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沉思錄》讀書筆記1000字3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82W

《沉思錄》讀書筆記1000字

《沉思錄》是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所處混亂世界之身的感受,他在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係,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脱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心的平靜,不僅要思考善,還要付諸行動,他的思想與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治學為人的思想不謀而合。

時刻沉思自身能力修養。奧勒留自幼受過良好的教育,學習過希臘文學,修辭,哲學,法律與繪畫等。在他執政的近20年間,古羅馬帝國水災,地震,瘟疫,饑荒,蠻族入侵,軍事反叛等天災人禍不斷,儘管他以其堅定的意志和超人的智慧,夙興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擋古羅馬帝國的頹勢。公共職責的沉重負擔和個人際遇的沉痛經歷使他陷入了極大的悲觀中,而使他能忍受下來的是哲學,他試圖以"哲學的沉思"來避開人世的紛擾,追求內心的安寧。從馬可·奧勒留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是單單以地位,金錢,容貌來衡量的人,而是一個時刻自省自律的人,一個敢於挑戰勇於挑戰自己的人。在這個快速進步,充滿競爭的社會裏,人心難免變得浮燥。守住自己的本性就必須不斷與自身進行對話,在反思自己的同時不斷加強學習,在學習中不斷剖析自身修養,不斷地對自己進行告誡,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

時刻沉思自身責任良知。我們要時刻深思自己的工作責任,時刻想到要對人民負責,對事業負責,做一個有責任良知的黨員幹部。馬可·奧勒留在文中寫道:"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後被人遺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稱頌別人的威名之後亦與世長辭。""最長久的名聲也是短暫的。"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名利觀,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立足本職崗位,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務實的工作作風,當愛崗敬業黨員幹部;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把對上承擔與對下負責結合起來,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主動承擔責任,主動解決問題。對自身的工作失誤,要勇於承認主動挑起責任,為成就事業樹立威信,凝聚力量。

時刻沉思自身道德品質。馬可·奧勒留在卷一中就如此寫道:"從我的母親,我濡染了虔誠,仁愛和不僅戒除惡行,甚而戒除惡唸的品質,以及遠離奢侈的簡樸生活方式。"一個人的良好品德"閃耀在良好的傳承中",黨員幹部的優良品德在和平年代也應該繼承我們黨一如既往的優良革命傳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銘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優良品德,在本職崗位上做到不唯上,不唯利,不為名,如馬可·奧勒留一樣常思"我為普遍利益做過什麼事情嗎"。要正確對待羣眾,真正把人民羣眾當主人,把自己當成人民羣眾的公僕,走進羣眾,深入羣眾,傾聽羣眾心聲,把羣眾滿意作為工作的最高目標,把羣眾情緒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把羣眾意願化作決策思路。

《沉思錄》讀書筆記1000字

温總理在記者採訪中説:“我把《沉思錄》這本書天天放在我的牀頭,我可能讀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讀。”於是我也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一本温總理讀了一百多遍的書”本以為只是一個宣傳叫賣的噱頭,但真正閲讀過才發現它的確是一本能淨化人心靈的書籍。讀後,感想頗多,受益匪淺。

《沉思錄》是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所著,對身羈宮廷的自身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擺脱了激情和慾望、冷靜而達觀的生活。書中闡述了靈魂與死亡的關係,解析了個人的德行、個人的解脱以及個人對社會的責任,要求常常自省以達到內心的平靜,要擯棄一切無用和瑣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還要付諸行動。

馬可?奧勒留把一切對他發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惡,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心的意見,並且是可以由心靈加以消除的。他對人生進行了深刻的思考,熱誠地從其他人身上學習他們最優秀的品質,果敢、謙遜、仁愛……他希望人們熱愛勞作、瞭解生命的本質和生活的藝術、尊重公共利益併為之努力。《沉思錄》是從靈魂深處流淌出來的文字,樸實卻直抵人心。

讀《沉思錄》讓我有了四點感悟。

一、適者生存。適者生存這一法則不僅僅只適用於動物界,對我們人類也同樣適用,尤其是在當今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稍不留神,可能就被社會遺棄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活生生的,殘酷的現實,如果你不想成為社會的棄嬰,你就必須學會適應周圍環境,適應整個社會。

二、挺住精神。人需要沉得住氣。我們不再是天真無知的小學生,也不再是埋頭苦讀的中學生,我們再也不需要那種懵懵懂懂的莽撞,或者是那種鋒芒畢露的衝動,我們需要的是不到最後決不言敗的精神與毅力,還有在苦海中作樂的坦蕩與大度。所以,當你在苦難中倍受煎熬時,你要對自己説:堅持吧,挺一挺就過去了。

三、寡慾多福。慾望,是人的本性。自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被各種形形色色的慾望所包圍。為了慾望,我們勞心勞力,可到頭來除了累之外,似乎並沒有得到什麼。放下你心中過多的慾望吧,我們需要只是那適當的正確的追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活得輕鬆,活得精彩。

四、辯證思考。猶如硬幣,任何事情都有兩面。遇事,要辯證思考,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地方。世界上,不存在絕對好與絕對壞的事情,所以,當我們失敗時,要想想得到了什麼;成功時,要想想失去了什麼。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過得有滋有味。

《沉思錄》的確是一本能讓人思考的書,讀罷,還沉浸在其中,思考,思考,還在思考。我終於明白了温總理為什麼把這本書放在牀頭,為什麼讀了不下100遍。《沉思錄》讓我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也思考周圍的一切。它的好不是讀一遍就可以領悟的,我也要加強自身學習,多讀,多想,多實踐,讓《沉思錄》真正的`帶給我成長。

《沉思錄》讀書筆記1000字

我去年讀了《季羨林生命沉思錄》,這本書是作者集大成,編輯的季老有關人生的名言名句。我各取所需地把其中的一些語句抄給同事欣賞,交流心得,頗有收穫。我就來個串串燒,再學習一遍,再品味其中的哲理,把它變成自己的語言和行動。

季老説:“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生活在社會上“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越高。”還説:“家庭是一個真正的安身立命之處。在這裏,人們主要祈求的就是温馨。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季老的話普通中見真理,我是個任性的人,頭上有兩個發旋,更加強了我倔犟的脾氣。這兩字箴言,我只做到真字,而不會忍。所以,一生坎坷,幸福指數就偏低了。

季老認為:“人真是一個奇妙的動物,人的一生也多半是奇妙的一生。你想走的路,有時無論如何也走不上。你不想走的路,不知不覺之中,不管有多少曲折,最終還是要走上。”可不是嗎,什麼緣分啦,機會呀,環境啦,輿論咯,國情啊…等等,都把你趕到這條路上。唯物主義不能解釋,那就用唯心論解釋吧。這裏的忍字我是跑不掉的,俗話説的好哇,人到彎腰樹,不得不彎腰哦!

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場搏鬥,“人世間,波詭雲譎,因過錯綜。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連季老都説“我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總是供過於求。所有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壓到了我身上。我自己的性格製造成的這一個十字架。只有我自己來背了。奈何,奈何!”我們普通人身上的十字架肯定比季老的又大又重吧,我這樣想。

季老還論述到忘和懷舊,對我也有啟迪作用。他説:“人生下來,既能得到一點樂趣,又必須忍受大量的痛苦,後者所佔的比重要多得多。而,人能“忘”漸漸地從劇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終於只剩下一點殘痕;有人,特別是詩人,甚至愛撫這一點殘痕,寫出了動人心魄的詩篇…在中國古代,抒情的文或詩,都貴在含蓄,貴在言有盡而意無窮,把讀者的心帶向悠遠,帶向縹緲,帶向一個無法言傳的意境。”人不僅會忘,有時還要懷舊,“懷舊是有人味的一種表現,懷舊能淨化人的靈魂。”季老生活的祕方就是如此吧,忘記痛苦,愛撫生命,感恩戴德!

季老飽受文革之苦,曾説:“好多年來,我曾有過一個“良好”的願望:我對每個人都好,也希望每個人都對我好。指望有譽,不能有毀。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這是季老的感慨,也是我們大家的感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