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世界五千年》讀後感(通用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4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世界五千年》讀後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界五千年》讀後感(通用5篇)

《世界五千年》讀後感1

連着幾天明媚的秋光,在小山坡上背倚着大樹,迎面吹來一陣陣秋風,在這種環境下讀書是最舒服的了。上次借來的一本書,書名是《世界五千年》。

這是一本讓人震心的歷史故事集,才讀了幾個小故事,我就愛不釋手了。

故事講的是世界各地的古代的發現的優良文化遺產和勾心鬥角的邪惡場面。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斯巴達的教育”。

天剛剛露出魚肚色時,廣場上就擠滿了正在廝打的孩子,各個骨瘦如柴,長襯衫還破破爛爛;這種嚴酷的訓練從7歲到30歲。斯巴達人認為: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是被征服的人乾的,而斯巴達人只從是軍事事業。孩子剛出生,就用烈酒給他洗澡,生病就讓他去死;沒有生病的孩子再給長老去看,長老認為不健康的就扔到棄嬰場去。7歲以後,必須去參加訓練,在訓練中死去的人都會被瞧不起。女孩也一樣。兒子要出征,母親總是給兒子一個盾牌讓兒子拿着盾牌順利回來,或英勇戰死,讓別人用盾牌把屍體抬回來。

在別人眼裏,斯巴達人肯定是十分兇殘沒有人性的,可在我眼裏這是一個統制了世界古代的一條名言:“適者生存。”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一個強壯的身體,不能向弱者低頭。在黑暗和困難是我們應當戰勝它,而不是在戰戰兢兢中活下去,要不屈不撓。面對困難給我們的沉重打擊,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要拿起手中的武器去抗爭吧,這樣才能換回片刻的安寧;嬌生慣養的人是經不起困難的考驗,不能再逆境中生存,就彷彿温室裏的鮮花經不住暴風雨的考驗。我們應該學習斯巴達人這種自立自強的奮鬥精神!我希望我自己也能成為一名斯巴達人,雖然不能遠征善戰,但一定能在體育方面有所進步。

我要好好的讀完這一套書,去擴充自己的知識,去了解各國人民發生的不為人知的祕密。

《世界五千年》讀後感2

我喜歡閲讀《世界五千年》,它藴含了人類五千年的歷史,藴含了歷史上所有的大事件,它記載了人類昨天的、前天的、以至更遙遠的故事。

當我閲讀了《世界五千年》這部書之後,知道了人類五千年的變化有多大,歷史是多麼豐富多彩,悠久流長,使我知道了世界的遼闊與廣大;從荒蠻原野到先進都市,從原始宗教到高深哲理;從世界的羅馬城到埃及的金字塔;從佛祖釋迦摩尼到玄奘西行;中國的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到秦始皇統一中原,每段歷史都是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世界五千年》裏有很多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的故事。他們創造發明、研究探索解決了很多社會科學問題,他們推動了社會發展,傳播和創作了很多偉大的作品。

奴隸、農民、工人民族英雄們,他們多少次起義,為了國家英勇戰鬥,不惜流血犧牲,用生命換取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政治家、軍事家、帝王將相,他們用智慧統治和治理國家,保衞家園;一邊又不斷的發動侵略戰爭,擴疆奪地,發現新大陸……

看了這部書,我們將會知道人類歷史是怎樣進步的,也使自己知道歷史,瞭解歷史,展望世界。

《世界五千年》真是一部好書!

《世界五千年》讀後感3

在這個屬於我的暑假裏,讓我終於有時間把一本語言通俗易懂,以故事的形式描述,跨越時空,濃縮了世界上下五千年的滄海桑田和展示人類從古至今的文明輝煌的《世界五千年》這本書看看完了。

這本書寫了古埃及的金字塔之謎、世界七大奇蹟、“萬有引力之父”牛頓、“戰爭巨人拿破崙、音樂神童莫扎特和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等經典歷史故事。書中記載着多少歷史的屈辱與光輝,勾畫了多少個人類文明發展的蹤跡。古人説:“讀史使人睿智”是啊!學習歷史,可以瞭解昨天,把握今天,創造明天,可以充實自己的頭腦,汲取寶貴的歷史文物知識,從我開始對讀書感興趣的那天起,從書中學到的知識和道理,也越來越多了。

在書中,個我最深刻印象的人是著名的科學家牛頓,牛頓是個“糊塗”的科學家。他是出生在英國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從小學習非常勤奮,尋找發明、創造是他的樂趣。

牛頓是個“糊塗”得科學家。有一次,他餓了,於是,他去煮雞蛋吃。等肚子餓得咕咕叫時,他打開鍋,發現煮得不是雞蛋,而是一塊懷錶。還有一次,他請朋友吃飯,可自己忘了,一直在實驗室做實驗。朋友又急又餓,於是把牛頓得晚餐吃掉了。吃完飯,他離開了。過了好一會兒,牛頓也餓了。他到餐廳一看,桌子上有許多骨頭。於是,他恍然大悟地説:“原來我已經吃過晚飯了。”接着,牛頓又去做實驗了。你説牛頓“糊塗”不“糊塗”。正因為牛頓得“糊塗”,所以發現了地球的地心引力。提出牛頓三大定律,根據開普勒總結的行星運動三大定律,推出萬有引力。而且還謙虛的對人説:在科學的道路上,還很漫長。我只不過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頑童,偶爾拾到了幾個美麗的石子。至於真理般的大海,我還遠遠沒有發現呢!

除了這些書中有趣的故事説上一天也説不完、道不盡。所以我只挑了自己印象最深刻最有趣的故事,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了!

《世界五千年》讀後感4

一口氣讀完了《世界五千年》,這是本多好的書啊!我放下又捧起,真想讀它百遍、千遍……

它打開了世界歷史知識寶庫的大門,迎接我們去探求寶藏。

它是一位熱心的導遊,引導我們漫遊文明古國。來到埃及,在滾滾的沙丘中,看到了一座座巨大的金字塔。走到胡夫金字塔,繞着它走一圈足足要20分鐘。那幾噸重的石塊磨得非常平,它們一塊疊一塊,沒有黏着物,儘管經歷了4000多年的風吹雨打,你也別想把鉛筆刀插進它們之間的縫隙。

它還領我看了許多舉世聞名的古蹟,比如埃及的圖坦卡蒙陵墓、希臘的地下迷宮、亞歷山大燈塔,其中巴比倫空中花園讓我印象最深刻。奴隸們用血汗造了一座很大的`假山,遠遠望去,那奇花異木簡直就像長在空中,花木掩映着巍峨的宮殿,螺旋泵不斷地把海水送到山巔。它建在25_年前的奴隸社會,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它又是一位不知疲倦的歷史教師,娓娓動聽地講述着千古流傳的荷馬史詩,繪聲繪色地描述斯巴達克斯起義的壯闊場面,斯巴達克斯英勇、頑強的形象永遠鼓舞我們百折不撓地向困難進軍。

它把世界揣進我的懷裏,還給我插上想象的翅膀,使我從中國想到了世界,從遠古想到了未來。讓我們這些炎黃子孫去實現開發空間的偉大計劃:讓防禦外族侵略的長城,變成星球間的友誼路;讓安葬法老的金字塔,化為星球上的試驗室。看吧,一條條銀河似的熠熠生輝的長城路,連接上一座座閃閃發光的金字塔,它們驕傲地遍佈太陽系,遍佈銀河系,還將遍佈整個宇宙。它是古代人和現代人、中國人和外國人勞動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團結、友誼、和平、進步的象徵。

我相信我們的計劃將很快實現。讀了《世界五千年》之後,我更堅定了這個信念。

《世界五千年》讀後感5

今天,我們在韓老師指導下終於學完了《世界上下五千年》這一鴻篇鉅著。這本書豐富了我的文化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的歷史知識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翻閲這本書,我彷佛在世界上下五千年中遨遊,埃及的金字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等世界七大奇蹟令我驚歎不已;達芬奇的世界名畫、貝多芬的鋼琴曲令我心曠神怡;法西斯的殘暴和南京大屠殺則令我感到恥辱和悲憤;克隆技術、納米技術的發明和掌控又使我對世界科技發展蒸蒸日上而感到欣慰不已……

《世界上下五千年》是一部編年體“史記”,記錄了上至古埃及王國建立,下至二十一世紀納米技術的發明創造對人類的影響。先是世界古代史,描寫了四大文明古國的發展和主要成就。埃及金字塔,那是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和血肉築成的呀?在現代,我們靠着機器才能完成,可在古代,完全是人們憑血肉之軀,手拉肩扛地搬運石塊,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實在令人不可思議!造福於人類的亞歷山大港燈塔是小亞細亞人在埃及建築的,它日夜不熄地燃燒了近千年,這樣的火焰燈塔在人類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矗立在古希臘奧林匹亞的宙斯神像更是雄壯無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讓人心馳神往,我恨不得立刻前去觀賞,可令人惋惜的是,它已不復存在了,後人只能從遺留下來的古畫中欣賞它昔日的神祕風姿。

科學、文化、藝術是沒有國界的。意大利著名詩人但丁用了13年之久完成的曠世之作《神曲》,使我對中世紀晚期的意大利現實生活有了粗略的瞭解;意大利小説家薄伽丘在創作的《十日談》中勇於批判封建教會的思想,他不畏強權,勇於講真話的精神令我敬佩;巴爾扎克、雨果、普希金、易卜生等著名作家流傳下來的文學鉅著為世界的文化寶庫增添了絢麗的一筆;著名畫家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以及《最後的晚餐》等稀世珍作讓我在藝術的殿堂流連忘返;欣賞着莫扎特的《魔笛》,伴隨着貝多芬《第五交響樂》的激昂旋律,我領略了古典音樂的勻稱莊嚴,聆聽了浪漫音樂的自由奔放。科學家們的發明、創造對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著名物理、天文學家牛頓發現的“地球引力”是經典物理學的基石,被認為是“人類智慧的最高成就”之一;愛迪生髮明瞭電燈、攝影機、留聲機等1300多項,被世人稱為“發明大王”;居里夫人發現了鐳,為人類探索原子世界打開了大門。

學習世界五千年,最讓我心情沉重的莫過於德、意、日法西斯等國家不斷搞侵略擴張,嚴重威脅着世界和平和其他各國的安全,被統治被壓迫的各國人民不約而同地投入到了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中去。從1939年開始,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這場戰爭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隨着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蘇、英、中等反法西斯國家贏得世界和平而結束。希特勒、墨索里尼、東條英機等侵略者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十字架上,永遠被嚮往和平的全世界人民唾棄。

戰爭結束了,人們又投入到了科技、經濟的發展中,計算機的發明,納米、克隆技術的應用使我看到了人類進步的曙光。

歷史的長河依然在奔流不息,我們要發憤圖強,努力學習才能像愛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學家一樣,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人類做出貢獻,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有用的人,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