱血,看完此片後被主人公的精神所感染,暗自下決心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樣!其實有些東西不是您執着、玩命就可以換來,這跟個人的體質及天賦等有很大關係的,再説現在社會需要的是綜合性人才,若你觸類旁通、八面玲瓏、專業紮實,條條道路都可以通羅馬,哎,這也是我最近幾天所感悟的,我很多基本的常識知識都不知道,而且片中魯迪的成功,也是他犧牲很多換來的(放棄了愛情、背井離鄉、甘於數年的寂寞),就像歌詞中唱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其實我最欣賞片中的一句話是(修草坪的彪哥講的)“這輩子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什麼,除非自己”是的,首先要自我的肯定,自我活得充實、精彩是最重要的,堅持與放棄沒有對與錯。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3

已經好久沒看到所謂勵志方面的東西了,很早就聽説這部電影了但一直卻沒看過。看過很多的勵志影視,現在回頭看一下這一部相對現在影視情節簡單、手法簡單、人物單純、甚至結尾也沒有預想的那麼光彩奪目,震撼全場,偉大英雄落幕的結局。但經歷了紛繁複雜之後,再回味這些簡單的東西卻更容易打動內心最柔軟的那部分。

其實看了很多點評,發現很多網友其實已經表達了我想表達的內容。我只是想對一個選擇做出自己的回答:花費大量時間最終艱難實現自己的夢想,卻也失去很多,甚至發現這個夢想的實現太過辛苦,到底值不值得?我的回答:值得。因為哪怕這個過程性價比極低,但你以後回憶這段日子的時候,你發現你曾給自己留下過令人感動的日子或者你抱着你的孫子時可以侃侃而談,添油加醋般述説一遍,人生在世,得得失失,盡歸黃土,時間有限,所以要活的真誠,活的有意義,這才是人生的意義,而不是糾纏在這些細枝末節,推算性價比的無聊時光中。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4

利用飯後暫時的閒暇時間,我看了一部很經典的勵志片《追夢赤子心》。這部影片是講訴一個資質平平,但熱愛足球的人,最終憑藉自己的堅持,獲得了上場的機會。

影片很感人,也催人上進。尤其針對像我這樣,能力平平的人,會產生很強的共鳴。

看完影片後,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就算男主人公再努力,他最後所獲得的成功,僅僅是上場了十幾秒而已,他對於團隊的成功所作出的貢獻其實不併大。

換句話説,如果資質平平,就算你再努力,其實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大家所認為的成功者。

是的,這就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法則。如果天分較差,也許你能獲得超過大家想象的成績,但其實不可能真正成為金字塔尖。

這是我們必須要承認的,在物競天擇中,這就是一條鐵律。

那麼對於資質平平之人,該如何呢?

那就是設定合理的,符合自己能力範圍的目標,並拼盡全力去努力,最終獲得讓自己滿意的結果。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5

《追夢赤子心》,一部90年代的勵志片。在那個經典如潮的年代,《阿甘正傳》等一系列勵志片盛行的時期,它卻以另一種方式,真實地刻畫了平凡人的追夢之路。

它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主人公魯迪從小夢想着進入諾特丹大學併為其橄欖球隊效力,經過一路坎坷仍矢志不渝,最終實現了他的夢想,得到了27秒的上場機會。可以説這部電影感情基調十分平淡,沒有史詩般的畫面,沒有轟轟烈烈的場景,甚至連人們的激勵和讚美都幾乎沒有。然而這或許就是影片要向我們展示的逐夢路上真正的樣子罷。

電影全篇情節不夠緊張刺激,也談不上跌宕起伏,大部分時間充滿的是似乎無止盡的失敗,是沉悶的憂傷。更多的鏡頭落在了主人公日常生活的刻畫上,不厭其煩的細節使得電影真實還原了追夢的過程:在你目光所不能及的前路上,不要奢望所謂夢想光環帶來的幸運,你所有的依靠只能是自我的決心與毅力

可是,正是這些細節片段讓我感動。

在平安夜時,孤身一人回到家的魯迪,攜着奮鬥一年獲得的成績單,卻遭到兄弟們的冷嘲熱諷,“痴人説夢”、“妄想”,各種標籤被無情的貼上。在他們看來,魯迪的夢想如泡影般一擊即碎。打擊接踵而至,接下來他看見他的女友和他的哥哥依偎在一起,鏡頭下的他衝出家門,揹着他的行囊,亦或是夢想,在緩緩飄落的雪花中,他孤獨的身影消失在聖誕夜的燈火闌珊的街頭。

在聖十字學院學習的時候,一段蒙太奇鏡頭記錄着他在學院中魯迪一天又一天奮鬥的日子。他重複着做過無數遍的練習,奮筆疾書;他在學校郵箱中查收信件,一封接着一封,錄取卻杳無音訊;他的興致從高漲到低落,他眼睛裏的光從滿懷期待到逐漸黯淡,雖然他依然在持續每天的努力。最後一次他將信件隨意的夾在書頁中,走過學校那幽長的走廊,獨自彳亍於湖畔,不抱任何希望的撕開了信封。霎時,他的眼神凝固了,“您已被諾特丹大學錄取。”這幾個字滿載着他夢想實現的喜悦與激動,更是對他不懈追求的肯定與褒獎。

最後一幕魯迪上場的鏡頭使我熱淚盈眶。僅僅上場27秒的他,被隊員們當作英雄一般高舉過頭頂抬出球場。歷史上未曾有過,至今也還沒有另一個諾特丹隊員被如此抬出場。一生的努力換來僅僅27秒的輝煌足以讓他永生銘記。儘管他從此不再會出現在橄欖球的賽場上,或許他從來都不是一個球技精湛的偉大球員,但這一切都足以證明,追夢的路上,他沒有辜負自己,他也向那些嘲諷、冷落他的人證明了毅力與夢想的力量。有夢還是要去追的,萬一實現了呢?

這是一部很不典型的勵志片,它不像往常的勵志大片一樣充滿了“雞湯”,追夢路上每一個人的冷眼旁觀,真實的反映了現實的殘酷。魯迪身邊的親人,每一句話,或許都有些冷漠,有些刻薄,但是真實的追夢過程中往往就是如此。父親在魯迪小的時候就深知,他的天資不高,他或許不適合,也不能完成這樣的夢想。車站分別前那一句:“即使你足夠努力,你也不一定能成功。”在現實中不知道寒了多少追夢赤子的心。付出而沒有回報,有多少人在苦苦追尋的路上無功而返,又有多少人付出了汗水和青春,卻沒能有所作為。或許你曾相信“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靈感。”,殊不知,現實是殘酷的,成功可能就如他的父親所説的一樣遙不可及。然而也正是這殘酷迫使我們去面對生活的真相,追夢的路上,沒有一個人有責任去安撫你,勉勵你。你只能依自己的夢去拼搏,而非在意他人的看法。

就像電影中那位黑人管理員所説的那一句令人深思的那句話“人一輩子不用對任何人證明什麼,除了你自己。”或許你曾試着為證明給他人看而去努力,但這並非人生的意義,除了超越自我以外,無需多做給他人看。流血流淚,八年拼搏換27秒上場時間,他真正要證明的不是他有多強大,能夠將橄欖球打的多好,而是向自己證明,他不會因為他人的嘲笑與冷落而平庸的過一生,他為夢想付出的努力足以慰藉一生。

整部電影描繪的是一個很美國式的個人奮鬥的故事,為自己的榮耀與夢想而執着拼搏的過程。導演成功的在這部電影中以特殊的立意與構思還原了追夢路上真實的坎坷,它真正教會我們的就是,不論成功與否,有夢,就去追。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6

記得逃跑計劃有一首歌叫《追夢赤子心》那天為了找到這首歌的歌詞在搜索引擎搜索了關鍵詞“追夢赤子心”沒想到找到了這首歌的同名影片。正好閒來無事便點開看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真的覺得是非常棒的一部影片。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是據美國橄欖球運動員丹尼爾.魯迪的真人真事改編的,是講他堅持8年對橄欖球的狂熱追求,換來了關鍵比賽的的27秒替補的事蹟。

電影講述的是魯迪一家生活在美國的一個小城鎮,他們一家共同的特點就是十分熱愛橄欖球比賽,並且一家人都忠實的擁護聖母大學隊。成績和體格平平的魯迪高中畢業後想追尋偶像的步伐去聖母大學,可因為成績不佳而放棄夢想畢業後直接進入了一家鋼鐵工廠工作。魯迪22歲生日那天,好友送了他一件印有聖母大學字樣的外套鼓勵他去實現自己的橄欖球夢想,後來這名好友在鋼鐵廠工作時意外死亡,好友的離世深深的打擊了魯迪。他辭掉鋼鐵廠的工作,拋下已談婚論嫁的女友,告訴家人自己要去聖母大學隊打球。在一個寒冷的清城他踏上了前往聖母大學的火車。在神甫的幫助下他現在聖母大學旁邊的聖十字學院學習生活,一年後又以優秀的成績轉入了自己心儀的聖母大學。

進入大學以後的他毫不鬆懈,每天都認真學習、刻苦鍛鍊,為了實現進入橄欖球隊的夢想,他不辭辛勞的在聖母大學橄欖球隊找到了一份打雜的工作,其間他因為沒有多餘的錢租房便偷偷住在球隊的雜物室,其實球隊的教練和僱傭他的黑人都將他的努力和堅持看在眼裏,他最終憑藉頑強的鬥志和對橄欖球十年如一日的熱愛,被球隊教練選入了校隊的替補隊裏,作為替補的日子維持了許久,他都沒有得到一個上場比賽的機會,終於在一場十分重要比賽的關鍵時刻,他迎來了他人生最重要的時刻,他替補其他隊員出場27秒鐘並且幫助球隊拿下了比賽。

魯迪身上了絲毫沒有所謂的天賦和希望,他個子矮小,體格弱小,根本就不是打橄欖球的料。可是他卻憑藉着自己的一腔熱情執着的堅持着這個不可能的夢想,十年如一日的奮鬥,最終換來了人生高光的27秒。其實很多人會疑惑:用8年的青春換取27秒的輝煌是否值得。可我想説的是在這追夢的8年光陰裏魯迪收穫的不僅僅是人生高光的27秒,他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了聖母大學只收有錢人家聰明孩子的傳統,用自己的堅持拓寬了自己人生的廣度,用堅持不懈的精神激勵了無數個正在漫漫人生路上追尋夢想的青年人。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7

永不言敗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十分勵志又振奮人心的電影——《追夢赤子心》。

主人公魯迪從小就喜歡打橄欖球並夢想着能考上聖母大學打橄欖球。可他學習成績並不好,他的哥哥和老師認為他不可能考上聖母大學。在神父的幫助下,魯迪上了聖十字大學,並從此刻苦讀書,被聖母大學錄取,他如願以償地代表聖母大學去打橄欖球比賽,並被他的隊友舉着歡呼着衝出球場大門。

令我最感動的是他想要證明自己的決心。在他和橄欖球教練的對話中,他想去賽場上打比賽。可教練認為他打球不夠好,不想讓他上場。魯迪急於想證明自己,想讓當初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重新認識他。他的話語感動了教練,於是教練同意了他的請求。

我更佩服魯迪那永不言敗的精神。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會挺過去。在橄欖球的訓練賽上,他雖然撞不過對面的選手,可他每摔倒一次,他就站起來一次,教練讓他休息一會,可他仍堅持着,和對手繼續較量着。於是,他們的球隊就有着這樣一句話“要像魯迪一樣努力”。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也正因為如此有了魯迪夢想的實現和生命的閃光。

我的二哥就是這樣一個人。上初中時,他的成績就已是“不忍直視”了,他的老師也曾斷言他不可能考上四高。二哥從此發憤圖強,制定嚴密的學習計劃,經歷了一次次模考的失敗,依然沒有放棄,頂住壓力,奮勇向前。最終不負眾望,考上了四高,為自己美好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人生亦不是如此?只要我們擁有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一定會成功。未來,我也會以“永不言敗”的精神,去追逐我的人生夢想!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8

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每個夢想都容不得被踐踏,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追夢赤子心》影片中敍述的主人公是一位叫魯迪(西恩·奧斯汀SeanAstin飾)的男青年,因為全家都對橄欖球賽非常狂熱,同時也是聖母大學橄欖球隊的忠實擁護者,但這所學校相當於國內的清華、北大,但遠比兩者優秀的多。魯迪從小就嚮往能夠成為橄欖球運動員,並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去聖母大學上學,加入橄欖球隊。但高中時魯迪卻因為成績不好而放棄,畢業後進入了一家鋼鐵廠工作,積累了一點積蓄,他一直沒有忘記他想去聖母大學上學的夢想。22歲生日時,好友彼得送了他一件印有聖母大學字樣的外套,並鼓勵他堅持並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魯迪想去聖西大學的心更加強烈了。一次工作中,好友彼得在鋼鐵廠意外死亡打擊了魯迪,這一刻讓他更加堅定自己的決心,並決定立刻追逐自己的夢想。他無奈放棄本應該談婚論嫁的女友,獨自踏上前往聖母大學的火車。剛進入聖母大學,警衞告訴他去找牧師,他表明了自己的決心後,牧師要求先在當地一所學校學習一年,如果各項成績都達到A便可申請進入聖母大學。就此他學習、鍛鍊都格外刻苦,為了自己的夢想,就這樣堅持了兩年,憑藉頑強的鬥志,被教練選入了校隊的替補陣營,但他一直沒有機會上場比賽。期間他有過懊惱、放棄,但因為身邊朋友的鼓勵讓他再次重拾信心,踏上運動賽場。終於在一場重要比賽的關鍵時刻替補出場,幫助球隊拿下了比賽,比賽結束的時刻,整個運動場都呼喊着他的名字,並被隊友抬着走出運動賽場,現場的家人、朋友無比自豪,並感動這一切來之不易,感動落淚。最後魯迪順利畢業。

期間他的朋友、兄弟、父母覺得這個夢想太過渺茫,並嘲笑他這不可能實現。論前途有自己的家族事業、女友已足夠平凡的過好一生,但他沒有繼續選擇,從小到大無論做什麼選擇,上什麼學校,做什麼事都已被安排好,而這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他想做自己。他想證明自己可以,當一個人為了夢想不停飛奔,所有的人都會為你開路。

當他想放棄的時候,朋友對他説:“你這輩子不用對任何人證明什麼,除了對你自己。在經歷了這麼多之後,如果現在還不能實現夢想,那麼它永遠都不會成為現實”。他的努力更讓曾經想放棄的那些隊友重拾夢想,告訴他們永不放棄。

回顧我們大多數人,從小到大要讀什麼學校,畢業要做什麼工作都被一一安排了。沒有夢想,沒有靈魂,只剩下一具軀殼,別人問你以後想幹什麼,我不知道,問你以後人生有什麼打算,你在抱怨看不到未來。你總説我媽説我爸説,可從未聽見你説,沒了主見,一遇到事情便亂了陣腳。爸媽説上了大學很美好,你發現進了大學並不是這個樣子,裏面有追求有夢想的人很多。爸媽説出了社會參加工作就好了,你工作後才發現連自己都養不活,沒有簡單的友情存在。每個人都野心勃勃,可是不競爭只能慘遭淘汰,畢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曾有一句話説當你的才華撐不起你的野心時,你一定要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別再偽裝自己的努力,假勤奮總有一天會被揭穿。別放棄自己的夢想,不管是大是小,夢想都來不得被踐踏,別管時間來不來得及,至少現在就得開始,如果你想實現夢想,就得時刻準備着,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9

《追夢赤子心》相信好多人都看過了吧,這是一部美國勵志電影,大致就是講了一個魯迪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進入聖母大學橄欖球隊,對於這樣的電影,相信大家也看過不少吧,感覺這部片子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魯迪在影片中表現出驚人的毅力,我想這也是觀眾所喜歡的原因之一吧。

對於這部電影,其實有好多的感想要説,首先來談下對魯迪的看法吧,我感覺像他這樣做到的人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真的很少,而我們所見最多的都是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説實話,有時候的我也是這樣的,當我們遇到苦難的時候總是想着如何逃避,記得一句話寫的很好“解決困難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其實我們好好想想確實如此,車到山前必有路,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真的很佩服魯迪的那種為了能在聖母大學操場上做一名橄欖球員,就自己辛苦打工賺錢,然後到聖母大學求學,雖然中間遇到過太多不如意的事情,甚至到最後他都想放棄的時候,還是堅持到最後,然後結果我們也可想而知,付出是有回報的,就像神父説的,他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在最後的37秒內,拿下了全場最後得分,我們都知道付出是肯定有收穫的,只因為我們沒有得到回報,是因為我們付出的還不夠多,所以我們還是要繼續努力,為了我們的理想,我們可以流血流汗,不能半途而廢,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然後就是對朋友的理解,我感覺在這部影片中也描述的很清晰,就是魯迪和他的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當魯迪給家裏人説要進聖母大學橄欖球隊的時候,全家人都笑了,不以為然,然後卻讓這個小小的孩子在心裏暗下決心,長大以後一定要去聖母大學,不過當他給他的朋友講了自己的理想以後,他朋友不但沒有嘲笑他,還給他加油,他生日的時候專門給他買了件聖母大學的球衣來鼓勵他,不過很不幸,他的朋友在一次事故中死了,他就開始了他的求學生涯,中間也有好多原因阻止了他的求學,但是還是因為他的執着感動了那些人,直到最後成為球場上最耀眼的一名球員。

所以趁我們現在還年輕,拼搏一把,最起碼到老的時候能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不要讓我們回憶化成空虛。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10

正在河南實習的我,在玩完了電腦裏的所有遊戲之後,又聽完了所有的評書,決定下一個環節就是電影。這部片子在我的電腦裏已經放了兩個月了,一直覺得是一部很輕鬆的片子,所以沒有着急去看。等到百無聊賴的時候再看吧。

但是,我錯了,它給我的震動是很大的。故事的情節看了前八分之一就差不多猜出來了,但我還是會在最後感動得熱淚盈眶。我很喜歡演rudy的演員,我不知道是不是指環王裏的sam,但是很像。這個寡言少語的傢伙,真的很堅韌,我不知道,在現今的我們的國家裏還有多少這樣的年青人,他的意志是那麼堅定而目的又是那麼單純,真是太難能可貴的。在這個時代裏,我們太需要這樣的典範了,我們正生活一個缺乏英雄、需要英雄的時代。也許,我們吃過太多個人崇拜的虧了,所以,我們的社會已經容不下什麼偶像、英雄了。剩下的就是不盡的懷疑和批判,或者就是不顧一切的解構,自認為可以看清世界中的一切,永遠都沉浸在自我滿足的狀態下。

我們的社會還是否允許rudy這樣的人存在呢?我們也許有這樣的人,但也許我們的環境更加的惡劣。不過我要強調的是一部兩個小時的影片能做的太有限了,它只能告訴你艱難之後的成功是多麼欣慰,而那數不盡的艱難困苦卻只能展現其中的一點點。我不是批評電影。我只是在警告自己和那些和我有同感的人們,我們不應該幻想自己也可以隨隨便便經歷rudy所能經歷的。我曾一度希望做這樣一個人,但要知道,會面對的困難,電影裏是永遠告訴不了我的,因為那太難了,難到無法去表達,去表現。

另外一點要説的就是,我看到了“投入”的力量,如果我能像rudy那樣去投入,我相信任何困難都會克服掉的。不過不要現在就騙自己,我能“投入”,能做到要下的決心,絕對不是看一場電影就能下的。那註定是人生中一段特殊經歷的開始,開始的時候是十分特殊的。

腦子很亂,混亂的説了這麼多,請見諒,浪費了你很多時間,很希望得到大家的見解,我渴望交流。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11

這是一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平凡的孩子魯迪的追夢故事。

魯迪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個子小,成績差,但對橄欖球賽非常狂熱,夢想着進入聖母大學那傳奇的橄欖球隊。在他少年時,就入迷地模仿電視裏的教練訓練球隊的樣子,就像着了魔一樣。

但是,想進聖母大學的橄欖球隊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幾乎每個人都這樣對魯迪説。

是的,是人,一個有點理智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斷定,魯迪是不可能成為一名聖母大學學生的。僅從成績上,魯迪就敗了。更不用説他的經濟狀況。他幾乎很少及格,在公民學的課堂上,他想着橄欖球,發呆。老師對他沒報什麼希望,甚至對魯迪的行為有些諷刺:“夢想家的問題在於,他們常常不是實踐者,他們的成就僅存在於腦中,但説到實際的,他們就不行了!”

也是,我們生活中確實存在太多的夢想家了,而且是沉醉在自己的美夢中,常常醒不過來。有些人,甚至是一輩子。

我就是一個。因為自己不是很重視現實的情況,一直傻傻地認為自己可以在高考中逆襲。現在悄悄地問自己一句:“你憑什麼?拿什麼去逆襲?就因為你小學的成績全校最好?還是因為初中的成績全校最好?”況且你有時候還不是最好的。都過去了,沉醉在那裏?那個美麗而虛幻的泡沫?那事實是什麼?就是,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遠了。

“魯迪,聖母是給有錢孩子讀書的,聰明的孩子......”魯迪的父親説,“追逐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只能讓你和你周圍的人心痛......”

是的,這個夢是“不切實際”,魯迪也不看看自己幾斤幾兩,他還是在幻想嗎?原本以為他不讀書了,也就沒有那個讀書的心了。都已經成為一個鋼鐵個人4年了,難道他還在想着讀書?想着上那個不是一般人能去的聖母大學?

“現實總是大於夢想的。”這是一句不老的箴言。在你連飯都沒得吃的時候,你還會想着那個夢想嗎?夢想可以填飽肚子嗎?

但是,魯迪,還真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傢伙。他當4年鋼鐵工人的結果就是省下了1000美元,作為求學的費用。

唯一相信和支持他的鐵哥們,彼得,不久就葬身於鋼鐵爆炸事件中。就這樣,魯迪的唯一支持者,沒了。

人生無常,人,説走就走,來不及説聲再見。前一秒還嘻嘻笑笑的,後一秒已化為灰燼。

這深深打擊了魯迪。他決定,一定要進聖母大學。舍下了談婚論嫁的女友,不顧父親的勸阻,不想太多以後的艱難。説走就走,頭也不回。

“我要進聖母大學讀書。”魯迪説對卡維納神父説,這使得神父有點意外:“不是誰都可以來這裏讀書的。”但最後魯迪的真誠和決心打動了神父。“我願意更努力學習,需要的話,一天可以20個小時。”“在我的一生中。大家一直在告訴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我也一直聽信他們的話。”魯迪説,“我再也不想這樣了。”最後,神父同意他現在聖十字二年制專科學院試試。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話,用來説魯迪再適合不過了。有心,有行動,終會有收穫,這不是新的開始嗎?

交了學費,幾乎沒什麼錢了。沒有錢租房子。後來是偷偷爬到在聖母橄欖球場當保潔工人的黑人朋友的地下工作室——黑人知道後,悄悄留給他鑰匙,並裝作不知道。因為黑人知道,這樣是違反學校制度的。

多麼難得的黑人朋友,如果沒有他,真不知道魯迪睡在哪裏,反正他自己説他在聖十字學院洗澡,還沒找到住處。出門在外靠朋友,如果沒有黑人,沒有那個聖母大學優等生(同時是神父的助教),帝鮑勃,的幫助,魯迪的成績也不會這麼快地提升。還有那個神父,也給了魯迪不少的支持。

有了別人的幫助,成績提升了,住的地方也解決了,也可以填飽肚子了,努力了,遞給聖母大學的申請就會被批准嗎?

答案是:“NO”。聖母大學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上的。就算相對於魯迪來説,“一個A,三個B”的成績已經是天大的飛躍,但對於聖母大學來説,那是“不及格”。

這就是事實。“你相當不錯了。”連一直反對他“不清醒的追夢行為”的父親都這樣説了。可是,你就是不能上聖母大學!這是鐵證的事實。你能怎麼辦吧?

聖誕節來了,大街小巷都燈火閃耀。魯迪很想念家裏人。又提着當初那個行李包——其實就是一個麻袋,回家了。父親有些欣慰,但是還是勸魯迪別追那個不切實際的夢了。聖母橄欖球隊時,“天哪,

我們還要繼續這些廢話?你在大學讀了一個學期並沒有變聰明。”哥弗蘭克也罵他。魯迪的心情也不是很好,一個學期過去了,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卻換來的是這些。而就在這時候,魯迪的弟弟約翰和魯迪的女朋友兩個人打情罵俏地走進來,他們並不知道魯迪回家了。

屋破偏逢連夜雨。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挫折就像女孩子喜歡成羣上廁所一樣,都約好了,一聲不説,跑出家門。不需要多餘解釋......

女朋友的那聲“對不起”已經無法減輕魯迪內心的痛。他走了。回到聖十字學院。在黑夜裏,狂跑......

一連串的挫折,化為動力。魯迪更加發奮了。他更想要證明一些什麼。發瘋的學習,發瘋地運動。路上疾走看着書、圖書館通宵達旦,那是魯迪的常態。這實在是罕見啦,有人這樣學習嗎?不會累嗎?不會想着去枯燥嗎?這就是有夢人和我們這些“正常人”的區別吧。 又一個學期過去了,魯迪帶來了聖母大學的回信。回信是:“NO”。 嘔,天哪,這是怎麼啦?成績也挺不錯的啦,怎麼還是不行呢?都已經達到瘋狂的學習狀態了,還不行?這是怎麼啦?難道,“聖母大學不是誰都可以上的。”已經成了魔咒?

心裏憤憤不平,和女生PK跑步,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跑步技巧而輸給了女生。哥倆打算組建一支“足球隊”參加真正的足球比賽,能看到心目中的足球偶像。在收到勘探隊的古鬆借的足球后,小夥伴們組建起“山娃足球隊”。他們相約到他們村的場壩練球,還特別要求堅守祕密。經歷了女孩們的嘲笑和諷刺,受傷的山娃千方百計湊錢請古鬆為他們改善裝備,約田徑隊比足球並獲得大勝,總算出了心中一口氣。秋天的場壩上堆滿村裏的麥稈,不能再踢球。他們四處密謀轉移遊擊練球,遭受過袁建的腳嚴重崴傷,鄰村的男孩追來打架,袁築學習成績差老師家訪??等等一系列風波,他們終於站在了“校園杯”的足球比賽現場並贏得了滿場的歡呼??

山裏娃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實現了他們的夢想!今天的我們有着這麼優厚的條件,我們也需要有着自己的夢想,而且要為自己的夢想奮鬥!我相信,我們也會像山裏娃那樣實現自己的夢想!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12

GALA樂隊的《追夢赤子心》,在這個夏天被選為快樂男聲主題曲之後,廣為流傳,開始被大家所熟知。這首歌不僅旋律優美,歌詞更是積極向上催人淚下。

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它的mv同樣也很棒,裏面並沒有樂隊成員出鏡,而是由許多經典電影的片段組成。眼尖的人會看到《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鐵拳男人》,以及一個瘦小的男人在橄欖球場中被眾人拋起慶祝的場景,那是來自於歌曲的同名電影,《追夢赤子心》。

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Rudy出生在普通家庭,身材還是眾多兄弟中最矮小的,可是他卻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為聖母大學的橄欖球隊效力。高中畢業時Rudy本想聖母大學,但他成績太差,連普通大學都上不了。無奈之下,他只好進入父親做了一輩子的鋼鐵廠工作。

平凡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在鋼鐵廠工作四年之後,也就是Rudy22歲生日時,好友送了他一件聖母大學的二手校服,並鼓勵他實現自己的夢想。其實在這四年裏,Rudy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夢想,他一直在默默存錢打算某天實現自己的夢想。可大家都在嘲笑他異想天開,甚至他的父母也呵斥他那不切實際的幻想。

父親曾經很認真地找他談過,“聖母大學是給有錢人家的孩子、聰明的孩子、天生的偉大運動員準備的,不是我們這樣的家庭。”父親擔心遙不可及的夢會毀了兒子的一生,他希望Rudy能在鋼鐵廠踏踏實實的工作,要不了多久他掙的錢就會比父親還多。

生命裏難道沒有比物質更重要的東西需要追求嗎?

周圍的人中,只有好朋友在鼓勵他。可不久之後好朋友在一場事故中世,身邊連一個支持他的人都沒有了。

同伴的離總是讓人難受,這個打擊使得Rudy開始認真思考實現夢想的途徑。他説,“在我的一生中,大家總是告訴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我也一直聽信他們的話。但是我再也不想這樣了。”

最終心裏壓抑的東西戰勝了現實,於是,他不理會所有人的不解,獨自踏上了前往聖母大學所在城市的火車。在那裏,他多方打聽,終於得知可以先在旁邊社區大學讀預科,成績好的話可以再申請轉入聖母大學。

無需多説,Rudy能夠付出的只有汗水。原本成績不好的他,住在地下室每天學習20小時,終於在兩年之後,成功進入了聖母大學。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很高興,因為能夠進入聖母大學對他們家來説已經是一個奇蹟了,父母也希望他能好好學習,將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但Rudy還在繼續堅持自己的夢想。

“為聖母大學橄欖球隊效力”,這個念頭已經使他着魔。

橄欖球是一項對身體素質要求非常高的運動,Rudy的身體條件根本不過關,他太矮小了,正式隊員們足足高了他一頭。但在球隊新人選拔時,他憑藉拼勁、執着終於獲得了教練的認可,被選入預備隊。

所謂預備隊連替補都不算,每天的訓練內容就是站在原地,等着被正式隊員們衝撞,讓他們練習進攻。從大一到大四,整整四年,四個賽季,Rudy每天都是鼻青臉腫的,從未缺席一場訓練。即使看不到任何上場的希望,但他仍在堅持。

就像在22歲生日,好友送他聖母大學校服時對他説的,“Having dream is what makes life tolerable(夢想使得生活得以忍受)。”

這四年裏,Rudy不止一次地偷偷跑到球場上,一遍遍地撫摸草坪,球門,球員入場通道。當保潔人員問他在這裏做什麼時,他説,“這地方很特別,是吧?有一天我會從那條通道跑入這座球場的。”

“好吧,反正不會是今天。”保潔説。

“我到這兒就是為了代表聖母大學打球的。”Rudy默默地念道。

人並非是因為自己的意願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也許只是一個偶然,但活着活着,人開始需要尋找依靠,寄託,來告訴自己,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毫無意義的。或許是宗教,或許是家庭,或許是其他,每個人需要每個人不同的東西,一種能夠觸動自己靈魂深處的東西。

這個東西就叫做夢想。

其實Rudy也並非不是沒想過放棄,在工廠時,在讀預科時,在聖母大學時,在面對巨大壓力時,在所有人都勸告他腳踏實地時,他都有過放棄的想法,但他仍然選擇繼續。“難道堅持夢想就不叫做腳踏實地了嗎?”

執着的人身上有一種力量,一種能感染周圍人的力量。Rudy的堅持感染了隊友們,在賽季最後一場比賽時,隊友們紛紛向教練求情,甚至用罷賽來威脅,終於為Rudy爭取到了正式比賽中替補的資格。

這是Rudy大學生涯中最後一場比賽,也是他第一次從球員通道里跑上球場代表聖母大學出戰。他看了看草地,還是那麼綠,望了望天空,仍然那麼藍。他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卻覺得是那麼舒暢。

既然是真人真事,那麼影片中就並沒有出現主隊落後,派上Rudy之後表現異常出色幫助球隊獲勝之類的狗血劇情。相反,比賽進行得波瀾不驚,聖母大學很早就領先了客隊,輸贏已經沒有懸念。就是在這種情形下,教練仍然不想冒險派上Rudy。漸漸的,無數弱小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在比賽的最後幾分鐘數萬名觀眾爆發出同樣的喊聲,“Rudy Rudy Rudy….”

重壓之下,教練不得已轉身問Rudy,“你準備好了嗎?”

Rudy堅定地回答,“為了迎接此刻,我一生時刻都在準備着!”

Rudy終於上場了。上場時Rudy看了下時間,離比賽結束還有27秒。在這無關緊要的27秒裏,Rudy全力以赴,撲倒了對方的一名四分衞,但這對比賽根本無關緊要。因為這已經是本場比賽毫無懸念的垃圾時間了。

打工四年,預科兩年,陪練四年,用了整整十年時間才換來這圓夢的27秒,毫無高潮的27秒,這一切有意義嗎?

是的,有意義。因為夢想使得生活得以忍受。

從一名鋼鐵工人變成了名校的大學生,學會了堅持、忍耐、信念,他已經得到了太多27秒之外的東西。尋寶的少年在尋寶的路途中已經收穫滿滿,哪還在乎最終的寶箱裏面究竟有什麼呢?

夢想實現的這27秒以後,Rudy剩下的人生會怎樣?我覺得那已經不重要了,把最初的夢想實現了,一輩子都可以用來回味。也無需向世界證明什麼,只要對得起自己,尊重自己,世界自然會尊重你。

正如比賽結束哨聲響起時,觀眾們一齊為Rudy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隊員們也將他圍住,歡呼着,把他抬着離開了賽場。電影字幕向我們提示,“自1975年的這場比賽之後,聖母大學橄欖球隊再也沒有人被抬着歡呼離場。”

這就是《追夢赤子心》,一部關於追逐夢想的電影。只不過看到最後才明白,實現夢想其實很簡單,就是堅持。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13

“充滿鮮花的世界到底在哪裏,如果它真的存在那麼我一定會去,我想在那裏最高的山峯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懸崖峭壁,關於理想我從來沒選擇放棄”。我要懷揣着赤子之心,去追逐着我的夢。

小時候我總是傻傻地問哥哥:“哥哥你的夢想是什麼啊!”這時,哥哥就會摸着我頭,告訴我:“我要當一名公務員!”而我卻只能用一雙眼睛看着他,羨慕着他,我記得每次去哥哥家玩時,我總會看到他坐在窗前,安靜地讀書,哥哥總是會給我講許多故事,在我心中他是個無所不能的人,當我看到他一次次獲獎,拿到通知書時,他似乎離我越來越遠了!從那刻起,我便決定像哥哥一樣,考上公務員。

隨着年齡的長大,那顆種子,在我的心中正在發芽,當我考試沒考好時,我便會想“失敗後鬱鬱寡歡,都是懦夫的表現”,所以我一定要更努力!有一次,我問哥哥:“哥,你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呢?”他説:“是一首歌,也許我沒有天分,但我有夢的天真,我將會去證明用我的一生,也許我的手比腳笨,但我願不停探尋,付出所有青春不留遺憾!”是啊,為了一生不留遺憾,即使付出所有青春又有什麼不可!當我為了考試複習好久時,我會想這是為了我的夢而努力!即使深夜的燈火陪伴時,我還會想着明天耀眼的日出!

我想只有“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廣闊不歷經磨難怎麼能感到,命運它無法讓我們跪地求饒,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繼續跑,帶着赤子的驕傲,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協直到變老!才會真正有一顆赤子之心來追逐着那個未變的夢吧!

《追夢赤子心》觀後感 篇14

《追夢赤子心》這首歌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昨天,我用薩克斯在舞台上又以別樣的風格詮釋了它的魅力。

上場前,擦拭着我的薩克斯,我在心裏犯嘀咕:一個管樂器,怎麼能演奏出搖滾樂呢?雖然已經排練多次,但心中還是難免有些忐忑。輪到我上台,我把外套一脱,寒氣滲透到身體,本來就緊張的我,愈發緊張了。我深吸一口氣,安慰着自己,只要我能把感情融入到這首歌裏就行了,不用害怕台下的觀眾。於是我堅定了腳步,大踏步走上台,伴奏音樂響起,先是一陣電子聲,接着一陣平靜,台下的觀眾席鴉雀無聲。隨之,我的薩克斯悠揚聲起,我認真地演奏着每一個音符,逐漸進入了狀態,越來越自然,越來越自信。到了中間高潮部分,旋律越來越高昂,我的薩克斯聲也變得激烈起來,我使出渾身解數,我彷彿聽到一個追夢赤子在瘋狂地吶喊,關於理想我從來沒選擇放棄,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協直到變老!

當我演奏完了最後一個音符,累得滿頭大汗準備鞠躬離場時,台下先是一陣安靜,隨後突然響起了陣陣雷鳴般的掌聲。這一刻,我知道我成功了!

掌聲的背後是大膽的挑戰和不懈的努力。想當初在選這首時,我曾膽怯過,因為這首歌的音符實在太高了,而且還要在高音區一直停留,再加上拉長音,對基本功是個很大的考驗。可我還是喜歡這首歌,因為它詮釋了青春的內涵,那就是追夢。我也是在那個時候決定,我一定要在舞台上把火熱的青春表現出來。

有夢想,才會有前進的動力。有了夢想,就要付諸於行動,不要讓夢想成為空想。夢想的路會很長,也許會有迷茫的時候,也許我們沒有天分,也許我們的手比較笨,但願我們都能夠不停地探尋,勇敢地向着我們喜歡的那條夢想之路砥礪前行。

致正在追夢路上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