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雞毛信讀後感範文(精選2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15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雞毛信讀後感(精選2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雞毛信讀後感範文(精選26篇)

雞毛信讀後感 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雞毛信》,裏面的主人公海娃讓我敬佩不已。

海娃還是個孩子,卻為了送一封信,經歷了千辛萬苦,那裏條件不好,衣服簡樸,糧食也很少,而海娃都能忍受,日本鬼子把他抓起來了,他機智勇敢地想着怎樣逃脱;即使他飢寒交迫,就連睡覺也沒有忘記使命,做夢都夢到爸爸對他説:“海娃,你不能睡覺呀!你還沒有把雞毛信送到呢!”好朋友也對海娃講:“海娃,你就這麼點能耐嗎?你平時可不是這樣的啊!”是啊!想想我們現在,中午在食堂吃飯時候,很多小朋友都要“逃跑”,把米飯偷偷倒掉。媽媽給我買的衣服雖然各式各樣,但要是稍不合我的口味,我就不穿了。

看了這部電影以後,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每餐都不能再浪費糧食了,就像媽媽説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把每一粒米飯都吃完”,以後我再也挑剔媽媽買的衣服了,每一件衣服都要珍惜。

海娃不畏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值得所有小朋友們學習。相比於海娃,我覺得我們真幸福。

雞毛信讀後感 篇2

《雞毛信》講的是風聲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有一個孩子,叫海娃。他那一年才12歲,自己卻是兒童團的團長。

海娃的爸爸老趙是民兵隊長。有一天,海娃要出門放羊,爸爸告訴他:“鬼子又敬上來搶糧食了,你可要小心啊!”爸爸又寫了一封信給八路軍張連長,讓那個海娃送過去。小海娃上路了,沒想到迎面就碰上鬼子。小海娃擔心雞毛信會被鬼子發現,就蹲在“老頭羊”身邊假裝整理褲腿,把雞毛信悄悄拴在它的大尾巴下面。小鬍子隊長問海娃:“小孩,你的八路的幹活?”小海娃卻不慌不忙的説:“我只是一個放羊的小孩,啥也不懂。”其實小鬍子隊長沒有把海娃放在眼裏,但他看中了這羣肥肥的羊,想晚上餓了就來烤羊肉吃。小鬍子隊長讓海娃跟他們走,晚上小鬍子隊長又把海娃最最疼愛的一隻小羔羊吃掉了,海娃聽着小羊羔的叫聲,心疼極了。小海娃用他自己的智慧從鬼子手裏逃了出來,又把鬼子帶到了八路軍佈置的地雷陣裏,鬼子被八路軍消滅了,海娃也成功地完成了任務——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張連長炸掉了鬼子的炮樓,活捉了鬼子頭——貓眼司令。

憑海娃的智慧,都能從那麼危急的情況下化險為夷,海娃實在太聰明瞭,我希望和同學們都能像海娃一樣聰明、勇敢,我也希望我能為人民作出一點貢獻。

我讀了雞毛信,裏面的主人公海娃,他為了保住雞毛信,被鬼子打傷了。但是,鬼子也中了八路軍埋伏,八路軍把鬼子全消滅了。海娃那麼小,卻不怕鬼子,機智勇敢。海娃是我心中的英雄。

雞毛信讀後感 篇3

《雞毛信》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小交通員海娃,利用放羊做掩護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終於完成了送雞毛信的任務。

其中印象讓人深刻的情節就是海娃在看到敵人時,他明知道有危險,不是退縮,而是選擇了直面智鬥敵人:他怕那封重要的雞毛信會被敵人發現從而奪去,導致任務失敗,事功一虧,於是便把雞毛信藏在老綿羊的尾巴根裏頭了。但不幸的是,鬼子還是捉住他了。他為了革命任務,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為了讓人民們過上好日子,他不惜面子,不怕捱打,壯起膽子來做出了一個膽大的決定——裝傻。要知道,在這種危急時刻,他還能鎮定自若地面對。佩服!要是換做別人的話,估計連這個任務都不敢接受!

為什麼這會成為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因為我被小英雄海娃頑強、自信的表現深深吸引着,敬佩他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明明是在生命的緊要關頭,卻還是為革命的利益着想,去智鬥敵人。再看看我們,平日裏遇到些雞毛蒜皮點的小事就會害怕,會不敢面對,甚至是哭鼻子。看了海娃這種頑強的表現,我們還能這樣嗎?我們不能!

所以,我們要向海娃這種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學習!

雞毛信讀後感 篇4

今天,我在學校裏看了一部電影——《雞毛信》。電影主要講了: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叫海娃的小八路每天利用放羊的時候放哨,監視山下的日本鬼子,如果

鬼子來了,就推倒旁邊的“消息樹”,通知村裏的人們趕快轉移。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給海娃一項異常艱鉅的任務——把一封雞毛信交給張連長。海娃在送信途中不幸遇到了日本鬼子,海娃巧妙地將雞毛信藏在羊尾巴下,勇敢地與鬼子周旋,成功的把鬼子引到八路軍的伏擊圈裏,並趁機向山上爬去,鬼子立即追趕,海娃的手還中了槍,最後,海娃把信交給了張連長。這部電影表現了海娃機智、不怕犧牲、熱愛祖國的高尚品質。

看電影時,我的心情很激動。當海娃遇到鬼子時,我真替他和雞毛信捏了一把汗;當鬼子抓羊時,我真怕雞毛信掉出來;當海娃弄毛信時,我真擔心找不回來或被鬼子找到;當海娃把信送到時,我才長舒了一口氣。

看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多少烈士的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每一天!

雞毛信讀後感 篇5

《雞毛信》的確是一本很好的書。

《雞毛信》講的是一個小孩叫海娃,他的爸爸要他送雞毛信,但是他遇見了日本鬼子,他把雞毛信藏到了羊尾巴後面,但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日本鬼子讓他帶路帶到另一個村子,然後海娃把日本鬼子帶到了陷阱裏,他把信交給了張連長,海娃也因此受了傷,因為累,餓所以暈倒了,海娃的信送的非常及時,張連長帶人把小鬼子的炮樓給端了,日本鬼子全軍覆滅。

日本鬼子很可恨,但是偽軍更是可恨,既然跟我們的敵人日本鬼子一起禍害中國,實在是太可恨了,竟然背叛自己人,來投靠日本鬼子,根本就沒資格當中國人,更別説活在中國領土上。

海娃的勇敢,聰明機智所以才會從日本鬼子手裏逃出來 ,不過因為它的粗心大意把雞毛信給弄丟了 ,所以她又回去找,結果被日本鬼子抓了,因為海娃的聰明,騙了日本鬼子差不多兩天,正因為這樣他做了一件大事,也才能顯現他的聰明和機智,如果我是海娃,我也會和鬼子周旋到底,讓他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厲害,我們國家也不是好欺負的。

雞毛信讀後感 篇6

這個星期我讀了一篇抗日戰爭的課文《雞毛信》,主人公是海娃。本文講述海娃在送雞毛信的途中遇到鬼子,並與鬼子機智地周旋的故事。

從海娃送信過程中丟了信,又原路返回找信,再次被抓這裏,我想:海娃真勇敢啊,丟了信又回去找,難道不怕被鬼子抓到嗎?我真佩服他,他真是一個勇敢的小英雄啊!

再讀到海娃把敵人引誘到埋伏圈,他實在跑不動了,就撲倒在亂草裏,大喊:“鬼子上來啦,打呀,趕快打呀!”當時,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海娃的叫喊聲會不會引來鬼子的子彈?海娃會不會受傷?海娃會不會死?一連串的問題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正當我讀到這裏的時候我想對海娃説,海娃啊你千萬別受傷啊,你還有一封很重要的雞毛信要送呢,快跑啊,快啊!

當讀完《雞毛信》後,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深深地被故事裏的主人公海娃所感染,思緒萬千。你是一個勇敢、機智,敢於與敵人作鬥爭,甚至把黨的任務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的一個小英雄。平時的我是個內向膽小的小女孩,現在我要徹底改變自己,決心做一個有自信、勇敢的小女孩。

雞毛信讀後感 篇7

今天,我有幸地讀了抗日小英雄海娃的經典故事—— 《雞毛信》,雖然我已經讀完了,但是海娃那機智、勇敢、沉着、冷靜的形象久久浮現在我眼前。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海娃是一個放牛娃,也是一名兒童團團長,他負責給鄉親們報信,每當鬼子進山的時候,他都會及時推倒報信樹和稻草人,鄉親們看到後就立即轉移,一點吃的都不會留給鬼子,更沒有任何生命危險。

有一天,爸爸交給他一封雞毛信,讓他送給八路進的張連長。海娃想了想,選了一條安全的路出發了,沒有想到迎面碰到了鬼子也走這條路,海娃擔心雞毛信被鬼子發現,他靈機一動,用布條將雞毛信綁在了羊屁股上,然後繼續前進。鬼子抓住他問他是不是小八路,海娃説:" 什麼我不懂!" ,鬼子沒有辦法,就抓海娃一起走。

到了晚上,海娃趁鬼子睡着了逃跑了。但是第二天又被抓了回來,再跑,又被抓了回來…… 海娃一路與鬼子機敏的較量,終於將雞毛信交道了張連長手裏,海娃卻暈了過去,最後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還抓了鬼子的司令。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海娃的機、勇敢和他那堅定的信念以及他的抗日情懷。他不怕危險,英勇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我被他這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也要做一個機智、勇敢、沉着、冷靜的孩子。

雞毛信讀後感 篇8

前幾天,我看了《雞毛信》這本書。抗日小英雄海娃的形象時常在我的腦海中活躍起來。海娃不僅是一個放牛娃,還是一名光榮的兒童團團長。抗日戰爭期間有一天,爸爸交給他一封雞毛信讓他送給八路軍的連長。海娃選了一條安全的路便出發了,但他沒想到迎面遇到了鬼子,看到這裏我的心被提到了嗓子眼。當海娃一次一次趁鬼子睡着時逃跑,又一次一次地被抓回來,我被他的堅持勇敢所折服。海娃最後終於把信送到張連長手裏後卻不幸被子彈射中暈了過去,我內心忐忑不安。海娃!你是我心中的英雄!小海娃很勇敢,他遇到困難勇往直前,毫不畏懼,他的勇敢、機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娃當時才十二歲和我現在一樣大,可他又和我不一樣,他遇事的臨危不懼,他憑着自己的勇敢、機智、堅持、沉着把一封對八路軍非常重要的雞毛信安全的送到了連長手上,完成了一個對十二歲孩子來説很艱難的一件事。看了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發:在越危險的情況下,就越是要臨危不亂、沉着冷靜。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週年,我們要好好學習、熱愛祖國。

雞毛信讀後感 篇9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部電影叫《雞毛信》,描寫了一位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

故事主要講了在華北抗日民主根據地,有一座日本人的堡壘一直沒有攻下,村民防止鬼子進村讓小孩上山,小孩身旁都有一棵小樹,只要鬼子一來,小孩就會把樹推倒,讓村民知道鬼子來了。

到豐收的時候,日本人都會來搶糧食,村民把糧食藏起來,有一次,鬼子要進村的時候,海娃的爸爸,把雞毛信交給了海娃,海娃被鬼子抓去了,他把雞毛信藏在羊屁股下,可惡的日本人把海娃的羊吃了好幾只,海娃都哭了,到了晚上,海娃逃了出去,跑着跑着把雞毛信掉了,海娃把雞毛信找回來了,他又被鬼子抓了起來,幸好在回去的時候,遇到了八路軍,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八路軍,八路軍的連長讓一排長去攻打堡壘,最後,堡壘被攻破了,八路軍勝利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感受是:海娃真勇敢,他不怕鬼子的威脅,不怕死,勇敢面對困難;海娃還很聰明,他把雞毛信藏在羊屁股下,還能從鬼子裏逃出來!

雞毛信讀後感 篇10

下午,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一部電影《雞毛信》,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主角海娃在日本侵略者進山時,為村裏的大人去三王莊送一封極其重要的雞毛信,最後歷經艱辛萬苦完成了任務。海娃那勇敢機智、頑強不屈的精神讓我深深震撼了。

電影對海娃送信途中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充分體現了海娃勇敢和聰明的品質,初遇敵人時面不改色、冷靜坦然地用智慧與敵人鬥爭着的頑強精神。在敵人夜寐時,他小心翼翼地逃離包圍區,小小年紀的他完全可以趕着羊羣溜回村,但是他不但沒這樣做,反而捨棄了與自己朝夕共處的羊,這是多麼大的抉擇啊!可見海娃是一個極其無私的孩子。

讓我最難忘的還是海娃被侵略者的硝煙戰火誤擊時依然緊握着信,堅強地爬到張連長身邊,親手將信遞給他,看到這裏,我不禁感慨:一個小孩能做到不畏艱險,誓死完成任務。而自己呢?雖然不像海娃那樣偉大,但是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變得勇敢、堅強。遇到不順心的事不應怨天尤人,而是堅強的面對現實。

《雞毛信》你讓我品嚐到心靈的美味,你就像一首振奮人心的歌曲,鼓舞我進取。我決心向海娃學習,做一個不畏艱險與挫折、熱愛生命的人。

雞毛信讀後感 篇11

我記得周總理曾經説過: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雞毛信》。這個電影讓我明白一個道理:我們做一件事情要堅持到底,不要畏懼敵人,要臨危不亂。長大要好好回報養育我們的祖國。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在平川鎮有一對父子。兒子是兒童團團長名叫海娃,父親是位八路軍名叫趙虎。海娃每天一邊放羊一邊監視日本兵。有次日本兵進攻平川鎮,日本陣地那邊有個炮樓,於是那裏沒人看守,八路軍準備攻打那兒,可要通知張連長。於是呀,他們就寫了一封信,上面插有三根雞毛,他們要交給海娃傳信,海娃知道這封信十萬火急很重要。中間海娃落到日本人手裏,他急中生智,把信綁在一隻羊腿上。雞毛信一度的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最終海娃成功把信交給張連長。當日本兵發現上當又會怎樣報復呢……

我們要學習海娃這種不懼強敵,堅持到底的精神,好好回報祖國。這種精神一定是寶貴的 。像海娃這樣一定會得到回報,那些叛國人,欺軟怕硬,一定會得到報應。

我在這裏呼籲大家:回報祖國、不懼強敵、不懼死亡、不叛國、堅持到底、臨危不亂。你可以做到!

雞毛信讀後感 篇12

《雞毛信》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叫海娃的放羊娃,為了把雞毛信安全的送到張連長的手裏,與可惡的“貓眼”等其他鬼子鬥智鬥勇,當海娃累的不省人事時,想到了爸爸的囑咐,振作起來。堅持送信。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把雞毛信送到了張連長手上。但是,他已經累的天旋地轉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思潮起伏,仔細想想我們,遇到什麼事情,都鑽到爸爸媽媽的背後,讓爸爸媽媽幫我們解決。自己每天想在蜜罐裏生活一樣,卻曾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爸爸媽媽離開了我們,我們怎麼辦,沒有爸爸媽媽的幫助,我們就像一個個柔弱的螞蟻,任人宰割的羔羊。再看看海娃,遇到什麼事情,都冷靜處理,認真思考;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放棄。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海娃依舊那麼冷靜,任憑日本鬼子怎麼打罵,他也不説,氣得日本鬼子團團轉。在自己體力微乎其微時,還堅持不懈,繼續送信。再看看我們,如果我們是海娃,在日本鬼子的刀下,我們肯定會淚流滿面,把所有事情都招了,並做日本鬼子的走狗,在日本鬼子身旁點煙倒酒。多麼可恥啊!

都説我們是新時代的小孩,但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不但對現狀不滿,還和別的同學攀比誰的'衣服更漂亮些,這些就比以前的小孩差了十萬八千里遠,以前的小孩為了報答祖國努力學習,而我們卻連報國都沒想過。所以,請我們新一代的小孩子們,要靠自己的雙手開闢新世界,更要努力讀書,長大後報答祖國!

雞毛信讀後感 篇13

海娃14歲,他爸爸是游擊隊的偵察員,海娃是龍門村的兒童團長。一天他爸爸來了給海娃一封雞毛信讓他送到三王村。海娃把信折起來,綁在一隻羊的尾巴底下。鬼子擋住了海娃,要海娃給他們帶路。海娃在鬼子睡覺時出去送信被鬼子發現了,乃讓海娃給他們帶路。海娃走進了埋伏圈,八路軍猛打鬼子,海娃受傷了。被八路軍發現了搶救過來,就這樣海娃冒死把信送到了三王莊。

在這種危險的情況下,你敢冒死把信送到三王莊嗎?肯定不敢吧!但是海娃就勇敢地挺過來,為了國家的前途,犧牲了自己,幸福了大家。我們先不談犧牲,就談平常的小事。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如果有一張電影門票你會自己使用還是給別人呢?這可是你最喜歡的電影哦!有的人會想:肯定是自己看了,這麼好看的電影如果不看是多麼可惜呀!為什麼不自己靜靜的欣賞呢?有的人會想:這麼好看的電影,送給那些十分想看的人不就滿足他人的願望了嗎?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呢?而海娃作為一名小八路軍,不為自己的性命着想,而是完成自己的任務,為國家獻上自己微薄的力量,這樣的精神難道不知得讚揚嗎?雖然我們學習不了海娃這種“冒死送信”的精神,但也要做事以大局利益為重,才會有更好的結果!

雞毛信讀後感 篇14

今天,我看了抗日戰爭《雞毛信》影片,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十二歲男孩海娃突破層層困難把一封雞毛信交給八路軍的張連長。

這部影片主要講龍門村的兒童海娃一邊放羊一邊放哨。有一天,爸爸把一封重要的雞毛信交給海娃,讓他把這封信交給三王村八路軍總部的張連長。爸爸一再叮囑他:“千萬別把信弄丟了。”海娃説:“放心吧,我保證完成任務。”海娃剛一出村,就遇到了鬼子,幸好他急中生智,把信藏在了大綿羊的尾巴下。鬼子發現了海娃,就讓他帶路。晚上,海娃想:“如果鬼子明天要吃羊,雞毛信不就被發現了嗎?不行,得想個辦法逃出去。”於是海娃趁鬼子都睡着了躡手躡腳的跑了出來。路上他冒着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躲過了鬼子的搜查。海娃已經三天沒吃飯了,他把信交給張連長:“張連長,信、信……“還沒説完他就餓暈了。張連長按照地圖,帶着部隊,成功地將鬼子的炮樓給轟掉了。

看完這部影片,我真的很佩服海娃的機智勇敢、隨機應變。他只不過給我一樣大,可是他面對困難沉着冷靜,不害怕、不退縮。他真是勇敢的抗日小英雄,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雞毛信讀後感 篇15

這天,我有看了一遍四年級下冊的同步閲讀——《百合花開》,其中有一篇是《雞毛信》,我懷着激烈的心情讀起了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主人公海娃到三王莊去,要送給指揮部的一封信,在途中所和鬼子糾纏的事。

這篇文章使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這一段了: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着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我不僅從“心頭一動”這個詞中體會出了海娃的機智聰明,還從“抱”“擰”“搶”等動詞體會出海娃的機靈。在我的眼前好像出現了一幅海娃藏信和焦急的心情形成的海娃藏心夜晚圖。

這次,我收穫到了許多豐富的果子,比如:在別人給你好處時,千萬不要輕信;不僅僅要機智聰明,還要善於思考解決問題。

在讀書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這篇文章所發生的一切,似乎自己就在其中,海屋再跑的時候,好像我比海娃還急;海娃在吼的時候,好像我也在叫;海娃急的時候,好像我比他還急。

雞毛信讀後感 篇16

今天,我看了《雞毛信》這個故事,故事説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海娃的爸爸讓他送一封雞毛信給八路軍張連長。他把信藏在羊尾巴里,通過日本鬼子的關卡,騙過了日本鬼子,順利地把信送到了張連長手中。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他是個聰明、機智、勇敢的孩子,在日本鬼子的恐嚇、威逼、誘惑面前,他臨威不懼,最後順利地把信交到了八路軍叔叔手中,為抗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我要學習他的機智、勇敢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平時學習時,我一遇到困難,就總想依靠媽媽,自己怕動腦筋,和海娃比差了很多,所以我一定要學習他那不怕困難的精神,只要有信心,所有困難都能克服。

雞毛信讀後感 篇17

今天我讀了一個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故事——《雞毛信》,它講的是一個12歲的兒童團員海娃突破層層困難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他那意志堅強的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讓我久久回味。

面對鬼子,海娃毫無畏懼之情,在鬼子一步步向他逼近的危急關頭,一點也不慌張,還能鎮定地想辦法――把信藏到羊尾巴底下;當敵人把槍對着他的小腦袋時,他裝出傻楞楞的樣子,從容地給鬼子做怪臉;當鬼子向他揮白旗時,他機智地向敵人揮動自己的衣服……正是由於海娃在危險臨近時,堅強勇敢,堅持不懈,才能安全地把雞毛信送到目的地

一天晚上媽媽要出去有事,讓我一個在家寫作業,雖然我的作業還多得很,可我就是不敢一個人在家呆,媽媽只好把我帶着,到十一點多回來我才寫作業,第二天上課總是提不起精神。往後,在這一方面,我一定要向海娃學習,做一名堅強勇敢的少年。

看完這部電影,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機智勇敢的精神感動,小小年紀的他,在危難時刻,如此冷靜,如此機敏,真是可敬可佩啊!我的心被海娃那深深的愛國之情打動了。

雞毛信讀後感 篇18

電影《雞毛信》以其感人的事蹟、生動的情節、光輝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了我。興致勃勃地看完這部電影,我思緒萬千,回味無窮。

影片中,令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小英雄海娃。他是兒童團的團長,才12歲,是個放牛娃。小海娃每天都站在山上,手握紅櫻槍,一邊放羊,一邊放哨。

喪盡天良的日本兵搶劫、殺人……無惡不作,老百姓恨透了他們。龍門村由於“貓眼”狗司令的存在,八路軍的行動有些防備。

有一天,海娃的爸爸讓海娃送一封信給連隊長。信封上插着雞毛,海娃意識到了情況緊急。爸爸再三叮囑:“一定要小心,不能讓敵人發現,要安全地把信送達目的地。”途中,海娃碰上了敵人。為了掩護雞毛信,情急之下,海娃忍痛割愛,犧牲了與他朝夕相處的小羊羣。他順利的把雞毛信交給了連隊長,出色地完成了爸爸交給他的任務,安全地返回了龍門村。

八路軍及時獲得了準確的敵方信息,很快便向目標敵人發起進攻,一舉殲滅了敵軍,打了一場漂亮仗。

我知道,雖然海娃沒有持槍扛炮,親臨戰場,但他的功勞卻是顯赫的;雖然海娃年幼人小,但他的機智勇敢卻是令人敬佩。他的形象是光輝高大的。

我要學習海娃。和平年代的祖國正邁着雄健的步伐向世界強國進軍。幸福的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更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今天,我們應珍惜時間,勤奮學習;明天,我們要把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

雞毛信讀後感 篇19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那就是《雞毛信》,寫得是戰爭時期中的故事。

書中的主人公叫海娃,他十三四歲,是龍門村兒童團的團長,和我們的年齡相仿,卻不知比我們勇敢多少倍。有一天,海娃一邊放哨,一邊放羊,爸爸找來,讓他把一份雞毛信送到三王莊村張連長的手中。可是在途中遇到日本鬼子的隊伍,機智的海娃把信藏在了羊尾巴下,鬼子抓了他,並且還吃他的羊。在晚上都熟睡時,海娃拿上雞毛信逃了出去,可是信被丟失,在找信的時候再次被鬼子抓住,並且讓他帶路。

海娃並沒有害怕,而是把敵人帶到了八路軍能掌控的地方,他見機行事,趁敵人不注意時向八路軍的方向跑去,鬼子開槍打傷了他的手,在八路軍的掩護下,海娃脱離虎口,把雞毛信親手交給了張連長,勝利完成任務。

張連長根據信裏的地圖,掌握了敵情,很快殲滅了鬼子們。海娃立了一大功,張連長獎勵他一把槍,那可是這次的戰利品,小海娃真是個小英雄。

看完後,我驚歎不已,海娃一路上與鬼子周旋,鬥智鬥勇,膽量過人,最終把雞毛信送到張連長的手中。我感到很慚愧,我連夜路都不敢走,做什麼事情都讓家長陪伴,最終是越來越膽小。我要克服自己,在生活中做個強者。

雞毛信讀後感 篇20

暑假裏,《雞毛信》這本抗日題材的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的主人公“海娃”,生活在龍門村,兒童團的團長是一個人雖小但意志堅的好孩子。日本鬼子掃蕩的那天,海娃接到了一個艱鉅的任務,要把一封重要的信件交給三王莊的張連長手裏,並且信封上插了三根雞毛十萬火急。

不料途中碰到了正在搶糧的鬼子。機智的海娃看着正在放養的羊羣,有了一個主意。他便把雞毛信偷偷的藏在了羊的尾巴下。正在這時小鬼在把海娃裏裏外外;上上下下搜了個遍,卻什麼東西都沒有收出來。海娃正好要離開的時候,鬼子又攔住了他並讓海娃把羊羣趕到山裏給那裏的“皇軍”吃。

晚上,幾個鬼子將海娃關在屋子裏。海娃等到鬼子都熟睡了以後,忍痛丟下了羊羣去了信悄悄的逃走了。天亮後海娃繼續趕路,可是就在馬上要到三王莊的時候突然發現了雞毛信不見了。在他找尋的時候又被鬼子抓到了,可是信也被他找到了。鬼子讓他帶路去找八路軍,機敏的海娃把鬼子帶到了游擊隊的包圍圈。

鬼子消滅了可是海娃也受傷了,當他醒過來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雞毛信安全嗎?“看到這裏,我不禁感歎到海娃年齡與我相仿,可他機靈敏鋭,大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值得所有同年齡的同學們學習!

海娃誓死保護着重要的雞毛信漂亮的完成了任務。再想想現在的我,雖沒有海娃那麼偉大,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讓自己變的更加的勇敢和堅強,學習中遇到煩心的事不能怨天尤人,而是要自己反思一下,不怕困難,勇於面對現實;失敗了也要頑強的站起來,倒下了了也要頑強的爬起來。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即使是一個平凡的人,都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雞毛信》是我的心靈雞湯,你讓我嚐到了心靈的姜味;你就像一首振奮人心的歌,鼓舞我永遠前進。

雞毛信讀後感 篇21

我非常喜歡看關於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作品是《雞毛信》故事,其中講述的是:

華北抗日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倆,父親老趙是民兵中隊長,十二歲的兒子海娃是兒童團團長。一天,父親得到鬼子要進山搶糧的消息,便讓海娃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做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遭遇鬼子,海娃急中生智,將信藏在了一頭羊的尾巴下面。鬼子們搶了海娃的羊還逼迫他帶路去龍門村。晚上,海娃乘敵人熟睡時,取信逃跑。途中,信一度失而復得,但海娃卻再次被捉住。機智勇敢的海娃故意把敵人引入歧途,至此,敵人才知中計,拔槍打傷了手,千鈞一髮的時刻,八路軍趕來搭救,全殲了敵兵。海娃完成任務後暈倒了,八路軍根據雞毛信裏提供的情報,炸燬了敵人的炮樓,並捉了貓眼司令。

我們要像海娃一樣堅強勇敢,敢於奮鬥的良好品質。

雞毛信讀後感 篇22

讀了《雞毛信》,令我不禁震歎。

同樣是祖國的花朵,為什麼他們要揹負着我們所承受不了的擔子呢?他們又是如何將這份重大的使命完成的呢?這是我心中最大的疑惑。

也許是因為時代的差距,他們不能像我們一樣無憂無慮的學習着,生活着;他們不能像我們一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他們小小的年紀就要學會保家衞國的本領,去將敵人引進地雷埋伏區,去將敵人的情報用各種方式傳送給游擊隊員,去……這是一些成年人聽了都猶豫不決的事!而在他們身上卻已經成了現實……

讀了文章,我們靜靜思考。是因為必須,他們才完成任務的?是因為要求,他們才與敵人搏的?不,他們是靠愛祖國,去保衞祖國,去守護自己的美麗家園!他們是靠感恩祖國給了自己生命,去感謝祖國,去回報祖國!

是啊!在他們的身上發生的事情是我們從來沒有去想過的;是我們從來沒有去做過的;是我們從來沒有體驗與思考過的。

我望着這繁星點點的夜空,心中不由泛起一陣微波,在這個時刻,我們又該怎樣去保護我們的祖國,不讓那一位位小英雄失望呢……

雞毛信讀後感 篇23

前幾天,我在電視上看了一部電影——《雞毛信》。電影主要講了:“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叫海娃的小八路每天利用放羊的時間放哨,監視山下的日本鬼子,如果鬼子來了,海娃就推倒旁邊的“消息樹”,通知村裏的人們趕快轉移。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給海娃一項異常艱鉅的任務——把雞毛信親手交給張連長。”海娃在送信途中不巧遇到日本鬼子,海娃巧妙的將雞毛信藏在羊的尾巴下,勇敢地與鬼子周旋,成功的把鬼子引到八路軍伏擊圈裏,並趁機向山上爬去,鬼子立即追趕他,海娃的手還中了槍,最終海娃把信交給了張連長。”這部電影表現了海娃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熱愛祖國的高尚品質。

電影《雞毛信》中有幾個鏡頭令我十分憤怒:“日本鬼子強迫海娃帶他們去龍門村,一路上到了村莊他們就實行“三光”行動——燒光、槍光、殺光”。看到這裏我感到那些日本鬼子真可惡,竟然欺負舊中國人民。但是,現在我們已經由昔日貧窮落後的舊中國發展到今天繁榮昌盛的新中國,並已經崛起在世界東方,使我想到了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眼前的條件,只有更加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將來才能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雞毛信》裏有一個情節使我極其敬佩海娃的機智:海娃走到一個小山溝裏,沒想到迎面碰到日本鬼子,他急得直冒冷汗。海娃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連忙從自己的衣服上扯下一塊布條把信綁在一頭肥羊的大尾巴里,瞞過了鬼子的隊長。”這個情節表現出海娃臨危不難、沉着冷靜、機智敏捷的精神。我們應該學習海娃這種處理事情的方法,在我們遇到困難、麻煩或突發事情的時候,要臨危不難、沉着冷靜,用最短的時間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電影《雞毛信》中有一個精彩的鏡頭使我永遠記在腦海深處:“日本鬼子強迫海娃帶路到龍門村,海娃把鬼子引進八路軍和民兵的監視哨,等鬼子走到埋地雷的地方,民兵就拉響地雷,把鬼子炸的七零八落。海娃故意説大路上還有地雷,不肯走大路,把鬼子帶上一條小山路,由於鬼子的馬不能上山,海娃乘機拼命往山上爬,鬼子急了,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痛,終於找到了張連長”。看到這個鏡頭時,我深深地被海娃這種機智勇敢、不怕犧牲地完成任務的精神所震撼了。

看完這部影片,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機智、勇敢的精神感動了,他不怕危險,勇敢地完成了黨交給他的任務。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回顧以前革命烈士的事蹟,領會他們的精神,再接再厲,為我們明天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一份樂趣。

雞毛信讀後感 篇24

爺爺送我一本包裝精美的連環畫,我迫不及待地打開,書上印着三個鮮紅的大字“雞毛信。”剛翻開第一頁就令我愛不釋手。這本書圖文並茂,插畫畫的很逼真栩栩如生而故事更精彩。

故事是這樣的,海娃是兒童團團長,他十二歲了羊。他的職責就是放哨,放羊和給大部隊送信。一天他的爸爸交給他一封雞毛信,讓海娃送到三王村,為了安全爸爸讓海娃趕着羊去送信。不巧的是偏偏在小路上遇到了鬼子。他很緊張,生怕信被鬼子發現,但是他很快就冷靜下來。他想我得把信藏起來。藏在石頭底下?不行!天黑了,上哪裏去找?鞋底?不行!鬼子會搜到!機智的他忽然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把信掉在老年羊尾巴里。這樣信就被老羊的大尾巴牢牢蓋住了,他心裏的一塊石頭也落了地。他心安理得地趕着羊前進,鬼子攔住他,問了他一些問題,海娃就編了一套真的一樣的瞎話給鬼子聽,鬼子聽了他的話,又搜了他的身,就相信了他,讓他在前面給鬼子帶路。海娃好不容易等到了天黑,把鬼子帶到一處荒廢的村莊,晚上他趁着鬼子都睡着了,偷偷跑了出去,拿了信奔向三王莊。快天亮時,突然遠處看見一個日本兵舉着白旗,把他嚇了一跳,機智的他趕緊脱下白褂子,當小旗舉了起來,鬼子看到還以為是一夥的呢,海娃順利地逃過鬼子的地盤?終於,海娃憑藉着智慧和勇氣平安的把信送到了張連長的手中。

海娃是一個好孩子,在那個戰爭的年代,它卻能夠有不怕死的勇氣去送信,這點是我們要學習的。還有他不怕困難的樂觀精神和堅定的決心,是我們小學生必須要學會的。這件事讓我體會到:積極樂觀,不怕困難,足智多謀就是成功的訣竅。

同學們,我們的學習也是一樣的啊!每天樂觀的去面對困難和生活,用智慧和勇氣克服身邊的難關,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起吧!

雞毛信讀後感 篇25

海娃今年14歲,是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有一天,海娃從龍門山頂看到平川的鬼子像螞蟻般向龍門山爬過來,海娃趕快扳倒了“消息樹”。

這時候,海娃的爸爸來了,他叫海娃把一封“雞毛信”送到三王村張連長手裏,在第二天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千萬不要落到鬼子手裏。

海娃一聽便趕着羊向三王村跑去。到西山時,海娃遠遠看見消息樹倒了,海娃心想:把雞毛信藏在哪裏呢?扔了肯定不行,埋起來萬一找不到怎麼辦?這時,他看見頭羊那又大又粗的尾巴,心裏有了一計——把信綁在羊尾巴底下,這樣一來,什麼也看不見了。這時,鬼子來到了跟前,歪嘴黑狗搜遍了他的全身,什麼也沒搜到,歪嘴黑狗便放了他。但鬼子便又看上了他的羊羣,並把他和羊羣帶回了溝裏。

天黑了,鬼子們吃飽了都去睡了,海娃便悄悄的跑到了山嘴旁邊。天亮了,歪嘴黑狗抓住了他帶回溝裏。小鬍子讓他帶路去三王村。眼下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小路,一條羊道。他便趕着羊在羊道上飛奔。羊道太難走了,比小路還要難走。歪嘴黑狗讓他走慢點,可海娃哪兒聽啊,還是飛快地奔跑,把鬼子落在了後

面。眼看就要進三王村的包圍圈了,海娃高聲呼叫:“鬼子上來了!打呀,趕快打呀!”

果然,不一會八路軍都到齊了,鬼子知道上當了,開出一排排子彈。不好,一顆子彈打到了海娃,他昏倒了。張連長把海娃救起,可海娃的嘴裏還不停地説着:“羊,老綿羊,尾巴下,雞毛信。”説完便昏過去了。

醒來後,海娃沒要任何餅乾、糖果等戰利品,只要了一支槍。

雞毛信讀後感 篇26

這天,我有看了一遍四年級下冊的同步閲讀——《百合花開》,其中有一篇是《雞毛信》,我懷着激烈的心情讀起了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主人公海娃到三王莊去,要送給指揮部的一封信,在途中所和鬼子糾纏的事。

這篇文章使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數這一段了: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着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我不僅從“心頭一動”這個詞中體會出了海娃的機智聰明,還從“抱”“擰”“搶”等動詞體會出海娃的機靈。在我的眼前好像出現了一幅海娃藏信和焦急的心情形成的海娃藏心夜晚圖。

這次,我收穫到了許多豐富的果子,比如:在別人給你好處時,千萬不要輕信;不僅僅要機智聰明,還要善於思考解決問題。

在讀書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這篇文章所發生的一切,似乎自己就在其中,海屋再跑的時候,好像我比海娃還急;海娃在吼的時候,好像我也在叫;海娃急的時候,好像我比他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