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長征題材淬火成鋼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4W

《淬火成鋼》是真正增強我們文化自信的好作品,是給我們正能量的作品,今天的報紙、輿論應該多為這樣的作品叫好。本站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觀後感,快來看看吧。

長征題材淬火成鋼觀後感一:

《淬火成鋼》從1936年4月周恩來與張學良密談合作開始講起,直至山城堡大戰結束。可貴的是編劇並沒有簡單地再現長征會師過程,也不是將主旋律臉譜化,而是通過鐵家父子、王家兄弟、程家姐弟等一大批虛構的紅軍指戰員的成長經歷和愛情糾葛來結構故事。同時又兼備對歷史的尊重,不戲説、不輕薄,將個人歷史和國家、民族歷史融為一體,並以獨特的視角進行觀察和開掘,這就使該劇的文本立意高度超越了簡單意義上的戰爭片,不僅從根本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強烈文本風格,也凸顯了其強大的社會價值。

《淬火成鋼》原名《三軍大會師》,該劇的策劃是從2003年開始的,至今已有十餘年。下苦功夫精心製作,不僅使歷史事實有了生命,也使影視劇的表達更具視覺化和觸摸感。

紅軍長征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北上抗日。《淬火成鋼》與類似題材影視作品不同的是,作者把抗日作為一條主線,寫進了這部電視劇,這就使長征有了新的意義和境界。

電視劇中的歷史是作者心中的歷史,它具有強烈的主觀性。特別在人物塑造上,它不是簡單的重複歷史,而是基於理解後的一種昇華。比如該劇沒有把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歷史人物寫成先知先覺的神,而是把他們寫成和我們一樣的'人。他們之間也有激烈的爭執,也同樣在戰爭中遇到過挫折,但他們最終取得了勝利。我們也從中獲得了感悟。

劇中還講到了何月娥與鐵強的情感糾葛。其實在這裏,愛情線僅僅是故事的依託,電視劇重在表現紅軍更加豐富的情感世界,那就是對祖國、對人民的無比熱愛以及由此生髮的揮灑青春和熱血的大無畏精神。

劇中小人物塑造也頗有深度。比如趙子龍和宋大鬍子,儘管他們的戲不多,但作者沒有把他們簡單化,而是通過他們對革命的若即若離,展示了他們對革命的認識過程和心靈的掙扎。

該劇還用簡化凸顯複雜。《淬火成鋼》是一部非常複雜的戰爭片,它既要表現抗擊日本侵略,面對國民黨部隊的圍追堵截,又要展示面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和嚴酷的雪山草地等惡劣的自然環境,然而作者並沒有追求所謂的情節曲折、離奇,而是有意把情節簡化,從而凸顯三軍會師。情節的簡約,形成了電視劇對戰爭的表現強度,不僅增強了其審美的情趣,也完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堅守。

《淬火成鋼》的另一個特點是注重“小事”的使用。“小事”是電影表演的靈魂,在電影表演中,“小事”不僅能使人物形象增加質感,而且還能給角色賦予藝術的美感。這樣的“小事”也同樣發生在歷史人物身上,增強了其審美的豐富性。“小事”還使反面人物防止了臉譜化。

總之,《淬火成鋼》是一部具有歷史高度、社會高度、人生高度和思想高度的電視劇,它把人的個性的豐富性、具體的歷史性和人性的複雜性,都真實而有感染力地展現出來了。在他們的故事中,革命具有明確的方向,革命者的生活軌跡因此而厚重,並煥發出意義和光芒。

長征題材淬火成鋼觀後感二:

《淬火成鋼》的成功經驗,第一,是以自身的美學品格和歷史品格吸引感染受眾,贏得大家的稱讚。該劇審美化程度、藝術化程度比較高,相當完整地表述了這段歷史。在創作美學範疇裏,它以作品自身的美學品位、歷史品位去吸引、感染受眾,而不是去考慮怎麼迎合觀眾。創作者一定要負起既服務於羣眾,又要引領受眾的歷史責任。《淬火成鋼》就是這樣的,經受住美學的檢驗考量。這幾年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的影視創作某種程度陷入處理不好精神生產與文化消費關係的惡性循環怪圈子中。因此,《淬火成鋼》的價值凸顯出來了。

第二,該劇是真正把長征當成一面鏡子,把長征的英雄當作歷史的智者,為今天的觀眾提供精神能量。通過該劇我們發現,黨的核心也是“淬火成鋼”的,是在革命實踐當中自然形成的。中央電視台把它作為2016年收官之作,因為它有力度,從昔日的長征通向了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長征。我們今天要不忘初心,堅持理想信念,信仰真理,維護真理,捍衞真理,捍衞英雄。所以説,《淬火成鋼》是真正增強我們文化自信的好作品,是給我們正能量的作品,今天的報紙、輿論應該多為這樣的作品叫好。

第三,中央電視台功不可沒。要增強文化自信,對於中華民族寶貴的革命文化、紅色文化資源,要深入開掘,優化配置,反覆播出。國家電視台多播這些東西,能讓下一代知道長征究竟是怎麼回事。

長征題材淬火成鋼觀後感三:

這部劇我看了四五遍,涉足比較深,體會有三點:一、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二、難點變成亮點;三、強強聯合,產生1+1大於2的力量。

對電視劇説三句話:第一,主題鮮明,主線清晰。該劇反映的不是兩個方面軍的會師,而是三個方面軍的會師;是六次會師,大會師是高潮,集中反映的是高潮的部分。從這個角度講,該劇實現了思想性、藝術性的統一,是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的扛鼎之作。

第二,導向正確,旗幟鮮明。凸顯了黨指揮槍的原則,展現了全黨全軍的大團結、大統一,弘揚了長征精神,昭示了革命理想信念。這部作品是製作方心血的結晶,是一部不忘初心的精品力作。

第三,貼近歷史,實事求是。這段歷史是中日民族矛盾、國內社會的階級矛盾和黨內外矛盾錯綜複雜交織在一起的。從1935年日本製造“華北事變”之後,中日民族矛盾已經上升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階級矛盾是作為次要矛盾的,這部劇抓住了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