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2016年觀長征五號火箭首飛成功有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W

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2016年觀長征五號火箭首飛成功有感一:

長征五號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研製的最大推力運載火箭,因此之前都被簡稱為“大火箭”。

如果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比作一個大家族,現在其家庭成員已經有17個了,實現了從常温推進到低温推進、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運載能力覆蓋高、中、低各種軌道,能夠滿足不同載荷的發射要求。

但是,隨着火箭發動機技術的日益成熟和人類對宇宙空間的不斷探索,世界主要航天強國紛紛推出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比如歐洲的阿里安5、美國的德爾塔4和宇宙神5。而中國現有的長征家族原有的成員在面對未來載人空間站、探月和探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任務,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長征家族迫切需要新引入一位“大塊頭”成員扛起重擔。

哪怕不算前20年的研製期,僅僅是立項後的礪“箭”,“胖五”就花了10年時間。按説在新一代成員裏,“老大哥”“胖五”是最先啟動研製的,但是卻比長征六號和長征七號這些“兄弟們”更晚“成家立業”,足見其難度之大、風險之高。

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成功,標誌着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一步。

  2016年觀長征五號火箭首飛成功有感二:

此次發射成功,標誌着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是中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

據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介紹,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實現了我國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採用5米直徑芯級,捆綁4枚3.35米直徑助推器,全長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級的運載能力,比現役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

長征五號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填補了我國大推力無毒無污染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空白,首次採用芯一級2台50噸級氫氧發動機與4枚助推器各2台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組合起飛方案,10台發動機同時點火,起飛推力達1060噸,實現了我國異型發動機起飛技術的重大突破。

長征五號是實現未來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空間站、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保障。按計劃,2017年嫦娥五號落月採樣返回、2018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等任務都將依靠長征五號來實現。

據介紹,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工程於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立項研製,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牽頭組織實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遵循“發展航天、運載先行”“運載發展、動力先行”的理念,2000年,我國先行啟動了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50噸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研製攻關,其科研成果直接轉化支撐了長征六號、長征七號等新型運載火箭研製並首飛成功。

此次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搭載的'是由遠征二號上面級和實踐十七號衞星組成的載荷組合體。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38次發射。

  2016年觀長征五號火箭首飛成功有感三:

2016年11月3日晚20時43分,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成功升空。

這枚高達56.97米,重達869噸,因為粗壯的外形而被形象地稱為“胖五”的重型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3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這比它的“助推器”,同時也是我國之前運載能力最大的長征七號火箭高出了兩倍多,長征五號也因此超越俄、日、歐的同級別火箭,一躍成為了這個世界上運載能力第二的現役火箭。

長征五號的成功發射標誌着我國正式進入了重型火箭時代,我國也因此成為了包括美國、俄羅斯在內的世界主流火箭陣營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