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雞毛信》讀後感範文(通用9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4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雞毛信》讀後感範文(通用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雞毛信》讀後感範文(通用9篇)

《雞毛信》讀後感1

讀了《雞毛信》這篇文章後,我覺得海娃是一個勇敢的小英雄。

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一位叫海娃的孩子年僅十四歲。有一天爸爸讓海娃上山送信,一封密祕的雞毛信。海娃趕着羊羣上山了,怕被敵人發現,他把信藏在了羊尾巴下,在路上海娃遇上了敵人,敵人讓他帶路,後來到三王莊前海娃從敵人身邊逃走。八路軍殲滅了敵人,海娃把信送到了張連長的手裏,海娃立了一個大功,得到了一支槍。

我從中感受到海娃雖然只比我大了三歲,送信我也送過,在我認為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在文中,送信顯得很困難,可海娃面對敵人是如此沉着冷靜,如此聰明伶俐,這是我怎麼也想不到的,也是我永遠都比不上的。

雖然,這只是一封小小的雞毛信,但是這必竟意味着大家的生命安危啊!戰爭是殘酷的,鬼子們根本不把我們放在眼裏,就算是孩子,老百姓還是八路軍,還把我們通通殺光,我恨他們。

這樣比起來,我們現在幸福多了,但大人們對我們太過於溺愛。像以前孩子的日常生活根本不用大人操一點兒心,我們應該振興中華好好學習!

回家後我還在網上查找資料,發現還有許多像海娃一樣的英雄們。如,劉胡蘭,鄭成功等。我敬佩他們,因為是他們創造了一切,是他們給了我們幸福,我們更應該奮發圖強、積極向上,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雞毛信》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雞毛信》這個故事

海娃十四歲了,是龍門村兒童團長。有一天,海娃趕着羊羣在大樹底下放哨。爸爸叫海娃送一封上面插着三根雞毛的信到三王莊給張連長,海娃知道這是重要的、緊急的信。他就趕着羊羣出發了。走到半路他看見山上的消息樹倒了,就知道有鬼子了。海娃就把羊羣趕到了大路上,他看見搶糧的鬼子正往這邊走,越來越近,海娃一點也不害怕,他把老綿羊的尾巴擰成細毛繩,把雞毛信綁在老綿羊的尾巴上。鬼子抓住他,把他全身都搜了一遍,連鞋子也沒放過。他們讓海娃給他們帶路。到了晚上,鬼子把羊殺了幾隻,吃飽喝足睡覺去了。海娃趁着鬼子睡熟了,把雞毛信解下來放進兜裏,輕手輕腳地跑了。

海娃一口氣跑到了山樑下,一摸口袋發現雞毛信沒了。他跑回大山樑,找到了雞毛信。卻又被鬼子抓住,叫他回去給鬼子帶路。他把鬼子帶到了埋伏圈裏。槍聲響了,海娃受傷暈倒了過去,等他醒來他看到了張連長。張連長告訴他説,他送來的雞毛信很及時,根據裏面的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

這個故事告訴我要向海娃一樣遇見困難不要害怕,要想辦法克服。海娃生活在戰爭年代,他沒有機會上學,而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以坐在教室裏讀書。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要好好學習。

《雞毛信》讀後感3

當我讀了《雞毛信》這一課後,文中的海娃的勇敢、機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雞毛信》這一課文章主要講的是:在龍門村裏有一個兒童團團長,也就是海娃。有一天,他的爸爸給了海娃一個任務,就是讓海娃送三根雞毛的信,海娃接受了任務,送信路上,海娃遇見了鬼子,他在鬼子搜查之前巧妙的藏雞毛信。後來,海娃被被鬼子拉進一間黑黑的屋子裏,但是海娃深夜機智的逃走了。在逃跑路程中,信丟了,後來又把它找了回來。鬼子發現了海娃,他誘敵上山,打敗了鬼子,自己身負重傷。海娃完成了任務,八路軍根據雞毛信的內容,砸了鬼子的炮樓。

我被這篇課文感動了,回到家,我又認真的讀了幾遍《雞毛信》這一課,後來我知道了海娃是一個遇到困難,鎮定自若、臨危不懼,為祖國做奉獻的人。要不是海娃,游擊隊也不能砸了鬼子的炮樓,海娃為了把信送到指揮部張連長的手中,犧牲了自己的羊,自己卻身負重任。為了送信,還被敵人抓到,不過,他用自己的機智逃走了。我要學習海娃這種精神。我讚美海娃,因為他只不過是一個孩子,居然能想出這樣好的辦法。如果那時是我去送信的話,可能我早就不知所措了,也可能不能信送不出去……

我敬佩這位少年英雄,他的光輝形象銘刻在我的心中。

《雞毛信》讀後感4

《雞毛信》講的是風聲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有一個孩子,叫海娃。他那一年才12歲,自己卻是兒童團的團長。

海娃的爸爸老趙是民兵隊長。有一天,海娃要出門放羊,爸爸告訴他:“鬼子又敬上來搶糧食了,你可要小心啊!”爸爸又寫了一封信給八路軍張連長,讓那個海娃送過去。小海娃上路了,沒想到迎面就碰上鬼子。小海娃擔心雞毛信會被鬼子發現,就蹲在“老頭羊”身邊假裝整理褲腿,把雞毛信悄悄拴在它的大尾巴下面。小鬍子隊長問海娃:“小孩,你的八路的幹活?”小海娃卻不慌不忙的説:“我只是一個放羊的小孩,啥也不懂。”其實小鬍子隊長沒有把海娃放在眼裏,但他看中了這羣肥肥的羊,想晚上餓了就來烤羊肉吃。小鬍子隊長讓海娃跟他們走,晚上小鬍子隊長又把海娃最最疼愛的一隻小羔羊吃掉了,海娃聽着小羊羔的叫聲,心疼極了。小海娃用他自己的智慧從鬼子手裏逃了出來,又把鬼子帶到了八路軍佈置的地雷陣裏,鬼子被八路軍消滅了,海娃也成功地完成了任務——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張連長炸掉了鬼子的炮樓,活捉了鬼子頭——貓眼司令。

憑海娃的智慧,都能從那麼危急的情況下化險為夷,海娃實在太聰明瞭,我希望和同學們都能像海娃一樣聰明、勇敢,我也希望我能為人民作出一點貢獻。

我讀了雞毛信,裏面的主人公海娃,他為了保住雞毛信,被鬼子打傷了。但是,鬼子也中了八路軍埋伏,八路軍把鬼子全消滅了。海娃那麼小,卻不怕鬼子,機智勇敢。海娃是我心中的英雄。

《雞毛信》讀後感5

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故事有很多,小英雄的故事更是説也説不完,今天我讀的一個故事《雞毛信》便是其中之一。

這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抗日戰爭時期,有一個龍門村,村裏有一個名叫海娃的14歲男孩。一天,海娃要為村裏的大人去三王莊送一封極其重要的雞毛信。三王莊離龍門村有好幾裏,途中又有鬼子軍隊巡查。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聰明機智的海娃輕巧地避過了鬼子們,將信送到了三王莊指揮部。指揮部根據雞毛信的內容,有力地打擊了鬼子軍。

作者在文中對海娃送信途中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充分體現了海娃勇敢和聰明的品質:在鬼子軍隊即將來到海娃身邊的時候,海娃腦子一轉,把雞毛信吊在了羊羣的領頭羊那條白色的大尾巴底下,輕而易舉地使雞毛信躲過了鬼子的搜查;在海娃被鬼子們拉進一間黑乎乎的屋子裏,趁鬼子們睡熟的時候,海娃小心翼翼、一聲不響地跳過鬼子們的包圍,離開了屋子,逃出了鬼子的手掌心;在自己逃出後又被鬼子們追趕、但自己的體力已經達到了極限的時候,海娃用盡全力向山上放聲大喊“鬼子來了!快打呀!”……這些動作,這些聲音明顯地湧現出海娃的一種堅決反抗日本軍隊、愛國的情感和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精神,這些情感與精神集中到了海娃身上。他是一個真正的、勇敢的小英雄!

我讀了《雞毛信》之後,決心向海娃學習,做一個不怕失敗與挫折、熱愛生命的人。

《雞毛信》讀後感6

自從讀了《雞毛信》以後,我就非常的佩服海娃,佩服他的機智,佩服他的勇氣,佩服他的堅強。我已經對海娃佩服得五體投地了呀!

《雞毛信》裏寫了一個機智、勇敢的小英雄,他就是海娃。故事內容是這樣的,一天,海娃的爸爸叫海娃去送信。海娃在送信時被鬼子給抓住了,但是機智、勇敢的海娃,還是成功的擺脱了鬼子的.魔爪,將信安全地送到了張連長那裏。

如果,拿我跟海娃相比,那可是天壤之別呀!就説上次,我有一次坐公交車,遇到了一個賊眉鼠眼的人。突然,我發現那個人把手伸進我的口袋裏,膽小害怕的我渾身發抖,心想:怎麼辦呀?如果説了,他肯定會打我的。所以,我只好讓他把錢包拿走了。

其實,在五百多年前就有像海娃這種愛國的人,他就是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撒尿小英雄一於連。事情是這樣的,比利時人因為打敗了外國侵略者非常高興,就在布魯爾中心廣場跳起舞,有一個殘敵趁些機會在市政府的地下室裏放下導火索一直到院子,因為地下室有許多炸藥,那個殘敵點火後就逃之夭夭了。恰好被一個叫於連的小孩看見,於連急中生智撒了一泡尿,滅了導火索,拯救了整個城市。他豈不是跟海娃一樣為了祖國的安危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海娃,你的機智,你的勇敢,你的認真仔細,你的永不畏懼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海娃你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的楷模,我一定號召大家向你學習呀!

《雞毛信》讀後感7

今天,我有幸地讀了抗日小英雄海娃的經典故事——《雞毛信》,雖然我已經讀完了,但是海娃那機智、勇敢、沉着、冷靜的形象久久浮現在我眼前。這本書講的是一個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海娃是一個放牛娃,也是一名兒童團團長,他負責給鄉親們報信,每當鬼子進山的時候,他都會及時推倒報信樹和稻草人,鄉親們看到後就立即轉移,一點吃的都不會留給鬼子,更沒有任何生命危險。

有一天,爸爸交給他一封雞毛信,讓他送給八路進的張連長。海娃想了想,選了一條安全的路出發了,沒有想到迎面碰到了鬼子也走這條路,海娃擔心雞毛信被鬼子發現,他靈機一動,用布條將雞毛信綁在了羊屁股上,然後繼續前進。鬼子抓住他問他是不是小八路,海娃説:"什麼我不懂!",鬼子沒有辦法,就抓海娃一起走。

到了晚上,海娃趁鬼子睡着了逃跑了。但是第二天又被抓了回來,再跑,又被抓了回來……海娃一路與鬼子機敏的較量,終於將雞毛信交道了張連長手裏,海娃卻暈了過去,最後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還抓了鬼子的司令。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海娃的機、勇敢和他那堅定的信念以及他的抗日情懷。他不怕危險,英勇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我被他這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也要做一個機智、勇敢、沉着、冷靜的孩子。

《雞毛信》讀後感8

前幾天,我學習了《雞毛信》這篇課文。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海娃為了送一封十分緊急的雞毛信,兩次被日本鬼子抓住,兩次巧妙逃脱,最後他不僅完成了任務,而且還幫着八路軍消滅了日本鬼子的故事。

當我讀到"海娃揣好信走到山崖,突然看見西山頂上的消息樹倒了"時,我對海娃油然而生一種敬佩感。海娃只比我大四歲,卻敢接受這麼危險和嚴峻的任務,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才可以完成呀;當我讀到"他看到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時,我覺得他很執着,碰到問題時,他沒有害怕,沒有放棄,而是積極的想對策,儘自己的最大努力,保全了雞毛信;當我讀到"海娃一點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腦袋、長大嘴巴,傻愣愣的望着小鬍子"時,我感受到了海娃的機智聰明,當敵我力量懸殊時的時候,通過裝瘋賣傻使用迂迴戰術騙過了鬼子,保證了雞毛信的安全。當我讀到"他看到蹲在身旁的正是張連長,連忙説‘雞毛信……信……’"時,我被他堅強的責任感打動,他都已經受傷暈倒了,還記得自己的任務,他真是小英雄!

海娃真是一個勇敢、機智、聰明、有責任感的英雄,我要向他學習,學習這些優秀的品質。

《雞毛信》讀後感9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雞毛信》的書。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叫海娃的放羊娃與敵人鬥智鬥勇的故事。海娃是一個放羊娃,更是一個機智勇敢的兒童團長。有一天,他的爸爸交給了他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把插有三根雞毛的重要情報送到三王峁。送信的路上危機重重,有好幾次差點把信丟了,還有兩次遇到日本鬼子並被抓走。他在面對窮兇極惡日本鬼子的時候,海娃毫無畏懼之情,在鬼子一步步向他逼近的危急關頭,一點也不慌張,還能鎮定地想辦法――把信藏到羊尾巴底下;當敵人把槍對着他的小腦袋時,他裝出傻楞楞的樣子,從容地給鬼子做怪臉;當鬼子向他揮白旗時,他機智地向敵人揮動自己的衣服……正是由於海娃在危險臨近時,堅強勇敢,堅持不懈,才能安全地把雞毛信送到目的地。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覺得海娃這個兒童團長在送信的時候表現非常的了不起,他在面對日本鬼子所表現出的智慧和鎮靜讓人十分敬佩。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孩子們都飽受戰亂的痛苦,吃不飽,穿不暖,更多的還有死亡的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湧現出了很多個像海娃一樣的小英雄,他們都值得我們去敬仰。

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沒有那些英雄們的奉獻就沒有美好的今天。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報答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