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人生七年觀後感範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W

導語:邁克爾·艾普特在60年代為英國BBC電視台拍攝了記錄片《人生七年》,採訪來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他們有的來自孤兒院,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孩。此後每隔七年,艾普特都會重新採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下面是小編為您準備的人生七年觀後感範文,供您參閲。

人生七年觀後感範文

人生七年觀後感範文1

這是一部幾個小時就可以帶你體驗跨越人生幾十載長河的偉大紀錄片,8個七年,讓你領略人生百態,體驗生活酸甜苦辣。

60年代,著名導演邁克爾·艾普特,保羅·阿爾蒙德還是剛入行沒多久的小夥子,他們決心拍一部反映英國人和西方人文的記錄片,於是在英國各地的學校採訪並最後挑選出了14名7歲小孩進行拍攝並跟蹤記錄他們的生活軌跡,並此後每隔七年再進行一次拍攝和記錄。

到今天為止,這個記錄系列從60年代的時候開始的7歲篇,已經完成了14歲篇,21歲篇,28歲篇,35歲篇,42歲篇,49歲篇和56歲篇的拍攝。

每看一個七年,就迫不及待在期待下一個他們的七年會是如何,因為這強烈的好奇心,11集一口氣在週六下午看完,我也非常期待他們的下一個七年,我也發現人類的好奇心似乎並不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減退。

我們生活中幾乎沒有人能夠如此清晰地去觀察和記錄自己的每一個人生七年,這也是這部記錄篇存在的意義,它讓人可以更好的的從側面去反思自己的人生和腳下的選擇。

片中的14個孩子,來自於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會圈層:

富家三公子:John、Andrew和Charles,他們是典型的精英家庭的子弟,七歲的時候看他們的穿着和髮型都是整整齊齊,非常有小紳士風範,一路私立學校,人生旅途一路按照自己設定的目標高歌猛進,毫不含糊。不過其中的Charles在高考中並沒有考上自己理想中的牛津,21歲之後也再也沒有迴歸熒幕,不知道是否和考大學有關,當時觀看的時候還是有點遺憾的,即使直到,現在也非常期待他可以在接下來的7年可以再次迴歸。

富家千金:Suzy,節目唯一的富家女,7歲的時候就過着優渥的生活,課餘時間是跳芭蕾舞,學鋼琴,不過14歲的時候説這個節目沒有任何意義,還一度擔心她後面會退場,結果很意外的是,她一集都沒有落下,讓我們看到更全面飽滿的人生狀態,還是為她點個贊吧。

倫敦東區平民三姐妹:Sue、Jackie、Lynn,普通的家庭出省,高中畢業後進入的是非常普通的職業學校,結婚都很早,成年的生活也是雞零狗碎,她們似乎對人生沒有太明確的目標,只是像很多普通人一樣,被動的接受生活,過着普通平凡的生活。

來自於中產階級家庭:Bruce,Peter,Neil,來自於老工業重鎮利物浦,這其中最令人感到唏噓的就是Neil,7歲的時候看到的他是感覺是最可愛的一個小男孩,眼睛很大眼神很明亮,超級卡哇伊,14開始就感受到了長偏了方向,也透露出對生活厭倦的情緒,然後人生一直都未進入正常軌道,人到中年患有嚴重的抑鬱症,最後靠政府救濟金生活,卻告訴導演自己過得很好,其實還是很佩服其勇氣,這樣負重前行的生活還能坦然的出現在每一集的記錄片中,換做是自己,真的去面對這一切嗎?也許,生活是自己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只要自己能接受自己選擇生活的狀態,每日能心安,那也沒有什麼不好

來自於於倫敦東區的:Tony,天生的樂觀派,雖然都是小小平凡的職業,卻也可以被其成為夢想,永遠不會為打翻的牛奶瓶哭泣。尼克出身於約克郡的偏遠農村家庭:Nick,從他的身上看到了知識改變命運,要打破階級的枷鎖,為讀書不破!

福利院長大的,來自社會底層:Symon和Paul,他們在沒有父母的庇護下長大,最大的印象就是人窮卻生了很多孩子,終其大半生似乎都過得很辛苦,隨着7年的遞增,每次出鏡,隔着屏幕都能感到他們生活的艱難氣息。

説説自己的感受,看完這部唱片心中的感覺五穀雜陳,人的命運似乎從一開始是設定好的,大部分情況下,你的家庭,你的出生,你的性格,就決定了你一輩子會過什麼樣的生活,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所得部分感悟:

1、要想讓孩子將來能有一個好一點的人生,一定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庭氛圍,破碎的家庭給孩子帶來的不僅僅是陪伴的缺失,更多的是對其性格缺陷造成終生的影響!

2、窮人似乎從小就沒有目標,他們得過且過,永遠都是被動地接受生活的安排,這種生活註定不會有期待可言,所以終其一生始終掙脱不了窮人的枷鎖。

3、知識改變命運,這個的確是放之四海而皆準!

4、一個人的身材和體重和階級有關,越窮越胖,越不注重自己的個人形象的打理,精英階層則會更好的管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健康,皮膚和體重。

5、當自己太年輕還不懂得判斷的時候,最好不要結婚,最好等到自己成熟到可以掌控生活在去選擇一個對的人組建家庭。

6、婚姻的幸福似乎和知識水平貌似沒有太大關係,更多是否遇到一個合適的人,和自己的情商性格關係更大。

7、給孩子留再多財產都不如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唯有知識這個東西是不能被搶到的,可以讓孩子享受終生。

人生七年觀後感範文2

“七”是個神奇的數字。在西方文化中,七普遍被視為幸運數字,因而有Lucky7的説法。通用曆法中的一週亦為七天。瑪麗蓮·夢露1955年出演美國電影《七年之癢》,講述了一對夫婦結婚7年後出現的感情危機。人們愛情或婚姻生活到了第七年可能會因愛情或婚姻生活的平淡規律,而感到無聊乏味,到達倦怠期,要經歷一次危機考驗。而人的細胞平均七年會完成一次整體的新陳代謝。許多事情發展到第七年就會不以人的意志出現一些問題,做出一些改變。大概這就是導演“邁克爾·艾普特”選擇將7年作為一個週期的原因吧。

我看這個紀錄片的原因是因為推薦者説他很欣賞那些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國外很多人窮盡一生一世只為某一項小小的事業,有的人窮其一生只為證明一個定理,有的人盡其一世只做一種壽司。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太有限。一個人唯有專注一個方向鑽研,才能做出成就,這樣的人生才能爆出閃光點。這部世界上最長的紀錄片,七年又七年,前前後後跨越大半個世紀,不脱節地記錄了一代普通英國人的大半輩子。

那麼這部紀錄片的意義何在?拍攝目的頗有些“三歲看七歲,七歲定終生”的意味。“讓我帶一個孩子到七歲,以後隨你怎樣帶,隨他怎樣長,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已是註定。”該片意在證明階級對人的影響:“在英國社會階級是很難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

影片中也問到了其中幾個參與者對該影片的評價。蘇西説,這很荒謬,她14歲的時候就不想參與了,她感覺這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她的父母硬逼着她參加。尼鬆説:“出於觀眾收視需求,還有時間限制等等的侷限性,以至於節目做不到完全屬實。我想説這樣,想説那樣,結果電影拍的都是我的蠢事,從七天看七年簡直就像聖經故事一樣精簡,過程充滿緊張刺激,結果他們呈現的是短短的生活片段,搞得像是我的生活僅此而已。”當然也的確有人中途退出,因為觀眾的誤解對彼得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干擾。當然彼得後來又回來了,他説他要為他的新歌做宣傳哈哈。誠然,跟拍幾天來透射七年本身就有些侷限,更何況還要製作出影片,那樣每個人在熒幕上的時間只有短短的10~20分鐘,作為觀眾能瞭解到的則更少。再加上處於收視率的考慮播放的都是些比較吸引人的東西,因而尼鬆説電影拍得都是他的蠢事;又或者是電影強加了導演意願,展現的是他所想要展現給我們的觀點。他們原本是取自英國不同階層的十四個七歲的小孩子,但是也許最後才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不具有“典型”性,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特殊的。如此,這部影片的侷限性就更大了。但是,科學定理尚且需要嚴苛的假定。對於影片,也許時代不同,階級不同,環境不同,會塑造出不同的人。是,又或者不是。但我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人生,這便足夠了。

有網友説大半年後再次回頭看這部影片,又重新有了自己的思考。回首自己曾經寫下的文章,覺得膚淺可笑。可能我亦是如此,不過此刻確實想要留下點什麼。

當談及補助金救濟這個話題時,56歲的傑基回答:“補助金縮減了,要求我去體檢,回來之後,告訴我,我很健康,可以工作,讓我很驚訝。無法用雙手的我,能做什麼。坐不了太久,站不了太久,走不了太遠。我不知道他們怎麼會認為有人會僱傭我。我都沒法保證,一週能工作五天。我也算是幸運的了,起碼我的三個兒子都在工作……不管怎麼削減救濟金,還是有些健康的人設法故意從這個體制裏騙錢,而且他們這麼做也沒事,一直能得手。如果卡梅倫首相能給我找個工作,那我就去工作。如果他辦不到,你告訴他過來,給我個工作,我做!”

聽到這段話時,不禁淚流滿面,就這樣毫無防備地戳中了淚點。我聯想到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關於我們父母那一代人和我們這一代人,另一個是關於救濟金與社會福利。等車的時候,一個大姐對我説:“你看這些環衞工人,這麼大年紀了,大冷天的在這裏撿一天垃圾,一遍又一遍的掃落葉,一個月才1000多塊。有時候明明已經打掃乾淨可是別人把垃圾隨手一扔,被領導檢查到又要扣錢。”環衞工人大多是一些50多歲的大爺大媽,他們上了年紀幹不了別的什麼活,只能做這些。原本就上了年紀,一天又要彎那麼次腰。他們每天如此辛苦,這麼做説到底又是為了什麼,不過是為了孩子。一天能多賺點就多賺點,不過是為了給孩子多攢點錢。他們受夠了貧窮、捱餓的苦,因此希望孩子考事業單位,當老師,做醫生,能有一個鐵飯碗,工資不高沒事兒只要能安穩的活着就可以。而作為子女的我們卻整天窩在宿舍裏,看小説追劇打遊戲虛度光陰。最近聽了太多這種例子,上學的時候大家一起不學習、整天玩、掛科是常事兒。可到了畢業的時候,有關係的找關係工作了,家裏有錢的出國留學了,只剩下你自己一無所有,於是一事無成,回家啃老。不過,影片中展現的沒有那麼消極。當然,現實會很殘酷。

這段話讓我想到的第二點是關於救濟金與社會福利。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大幅削減社會公共福利。彼時,紀錄片裏的參與者們正處於22~33歲,正是工作的年齡。她大幅削減教育開支,使成為一名教師變得極為困難,讓那個畢業於牛津大學想要成為一名大學老師的尼鬆不得不離開本土,去了美國。撒切爾夫人的太多強硬政策引起民眾甚至黨內的不滿,最終被趕下台。然而她的繼承者卻依然沿行了她所推行的.經濟變革。也就有了影片中的補助金救濟一再縮減話題。傑基説的很對,不管怎麼削減救濟金,還是有些健康的人設法故意從這個體制裏騙錢,而且他們能一直能得手。不禁想到北歐的“從搖籃到墳墓”高福利制度。大家一定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支撐着這樣強大的福利系統一直走下去。《那麼慢,那麼美》一書的作者羅敷回答是“強大且透明的税收制度的支撐”。“全球知名品牌宜家傢俱的創始人英格瓦·坎布拉德,傳老頭子創業時為了避開瑞典高税收,而將公司註冊在了避税天堂瑞士。如今年老戀鄉,落葉歸根搬回瑞典居住,被瑞典人民鄙視得狗血噴頭:年富力強時逃税,年老時卻要來享受瑞典的高福利,唾棄之!其實老頭子身家千億,自然不在乎一點老年福利。但對於向來不崇富的瑞典人,千萬富翁和一介平民的價值是一樣的,大家要的是公平奉獻!”“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是北歐的運作模式,極大地縮小了貧富差距,比我們更早地實現共同富裕。不得不説邁克爾·艾普特導演將地點選為英國是極好的,若在瑞典也就沒有意義了。

第二幕印象深刻的是一段採訪對話:

“會不會遺憾沒當成騎師?”

“我願意用我的一切換得可以當騎師的機會。但我沒那麼優秀。我人生最大的滿足是在坎普頓和雷斯特比哥同場比賽,我人生中最驕傲的日子。”

“你放棄了。”

“我放棄了。”

“如果當不成騎師會幹嘛?”

“不知道。如果我知道我當不成我就退出,我不會困擾的。”

迎難而上愈挫愈勇固然很好,可能夠認識到自己能力不足及時抽身也很重要。回顧託尼的大半生,他放棄成為騎師而後做了一名出租車司機的生活未必不好。他靠出租車發家致富,最後有了帶游泳池的度假屋,夫妻和睦,兒孫滿堂,承歡膝下,又未嘗不是人生贏家。永遠記得最初的夢想,無法取得大的成就,就讓它只是愛好也是不錯。

其實這篇觀後感我最想表達的是接下來的話題,有點後悔前面寫了太多文字,顯得有些本末倒置了。七歲時同樣清楚地知道自己將來要成為律師,考入劍橋大學法學院的兩個精英階層的後代如願以償得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規劃。原本身處社會中層的孩子的彼得和內爾同樣致力於考取牛津這樣的名校。最後彼得沒考上,上了一所普通大學,長大後成了一名教師。而內爾卻在申請牛津失利後命運一落千丈。他輟學、在建築工地當臨時工,甚至一度流離失所。根據影片中彼得的自述,究其原因是性格問題以及隨後所導致的精神問題。看到這兒,我們可能會説精英們為其後代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與條件。他們的子女理應順着他們鋪就的道路前行。然而事實是後來考入劍橋大學法學院的約翰,他的父親在他9歲那年離世,母親被迫外出工作養家。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有他父親的幫助。那麼他的成功源自什麼?大概是榜樣的力量、正確的規劃能力和良好的執行能力吧。不能説哪一樣更重要一些,我卻想到了彼得(我記得應該是彼得,又或者是內爾),他説他的優點是堅持而缺點是缺乏執行能力。大概這就是最初同樣夢想着考取世界一流名校牛津劍橋的兩個孩子最終卻取得截然不同結果的原因吧!我一度着迷於高效學習法、日程本、網格網點工作法,下載了許多管理時間、高效做事的APP,嘗試了很多東西,而所有的一切終於在寒假開始一週後全線崩潰。剛開始還能剋制自己每天學習幾小時,每天有什麼安排計劃。不過好像只有第一天做到了,隨後的日子裏逐級遞減,直至完全放棄。每天什麼也不想幹,不想學習,也玩不進去,最喜歡看小説,現在也已厭煩。已放假將近20天了,而且就要過年了,每天刷着亂七八糟的網頁也不知道自己都幹了什麼。再好的APP、再好的日程本、再好的工作法都不如兩個字:自律。為什麼會缺乏執行力?因為我們不夠自律,因為我們足夠拖延。因為不自律,所以每天都與別人拉開差距;因為不自律,所以會犯錯誤。時間一點一點流淌,人與人的差異越來越大。

行文至此,已接近尾聲。本文如此,紀錄片亦是如此。任何紀錄片終究會完,哪怕故事本身未竟。七年又七年,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他們竟這樣堅持下來了。但就是這樣沒什麼原因的堅持,成就了這部跨時最長的成長紀錄片。它不直接的向人們傾訴什麼道理,只是直接的把社會、把個人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外國的很多東西似乎都是如此。曾看過哈佛公開課Justice,教授始終不斷地追問,讓你反思,在你説出自己觀點的時候又繼續追問,最終所有人也沒能統一意見。但這恰恰就是課程的意義所在,那就是思考。我們追求的是思考的過程,而不是一定要有一個結果。這就是國際一流頂尖大學教育與國內教育的差別。類比之下,該片也是。儘管影片可能確實存在極大的侷限,但是這七年又七年的追蹤拍攝已經實屬不易,這部跨時最長的成長紀錄片確實有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們思考,值得我們不斷反思。我們能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人生。而接下來要做的,則是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體會出屬於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