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4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3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4篇

《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1

閲讀毛姆的這部世界文學著作《月亮與六便士》,每一次的感覺與收穫都不相同。小説中通過主人公查理斯·斯特里克蘭德先生在中年時期,放棄了穩定的收入、放棄家庭和兒女,走入尋求繪畫夢想而坎坷一生的故事,留給我們關於人生與理想、婚姻與愛情、生活與藝術的思考,回味無窮!

首先,我稱這部小説是一部“學習鑑賞藝術手冊”。

出生在70年代的我們,對藝術的瞭解知之甚少。每次當我站在美術館展覽的藝術品前,“彷徨”二字油然而生。雖然站的很近,但又是那麼的遙遠!我僅僅感覺到好看還是不好看,但對它真正的美和創造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卻不知道應該作何描述和欣賞。我曾向很多人提出過諸如此類的問題,但是一直沒有尋找到答案。直到在毛姆的這本小説中,看到了答案:美是一種美妙、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只有通過靈魂的痛苦折磨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來。在美被創造出以後,它也不是為了叫每個人都能認出來的。要想認識它,一個人必須重複藝術家經歷過的一番冒險。他唱給你的是一個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心裏重新唱一遍就必須有知識、有敏鋭的感覺和想象力。多麼一針見血的語言!想要欣賞到藝術的美,我需要學習和積累的還有很多很多。

第一次翻開這本書的簡介,當我看到毛姆是以法國畫家高更的生平為原型,寫下的這部小説時,我找出高更的油畫。在沒有讀這本小説前,看到高更的畫,感覺整個視覺是被扭曲的,所有的東西都不成比例,而強烈的顏色衝擊着我的視線。他的畫有一種原生態的感覺,似乎開天闢地時混沌着。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樣表達意境?難道真實的寫實不好嗎?

在一次又一次閲讀這本小説時候,我才似乎朦朧的理解到高更繪畫中所表達的美。精神上的追求如同大自然的美一般魔幻,稍縱即逝,但是抓住即永恆了。

其次,這部小説也堪稱“愛情指導手冊”

愛情對於物質極其豐富而精神空虛的現在來講,受到的考驗更為嚴峻。婚姻無法為愛情保駕護航,有時候反而帶來的是加速愛情的消亡。婦人往往把家庭佈置的温馨、孩子教育的得體、照顧好家庭成員的飲食起居作為的首要任務,男人把事業、地位、金錢作為身份的象徵。大家卻都忽略了愛人之間的精神溝通。毛姆在小説中指導我們“在衝動的熱情前面,這種感情是毫無防衞能力的。”

如果做的都是正確的事情,也就不會出現斯特里克蘭德夫人在結婚十七年後,才知道斯特里克蘭德先生要的是什麼;而勃朗什·施特略夫就不會被斯特里克蘭德先生所拋棄。而恰恰懂得他的是愛瑪。沒有精美屋舍、沒有錦衣玉食,有的只是茅草屋、簡單食物,而查理斯·斯特里克蘭德先生卻生活的比什麼時候都幸福。請有時間問問自己,做的東西是他/她要的嗎?

最後,我把這部小説定義為“理想與生活指導手冊”。

在這本小説中,能讓我欽佩的不是查理斯·斯特里克蘭德。雖然每個人選擇生活的方式是自由的,我無需去評論,只能説查理斯·斯特里克蘭德是一位讓我敬佩其堅忍不拔、追求理想的人,但是沒有辦法尊重的人。而使我真正欽佩的是布呂諾船長。“我在自己的身上也深深感到激勵着他的那種渴望。但是他的手段是繪畫,我的卻是生活。” 布呂諾船長和妻子共同用雙手創造出自己的人生理想。

我們都清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創造好的物質基礎,也是想讓自己和家人能幸福。只是我們在匆匆忙忙工作中,別忘記曾經小時候的我們也想成為“這個家、那個家”!別忘記自己也曾經想學習的興趣愛好!別忘記孩子需要我們更多的陪伴、指導,別讓他們的精神世界也變成一片沙漠!

理想和生活並非是一對矛盾體。他們就如同“月亮和六便士”一樣,月亮掛在天上,六便士就在地下。沒有六便士,又怎能觸摸到月亮呢?只是在地上撿起六便士的時候,不要忘記抬頭看看月亮在那裏。人生匆匆幾十年,上帝創造我們,就是讓我們在這世間生活的豐富多彩。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祝大家活的精彩!

《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2

今天是閲讀《月亮和六便士》第三天,原計劃一天閲讀100頁。第一天之後,隨着“我”的敍述層層推進,我的閲讀進入佳境,不知不覺,現在已經讀完477頁。

正好從第18章到今天的第44章,告一段落,寫了“我”客居在巴黎的所見所聞。

斯特羅夫,一個平庸畫家,畫畫平常,長相平常,心地極度善良。娶未婚懷孕幾個月陷入窘境的布蘭琪為妻,有善良的成分;布蘭琪出軌後幾個月,如果迴歸家庭,他依然願意和好如初,依然有善良的成分。救助病危至命懸一線的斯特里克蘭,並且接到家裏護理使其康復 ,這是實實在在的善良。後來自己的妻子出軌,和斯特里克蘭一起過日子幾個月,結局自殺悲慘死去。他悲痛欲絕,準備回家鄉度日,臨走卻去邀請斯特里克蘭同行,善良仁慈到無極限。

布蘭琪,一個悲劇人物。未婚先孕,悔不當初。無可奈何嫁給斯特羅夫,如果安心過日子,倒是好事。出軌斯特里克蘭,離開自己的丈夫,是決絕的。幾個月後,被斯特里克蘭拋棄,她選擇自殺,是決絕的。其實,生命是最寶貴的!被拋棄,自尊心作祟,也可以不回去。自己努力工作,養活自己,照樣可以過好每一天!

斯特里克蘭,拋妻棄子,一走了之,也罷。始亂終棄,拋棄同居幾個月的布蘭琪,也罷。寧願做凍僵的蛇,得到温暖甦醒了,對救助他的善良的農夫一樣的斯特羅夫咬一口,讓恩人家破人亡也罷。在斯特里克蘭眼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事情,唯一的事情是他的夢想:畫畫!畫畫如同一輪明月高懸蒼穹,皎潔妖嬈!畫畫這個夢想在他的靈魂裏左衝右突,魔力無限,如同旭日東昇一樣,欲要噴薄而出!

金句:“男人的靈魂漫步於宇宙最偏遠的角落,而她(女人)卻想將其囚禁在柴米油鹽之中。

因為女人只會談戀愛,她們把愛情看得很重,那是很搞笑的。她們想要説服我們相信愛情就是生活的全部。”

誠然,金句説的有一定道理。男女有別。男人的世界很廣闊,他們有日復一日的工作(事業),有海闊天空的朋友,甚至時隱時現的夢想。愛情,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他們的視線常常越過家人的頭頂,望向更遙遠的地方。

其實女人也可以這樣,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孩子,照顧好家人,努力工作,有自己的三五個閨蜜,有自己的夢想。不是把愛情當作全部。婚變,不至於晴天霹靂,不至於尋死覓活,不至於抑鬱成疾。忙起來,更精彩!沒有時間煩惱,沒有時間傷心難過!有他,生活美好!沒有他,依然活的精彩!

《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3

想象一下: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證券交易所經紀人,一位平凡普通體面老實的中產階級中年男人,無甚不良嗜好,工作勤懇敬業,有互敬互愛的妻子、健康漂亮的孩子,中規中矩的幸福美滿生活。可是突然有一天,他跑了。拋下了工作和家庭,留下一張紙條,便消失了。

拋家棄子,從熱鬧的城市出走,從鮮亮的職業身份和美滿的社會身份裏掙脱,努力擺脱掉一切束縛,身份、名譽、錢財、親情,這些世人所珍視追求的一切,他視為洪水猛獸,視為牽絆和繩索,唯恐避之不及,統統都不要,甩開,只為一心一意畫畫,即使窮困潦倒,餐風露宿,幾近餓死,又拆散恩人家庭,受人嘲諷辱罵,受盡顛簸流離。畫得好不好無所謂,只是要畫下去。不為留名、不為謀利、不為傳世。只是畫而已。把自己見到的畫下來,如此而已。如此純粹。

為何這突然升騰起的渴望和慾望會如此強烈猛勁,緊緊攫取住他,讓他如此決絕絕情、自私冷酷到匪夷所思?

作者,書裏的敍述者,還有所有知道這件事的人,也同我們一樣迷惑不解,深覺不可思議與不可原諒,可就連他自己也無法解釋,他只知道一件事:“我要畫畫兒”。“我必須畫畫兒”“我由不了我自己。一個人要是跌進水裏,他游泳得好不好使無關緊要的,反正他得掙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好像無法用凡俗動機來解釋。理想太過迷人,他也身不由己。

或者他是在追求美。終其一生,追求以畫筆呈現出他獨特的心靈看到的美,一種熱切地想創造出美的創造欲。只有最終抵達,他才能找尋到心靈的平靜。

心靈的最終平靜。

世界上只有少數人能夠最終達到自己的理想。也只有極少數的人能最終完成心靈的永恆寧靜。

對外界所有一切都無所謂、不在乎。譭譽評價他都視若無聞。這哪裏是普通的心靈所能承受的?歷史上唯有聖賢哲人方能如此吧。所以儘可以恨他的冷酷自私,卻不得不承認這心靈有超乎常人的堅強意志。到最後,只有憐憫、同情,還有深深的震撼了。

這就是天才。

想到弘一法師,世間物質層面的榮華富貴、情色愛慾都遍嚐了,精神層面的書法繪畫、戲劇音樂也都領略了,心還是沒有找到歸宿,意欲尋求最深的究竟。也是捐棄一切,青燈古卷一人獨自去那尋索真理的大海,以常人不可想及的苦行戒律成就慈悲智慧人生。

以及,毛姆真是會講故事的人。細緻刻畫,夾敍夾議,一波三折,娓娓到來。可能時代背景之故,故事的女性或可笑可悲,或可惡可憎,要麼就是又老又醜,毛姆又極擅嘲諷揶揄,所以借主人公之口説出的一些侮辱性的言論真是對女性太不友好了。

《月亮和六便士》讀後感4

最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在大學讀書時校園圖書館裏一個不起眼的書架上,一眼望去那平淡樸實的題目在初次相見的那一刻其實並未勾起我閲讀的興趣來,“月亮”與“六便士”簡單的排列組合,容易讓人產生書中資料無非就是兩物之間簡單比較的錯覺。直至20xx年運營總部十大好書評選的舞台上,我才再一次見到了它的身影,而這次舞台上簡單描述的百字簡介在那一刻瞬間抓住了我的眼球,讓我下定決心將其加入到自己的必讀書單裏。輾轉至今,最後有空利用了週末的空餘時間通讀全書,真正瞭解到了題目中兩物間非凡的象徵好處以及其描述廣闊的生命維度,震撼心靈,發人深省。

記得文中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話語: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而那裏的“他”,指的便是思特里克蘭德,本書的男主人公,一個貫穿整本小説的靈魂人物。全書描述了主人公在四十七歲時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他原本作為證券經紀人的安定生活,選取了繪畫,選取了去追求自己對美的渴望,而他的`生活也從許多人都羨慕的小康生活直接過渡到窮困潦倒、風餐露宿。最後去到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用自己的畫筆譜寫出絢爛璀璨的生命,把生命的價值全部注入到自己追尋的畫布中去,並在他去逝之後,作品被世人所讚頌的故事。

故事描述的十分真實,書中人物原型來自於法國印象派三大巨匠的保羅·高更,文中人物刻畫細膩且引人入勝,雖然文中人物與高更的生平和人格不盡真實,但擅於將戲劇性推向極致的作者毛姆卻用他獨特的文筆塑造了一個更具批判意識的人物,並最終以杜撰超越了事實。在他筆下的思特里克蘭德在俗世的標準裏是一個不負職責的混蛋,他拋妻棄子,過着為人所不恥的流浪者生活。他不懂得感恩,對救治自己的人時常惡言相對,他不愛惜生命,對自己的生命揮霍無度,作者試圖塑造出一個驚世駭俗的主角,他蔑視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綱常倫理,選取忠於自身對美的衝動與渴求,他放縱人作為生物所具有的動物性特質,摒棄了人類身為羣聚生物的社會屬性,這種力量太過於強大,以至於衝破了家庭人倫、社會束縛,也突破了個人對於生活的最低需求。同時,在書中我們也體會到了作者對於社會制度的深入思考,我們許多人從出生就走在了一條被選取好的路上,而這樣約定俗成的行走是否適合每一個人,無論這人天性是喜歡繪畫、熱愛自由,還是莫名的離經叛道,追求小眾的事物,令人所不解。看完這本小説難免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這樣的約定俗成到底是一種快樂,一種逃避,抑或一種枷鎖?

在文中,思特里克蘭德的有句話印證了一個至今不曾改變的道理:夢想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有人認為放棄安定生活尋求漂泊是種愚蠢的決定,但我想這取決於你對生活賦予了什麼好處,取決於你對社會應盡什麼義務,取決於你對自己有什麼特殊的要求。有的人認為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就是追求至高無上的榮耀與權力,而有的人則認為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才是生活的本質與歸宿;有人的享受驕奢淫慾的快感,有的人則迷戀粗茶淡飯的閒適;有的人嗜賭如命拋妻棄子,有的人則寄情山水流連忘返……這所有的追求與迷戀,是否真的就有所高低之分,優劣之分?恐怕這才是最大的偏見。世間太多的觀念對事物的本身劃分了對與錯,人之所以有着凌駕於萬物之上的聰穎其本質的區別就是我們擁有鑑別是是非非的潛力,但是每一個人的人生是需要自己作答的命題,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過着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應當由自己決定,並對自己負責。

《月亮和六便士》全書雖然在表面上講述了一名狂熱的藝術家耗盡生命之火照亮熱情與夢想的一生,但在我看來,作者毛姆並不是在讚美藝術光輝的偉大,更不是在慫恿人們都去摒棄世俗生活去追尋心目中那崇高的月亮,而是在隱晦的想我們訴説,每個人都就應擁有和選取自己理想生活的權力,不管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月亮,還是卑微平凡的六便士,它都就應是能照亮你內心的追尋之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本書值得所有人通讀與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