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觀後感

烈士陵園觀後感作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4W

我們到了烈士陵園,那裏已經有很多人了,有武術學校的學生、守敬路小學的學生,和其它學校的學生和家長……那真是人山人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烈士陵園觀後感作文

烈士陵園觀後感作文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於是今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牀,吃過早飯,我爸爸就帶着我和妹妹一起去了我們登封的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

我們到了烈士陵園,那裏已經有很多人了,有武術學校的學生、守敬路小學的學生,和其它學校的學生和家長……那真是人山人海。

我們先到了烈士陵園的陳列上部,我看到了許多犧牲的勇敢的烈士們的圖畫,我還看到了皮定均司令員的小故事:他是公元一九七六年七月七日在福建指揮軍事演習時不幸遇難。

我們又來到了陵園的陳列下部,我又看到了徐子榮烈士的圖片,他是在“文化革命”中遭受殘酷打擊,於一九六九年六朋二十日被迫害致死,時年六十二歲。

我和爸爸、妹妹又來到了後院,後院有一個很高很大的石碑,上面寫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墓碑的後面是皮定均和徐子榮先烈的墓,我們在先烈的墓前三鞠躬,以表示我們對先烈的敬仰和懷念。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先烈的英雄事蹟,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先烈為了人民,不怕犧牲自己,用鮮血換來的,我以後一定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烈士陵園觀後感作文二

延安有一座“四八”烈士陵園,該陵園葬着王若飛,葉挺,秦邦憲,張思德等名人。“四八”乃特指1946年4月8日,葉挺等人乘坐的飛延安的飛機墜毀犧牲的日子。後也把張思德,王若飛的舅舅、賀之珍的母親等烈士也葬入此陵園。

瞻仰完烈士墓碑,聽講解員和現場教學教師講授烈士們的生平及英雄事蹟,心情難以平復。坐在車上,淚水盈滿眼眶,卻沒有流下來。聽着鄰座的老師激動不已的發現,我已經很無語了。

和葉挺一起犧牲的,還有他的愛妻,11歲的女兒和3歲的兒子。但葉將軍的墓碑和秦邦憲、王若飛等的,高高在靠近山頂的位置,他的家人,卻和他分開葬。王若飛的妻子也是一個早年就參加革命的老紅軍,但因為是和平年代去世後和丈夫合葬,名字及生平,照片只能刻在王若飛同志的墓碑的背面。

為什麼葉挺和他的妻子孩子不能和他葬在一起?為什麼王若飛的名字不能和他的妻子並排刻在一起?當他的孩子來此祭奠父母時,還要繞到背面為自己的母親上祭品?

也許,制度上是規定了:什麼級別的人物,才能享受什麼樣的待遇。最上面一排王若飛同志的墓碑是漢白玉做的,而第二排包括葉挺將軍之妻女子和張思德的墓碑中間就是黑色大理石做的。不懂得漢白玉和大理石的價值差異。但從墓碑用料上,已經可看到差異顯著。

中國的平等,何時才能夠真正實現?能否從這些小細節入手改觀?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他們都是為革命而犧牲。也許對革命的貢獻有大小,但對於個體來説,他們都奉獻出了最為可貴的生命!至少,在我們的心裏,都應該受到尊重。

法治的最核心的精神和價值便是平等。因為不平等,共產黨起來鬧革命,並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制度;因為不平等,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起義,反抗;因為不平等,在延安時的最高級別的領導人和戰士一樣,住窯洞吃小米,穿着同樣補補縫縫過的舊衣服。可在一些人的意識裏,為什麼還要讓為爭取平等解放事業的'烈士們之間,依然有不平等?他們九泉有知,是希望和自己的妻子分開享受高高在上的供奉,還是希望和自己的愛人親人埋在一起,做個最普通的丈夫,父親?

烈士陵園觀後感作文三

4月4日,也就是清明節的前一天,學校組織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到烈士陵園掃墓參觀。

一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我們要到偉大的烈士們的墓前,表示我們對他們的崇高敬意,他們為了祖國事業的發展,為了祖國的興盛,為了讓祖國不再受屈辱而英勇犧牲。

到了烈士陵園,我們看到了,也聽到了武警戰士和警察叔叔在紀念碑前的莊嚴宣誓,感受到他們也會把那些烈士們為了祖國更加美好,更加富有而努力拼搏的精神傳承下去的信念。

輪到我們學校發言了,我們以最好的站姿,嚴肅的神情,響亮的聲音,表達了對那些已故的烈士們的懷念。

此時此刻,我想:如果讓我對那些已故的烈士們説幾句話,我會毫不猶豫地説:“那些為祖國而犧牲的叔叔、阿姨們,你們辛苦了,為了讓我們在這種美好、幸福的環境下生活,學習、成長,你們不惜犧牲自己,你們是多麼地偉大呀!我們會永遠地記住你們,你們的精神將永垂不朽!”

我們學校發言以後,我們圍着墓碑轉了一圈,我看到墓碑,彷彿看到了他們在戰場上頑強拼搏的樣子,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我的心不禁感動了,我好想在他們的墓前都敬上一個隊禮。

我們又參觀那些烈士們的遺物,聽了那些千古流芳的故事,同學們都看得很專注,很認真,我也不例外。

參觀完以後,我們在回去的途中回想着剛才參觀的那些遺物和故事,我的腦海裏出了一個個烈士們在戰場上視死如歸的動人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