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9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1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之豪情萬里;“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之閒情逸致;“老夫聊發少年狂”之壯士暮年;“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之深情思念……可即便是眾多精妙的詩詞,也僅僅是蘇東坡精彩一生的冰山一角。暑假裏,帶着對大文豪的景仰,我潛心閲讀了林語堂先生所著的《蘇東坡傳》。

蘇軾的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飽受磨難。仁宗景祐三年的一天,四川眉山的一間房中,一個嬰兒呱呱落地,他便是出生於書香世家的蘇軾。他成長於宋仁宗當政時期,其時四海昇平,人民安居樂業,因此他生活無憂無慮。從小蘇軾在詩詞方面就表現出一定的天賦,後來進京應試,成績斐然,名動京城。青年時期的蘇軾正遇上王安石變法,政見上的不同使他遭到貶謫。特別是在一向維護他的皇太后離世後,他遇到政敵的打擊報復,被一貶再貶,直至流放到偏遠地方,終了餘生,享年六十三歲。

曾有人形容蘇東坡為“樂天派”,對此我非常贊同。他喜歡開玩笑,開玩笑的對象不分敵友。在遭遇貶謫時,他對沿途鄉野、高山、峽谷等美景醉心遊賞。在嶺南的時候,他過得非常快樂,給朋友寫信説:“來此半年,已服水土,一心無掛慮,因為已經樂天知命。”他發現甜美的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還寫信給兒子説,別讓陷害他的人知道這裏有好吃的荔枝。流放到海南,在古代無疑等同於死刑。海南氣候炎熱,土地荒蠻,易生疾病。但蘇東坡仍然笑對逆境,在那裏瞭解民風,學習方言,興辦學校,稱讚那裏沒有嶺南的瘴氣,還培養出海南第一位進士。

縱觀中國古代,沒有一位偉大的人物不是經歷過挫折與苦難的,蘇東坡也不例外。但他不同於陸游的憂國憂民之苦;不同於杜甫的顛沛流離之苦;不同於李清照的寂寞冷清之苦。蘇東坡縱使歷盡滄桑,依然苦中作樂。奸臣迫害,大可一笑而過;貶謫流放,仍可心如止水,樂天知命。在他的詩詞中,我們未曾讀出對世道、對他人的抱怨和指責,反而更多的是對當下生活的品鑑,對世事人情的豁達。

蘇軾的一生中,詩、詞、書、畫無一不精通,道家、佛家與儒家之精華,已在他心中沉澱。他親民和善的處世之道,樂觀積極的生活之道,都將在中華歷史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即使再多的不公與艱辛,依舊能在苦難之中,盛開一笑翩翩。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首《水調歌頭》我們耳熟能詳,它的作者是蘇東坡。而這本書寫的正是他,林語堂蒐集了大量的資料,讀過他所有的著作才來寫這本書。林語堂也非常喜歡蘇東坡,我也不例外。

拿到這本書時,以為這本書寫的是蘇東坡一些有趣的故事,沒想到竟然寫了蘇東坡的一生。。我一開始讀這本書時,覺得有些枯燥,爸爸卻説“開始時可能是有點枯燥,但讀着讀着就不會這樣了,這才是正真的文學!”或許文學就是這樣吧!蘇東坡的一生很坎坷二度遭貶,顛沛流離,讀到第四卷,第24章蘇東坡二度迫害時,我心裏怒火中燒,真想穿越時空為蘇東坡辯解。

有一回,我數學考試考的很差,我想回家給媽媽爸爸看卷子該怎麼辦啊!,我就傷心起來,不知不覺的就哭了起來,同學們都紛紛來安慰我,説“沒關係的,下次你考好一點,就可以了呀!加油!”我現在想想實在是好笑,考差了又有什麼關係呢!再努力一點就好了,做人就要像蘇東坡一樣要樂觀面對。

我一直想不通林語堂為什麼要寫《蘇東坡傳》、《孔子的幽默》等寫中國古代名人的書,爸爸又告訴我“那時候林語堂在美國,他要在美國宣傳中國歷史文化,所以才寫的!”原來是這樣啊!我想林語堂肯定是個十分熱愛文學、有熱愛祖國的偉大人物。

這本書讓我徹底瞭解了蘇東坡,又知道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為人要善良、樂觀、寬容、還要關心他人。我現在甚至覺得蘇東坡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3

夜裏,躺在牀上,輾轉難眠,心中似乎有着太多事情無法釋懷,親情、友情又或者是成績,那令人厭惡的一幕幕不斷地在我的腦海中山東,如同一場永無止境電影,一鏡到底,不給你留下任何喘息的機會。煩躁、鬱悶此時一股腦湧上了心間,睡意全無。我從牀上坐起,拉開厚重的窗簾,讓外面的一絲光亮能夠透進來。涼夜如水,只有那月光與我作伴,我痴痴地望着那月亮,彷彿看到了什麼人的面影,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陣陣漣漪,那個名字幾乎脱口而出,但我望着那一輪明月中瀟灑自在的身影,最終還是沒有叫出口,我看着他朝我揮揮手,帶我乘着清風走進了那一幕幕過往……

蘇東坡歷經六十餘年的風雨洗禮,一生可謂坎坷不平,在蘇東坡的仕途中,有多少奸佞小人因內心的嫉妒與政治上的愚昧,不惜一切手段都要把這一位大文豪打擊地無路可退,一次次貶謫,一次次遠離,我們的蘇東坡離那中原越來越遠,離那政治的成功越來越遠,有多少人為他傷心苦悶,但我們的大文豪卻不以為地對他的弟弟説:“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我們的蘇軾就是如此地灑脱自然,內心歡樂自然,彷彿世間一切都只不過是一陣拂過水麪,帶起一絲漣漪的清風一般,無足掛齒。

自古以來有多少人想擁有如蘇東坡一般的豪氣與瀟灑,但最終都因一場雨而打消了此些念頭。的確,有多少人能夠像蘇東坡這般因走累而舊地而坐,因下雨而放聲大笑呢?

蘇東坡以坦蕩二字度過自己的一生,他不計較任何,縱情想了樂。他敢對天子説:“我豈犬馬哉,從君求帷傘?”,他敢於向帝王直言陳述:“苛政猛於虎。水旱殺人,百倍於虎;人畏催欠,甚於乾旱……,為人的率真自然當真應該向蘇東坡學習,此般自然與率性豈是塵世中的凡夫俗子可模仿而來的?

如同林語堂所説,蘇東坡是一位樂天派,敢問這時間有什麼東西能夠阻擋住他的步伐?有什麼東西能使我們的大文豪感到畏懼?所謂的功名利祿,所謂的迫害在蘇東坡眼中又算得了什麼呢?他的眼中只有天下的蒼生百姓,只有民間的疾苦罷了。那貶謫又怎能影響蘇東坡對民生的關心?

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説,他過去的生活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

我的眼皮漸漸地沉了,心中似乎多了一份清明,突然發覺自己內心所煩悶之事不過是那許久未清理的書架上的一層薄灰罷了,輕輕一吹,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我又望向那輪月亮,只看見裏面的人背對着我揮揮手,擺擺衣袖,走進了一片虛無,留下了“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此理之常,無足怪者。”和一陣爽朗的笑聲,我在心裏默默地重複着這句話,看着那月亮露出了許久未見的笑容。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4

今年國慶七天長假,奉老師之命借來厚厚一本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本是是想草草讀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己被蘇東坡命運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對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產生了無限的敬意。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林語堂

東坡的魅力在於他的單純和摯真。他自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蘇東坡的致命短處就是老向別人透露自己的心思,寫文章也是發揮自己的見解。他常以己度人,往往看不透別人的內心和本質,在賢妻王弗在世時,常能加以提醒,使蘇軾避免了許多錯誤。王弗仙逝後,影響了東坡一生的“烏台詩案”與其性格有着必然聯繫。他心直口快,口不擇言,又憤世嫉俗,是非過於分明,在言語中,他隨時都能吐露真理,不論何事,只要是真,便值得説出口來,不會有太多顧忌,這性情直接制約了他的政治生命。然而,若沒有這份單純和摯真,又哪來的名垂千古、可親可愛又可敬的蘇東坡!一個人想法多了,難免變得複雜而事故,處世便沒有那種瀟灑與豪放,思想和文字上也難免患得患失,無法抒發本真,而文學甚至世間萬物的最高境界無法四字:返璞歸真。東坡做到了。

東坡的魅力在於他不拘小節的醉態。他酒量甚淺,卻極為好飲。他曾言“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然喜人飲酒,見客舉杯徐飲,則胸中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適之味乃過於客。閒居未嘗一日無客,客至未嘗不置酒,天下之好飲亦無在予上者。”他幾乎逢酒必醉,並以此作為評價朋友的一個重要因素“常因既醉之適,方識此心之正”。醉態的東坡更為有趣,往往倒地便睡,或偎依在朋友懷中,待天近黃昏,才踉蹌着回家。有心事的人從不敢酣醉,沒有那份無愧於天地的坦然,哪有醉態可掬的東坡居士。文人多好飲,酒能助其找到靈感,但誠如李白、蘇軾者,卻無幾人,李、蘇二人的酒量都很差,但正是這份鍾愛與坦蕩,才有了萬古流芳的瑰寶。卻對酒杯渾似夢,試拈詩筆已入神。

東坡的魅力在於他強烈的好奇心。他擅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宋詩,與弟子黃庭堅並稱“蘇黃”;他擅宋詞,乃豪放詞派開山鼻祖;他擅書法,乃宋朝“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之首;他擅繪畫,與文同、李公麟、米芾並稱當時;他擅中藥,對藥材的瞭解更勝當時郎中;他擅煉丹,與沈括共著了《蘇沈良方》;他擅瑜珈,堪稱我國最早一批瑜珈習練者;他擅釀酒,精通各種釀酒技術;他擅工程,由他組織修建的“蘇堤”至今仍是杭州一大景觀……人,生命畢竟有限,在世一次,能有一項成就已屬難能可貴,而僅僅經歷65個春秋的蘇東坡卻將“全才”這詞語,無限放大到極致,堪稱前無古人後絕來者,這不僅源於他的天賦和才華,更源於那顆好奇心。好奇心每個人都有,蘇東坡的可貴在於他的好奇心並不是“三分鐘熱血”,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愛,所以他才能堅持下去,並且取得一定成績。也正是因為對世間萬物的好奇心,才使得他對人生有着如此深刻的喜愛,才使他不至於如其他心靈脆弱的文人般消極避世、甚至自尋短見,才有瞭如此多的經典傳世。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5

64年人生,稍順即逝,為官44年,對於蘇東坡來説,這一路卻是坎坷的,3次貶官,心態依舊,這是難得可貴的。

22歲的蘇東坡,懷揣着滿腔的熱血進京應試,受到了考官歐陽修的青睞,對於蘇東坡來説,這是他為官生活的開端,蘇東坡信佛教,同時保持着“服膺儒家,經世濟民”的思想。

在林語堂的《蘇東坡傳》中寫到“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獄,幽則為鬼神,明則復為人矣。此理之常,無足怪者。”這句話是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説的,在我看來這表現的是蘇東坡對於人格的一種看法,“浩然正氣”説的就是一種心胸的寬廣。蘇東坡認為,氣是獨立的,不會隨着世事的變化而改變,正如人的初心,對於一個人來説倘若他有怎麼樣的初心,那麼在他的人生旅途中都無不體現着。而這正是蘇東坡,保持着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

44年中,三次被貶,分別貶至黃州、潮州、儋州。對於貶官之人來説他們本是失落的,但蘇軾卻與眾不同,他沒有因為貶官而否定人生,否定自我,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從他的詩詞中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在被貶後依舊心繫人民百姓,做着想歐陽修所説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又如在《赤壁賦》中那段精彩的主客對答,我也不難看出蘇軾有着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他的樂觀與豁達遠超出了我的想象。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那麼的不同,人生就好比是心電圖一樣,有起有伏,起證明着成功,伏證明着挫折,如果是一條平直的線,那證明你已經死了。而面對人生重大的挫折,我覺得蘇東坡應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人生起伏又如何,做到問心無悔就好了。烏台詩案,王安石變法是導致蘇軾貶官的主要原因,但回首這些事情,不是為了打造一個新的文化氛圍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着社會的發展,只不過是處於封建時代,這些東西並不大被認可罷了!

事實上,在我的生活中面對困難與挫折我會像蘇東坡一樣,以一個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哪怕是處在人生的低谷,都會通過任何正當的方式調整自我的心態。蘇以遊玩釋之,吾以運動釋之,我會想無論好壞這一切都是浮雲罷了,壞的事情很快就會過去的,與此同時也不忘為他人着想。

人生不易,與其讓自己鬱鬱寡歡地度過,不如讓我們像蘇東坡一樣,以一個樂觀豁達的心態去對待人生,對待這個社會,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讓國家不斷強大起來。

《蘇東坡傳》優秀讀後感6

在四川,有座風景宜人的小鎮——眉山,古之名嘉州。文人世家的蘇家便在此地。“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學造詣實屬古往今來罕見,尤以蘇軾為代表。不清楚是眉山的鐘靈毓秀誕生了蘇家的才氣,還是蘇氏家族的一時顯赫才讓世人對眉山更加青睞。也許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近來一鼓作氣讀完國學大師林語堂最得意的作品《蘇東坡傳》——中國現代長篇傳記開標立範之作。很久沒有這種欣欣然而“一飲而盡”之酣暢感了。《蘇東坡傳》,非簡單流水帳,更非採用“春秋筆法”,而是林語堂閲讀大量資料,包括蘇東坡的札記、詩詞、私人書簡等後所著的傳記。

蘇東坡也好,林語堂也罷,都是他們所在的時代響噹噹的人物。蘇的魅力和錦繡詩詞流傳千古,而林的小説、文章、學問也擁有近現代數一數二的力量和感染力。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與蘇東坡有諸多相似之處,不然為何其言己瞭解、喜愛蘇東坡,而又能將《蘇東坡傳》寫得如此色彩鮮明、感情豐富。

蘇東坡的一生精彩絕倫,獨一無二,正如書中所説,“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實驗家、一個工程師、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觀其一生,蘇東坡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

蘇東坡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時,引用《詩經》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並父母共九隻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為嘲諷;後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貶至缺醫少藥的海南之後,對朋友僧人的關心,他仍在回信中説“但若無醫藥,京師國醫手裏,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擔憂。

蘇東坡是熱愛生活的。即便身處逆境,亦不以為意。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説數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後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東坡是感情豐富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茫”,至情至性,念念不忘亡妻,與其“大江東去”風格迥異,悽婉哀傷。在朝雲因瘟疫早逝後,他在《朝雲墓誌銘》和《悼朝雲》一詩中,均表達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後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徵朝雲,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東坡是剛直的。儘管有過數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羣烏未可辨雌雄”,後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後,即寫詩兩首,隨後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也是幸福的。他平易近人,一生交友無數,即使引車賣漿者,亦可成為知己,其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愛有加。儘管不如意事眾多,如朝雲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為過得快樂呢?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像一陣清風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誰説不是呢?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