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05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1

或許大家和我一樣都是懷揣着六便士仰望月亮的人吧。月亮代表夢想,是遙遠皎潔的,每個人都看得到卻很難觸及,六便士代表財富,是大多數人選擇過不得不選擇的方向。人生處處面臨着選擇,尤其是夢想和金錢之間的衝突更令人難以抉擇。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裏。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

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磅,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

其實,我覺得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對自我人生價值的一個定位以及看待生活的意義。但是不管怎樣選擇,都要無愧於心,不後悔。

也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在為了生活選擇六便士的時候,也不要忘記月亮的存在,它一直在我們行進的前方,照亮我們心靈的迷惘。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2

書很小,篇幅不長,名字像個繪本,但繪本里面看不到月亮,也看不到六便士。

主角是個令人討厭的人,故事簡單來講,就是一個男人拋妻棄子,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只看前半句,你可能心裏充滿了道德譴責,只看後半句,你卻又心生一絲敬畏。這本是個矛盾的故事,人物也是矛盾的人物,但就像作者所言——“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裏的。”看這個故事之前,你就要摒除你心裏所有對於主角的光環加持,也需要摘去你給反派帶上的憎惡的帽子,懷着一顆白紙樣的心,打開它。

它會在白紙上繪畫,你會看到那些不負責任,出爾反爾,粗俗魯莽所畫出的黑線,但請循着線走下去,他們醜陋,卻不凌亂,最後都將徐徐地匯入單純的白——那就是月亮。這幅畫,叫你心生厭惡,覺得平庸,卻又不得不感歎,這是一幅曠世佳作,這是這本書,也是這個人——思特里克蘭德,你討厭他,卻又不得不感歎他的偉大。

所有人都曾仰望這輪純粹的月亮,幻想着無限的美好與遐思,所有人與思特里克蘭德的區別就在於,他可以循着幻想,去追尋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你們認為月亮在天上浮着,可望而不可即,他認為月亮既然存在,即可觸摸,他的幻想是永恆的,他生活在自己的環境裏,為了理想,我們都可以犧牲自己,而思特里克蘭德所不同的是,他還可以犧牲別人。犧牲,即為不顧,也就是説,思特里克蘭德比別人更加的純粹。我們腦海中可以有理想,可以有慾望,可以有愛情,可以有自己的形象,有別人的意見,一切一切龐雜的,世俗的東西構成了我們的大腦,我們抬頭看的見月亮,低頭卻也看得見六便士,更何況,與前者相比,六便士是觸手可得的——於是,我們習慣了低頭。

便士有很多,但月亮只有一輪。

思特里克蘭德是那個永遠仰着頭的人,他的腦袋裏,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純粹的不能再純粹——“我要畫畫。”他説這句話的時候,沒有猶豫,也沒有激動,而是很平靜。陳述自己理想的時候,帶着任何語氣,都能暴露你的言語背後的複雜,而只有平靜,才趨近於真正的純粹。

當然,閲讀這本書,並不是讓你變成與思特里克蘭德一樣的人,不是要讓你立刻放下一切雜念,去追尋自己的月亮,這種放下雜念的方式,只會暴露你更多的雜念。閲讀一本書籍,也並非就是要一個人去學習趨近主人公的偉大之處。思特里克蘭德固然偉大,卻也獨特,世界可以包容一個兩個特立獨行的人,卻沒辦法包容所有,你可以模仿他的獨特,卻沒必要放下自己的獨特。

卧室窗前,放下這本書,無非是讓你關下台燈,抬抬頭,多看幾眼小時候日日誦讀的“牀前明月光”,如此,足矣。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3

《月亮與六便士》,高高在上的月亮,是我們聖潔的理想,滿地的六便士,就是我們世俗的生活。現實中的我們大都沒辦法灑脱到丟棄現有的生活,去追尋縹緲的理想。可為什麼思特里克蘭德非要去畫畫呢?他説:“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水裏,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沒關係,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他掉進了理想的河流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這是本性、是慾望、是執着、是信念。

每個人對“月亮”的理解並不同,僅憑腦子和理性,人和人是無法互相理解的。我是無法理解當畫家的魅力,但思特里克蘭德有了“畫畫”這唯一關注點,對潦倒的處境、刻薄的蜚語、拮据的生活便能泰然處之。我對這本書的感悟最深的也是這點:做我想做的,我開心就好,管你怎麼説。拋棄妻兒後,作者“奉命”追到巴黎,指責查爾斯:“簡直太沒人性了。”“你真是個不折不扣的混蛋!”查爾斯淡然的迴應:“是不害臊。”“毫不在乎。”面對指責心安理得、無動於衷,最後還蹭人家一頓飯。為了理想,對所有的討厭、鄙視、不理解都無所謂,還是會堅持畫畫。

可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夠有這份“無所謂”呢?聽到“這個專業前景不好”時,你還會堅持選自己嚮往的大學嗎?聽到“這工作賺不到什麼錢,都養活不了自己”時,你還會繼續自己熱愛的職業嗎?聽到“你這個想法簡直是可笑”時,你還會有激情去實現自己的一個創意想法嗎?

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禁錮了在別人定義的“功成名就”中呢?你沒考上大學,人家説你讀書不行,然後挑燈夜讀去熬個博士出來,可有一技之長也是一種出路;你沒買一二百平的房子,人家説你賺不到錢,然後日夜加班去掙個別墅出來,可有個温馨小家也很幸福;你沒當上叱吒風雲的領導,人家説你沒才能,非得各種競爭當上CEO出任總裁才行,可一份安穩的工作也能品味生活……

假如查爾斯因為別人説:“證券經紀人挺好的,這個工作很穩定。”然後老老實實在銀行上班;假如查爾斯因為別人説:“拋妻棄子,沒有一點作為男人的責任心。”然後繼續上班賺錢養家;假如查爾斯因為別人説:“你這個窮鬼,只能在昏暗的小閣樓裏畫畫,連像樣的畫室都沒有,還做夢當畫家!”然後收起畫筆,逃回老家重新過上體面的生活;假如查爾斯因為別人説:“你畫的畫值不了什麼錢,你也出不了名。”然後自覺羞愧,躲在孤島上渾渾噩噩了此一生。那麼查爾斯也就只能是個證券經紀人,一個普通人家的男家長,一個平凡的人。可查爾斯·斯特里克蘭那麼地無動於衷,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評價、不計較得失回報、不介意境遇地位地去追求心中所想,最後才能在草屋裏畫出那幅鉅作。

對於“建議”、“流言”、“眼光”,可能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查爾斯的豁達,完全不為所動,只希望能夠學會屏蔽不良言論、過濾多餘“建議”,做自己想做的,內心安寧快樂就好。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4

花了幾天晚上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自初中以後再也沒有寫過讀後感,提筆不知道該從何寫起。現在看書都是囫圇吞棗,做不到一目十行,即便是一字字看過去,也看過便忘。我的讀書習慣不是很好,似乎在心裏默讀了一遍過去,不在心裏讀出來始終覺得永遠在看那一行。

看完全文後再回頭看前言,才明白剛開始寫的是什麼,也足以概括了這篇小説的全文。一個四十歲的證券經紀人為了自己畫畫的夢想,拋棄了温柔的妻子和兩個聰明可愛的孩子,放棄了原本安逸的上流人生活,在巴黎一個狹窄的房間裏進行創作,善良的畫家斯特羅伊夫在他困頓之時幫助他,他卻拐騙了他的妻子,以至於他的妻子最後自殺,斯特羅伊夫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

這個角色我不明白,這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的人,對你恩將仇報,你卻能以德報怨,甘願自己淨身出户也要把房子留給妻子和她的情人,也許藝術家的世界不是我能理解的。

在我看來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自私、無情、放縱。除了對藝術的追求,似乎看不見他的任何一點點優點,作者“我”出於對他的好奇,討厭他卻迷戀他,想從他身上探出些什麼,怎的他會突然變得如此瘋狂。

後期在他人的敍述中他去了塔希提島,在那裏娶妻生子患病度過餘生,他最完美的作品也被一把火燒的乾乾淨淨。我無法理解他的第三個女人(十幾歲便跟隨他)在相差幾十歲的年齡後甘願嫁給他,即便無所事事,每日呆在家裏畫畫也毫無半句怨言,這種愛情無疑是偉大的,也是現在處在21世紀的我所不能理解的。在這個講究平等的年代,人人都要奉獻,甚至男性的壓力更大。

斯特里克蘭德這類人是我渴望成為的那一種人,窮盡後半生的力氣專注做一件事,不管世人看法如何,他做到了自己心中最好,亦死而無憾。現在的社會太浮躁,誘惑太多,迷惑了我們的雙眼,於我,很多事情都想嘗試,卻沒有一件事可以堅持到底。頗嚮往小説中的塔希提島,景色宜人,那裏的人熱情開放,現實的人情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仰望月亮時,莫忘了腳下的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5

這是我第一次很自覺地想寫一些關於我讀過的書的感覺。我想寫下來這份感覺,主要是因為這本書給我太多的震撼了,壓的我踹不過氣來,我迫切的需要通過寫作這一方式來緩解心中的那份沉重。

看過《月亮和六便士》後,我一直篤信作者毛姆不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偉大的心裏學家。儘管在此之前,同時在此之後,我並沒有看過有關毛姆的簡介,我的這份篤信我是很堅定的。這本書對人的心裏的細節描寫及為何會產生這種心裏的分析,讓我十分震撼,以至於我到現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還沒有得到平靜,甚至是連語言這個我最為熟悉的東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説了。儘管這本書給我帶來這麼強大的震撼,以至於我都不能好好的説話,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寫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完整本書後,我最大的感觸是:"我"認為查爾斯。思裏特克蘭德尋找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個新的靈魂。對這句話,感觸頗深。一直以來,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告訴我要做自己,要做真正的自己。於是我以為只要我做到了自己,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個性與才華,我便可以一鳴驚人,成為萬眾矚目、名留史冊的人物。可是當我看見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事情似乎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我"親身經歷與感受到了斯特里克蘭德的事蹟與存在,"我"看着他拋棄妻子,看着他又如何傷害對自己最真的朋友,這樣一個未被社會傳統價值觀的人為何能夠取得這麼偉大的成就?心中很震撼!也就通過作者不斷的記述並且引起潛意識的問題,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偉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偉人,他在成長中必須要做一些違背社會道德的事情,他們拋棄以前的生活基礎,被人們認為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及社會道德敗壞的人。但是他們在做這些時候,早就已經忘卻了社會道德對他們的審判,他們心中有的只是一個新的靈魂。但是這個新的靈魂在他們剛拋棄以前生活基礎的時候,還沒有成行,還不足以讓這個新的靈魂發揮到讓世界為之震撼的地步。於是他們需要繼續磨練,需要在社會裏面輾轉,尋找一處真正適合他們新靈魂居住的地方。這樣他們才能創作出不朽的價值。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6

毛姆所寫的,以印象派畫家高更為主角的小説。

好多年沒有讀毛姆的小説,但是在上大學期間倒是挺熟悉他,讀過他的傳記和他的《人性枷鎖》、《刀鋒》,覺得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還受到《刀鋒》一書的影響。

這本《月亮和六便士》我願意認為它是部不朽之作,因為它是描寫高更的權威之作,只要人類仍珍惜包括印象派畫作在內的藝術,這本書便不會缺少讀者。

不同人的角度看這本書,會對主角高更有不同的感情。這本書會把一個同樣渴望“白日飛昇”的文藝青年感動得熱淚盈眶,也會讓一個同情被他所遺棄的家庭的讀者對高更恨得咬牙切齒。

所以我不得不佩服毛姆的寫作,他肯定也意識到高更行述的爭議性,敍述者基本上採取的是客觀態度,不容易看出毛姆的感情所向。但是在《刀鋒》中,毛姆對於拉里的欣賞之情就不再遮遮掩掩的了,當然,裏面的拉里無妻無子,他放下一切去追求理想,你無法説他在家庭及其他問題上的不負責任。

摘錄一些,這本是傅惟慈先生譯的,譯得很精彩。

在我看來,藝術中最令人感興趣的就是藝術家的個性;如果藝術家賦有獨特的性格,儘管他有一千個缺點,我也可以原諒。

傑伊太太知道得很清楚,逾越禮規的言詞是機智的靈魂,因此時不時地用不高於耳語的音調説一些足能使雪白的枱布泛上紅暈的話語。理查·特維寧則滔滔不絕地發表荒唐離奇的謬論。

同情體貼本是一種很難得的本領,但是卻常常被那些知道自己有這種本領的人濫用了。他們一看到自己的朋友有什麼不幸就惡狠狠地撲到人們身上,把自己的全部才能施展出來,這就未免太可怕了。同情心應該象一口油井一樣噴薄自出;慣愛表同情的人讓它縱情奔放,反而使那些受難者非常困窘。有的人胸膛上已經沾了那麼多淚水,我不忍再把我的灑上了。

我把良心看作是一個人心靈中的衞兵,社會為要存在下去制訂出的一套禮規全靠它來監督執行。良心是我們每人心頭的崗哨,它在那裏值勤站崗,監視着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壘中的暗探。因為人們過於看重別人對他的意見,過於害怕輿論對他的指責,結果自己把敵人引進大門裏來;於是它就在那裏監視着,高度警覺地衞護着它主人的利益,一個人只要有半分離開大溜兒的想法,就馬上受到它嚴厲苛責。它逼迫着每一個人把社會利益置於個人之上。它是把個人拘繫於整體的一條牢固的鏈條。人們説服自己,相信某種利益大於個人利益,甘心為它效勞,結果淪為這個主子的奴隸。他把他高舉到榮譽的寶座上。最後,正如同宮廷裏的弄臣讚頌皇帝按在他肩頭的御杖一樣,他也為自己有着敏感的良心而異常驕傲。到了這一地步,對那些不肯受良心約束的人,他就會覺得怎樣責罵也不過分,因為他已經是社會的一名成員,他知道得很清楚,絕對沒有力量造自己的反了。

這個女人顯出一副精明能幹的樣子,彷彿整個大英帝國都揣在她口袋裏似的;一些高級官員的太太深知自己屬於優越的階層,總是帶着這種神氣的。

女人們總是喜歡在她們所愛的人臨終前表現得寬宏大量,她們的這種偏好叫我實在難以忍受。有時候我甚至覺得她們不願意男人壽命太長,就是怕把演出這幕好戲的機會拖得太晚。

有人説災難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貴,這句話並不對;叫人做出高尚行動的有時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災難不幸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使人們變得心胸狹小、報復心更強。

為什麼你認為美——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會同沙灘上的石頭一樣,一個漫不經心的過路人隨隨便便地就能夠撿起來?美是一種美妙、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只有通過靈魂的痛苦折磨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來。在美被創造出以後,它也不是為了叫每個人都能認出來的。要想認識它,一個人必須重複藝術家經歷過的一番冒險。他唱給你的是一個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心裏重新聽一遍就必須有知識、有敏鋭的感覺和想象力。

一般説來,愛情在男人身上只不過是一個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許多事務中的一件事,但是小説卻把愛情誇大了,給予它一個違反生活真實性的重要的地位。儘管也有很少數男人把愛情當作世界上的頭等大事,但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對愛情感到無限興趣的女人,對這類男子也不太看得起。女人會被這樣的男人吸引,會被他們奉承得心花怒放,但是心裏卻免不了有一種不安的感覺——這些人是一種可憐的生物。男人們即使在戀愛的短暫期間,也不停地幹一些別的事分散自己的心思:賴以維持生計的事務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他們沉湎於體育活動;他們還可能對藝術感到興趣。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把自己的不同活動分別安排在不同的間隔裏,在進行一種活動時,可以暫時把另一種完全排除。他們有本領專心致志進行當時正在從事的活動;如果一種活動受到另一種侵犯,他們會非常惱火。作為墜入情網的人來説,男人同女人的區別是:女人能夠整天整夜談戀愛,而男人卻只能有時有晌兒地幹這種事。

每逢一個人幹出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的相識們總是替他想出種種最令人無法置信的動機。

我很懷疑,阿伯拉罕是否真的糟蹋了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愛的環境裏,淡泊寧靜、與世無爭,這難道是糟蹋自己嗎?與此相反,做一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年薪一萬鎊,娶一位美麗的妻子,就是成功嗎?我想,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他認為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對自己有什麼要求。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7

這是我第一次很自覺地想寫一些關於我讀過的書的感覺。我想寫下來這份感覺,主要是因為這本書給我太多的震撼了,壓的我踹不過氣來,我迫切的需要通過寫作這一方式來緩解心中的那份沉重。

看過《月亮和六便士》後,我一直篤信作者毛姆不僅是一位偉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一位很偉大的心裏學家。儘管在此之前,同時在此之後,我並沒有看過有關毛姆的簡介,我的這份篤信我是很堅定的。這本書對人的心裏的細節描寫及為何會產生這種心裏的分析,讓我十分震撼,以至於我到現在心中翻起的那份波浪還沒有得到平靜,甚至是連語言這個我最為熟悉的東西我都不知道如何説了。儘管這本書給我帶來這麼強大的震撼,以至於我都不能好好的説話,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寫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完整本書後,我最大的感觸是:"我"認為查爾斯。思裏特克蘭德尋找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一個新的靈魂。對這句話,感觸頗深。一直以來,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告訴我要做自己,要做真正的自己。於是我以為只要我做到了自己,顯示出自己獨特的個性與才華,我便可以一鳴驚人,成為萬眾矚目、名留史冊的人物。可是當我看見這句話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事情似乎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我"親身經歷與感受到了斯特里克蘭德的事蹟與存在,"我"看着他拋棄妻子,看着他又如何傷害對自己最真的朋友,這樣一個未被社會傳統價值觀的'人為何能夠取得這麼偉大的成就?心中很震撼!也就通過作者不斷的記述並且引起潛意識的問題,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偉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偉人,他在成長中必須要做一些違背社會道德的事情,他們拋棄以前的生活基礎,被人們認為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及社會道德敗壞的人。但是他們在做這些時候,早就已經忘卻了社會道德對他們的審判,他們心中有的只是一個新的靈魂。但是這個新的靈魂在他們剛拋棄以前生活基礎的時候,還沒有成行,還不足以讓這個新的靈魂發揮到讓世界為之震撼的地步。於是他們需要繼續磨練,需要在社會裏面輾轉,尋找一處真正適合他們新靈魂居住的地方。這樣他們才能創作出不朽的價值。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8

《月亮與六便士》,高高在上的月亮,是我們聖潔的理想,滿地的六便士,就是我們世俗的生活。現實中的我們大都沒辦法灑脱到丟棄現有的生活,去追尋縹緲的理想。可為什麼思特里克蘭德非要去畫畫呢?他説:“我必須畫畫。我身不由己。一個人掉進水裏,他游泳遊得好不好沒關係,反正他得掙扎,不然就得淹死。”他掉進了理想的河流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這是本性、是慾望、是執着、是信念。

每個人對“月亮”的理解並不同,僅憑腦子和理性,人和人是無法互相理解的。我是無法理解當畫家的魅力,但思特里克蘭德有了“畫畫”這唯一關注點,對潦倒的處境、刻薄的蜚語、拮据的生活便能泰然處之。我對這本書的感悟最深的也是這點:做我想做的,我開心就好,管你怎麼説。拋棄妻兒後,作者“奉命”追到巴黎,指責查爾斯:“簡直太沒人性了。”“你真是個不折不扣的混蛋!”查爾斯淡然的迴應:“是不害臊。”“毫不在乎。”面對指責心安理得、無動於衷,最後還蹭人家一頓飯。為了理想,對所有的討厭、鄙視、不理解都無所謂,還是會堅持畫畫。

可現實中有多少人能夠有這份“無所謂”呢?聽到“這個專業前景不好”時,你還會堅持選自己嚮往的大學嗎?聽到“這工作賺不到什麼錢,都養活不了自己”時,你還會繼續自己熱愛的職業嗎?聽到“你這個想法簡直是可笑”時,你還會有激情去實現自己的一個創意想法嗎?

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禁錮了在別人定義的“功成名就”中呢?你沒考上大學,人家説你讀書不行,然後挑燈夜讀去熬個博士出來,可有一技之長也是一種出路;你沒買一二百平的房子,人家説你賺不到錢,然後日夜加班去掙個別墅出來,可有個温馨小家也很幸福;你沒當上叱吒風雲的領導,人家説你沒才能,非得各種競爭當上CEO出任總裁才行,可一份安穩的工作也能品味生活……

假如查爾斯因為別人説:“證券經紀人挺好的,這個工作很穩定。”然後老老實實在銀行上班;假如查爾斯因為別人説:“拋妻棄子,沒有一點作為男人的責任心。”然後繼續上班賺錢養家;假如查爾斯因為別人説:“你這個窮鬼,只能在昏暗的小閣樓裏畫畫,連像樣的畫室都沒有,還做夢當畫家!”然後收起畫筆,逃回老家重新過上體面的生活;假如查爾斯因為別人説:“你畫的畫值不了什麼錢,你也出不了名。”然後自覺羞愧,躲在孤島上渾渾噩噩了此一生。那麼查爾斯也就只能是個證券經紀人,一個普通人家的男家長,一個平凡的人。可查爾斯·斯特里克蘭那麼地無動於衷,不在乎別人的眼光評價、不計較得失回報、不介意境遇地位地去追求心中所想,最後才能在草屋裏畫出那幅鉅作。

對於“建議”、“流言”、“眼光”,可能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查爾斯的豁達,完全不為所動,只希望能夠學會屏蔽不良言論、過濾多餘“建議”,做自己想做的,內心安寧快樂就好。

《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9

閒來無事,又翻了翻《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翻完胸口似乎壓着什麼,悶悶的。

高曉鬆説《月亮與六便士》曾給過他很多精神的撫慰。他説,人的心裏,總該有片地方,是隻長花,不長莊稼的。

月亮是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夢想,六便士是為了生存不得不賺取的卑微收入。多少人只是膽怯地抬頭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温飽的六便士?

在夢想和現實之間,總是要有所捨棄。詩和遠方是心之所向,而柴米油鹽才是生活。

今天先説説《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四十歲之前的他過着中產階段的生活,有身份有地位、有可愛的兒女、有自己選的妻子,有一幅外人看來完美的、幸福的人生畫卷。

直到有一天,畫畫的夢想在他的靈魂深處被激活了,他説我要畫畫,必須畫畫。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現有的生活,隻身去了巴黎。不再在乎人間一切,只為心中夢想。即使食不果腹、即使衣不蔽體,他也不願意出賣自己的畫。

輾輾轉轉後,他來到了塔希提,又與土著姑娘愛塔結了婚生了孩子。不幸的是他後來染上了麻風病,但他依然沒有放下畫筆,在小屋的牆壁上畫下了曠世之作後安然離世。他完成了心中的夢想,他用畫表達出了心中的世界。遺憾的是他讓妻子在他死後以火燒之,小屋和畫都化為了灰燼。

塔希提是他的歸宿,在這裏,他的靈感得到了噴發,因而畫出了許多聞名遐邇的扛鼎之作。作為一個畫家,他的一生已沒有遺憾。作為一個人,他的行為有許多費解的地方。

對於倫敦的家,隨着他的離開,這個家在他心中就消失了。他忘了責任、他忘了自己是父親、是丈夫。原本那也是個和睦的家,是什麼讓他如此的冷漠和無情,以至於直到離世,也從未提及。

我唯一能想到的答案就是在他離開之日,在他心裏就已徹底與過去告別,就已完全釋放自己。

對於友情,對於那個認定他是畫畫天才的斯特羅夫,不僅忍受着他的冷嘲熱諷,甚至不顧尊嚴的為他做着一切,在他垂死時犧牲自己時間、精力、金錢挽救了他的生命。

然而他沒有感恩,在斯特羅夫的畫室,佔有了斯特羅夫的妻子布蘭琪,在完成了自己想要畫人體的作品後,拋棄了她,導致布蘭琪自殺。原本一個幸福的家庭因為他而家破人亡。當然,這裏面也有布蘭琪的原因。

但對於她的死他從沒表示過歉意,似乎一切都與他無關。

對於愛情,書中説他與倫敦的妻子是自由戀愛,真心愛過;對於布蘭其只是衝動,對於愛塔只因她不煩他,什麼都聽她的。對於女人,他想要的不是愛情,他要的是一個願意為他做事、願意照顧他、只聽他的而不對他提要求的人,而愛塔滿足了他,給了他自由。

也許這就是他所説的,男人的靈魂漫步於宇宙最偏遠的角落,而女人卻想將其囚禁在柴米油鹽之中。這樣的男人是不需要愛情的。

斯特里克蘭有勇士的精神,敢於為了夢想放棄一切。同時在他的身上你能看到真實的人性,他是個鮮活的人,真實的人。

其實,現實中不乏斯特里克蘭式的人存在。不同的是他們有夢想但沒有斯特里克蘭的勇氣去掙脱固有的生活,對於愛情,倒也是希望女人最好是聽話懂事、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賺得了錢持得了家的。

也許你不能接受,但他就在現實中。

斯特里克蘭給人慰藉的是,在他跳出了塵世藩籬後,無論經歷怎樣的風雨,他的心中一直有道光,他好像一個終生跋涉的朝聖者,永遠思慕着一塊聖地,並勇往直前。

該書作者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是英國著名小説家,戲劇家。作者1874年生於巴黎,從小命途多舛,8歲喪母,10歲喪父,後被伯父接回英國扶養。作者於1897年棄醫從文,開始文學創作,其中《月亮與六便士》是他最為成功的作品之一。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讀書筆記文本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