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精選11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52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朝花夕拾》讀書筆記(精選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精選11篇)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

我讀魯迅先生的這篇充滿對童年回憶的散文,正如讀着發處魯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間,我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他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但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在三味書屋,當他讀書讀得入神時,卻沒發現他的學生正在幹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優質戲,而魯迅正聚精會神地在畫畫……

一切感受都是那麼天真爛漫,令人回味,也許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鳴吧,尤其是作者以一個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充滿激情。

魯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現了他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股熱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2

童年的蹤跡在我們和魯迅的記憶中淡淡隱去,而今,我們卻要繼續追它那輕快而又沉重的步伐,走向光明的深處。

百草園,在魯迅的筆下,彷彿充滿了活力與快樂,可以想象魯迅曾經是那麼自由,那麼快樂,脱離了塵世的喧囂,不必再為生活發愁,不必再被那丁黑暗的時代所禁錮。然而,漸漸長大,時代漸漸變換,只有童年的歡樂慢慢消失在無窮無盡的書山學海中。我們也像魯迅一樣背上了沉重的書包,眼看着童年在風雨聲中走遠。

家長們!能否還給我們一個快樂的童年,一個沒有滾滾而來的學習和作業的童年。

魯迅和我們一樣憎恨的並不是家長,而是他們腦中的思想。曾聽過一句話:沒有興趣,任何成功都顯得蒼白。

他們逼迫孩子,急於讓孩子成才的渴望這時反倒變成了“幫倒忙”,一廂情願的自信的以為這樣可以幫到孩子,這也正是人類的缺點:過度的自信。

從更深的層面上來説,當時家庭的結構,倒真有點像社會的結構。頗似清朝末期的“文字獄與君主專治。這更是封建社會的缺點與漏洞。

千千萬萬的“小家”組成了社會了這個大家。我認為這也是當時社會腐敗的原因。當今的社會這樣的情況有所緩解,但這樣的情況還仍在出現,不能因為學習上的關係而耽誤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們要加快追尋童年的步伐,而不是在這兒唏噓長歎,過去的時光如清風,從手中流去,應當珍惜它,珍惜自己來之不易,一生只有一次的童年。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

讀這本書的原因很有趣,孩子上語文輔導課時,我旁聽。正巧老師講的就是這本書中的《阿長與山海經》。老師很生動形象地講述着,激起了讀這本書的興致。索性這個月就看它了。

《朝花夕拾》正同於它的名字一樣,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裏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鮮花有了晨曦會顯得更加嬌嫩,到了夕陽西下時分去摘取,失去了剛剛盛開時的嬌豔與芳菲,晚霞的照射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在風的導送下,讓人浮想聯翩。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魯迅的作品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滿是好詞佳句的華麗。卻更能吸引讀者,彷彿在給你講故事一樣。比如範愛農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總像在渺視。又比如“卻仍然看見滿牀擺着一個“大”字”。這就是魯迅在描寫人外貌特徵和習性時的特別手法。他可以生動地表現出一個人的特點,又增加了幽默感。魯迅不管是對他人的讚揚或批評以及對那人的各種看法,都豪不掩飾地寫出來。因此,我比較喜歡他的文章。例如〈阿長與山海經〉。內容大概是這樣的:長媽媽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討厭她,特別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極不好,但她也懂得許多有趣的禮節,是我不耐煩的。之後,她給我講“長毛”欺壓百姓的殘忍故事,她偉大的神力讓我敬佩。然後,在我極度渴望者〈山海經〉時,阿長為我買來。我又一次對她敬佩。最後,她辭了人世,我默默為她祈禱。文章通過一次一次對她態度的轉變,突出了阿長的樸實。

《朝花夕拾》十分耐人尋味,它反映着封建社會的'種種陋習:有寫人吃血饅頭,吃人肉。人們迷信,古板,纏足,互相欺詐等等都受到了魯迅強烈的批判,也讓我不由得為那些人們感到悲哀。魯迅先生是一派大作家,他的童年並不乏味。他是鄉下人,卻能和城裏人一樣去讀書。少了鄉下孩子的粗狂,多了一份知書達理。少了城裏孩子的嬌氣,多了一種大度氣派。他懷念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日子,與小蟲子們為伍,彷彿這樣的童年才夠味兒。趁大人們一愣神,以神不知,鬼不覺的神速,鑽進百草園。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也會來伴奏,魯迅的童年似乎是在一首大自然圓舞曲中度過的。枯燥,乏味,是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齋的最好的詮釋。稍稍偷懶一會兒,也會被壽鏡吾老先生的一句:“人都到哪裏去了?”喊回來,整天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閒來無趣。

從書卷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有人説: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裏有沒有感情。老師也曾説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成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確實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熾熱的情感卻展露無疑。他希望與大自然真正擁抱在一起,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

讀着讀着,我頓時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的小孩子,身上散發着陽光般的氣息。小時候,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祕的地方,看着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後因為自己躲的技術太高超,逼得小夥伴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這裏,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説不上來是什麼。好象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象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讀《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

《朝花夕拾》是對逝去歲月的回憶,有真摯的情懷,有無奈的感傷。歡快的時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襲來,鬱悶不樂的時候,我感到無名的寂寞前來吞噬。這一切,確實是能真切感受得到的。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4

其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我再熟悉不過的一篇文章了。七年級學習這篇課文時,我真可謂拿出了一百分的精神。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還有鳴蟬、黃蜂、叫天子,至今都記憶猶新。美女蛇的故事,讓我不禁也想起小時候外婆所講的野人婆婆,説是晚上不睡覺的小孩子會招來野人婆婆,要吃小孩子的手指。如今再憶當時睡不着覺害怕的樣子,甚是天真。

同先生一樣,我在冬天也總是渴盼下雪,一眼望去,無邊無際的白色總能讓我感到歡喜。與先生不一樣的是,現在小夥伴多,拍雪人顯得更為有趣,不過偶爾還是能看到有六七歲的小孩子拿着麪包屑捕鳥。

魯迅到了三味書屋,便不能亂問問題了,這與現在是不同的。那時魯迅的先生博學而又嚴厲,總是要求他們讀書、對課,體現出封建教育對兒童思想的鉗制。至於描繡像,我小時候也幹過,只是沒有像魯迅先生一樣堅持描一大本罷了。

他們都説初中生有三怕,而裏面最怕的就是周樹人。可是就我而言,對於這位偉大的先生,我有的都是尊敬。他總是用最平淡的語言寫出最真切的情感,我想這才叫會寫文章吧。就算是諷刺“正人君子”的《狗·貓·鼠》,也引起了我的共鳴,對於弱小者,我們應該學會同情,而對於暴虐者,絕不能寬恕。而《阿長與<山海經>》中阿長,則讓我想到了奶奶。在我的童年中,奶奶的形象幾乎是與阿長一樣的,善良、樸實,迷信得很,總是不放心我,嘮嘮叨叨,卻又為我付出很多,願意到處給我借西遊記的小人書。《二十四孝圖》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腦海裏不由浮現出小時候的晚上,媽媽把我抱在腿上,打開橙色的枱燈,給我講的那些孝敬長輩的故事。儘管那時還不懂,卻也知道了孝道的重要。今天再回顧《二十四孝圖》,發現有些行為確實太過殘忍,封建孝道不懂得顧及晚輩的生死,讓人倍感心寒。

哼唱一段舊時歌謠,懷念那扎兩條辮子跳皮筋的時光。

孩童無忌的笑嚷,和着草地上沁人的香。

那一年的我們還衝着井裏扔石子,那一年的我們還不懂為什麼ABCD讓大自己十幾歲的哥哥姐姐皺了眉頭。

朝花夕拾,就是那時的寫照,現在的情。而魯迅,在數十年前回頭朝漫漫行路一望,我便看到了樹根底下的年華。

在那段時光內,文言文與白話文的鬥爭依然如火如荼,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對妨礙白話文的守舊人羣痛恨至深,正如他所描述的,哪怕是世間最毒最黑的咒言,也應加諸在他們身上。我顫慄於魯迅的決絕,為尋求因果的根源,去看了他撰的《二十四孝圖》。書中提到,當時中國的孩童書籍簡陋,遠不能與歐美國家相提並論,卻好歹圖文結合,有些懵懂。可恨文言浪潮的到來,彷彿是一羣洪水猛獸,要把讀書的樂趣洗刷乾淨。我此刻不禁為那些幼童默哀。時至今日,教育業的發展已非往日所能比擬,甚至是寓教於樂的國外教學方式也已經被逐漸接納,連課本上的習題都有彩色的漫畫點綴其旁。倘若到了圖書館,感覺就似比百花齊放更像繽紛的海洋。再讓我來品讀古韻悠悠的《荀子》,不但會嫌封皮嚴肅簡易,且在內容上大難適應晦澀難懂的文字。思量彼時七、八歲的小兒就要日日人手一本唸誦,辛酸和憐惜就撐滿了心田。

七、八歲的年紀,應該是在翻閲着帶拼音的《西遊記》,模仿着插圖上的齊天大聖,暗暗憧憬那些英雄們得意的戰績;七、八歲的年紀,應該是和同伴在院間戲耍,或者偷偷跑到大自然的天地間奔跑,把學習當成新奇的未知物。

那麼,魯迅七、八歲的年華,若是倒帶回去,命運的轉輪又該沙沙吟出什麼調子的歌謠呢?我凝神諦聽。

恰應是百草園內歡快的童聲與三味書屋沉悶的轟響快速連串的琶音吧。起伏的旋律又勾起了我回憶裏的塵霜,我在泛黃的紙頁中覷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意境。徘徊在蟬鳴長吟,黃蜂微伏,雲雀直竄雲霄的樂園中,與蟋蟀的琴聲、何首烏藤、木蓮偎在泥牆根一帶。魯迅的童年如同生活在伊甸園的天之寵子,沉浸在歡樂的玩鬧之中。可惜,伊甸的樂土輕易地被打破,學童們鎖在先生們製成的囚籠中,再也無法日日哼唱田埂上的童謠。沉重的墜落,憶昔何其心悵。

我看着時光機裏的沙漏,聽一曲舊時歌謠的呢喃。

忽而一起一首詩,於是默吟: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

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

明日落紅應滿徑。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5

落花紛飛,明年依舊繁花似錦;落葉紛紛,明年依舊枝繁葉茂;白雪飄飄,明年依舊生機勃勃。花落花開,春去秋來,可時光卻一去不復返,連同那被遺失的財富,沉澱在時間的長流。

合上書頁,我心中不禁感慨萬分。故鄉、童年之所以充滿魅力,主要的原因還在於“距離”。距離幫助我們推開眼前必須面對的事,讓身邊的煩惱暫時遠去。而《朝花夕拾》的魅力就在於恰到好處地設置和利用了這樣的“距離”,讓我們看到了魯迅一方面真切、自然而樸素地回溯着“過去的故事”,另一方面卻又沒有因為沉浸於“過去”的趣味而如中國古代知識分子那樣的“忘我”甚至“自失”起來。

魯迅的回憶雖然看起來都是自由寫作,隨意、灑脱,但整個作品其實的存在一個不自覺的核心主題:這裏不是一般的童年瑣事彙編,而是一個生命的成長記錄。而我,從這本《朝花夕拾》中感悟到了許多,特別是那篇《藤野先生》。在關於師生友情的《藤野先生》中,魯迅所要挖掘的便是一種超越功利的人間真情,這真情對於魯迅具有巨大的“原動力”的意義,是他突破各種“正人君子”圍攻的精神支柱。而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也使魯迅的愛國意識甦醒,悟到醫學也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魯迅那強烈的愛國情懷,藤野先生毫無保留的傳授,這些,不正是現在許多人所遺失的財富嗎?

在當今社會,有多少人升旗時還在嬉笑打鬧,有多少人在消遣時光,遊手好閒,又有多少人丟棄了祖國的傳統,追溯西方的文化,遺失東方的寶藏。是否還有人升旗時莊嚴肅穆,是否還有人在未來祖國的未來努力奮鬥,成為祖國未來的頂樑柱,閃耀的明星,又是否有人傳承民族的精神與財富,將其發揚光大?

自古以來,老師的諄諄教誨一直都是每個學生一生的警示燈,讓漂泊的迷失的學生找到前進的方向,猶如燈塔。“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便是老師。“傳道授業解惑”這是老師一生的職責。而藤野先生對學生傾注的無私的愛,平等公正、一絲不苟的精神,給當時那受盡侮辱和歧視的弱國留學生是多麼大的鞭策和鼓舞啊,藤野先生那高尚的人格魅力,算不算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呢?

財富,那遺失的財富,究竟是什麼呢?是那海盜的寶藏,是那珍貴的礦石,還是那價值不菲的稀世珍寶?都不是,是那可貴的精神,是金銀財寶都兑換的精神啊,猶如那一去不復返的時光一樣彌足珍貴的精神啊!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6

朝花夕拾

獨戀黃昏

黃昏不僅僅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端。

——前言

黃昏之美,那靜謐的、令人心如止水寧靜美,使我痴迷不已。在那廣闊的原野上,漫天的紅霞隨處飄動着,夕陽在天際緩緩垂落,如同那即將沉睡的美人一般,呈現出那黃昏遺留之際的寧靜美,使我深深沉浸其中。

夕陽的餘輝微微在金色大地上斜鋪着,朝霞也在那黃昏的渲染下變成絢麗多姿。遠處的羣山中的草木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了“沙沙沙沙”的響聲,如同給那黃昏的隕落奏上一首離別曲,為黑夜的降臨敲響起前奏。

在我眼裏,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天一般,幼年即清晨,晚年即黃昏。雖説“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但也大可不理會它,因即使在晚年,也能大放出光彩。

記得在我幼年時,父親曾給我講過他年青時的經歷,其中一件事令我記憶猶新。在父親年青之時,曾去過許多地方,其間也經歷過許多十分有趣的事情,但另他印象最深的,也只有那一件事了。在一次隨團去登山時,看到一位年近六十餘歲的老人,在和他們一樣向着那頂峯發起挑戰。父親一行人也曾想在路上扶老人一把,但是老人卻拒絕了,只是説了一句話:“我雖如黃昏遺留之際,但我卻不服老!”

“不服老!”對,就是不服老!許多人怕自己老去,似乎那樣,生活就毫無意義,也沒有什麼意義性了。但大可不這樣想,即使在老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的追求,也會活出滋味,國畫大師齊白石也是這般,他也在晚年時學成畫技,成為千古流傳的國畫大師。

“人老,心不老!”黃昏不僅僅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端!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7

隨手翻開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在字裏行間感慨着年少輕狂。

《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原名為《舊事重提》,一向得到極高的評價。魯迅説:“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朝花夕拾》,正如它的名字一般,這本書,是魯迅在風燭殘年的歲月中寫下的。他老了,回憶着當初的一點一滴,心裏還是會有當初天真爛漫的感情吧。晚年回想着小時候的事情,想必也別有一番風趣吧。如同在清晨盛開的花朵傍晚去摘取一樣,雖然開放時的嬌豔已經退去,但夕陽的映照更為它平填了一份神祕與美麗。我的神思似乎飄向那份年幼童真的時光。

在《百草園與三味書屋》中,我感受到了百草園的無限樂趣,百草園與三味書屋正形成對比,魯迅用文字寫出了以前的無憂無慮,寫出了在三味書屋的乏味,很好的體現了他對舊時私塾的不滿。

我讀着這些文章,似乎看到了年幼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時鑽進了百草園,捉昆蟲,摘野果……那份自在與快樂,在書的這頭的我都可以體會得到。他之所以能寫出這些,正因為他對自由的嚮往和對熱愛自然的童趣。

還記得我小時候,也擁有同樣的美麗的童年呢。我喜歡奔跑在小路上,就算是盲目地跑着,也會因為風在耳旁吹過的聲音感到興奮與充實。我也喜歡藏起來,看着夥伴和父母找我的焦急身影竊笑,然後再靜靜地走到他們背後,若無其事地拍拍他們肩膀……。

幼時的時光已走遠,留下的只有回憶,童年真的很讓人懷念呢……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8

初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就像品一杯淡雅的茶。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平淡,但回味後,脣齒間都是餘香。初讀時,你也許感到有一些不知所云。細細想來,才能感到其中之真諦,然後便能深深震撼你的心靈。亦如這本《朝花夕拾》,我感受到的是信念的力量。

朝花夕拾中,寫魯迅先生年少時發生的一些故事,如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的事,父親生病就醫時……但細讀下來並不是只有故事這麼簡單,更多的是想透過故事來揭露社會。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大眾清醒。

站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去看戰爭年代的魯迅,去看他的朝花夕拾,我覺得這本書滿含着無奈。一場大火之中,所有人都被困在了火海之中,所有人都在沉睡之中,但卻有些人醒了,他希望讓周圍的人能清醒,然後一起逃出去。可週圍的人卻無法喊醒,魯迅無疑是這早醒的人,他也想用他的文字使人們清醒,但這卻收效甚微。

即使是這樣,魯迅先生也不願意放棄,從《朝花夕拾》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信念,一種堅信,堅信着中國能夠站起來的信念。在今時今日的我們身上有看到信念嗎?有的人是有的,但大多數人身上是沒有的,你沒有自己堅信的東西,沒有指路標,那必然會迷路,《朝花夕拾》中傳遞的信念給了我很大的啟迪,讓我明白了很多,希望更多人能從中參悟出更多的道理,指引更多人在信念的光輝下不斷前行。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9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魯迅先生口中的下雪的百草園這麼有味道!童年時的回憶竟如此真實,《朝花夕拾》這本書,帶出了魯迅的精華。

每個人各有不一樣的童年,童年有精彩的部分,也有糟糕的部分,好比魯迅。

我的童年也是豐富多彩的,不曾有與魯迅類似的經歷。

我們這兒是南方偏東,下一場雪可不容易。但在六歲那年,突如其來的大雪,使我體會深刻:樹上掛滿了雪,像一片片遮陽傘,把大地全蓋住了。我和小夥伴一見這情景,可樂了,捏一個雪球,使全身力氣,向對方砸去,這一點也不痛,你打我扔,東跑西跑,現在,每個人的帽子裏積滿了雪,一揮,形成了一個風暴似的東西,它的威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一根已紮根的小樹幹它都能折斷。最妙的是堆雪人,開始,是一個小雪球,在草地上滾不一會兒,就變得很大,再拍拍,結實的很,再做一個球,壓在大的上面,最後添上眼睛,嘴巴,痞子,大功告成,一個胖呼呼的雪人出來了。可笑的是,妹妹一好奇,一個勁的撲上去,頓時,雪起沖天,我們都看不清路了,哈哈,妹妹成了大熊貓,身上臉上全是雪。

這令人難忘,而現在,已經失去對它的興致了,希望能慢慢找回它。

童年,為什麼你要離我遠去,《朝花夕拾》,你又將我的童年一把抓住。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0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夠。”

魯迅先生的晚年,也是重病在身,不知在那樣的時刻,回憶是怎樣的一番滋味。《朝花夕拾》,正如它的名字,超凡脱俗。

看了這本書後,童年的點點滴滴浮現在心頭。兒時的所有,遠去後再次品嚐,似乎也只是“不過如此”。沉澱在那個名叫“歲月”的時間裏,一切都會像陳年老酒般甘甜。魯迅先生的兒時豐富多彩。百草園中的老樹、小草、野花便是他的朋友。他還坐在枝頭吃野果,雖然啟蒙老師對他嚴厲,但也改變不了他的幼稚天真。

魯迅先生兒時是長媽媽一手帶大的。長媽媽是個不完美的人,出生在農村,身上帶着迷信、無知、粗魯等種種缺點,但長媽媽對魯迅先生的關愛,讓我們體會到她的樸實誠摯。魯迅先生對她無言的感激、敬佩和思念,究其原因,無非是一個“真”字。寫真事,表真性,訴真情罷了。

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天真爛漫,令人回味,引起了我們的共鳴,才會讓我們覺得魯迅先生兒時的生活充滿真意。

童年已然遠去,一去不復返了,不如在生活中乘風破浪,讓往事在回憶裏波濤洶湧吧。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1

魯迅先生回憶童年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過:“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可見他的童年多麼有味道,即使時光久遠,也記憶深刻。就像日出時的桃花,在陽光的照映下綻放出它的美,在清晨中散發出它的香,那美就映在你心中,令人回味無窮。

每個人的童年就像五味瓶,有苦有甜。我讀過魯迅先生的一篇篇童年回憶畫面,一切是那天真爛漫。他很頑皮,在百草園,牽連不斷地拔着何首烏根。最讓我有印象,是魯迅先生聽故事被教訓:所以倘有陌生的聲音叫你的名字,你萬不可答應他。

這句話使我想起小時候出門上一課,父母常常叮囑我們不要聽陌生人的話,別跟他走。有時卻不以為是,很不耐煩,可那是父母對我的關心。

我只迷迷糊糊記得,我的童年大部分被壓在學習下,被埋在堆積如山的試卷下,周圍的視野被擋在教室中。快樂的時光卻在節假日裏,能有出去玩耍的時間,然而要好好珍惜,尤其是過年到温州買衣服,甭提有多興奮了。童年並無多少美好時光。

童年就像星空中璀璨的明珠,我是多麼嚮往魯迅的童年,嚮往魯迅的百草園無窮無盡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