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美麗的大腳電影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8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麗的大腳電影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麗的大腳電影觀後感1

在那麼多優秀的教育類電影中,我選擇了倪萍主演的《美麗的大腳》來觀看,因為倪萍是我所熟悉的一位演員,她智慧而又知性,退出主持舞台的她更顯幽默和風趣,豁達和開朗的個性十分的吸引人。花了整整一個多小時,看完了整部電影,給我留下的除了感動之外,還有一抹淡淡的哀傷。

影片講述了黃土地上一位平凡的女教師——張美麗的故事。她的丈夫因為愚昧被判了死刑,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沒有那樣的命運,她教自己的孩子讀書,後來又辦起了學校,教村裏的孩子讀書。學校辦起來了,她的孩子卻沒有了。但她沒有放棄這羣毫不相干的孩子,而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學文化,上大學,成就自己的夢想,點亮山裏的希望。

影片中有許許多多平實卻感人的鏡頭,張美麗為了留住從北京來的夏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撿橘子皮,給夏老師泡茶喝。她給夏老師洗衣服,反而惹惱了夏老師,但她卻説:“夏老師,只要你高興,我咋都成。”可以説夏老師和張美麗是對比鮮明的兩種人,一位是美麗的、精緻的城裏人,一位卻是不美麗,甚至是有點粗糙的農村人,但是影片的魅力在於讓我們看到了人物內在的精神世界,忽視了這些外在性的東西,最終美麗歸於一點,那就是犧牲小我,給孩子們帶來希望的內在精神世界的高尚。那是與外表的美與醜都無關的,最終張美麗離開了,在為孩子們賣土豆,籌集費用的路上。夏老師從高高的黃土坡上一躍而下,一行淚水在滿臉是土的臉上顯得格外醒目。那時的她很美麗,因為我們看到了張美麗的精神在她身上的延續。可以説是樸實的張美麗感染了在城市裏養尊處優的夏雨。

影片落幕了,但是我們不會忘記在那片黃土地上那雙美麗的大腳,不會忘記張美麗帶着一羣孩子歡呼雀躍的身影,不會忘記她把千里迢迢念成千里召召。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用藝術的方式感染和影響所有的看客。在平實的鏡頭中,我們看到了人性光輝的偉大。在我們的心目中,張美麗是成功的,雖然她並不完美,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了夏雨老師,為孩子們延續着希望。

美麗的大腳電影觀後感2

《美麗的大腳》我斷斷續續的看了兩個半遍。第一次看的是下半部分,第二次重播的時侯看的是上半部分。但是,很遺憾,沒有從頭到尾的看一遍。用“斷章殘片”來形容我的印象不足為過,殘缺有殘缺的美,就象維納斯。如果這部片以對我沒有任何影響,也就作罷了,我不會動筆——省事。可是,偏不,它的攝影和史詩一樣的音樂,總在我的心裏留下一點什麼,讓我不自覺的會回憶起來。讓我來分析一下這部電影吧。

這部影片名為“大腳”。我個人認為緣於一些鄉村的舊習慣看法。就是認為大腳的人一般會沒有出息。片中的張美麗是一位山東來到黃土高原支教的教師。用她自己的話説:“我這一輩子都不成功”。片中沒有交待她以前的身份。是城裏人還是農村人。我估計應該是農村人。總之,在黃土高原,這片“窮山惡水”的土地上,因為這裏的小孩子,她付出了她的愛心。她也有機會離開,在從北京來在志願者問她:為什麼不離開這裏時,她説“我離不開”“是這裏的孩子不讓我離開”。從這一點説,她的愛心是她人格中的一個亮點。

但她本身的素質並不高,不懂得英語,連“迢”字也讀成了“Tiao”。但她非常的好學,從她跟志願者學英語,説“她走了以後好教給孩子們”可以看出。

她還有一個亮點就是在北京城裏,依靠志願者和她的男朋友的幫助,成功的替村裏,將村裏的農作物推銷出去,為村裏賺得了幾萬塊錢。這筆錢是,是一位村長“一輩子也沒有看見過這麼多的錢”。這裏有一個細節,在一桌替某位老總準備好的酒席上,她裝作特別會喝酒的樣子。其實她根本就不會喝酒。為什麼當時她要那麼做呢?在她臨死前,她説了一句這樣的話“笑裏藏刀”……我想,這反映了一個農村人,內心也有極強烈的出人頭地的願望,就是追求成功的慾望。如果,她能夠有機會在城裏作生意,賣衣服或跑業務,誰又能保證她不能夠出人頭地呢?在黃土高原那麼惡劣的土地上生活下去,是需要意志力的。也需要和大自然作鬥爭的勇氣和智慧。北京來的志願者總有一天會回去,而張美麗則可能一輩子呆在這個地方,這裏除了需要犧牲精神外,我想還需要智慧,當然也需要機會。就象志願者安排她去和一位老總見面。

接下來我們説説北京來的志願者。她和張美麗一樣,是有犧牲精神的,也有一股為了農村教育甚至經濟的發展盡一分力的心願。她在一片窮山惡水中呆了一年,在男朋友來探望她時,就在她被男友説服即將離開這裏(提前的)時,她又違背了自己的諾言,而遵守了另一個初來時的諾言——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當然這一切和張美麗的一句話離不開“這裏的孩子什麼都不知道,你就不能留給他們一點東西嗎?”

這個北京來的志願者究竟代表了一個怎樣的羣體。我相信在北京或在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有象她一樣的人。就象不久前在電視上看到的愛滋病的志願者。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在默默的奉獻着,即使出國的人有那麼的多,拼命賺錢不眨眼不講任何原則的人有那麼的多。這個志願者最後付出的代價是和男朋友離婚,在黃土高原把自己的肚子裏的孩子打掉。

其實我一直有點奇怪,為什麼這部片子拍得象史詩一樣,其實主題非常的簡單。而音樂全部採用的是交響樂。攝影也美得象是西方的攝影師的作品——這種攝影象不應該“留戀”農村,而應該留給上海或廣州、北京這樣的大都市的。我認為這裏就藴含着作者或導演的'一些對於振興中國教育事業的希望,或許這種振興的過程更應該是一部史詩,它需要激情,也需要更多的象張美麗和志願者這樣的人,要做一些和個人利益無關的事情。它需要一些純潔的東西。

美麗的大腳電影觀後感3

我有一句屬於自己的人生格言“人生永不完美,但永遠追求完美。”觀看了這部鄉村影視劇《美麗的大腳》後,我對不完美人生又有了新的理解。俗話説:人無完人,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我認為這只是在他人眼中,你總有不完美之處,可是在自己的眼中,我們就應該努力去成就屬於自己的完美人生。

這部影片,豐滿的塑造了主人公張美麗這一形象。張美麗一生坎坷,丈夫因無知犯法而被槍斃,孩子因病無醫而夭折,一切的一切使她這個西部鄉村婦女遭受着一次次沉重的打擊,在面臨這樣的人生苦難後,她悟出了屬於她的人生道理,將自己全部的愛奉獻給鄉村裏那些孩子們,讓那些缺少愛的孩子們在美麗的呵護下感受到了人間的温情。雖然她知識稀少、音色拙劣,可卻用她認真的態度、唯美的關懷教育那些生活在漫天黃土地下的孩子們,她深知無知的可怕,可是自己能力有限,然而她卻用她純樸的品質、坦然的人生態度、真誠的心迎來了一個下鄉支教的北京志願者—夏雨,從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夏雨逐漸被這些‘黃土人’所感動、震撼,在遇到丈夫與鄉村孩子們這樣的人生選擇時,夏雨最終選擇了這羣生活在渾濁的泥土氣息下樸素真誠的人。最終,夏雨圓滿的完成了改變自己人生觀的志願活動,改變了從前打牌、遛狗、上網那樣無聊的生活,她不僅用自己的知識教育了那羣天真的孩子們,同時這羣孩子也用他們內心深處真實的情感教化了這位耐不住寂寞的城市人,讓她得到了人生中一次徹底的洗禮。

本片的結尾,張美麗在一次偶然的事故中,生命垂危,但她像平靜的接受人生一樣接受死亡,而她微笑地説:“人哭着來到這個世界,但一定要笑着離開。”張美麗用她自己全部的愛去關懷這羣生活在這羣黃土地上的孩子們,她用自己淳樸的真情感化了一位生活在迷茫中的城市青年,她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什麼是不完美人生卻活出完美方式。

這個長相併不美麗的張美麗用自己的人生告訴我們何為美麗,這裏的美麗遠遠超出了外表,是一種真情的釋放所體現出的美麗。《美麗的大腳》潛藏對象其實正是在寫張美麗的心,那才是這部影片最動人心絃的一處閃耀的光斑。張美麗的人生在他人看來是悲慘的、不完美的,可我認為在她自己的眼中她活出完美,她將自己的熱血灑向這片黃土地,她就是這樣一個生活在西部黃土坡上最普普通通的婦女,卻做出了自己認為成功的事,去教育這羣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孩子,願他們有知識有能力有愛心的面對美好的未來。夏雨這個在城市中內心寂寞、孤獨的人同樣認為寡然無味的不完美人生需要自己改變,帶着這樣的心境來到了這片黃土地,收穫了人生中最有價值的精神寄託,最終詮釋了自己完美人生價值的內在觀念。

觀看完本部影片,讓我更加堅定我的人生格言,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完美,但是要有完美的、真切的心,以完美的生活方式、生活原則去實現屬於自己的完美人生。

美麗的大腳電影觀後感4

《美麗的大腳》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山村教師為了山村教育而奉獻自己一生的感人故事。影片中通過對張美麗老師辦學校教學生,以及和夏雨老師去北京等一列故事的刻畫,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山村教師的偉大人生。看完這部電影,帶給了我很多思考,讓我對教師這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有了更深的認識與感悟。

張美麗的丈夫因為愚昧無知,去偷鐵軌而失去了生命,她的孩子也因病死亡,在失去丈夫和孩子的情況下,她毅然選擇了去辦一所學校,教育孩子們,使他們擺脱無知。村子裏的條件極為艱苦,然而在這個因為貧窮而無知的山村裏,張美麗老師的行動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正是在這個地方才顯得了人們對知識的渴望。來山村支教的夏雨老師,由最先的不適應,到後來的不捨,以及帶孩子們去北京玩,最後到紮根山村,投身山村教育,這一形象的巨大轉變,正是在張美麗老師的影響下發生的。張美麗老師獻身山村教育不僅影響了夏雨老師,更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

張美麗老師的人生雖是平凡的,但卻無不展現着偉大,她在鄉村教育這一熱土上,處處演繹着一個教師的傳奇人生。當她聽説電腦對孩子們學習有幫助,她就“用計”飲酒,喝的大醉,為孩子們買到了電腦:當她的一個學生被騙學驢叫時,她嚴厲的批評他,並告訴他:“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把家鄉建設的和北京一樣漂亮”;再到後面她幫村子裏找到了土豆的銷路等等這一切,無不展現出張美麗老師的智慧及對孩子們母親般的深沉的愛,她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用心去教導他們,從孩子們眼中那種心領神會的目光中,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鄉村的未來,在孩子們的心中已經埋下了一顆奮發有為,建設家鄉的種子。張美麗老師的這種愛的教育對我啟發很大,老師只有用心去教育,並愛護學生,才能真正得到學生的尊敬,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當我們回望那片久旱未雨的黃土地,那片因為愚昧而貧窮,在貧窮中掙扎的人們,他們祖祖輩輩在這個怪圈裏輪迴,始終很難真正的擺脱貧窮的困擾,教育在這個地方不僅僅侷限於教育,它更多的是希望,一個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然而在這片土地上,知識同樣乾涸,知識對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來説,像甘霖一樣珍貴。缺少像張美麗老師這樣能夠紮根鄉村的教師,缺少教學設備等等,嚴重製約着鄉村地區教育的發展,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夏雨老師同樣是一位偉大的老師,她生活在城市,然後去農村支教,到最後紮根農村。她為我們這些免費師範生演繹了一個去鄉村從事教育的經過,在她的身上,我看到更多是屬於我們這個羣體的影子,吃不了苦,想捨棄那個生我養我的鄉村,我們在這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正逐漸忘記了我們的使命,忘記了去改變自己家鄉的責任。免費師範生政策的出發點就是為基層培養優秀教師,因此,我們要向夏雨老師學習,要勇敢地去承擔,用我們已有的知識去改變鄉村,去為那片乾涸的土地澆灌知識,讓其重新煥發生機。

美麗的大腳,美麗的老師,美麗的母親,美麗的一生更留下了美麗的故事,她的一生都是美麗的,偉大的。所以我們更要將美麗的事業進行下去,讓美麗永遠留傳。去踐行我們的使命,為鄉村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麗的大腳電影觀後感5

多少人曾因為沒文化被人嘲弄;多少人曾因為愚昧無知而觸犯法律;而又有多少人因為一時沒抓住機會學習而一輩子吃苦。這種種現象告訴我們,知識是多麼的可貴,同時,在觀看了《美麗的大腳》這部影片後,又讓我對學習與做人有了新的感悟。

今天下午,在同學們急切的盼望下,我們終於觀看了電影《美麗的大腳》。這部影片主要講了在貧困山區的教師張美麗,還有從北京來的志願者夏雨老師和一羣窮苦孩子之間的感人故事。電影的許多情節都把同學們逗得哈哈大笑,但在開心之後呢?我想留給大家的恐怕只有感動和學會珍惜。

孩子們在泥土中打滾,三年沒下過雨的天災,讓這兒變得滴水貴如油,為了給孩子們買一台電腦,張美麗老師痛苦的喝下一整瓶白酒。直到現在,電影中的畫面還在我的腦海浮現。其中最讓感動的是儘管張美麗老師也沒有太多的文化,但還是認真賣力的去教孩子。"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這是我見過最特殊的一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初學英語的張老師,卻把她心中最真實的想法説出,在多數人眼中,這只是一個笑料,而正是這句令人發笑的話,卻讓我難以忘記,因為它讓我認識到了張老師內心的那種善良與純樸。

張老師走了,再從村裏往城裏送土豆的途中,被火車撞傷,還清楚的記着她在病牀上的最後一句話:"人是哭着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所以我要笑着離開。"笑着閉上了眼睛,看着那張安詳和藹的笑臉,此時鼻子酸酸的卻是我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欲要見識更多的事物,就必然要好好學習。我們現在的學習環境比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要強一百倍,一千倍,但為什麼卻不懂得珍惜呢?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走出一條光明大道,要踏踏實實做人,刻苦努力學習,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珍惜美好的學習條件!

美麗的大腳電影觀後感6

觀看了《美麗的大腳》我感慨良深。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在平凡中超越

以前,我總覺得偉大的情感與凡人的距離是很遙遠的,英雄只屬於太過華麗恢弘的史詩,不在凡人之列,更不在凡人眼裏。可是當片子展現那灰黃的背景和那羣灰不溜秋的人,他們寒傖着、嗑碰着上演這些偉大的情感時,除了得到很多的思考外,淚水還是抑不住流了出來,我被美麗真切地感動了。影片的主題豐富,讓人越品越有味。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主人公在平凡中超越。平凡的張美麗沒有平平常常地過好自己的日子,她總想“成功”,因為她深深知道生命苦於短暫和無常,總得做些有意義的事,來慰藉平凡的人生。她是個堅定的理想實踐者,這也是一種人性的關懷,完成了她一個平凡人的超越,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豪情,一種英雄氣質。英雄氣質在她身邊光芒四射,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響了身邊的人。

二、在粗糙中體現美麗。

何為真正的美麗?有人説,人是因為美麗才可愛,又有人説,人是因為可愛才美麗。張美麗常説自己不成功,一是“腳大心大”,二是長相不美。對一個唯美的人來説,那一羣黃土地上灰暗粗糙的面容和衣着,實在談不上美麗,當城市麗人夏雨靠他們一站,更顯得他們的寒傖。而影片探討的正是這“美麗”二字,把這種美麗放到外形缺失的背景中去展現,使她在粗糙中體現出這一種美麗,揭示了更為深刻的美的主題。張美麗的心靈是至純至美的,她沒有選擇城市,而是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守望那一片貧瘠的土地,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真正實踐她人如其名的美麗人生。她所展現的“大美”讓人震撼。影片最後,電影放映員王樹將光束打到小學校舍上,把學校裝點成了一座莊嚴的聖殿,那莊嚴的畫面除了緬懷張美麗聖潔的人性光輝外,也喚起了普通人心底的酸楚,被這真實的美麗所感動。

三、讓心靈的光環照遍每一個貧窮的角落

我們國家已經發出了西部大開發的號召,農村的發展刻不容緩。對鄉村人來説,城市是他們的希望,因為貧瘠,城市顯得那麼高遠,只有不懈的努力,獲取教育的機緣,才有機會進入那個新世界。當我們安逸舒適地躺在家裏的沙發上看《美麗的大腳》中那些因寒傖而起的詼諧畫面時,我們是否感到心裏湧起的一陣痠痛!?是否想到要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做些事情,支持教育,幫他們改變他們貧瘠的命運,實現他們美麗的夢想,盡一個平凡人應負的社會責任!?獻出你的一份愛,讓心靈的光環照遍每一個貧窮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