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範文(通用9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82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範文(通用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範文(通用9篇)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1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在這個歷史文化中又藴含了淵博的文字,藴含了中國美妙的語言,更藴含了從最早的奴隸社會到如今絢麗多彩的現代社會的偉大發展歷程。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經歷了贏利的歡呼同時也經歷了失敗的轉衰,譜寫了一章又一章壯烈的歷史篇章,它為中華的子孫後代留下了輝煌的歷史文化,更體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小學時,中國名著和外國名著相比,我最喜歡閲讀外國名著,因為它和我一樣童心未泯。但上了初中後,我接觸更多的是中國名著,瞭解更多的也是中國的歷史文化,聽説更多的也是有關中國文化,哪怕在聊天裏,聊最多的也是中國文化。自此,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喜歡上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

我最喜歡閲讀的名著是《論語》,我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沒怎麼弄懂裏面的意思。正好在一次上課時,學到了《論語》。於是我對《論語》就有了深一層的瞭解。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寫的,而在《論語》中的句子主要是孔子教授其弟子的內容。《論語》中,使我受益頗深的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一句子,主要思思是: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惘,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懈怠。這句對於此時正值風華正茂的少年來説,真是一個讓人積極向上的句子。

就舉兩個事例來説吧。在我們班的同學中有很多學習成績很好的。這些成績好的同學平時學習多是勤思考,踏實學的。而有兩個同學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思考與學習都是成反比例的。王明平時成績很好,但在考試中往往容易出錯。他在我們班可以説得上是安靜而成績又好的學生吧。在每次上課過程中,老師提出的問題他都毫不理會,只顧着玩他的遊戲。而等到老師寫出答案後,就急忙抄寫,下課後多看這個問題的解答,在平時練習時總能得到高分,而到了考試就出很多錯誤。這就是所謂的“學而不思則罔”。

許玲則是隻會思考而不喜歡學習的一名同學。老師提出的問題們總是積極思考,但不喜歡寫練習,更不喜歡做筆記。所以每次回答老師的問題時,總以為自己全都懂了,根本不聽課。這就是所謂的“思而不學則殆”。

要是這兩位同學能夠學與思相結合,才是真正的懂啊!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離不開認真,仔細,更離不開理性的思考。在人的身體組成部分中,大腦是最重要的部位,既然我們有大腦這一構成部分,就應該學會思考,學會學習,讓我們自己成為大腦真正的主人,敢於超越常人的思維習慣,樂於在廣袤無垠的未知世界裏自由馳騁。中國文化帶給我們的不單是文化的傳承,更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光輝。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2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古典文學是中華民族千年來積累的文化經典,是我國輝煌燦爛的文化典籍中的核心部分,是中華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而書籍是文化的記載,在我看來,《論語》是最具文人氣質的君子品德之書。數千年來,儒家學説一直備受詩人推崇,而孔子也被歷代帝王尊為衍聖公,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我喜愛《論語》,孔子言簡意賅,卻藴含了許多君子品質與精神。

誠實守信是君子之本。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可以説,信是為人立身處世的基點,我們做人可以不通文字,但決不能欺瞞他人,如果我們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交流滿是謊言,那麼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一個人起初有心與你交友,真心對你,而你卻謊言相待,到了最後,那人也會鄙夷於你,不屑於你,這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可若是你待人誠實守信,會有更多人願交好於你,於人於己皆利。

謹言慎行是君子之行。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意思是:“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説,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説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後悔。説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人生在世,若想不留遺憾,當謹言慎行,説有把握的話,做有把握的事,減少失誤,減少後悔,這是對個人對社會負責的態度。這同時也是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謙遜好學是君子之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個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品德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為借鑑,改掉自己的缺點。”為人若是能夠謙遜好學,那麼離成功也就不遠了,學習不僅要從善者為師,還要以不善者為師,以人為鑑,我們應當學習自己不足的,改正自己有錯,一切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喜愛《論語》,其中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感慨而發。可以説,《論語》一書便藴含了古代先賢的思想與精神,博大精深,對後世影響深遠。我們做人,當如孔子口中的“君子之本”,“君子之行”,“君子之風”。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應該成為更好的自己。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3

“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中華上下五千年,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唐詩、宋詞、元曲被人們歷代傳承,中華人民將繼續傳承和創造。

光陰似箭,我已是八年級學生,最近,我正在閲讀《論語》,我相信這是一本家户喻曉的經典名著。

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論語》此書正是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成為儒家經典,歷代傳承。

孔子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對學生的諄諄教誨,每一句話都飽含哲理,我們學的第一句選自《論語》的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彷彿聽見孔子告訴我,三個人一同走路,在這裏面一定有一個可以當我們老師的人,值得我們學習的人。這句話讓無數人懂得相互學習。

同樣的,也有一句教科書上出現過無數次的名言:“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也是出自《論語》,孔子的意思是讓我們選擇別人的優點去學習,對照別人身上的缺點,及時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讓我們受益終生。

學習成長中,怎麼做才是明智的表現呢?“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裝懂,自欺欺人,這才是明智的表現。這是一句至理名言,就像學習一樣,學習知識如果掌握了,可以多做練習鞏固,如果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就要及時請教,不能渾水摸魚,這才是明智的表現。一千多年前孔子就明白這個道理了,我們也應懂得。

當沒有人理解自己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知人也。”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要擔心自己不瞭解他人,這句話也出自《論語》,給讀者們帶來安慰,深深影響人們的心靈,讓人的心靈重歸寧靜。是啊,做好自已就行了,不必執着別人是否瞭解自己。

當自己排斥別人的時候,“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句話告訴我們君子要團結不搞幫派,搞幫派的都是不團結的小人,這句話給我們敲醒警鐘,讓我們不要排斥別人,成為小人。

當你想要抓住過去不放手時,“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要再説了,已近完結的事情,就沒必要去匡正,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了。這句話藴含的道理讓人值得深思,它會提醒你懂得放下過去,抓住現在重新開始。

《論語》是孔子智慧的結晶,他將一生的感悟都傳給了弟子,他的語錄由弟子收錄下來,編成《論語》流傳後世,一千多來來讓世人深受啟發,看了這本書,我瞭解了孔子的思想,也懂得了為人處事。

國學經典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品讀國學經典,受益終生,作為中華民族一員,我們將繼續傳承和發揚光大我們的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4

"你快樂嗎?""不快樂。"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何言快樂?尤其是在這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時代,作為一名教師,更談不上快樂。

閒暇之餘,翻看《四書》《五經》等國學經典,被《論語》開篇第一吸引: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真的快樂嗎?有人認為這不過是一些生活中平常的現象,果真如此,孔子有必要這樣大呼小叫"不亦悦乎"、"不亦樂乎"嗎?學習而經常複習,不是很快樂嗎?不知道你快樂不快樂,反正我不快樂,每次為複習而複習,即枯燥無味又不勝其煩,這快樂從何而呢。

難道是孔子的快樂不是我們常人能體會到的?如果我們同聖人的理解能力有差別,那為什麼在讀到後面類似於"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見賢思齊焉"等觀點的時候又覺得孔子同我們的體驗是如此的相近呢?

後看到第一篇第五:"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這個"時"解釋為時節、時機,心裏豁然開朗:"學習到的東西,在適當的時機,被用上了,不是很快樂嗎?"當我這樣理解的時候,一下子讀懂了孔子的快樂,回想自己曾經因為能夠學以致用時是何等快樂,孔子的人生體驗一霎那間與我們如此相近。不僅如此,"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一下就變得異乎尋常了。它不僅在描述學習、時機、實踐與快樂的關係,而且一語道破了人生的真諦,孔子用最簡單的話語闡述了"快樂人生"這一個他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主題。

就像于丹所説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讓我們感受到一種温暖。孔子以其淵博的學識,廣博的見聞,仁慈的愛心,影響了中華化兩千多年,他的一言一行為無數的後世學者奉為楷模,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所享受的那種歡樂,同樣是我們今天快樂的泉。

孔子思想的核心觀念是"仁"孔子説:"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胸懷坦蕩,就沒有憂慮。他説他自己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又説"求仁而得仁""仁"就是快樂。人想要對誰好,就會對誰好,想要快樂,就會快樂。既然大家都好,那一定是快樂的。仁義必須是快樂的,否則必將與人性背道而馳,不會是真仁義。真仁義出自真心,所以會真正的快樂。

走進孔子,我發現他是一個擁有快樂、懂得和諧的人;走進孔子,我產生了心靈的觸動,獲得靈魂了的洗滌,取得精神了的昇華,變得温和、從容;走進孔子,我提升了思維修養,改變了人生的態度,得到了全新的啟示,獲得了快樂的人生體驗和人生境界。

真正的成功必然伴隨歡樂,只有心裏的微笑才是真正的微笑。因此,人不應該隨波逐流,而應該把眼光從外界收回,凝視自己的內心。讀懂自己內心的那一天,就是成功與快樂的那一天。是的,在當下這樣紛繁的喧囂世界,作為一名教師,更要能守住心靈的淨土,守住寧靜中的快樂,懂得"愛人"和"禮遇",用孔子的仁愛之道,去追尋教師的快樂和幸福。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5

讀了《論語》這篇著作, 我受用不盡,不僅知道了做人的道理,還親密接觸,讓我對孔子瞭解的更深更多。

《論語》書是對孔子日常生活的舉止與語言方式,還有記載中國史代偉人對孔子的評價與生活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反應了孔子與別處倆人行走中,必定有一位是其師傅,還反應了孔子好問好學的不屈不撓 的學習精神;他還非常謙虛,自己成了老師,還是求學,對問題都不恥下問;不像我們,遇到獎勵就萬分驕傲,遇到困難就不理不睬。在我練字期間,我在書法班的名譽上是大名鼎鼎的;於是,我非常驕傲,在學校的作業本上寫得亂七八糟,還差點被批入“差字黑名單”;自從讀了這本著作,我在數學方面的字體大有進步,連老師都對我刮目相看;有一次,還在課堂上公開讚揚我的作業本呢!原來論語是多麼重要啊!

因此,我們要向孔子學習,不能驕傲自大,要做一個謙虛有學問的人,並向孔子取長補短,讓自己更完美!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6

《論語》是凝聚我們中國人智慧的一本書。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買了一本孔子的論著—《論語》,並語重心長的對我説:“《論語》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可以教給我們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聽後迫不及待的翻開《論語》,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意思是説:做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就必須做到隨時隨地都在學習中,內心充滿着掌握真理的愉悦。“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知。”這句話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説:要學習別人的長處,用別人的短處來反省自己的不足,並且改正。讓我明白了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是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別人的缺點呢,就用來當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缺點,有,就要把它及時改正。沒有,就用來告誡自己,以後不要犯這些錯誤。這句話一直伴着我健康快樂的成長,無時無刻的給我警示,指引我如何去做。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論語》應當是階梯中非常重要的一級,學習《論語》,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好多做人的道理。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7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身為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該説是中國儒派的創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言論,大多關於學習,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閲讀。

《論語》中有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告訴我們,學習知識並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温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的過程,懷着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也在強調温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從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現。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閲兩句話,就收穫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驗,最後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典古文中較優秀的一部,經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它們難道不是我們的文化老師嗎?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8

《論語》是一部舉世聞名的國學經典,許多人崇尚它“和為貴”的處世哲學,而我,則更迷戀它對理想的追隨。

確實,整部《論語》都隱約的從禮儀、為政、學習等方面體現着對理想的追求。在《論語》裏,有一大段還特別描述了它。 子路、曾皙、冉求、公西華和老師——孔子在談理想。子路搶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給我一個很大的國家,但兵荒馬亂、禮樂崩壞,我用三五年的時間,就能把敵人趕走,而且人人都舉止高尚,成為一個禮儀之邦。冉求在老師叫他之後慢慢地説道:給我三五十里地,那裏也有戰爭,給我三年時間,我就能把國家重歸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這麼短的時間裏變成禮儀之邦。他們的態度可謂一個比一個謙遜,到了公西華,他説他只想做一個幫助實行禮儀的道士。 最後,孔子叫到了一直在專心彈琴的曾皙,只聽琴聲漸輕,“當”一聲,樂曲結束,曾皙坐了起來,説道:在萬物復甦的春季,我帶上朋友、妻子還有一羣孩子,到剛開凍的河裏去洗澡,然後去唱歌跳舞,之後,就唱着歌回家。 這時,一直不發話的老師説:“我同意曾皙的觀點。” 老師私下裏又對曾皙説:“他們三個人的理想太不切實際: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個禮儀之邦;冉求雖説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個國家,有人民羣眾,有政府;公西華只是想做一個道士,但禮儀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點,最重要的是,他傾聽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是啊,我記得蘋果之父——喬布斯説過: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追隨人的內心心靈和直覺的勇氣,因為心靈會告訴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而現在,許多人很忙碌,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都在為別人而活。現在還有多少人在仰望星空?有多少人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會去傾聽花開的聲音?所以,我們不應該只活在鋼筋水泥的森林裏,不應該只有一顆冰冷的心。 那麼,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這時,你會全身上下都充滿了能量。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你會很快樂。 所以,就請你停下疾行的腳步,等一等落在後面的那份純真、那份快樂,去尋找真正的理想吧!

國學經典論語讀書筆記9

雲遊書海,翻閲古籍,經典無處不有,中華文化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令世人驚歎不已,儒學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影響着世代炎黃子孫,讀其《論語》,滲透人生真諦,學會處事原則。讀了《論語》,懂待人接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流傳自今的名句從小就教導着我們要善對朋友,禮貌待人,人生在世,朋友是我們最不可缺少的,正是因為有了朋友,我們的生活才不會那麼單調,我們的生命才不會那麼枯燥,而與朋友相處,我們又應該做到什麼呢?就如《論語》所道,我們應該以熱情樂觀的態度去對待朋友,這樣,友情才會更加珍貴,朋友才會伴你一生。

讀了《論語》,讓我以後會以更真誠的態度去對待朋友,讓我更珍惜那些來之不易的友情。讀了《論語》,知生活智慧《論語》道:聖人千慮,心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再偉大的人物考慮問題,都會有不周全的地方,然而再笨的人思考問題,也可能會想出一引起有益的意見,就如契訶夫所説: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應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在生活,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就放棄自己,就夫去自信,即使我們沒有別人聰明,我們也應該勇敢地面對每一個問題,不怕愚昧,只要勇氣。像貝多芬一樣,即使雙耳失聰,也用心靈譜寫奇蹟;像愛迪生一樣,即使失敗多次,也用智慧帶來光明;像海倫?凱特一樣,即使身體殘疾,也用毅力戰勝病魔,永遠的相信自我,超越自我,就一定可以做到。

讀了《論語》,解學習人生學習乃人生之大事,而方法又是學習的心臟,《論語》就告訴了我們“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要思考才會得以昇華,才能從中提取珍寶,我們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在一起,才是學習最高的境界,學習不只是學習,而是給予我們一個思考的大舞台,展現的大世界,所以,結學與思兩者融為一體,是《論語》給予我的,也是告訴天下每一位學者的。小小《論語》,給予我人生大大的智慧,收錄着的不只是經典,更是精神與靈魂的結合體,讀了《論語》,感世間百態,悟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