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南渡北歸讀後感作文10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1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南渡北歸讀後感作文1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南渡北歸讀後感作文1000字

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提到中國內部的動亂時期除了打打殺殺的士兵將領,文人學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視的。他們的精神從不動、毫不畏懼。

不忍憶王國維大師的投湖而死。一天的安詳平常,卻被那投湖一聲脆響刺的乾乾淨淨。頭陷淤泥足可見王大師一心求死的態度之堅決精神之強大。正如這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讓人久久從難以回神。

是的,或許在平凡人眼裏,認為這是沒有必要的。然而,這正是大師超越平凡人的地方。作者認為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見到即將衰亡的中國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愴結局而死,其一死是對當時混亂無序的時局和世風日下的現實作出的近似“尸諫”的抗爭。

簡單一句話,如醍醐灌頂,點醒了我。原來,文化的力量可以這麼強大。原來,文學大師沉默的反抗是這麼的讓人震撼。當然,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理解對方,並給予最真實的讚揚。難怪陳寅格一句道破:“凡一種文化,值此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

再説到另一位國學大師梁啟超。從教科書上我們也對梁啟超的愛國、他的先進思想充滿敬佩。從《南渡》中,再一次認識更加生動的梁啟超大師。他看到世界範圍的考古學迅速發展,而號稱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境內,從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種名義來華的外國學者。他對這種現狀頗為不滿和不服氣,很希望有中國人自己出面做這一工作。他認為“以中國地方這樣大,歷史這樣久,藴藏的古物這樣豐富,努力做下去,一定能於全世界考古學上佔有極高的位置。”這種自信與魄力讓人折服,也喚起了我們普通人對大中國、對自己的信心。

他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而且將自己兩個孩子培養成中國歷史上又兩個傑出人才。

李濟,也正是因在文化思想上的共鳴,而和梁啟超走到一起,成為相差23歲的摯友。

“以考古家眼光看中國,遍地皆黃金,可惜沒人會撿。”從李濟這形象的一句話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遼遠,以及與梁啟超的相契合。當然,更加相像的還是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

“學術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當時條件下還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國有的。”李濟先生的國際地位與國際眼光並沒有使他在愛國,在維護國家權益上做任何讓步。

我想,因思想的共鳴而結成的友誼是絕對純粹而堅定的。而因血液中流淌的中國血液而氤氲而生的愛國之忠情,更是讓中國愛國人士自發的團結及渴望和平。

文化的力量非常強大,強大到是人力無法控制與收斂的。我們不能小瞧它,更不能忽略它,我們所能做的,是利用併發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