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初中《朝花夕拾》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64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朝花夕拾》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朝花夕拾》讀書筆記

初中《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敍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魯迅超多使用了比較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敍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之後在寫道“我”不得不告而別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的反襯了之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説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戴領帶;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地,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比較手法,較好的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敬仰。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構成了鮮明的比較,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讓人眼前不由出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畫,而從書卷裏散透出的天真爛漫,不經意間似乎也把我感人了,或許魯迅的文章真有什麼魔力吧,他用一個孩子處事不恭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鳴。

小的時候,自己也曾擁有過那樣的光輝事蹟,喜歡坐在河岸邊看着鴨子從身前遊過,板着手指頭細數“一隻,兩隻……”;喜歡奔跑在林間小道,拋開心中的不愉快,盡情去笑,不用管禮數是否;還喜歡躲在一個隱祕的地方,看着同伴進進出出找自己的忙碌身影,最後因為自己躲的技術太高超,無奈,只得向我低頭認輸。想到那裏,心中有種竊喜的感覺,説不上來是什麼。好像是一個小小的“陰謀”得逞了,又像是躲過了一場小小的“災難”。

《朝花夕拾》,正同於它的另類名字一樣,魯迅先生在老了,累了時,回憶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吧。像是在嘗一道佳餚,細細咀嚼,幼年時童真的味道留在心頭,慢慢漾開。

有人説: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會寫文章,最主要還是看他的文章裏有沒有感情。老師也以前説過: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變得有血有肉的。我不得不承認魯迅的確厲害,他的一切話語雖然平淡樸實,炙熱的情感卻展露無遺。他期望與大自然真正的擁抱在一齊,憧憬在山水間流連,嚮往與小蟲子們打成一片的日子。讀着讀着,仿若年邁的老人瞬間變成了一個活力四射的小孩子,身上散發着陽光般的氣息,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以前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

初中《朝花夕拾》讀書筆記2

初中以後,我就發現每本語文書上總歸會有魯迅先生的文章,而且幾乎每篇文章都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朝花夕拾》。

一旦談及魯迅先生的文章,老師都會細細講來每篇的故事還有魯迅先生的寫作背景。《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

本應是快樂童真的童年,因為當時那個黑暗的封建社會,迂腐的氣息,所以魯迅要痛罵,痛罵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封建社會。從文章表面看,魯迅似乎都是用了些温情的文字,其實,他把憤怒藏得更深。有人説柔軟的舌頭是最傷人的武器,也許魯迅先生正是想達到這個目的吧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敍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着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説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魯迅在《朝花夕拾》中對一個人用了相當多的筆墨,那便是魯迅的保姆長媽媽,她是個需要一分為二看待的人。因為社會的影響,阿長保留了許多迂腐的習俗,像在新年的早晨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還盲目地對長毛的故事妄加評論,甚至還踩死了我喜愛的隱鼠。因此,我對她懷恨在心。看到這,讀者在腦子裏勾勒出的是一個活脱脱粗俗、守舊的婦女形象。然而,魯迅對她的印象遠不止這些。她有可愛的一面。阿長知道我喜歡《山海經》,跑了許多路,幫我買來了《山海經》。由此,我又認為她有偉大的神力。在《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尾,魯迅表達了他對阿長的愛,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讓阿長安息。

《朝花夕拾》中還有幾個人物,他們的留給我的印象也是極深的。一位是範愛農先生,魯迅一開始對他的印象是不好的。原因是範愛農的老師徐錫麟被殺害後,範愛農竟滿不在乎。魯迅對他的看法幾乎是漸漸改變的,直至範愛農就義,魯迅開始變得景仰他了。另一位是衍太太,她在《父親的病》中出場。在父親臨終前,她讓魯迅叫父親,結果讓父親已經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彷彿有一些痛苦。後來父親死了,這讓我覺得是我對於父親最大的錯處。衍太太對別的孩子們很好:慫恿他們吃冰,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髒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讚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為這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

《朝花夕拾》就是這樣一部用平實的話語,生動的人物形象,豐富又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重重地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初中《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

我不是一個愛看書的人因此從來沒法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每每在看書的是時候心裏總會湧現很多亂七八糟的事情,譬如悔恨過去,而又迷茫於未來。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使我在閲讀的過程中總是流離於書本之外的世界。

初看《朝花夕拾》的時候我仍舊沒有改掉將思想置於書本之外的空間,眼神久久地注視着斑駁的桌子之上。我的`手習慣性地翻頁,許久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思維還沒有跟上翻動書頁的手指。

於是又翻回來,翻到第一句話——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我的心忽然地沉靜下來。原來魯迅先生也跟我一樣呵,而轉念一想,我卻沒有資格跟他一樣,他是那樣地忙碌,我不示是個愚笨學生罷了。就這樣,我讀起來,會晤早已消逝多時的老朋友——書。沉醉於氤氲在心中的書香。

魯迅的文筆中多是帶着濃重的批判味道,簡潔而不失風采,沉重又不乏樂觀,總是讓我讀出一種奇異的趣味。那種灰諧的表現力是我所見過的散文中絕無僅有的。我無比清晰地感受到卑俗與醜惡、初真與純淨在生活中起着如此激烈的矛盾,文中的對比和借喻令人深思。我讀得最為淋漓盡致的大概算是《狗。貓。鼠》這一篇,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麼嚴,見解之獨到,若望穿歲月,會發覺舊中國離我們很遠很遠,但設身處地又有強烈的同感,這就是所謂經典的魅力。它正義的人以光明的寄託,給俗氣的人以超凡的思想,我又屬於哪種?——可以説,我曾接近於前者,但遠離書籍的一段虛無時光中,我都已經聽見我墜落的腳步,竟已和後者無異。

同樣令我感受深刻的,是那平和的回憶之韻。《朝花夕拾》那是在過去拾取光明、希望。他始終在對比之中思考與領悟,這才是真正的回憶。而我在回憶中常犯錯誤,甚至令我將欲身陷沼澤,愈發迷失——我過於迫切地想重返過去的榮譽,然而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只會讓人在空想中枯瘦;於是我又計算着未來。終於我發現手頭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根本不必糾結,不必患得患失。

書中最大快人心的,於我來説乃是對正人君子的譏諷。如《父親的病》一章中,庸醫之虛偽、故弄玄虛,仍一副怡然自得之態。正人君子受盡傳統觀念的束縛,尊妄自大,毫無獨立人格,迂腐至極,卻又毫不知情。例如今晚我在教室寫作業,立即便有人笑我傻。理由是這項作業八成不用交,顯得自己聰明、深明大義、受人擁戴。我從不覺得這樣寫作業沒有意義,像他們那樣應付的形式,我覺得作業不如不做。更壞的是他們不但亂寫、抄襲答案,還傳染這種風氣,蠱惑人心。我只是覺得很是好笑,忽然覺得在生活中,用魯迅這種獨到的眼光隨處評評判判,倒也是一件快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