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世界是平的優秀讀後感(通用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3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世界是平的優秀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是平的優秀讀後感(通用5篇)

世界是平的優秀讀後感1

《世界是平的》這本書是當前暢銷全球的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書。作者托馬斯弗裏德曼,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在五百多年前,哥倫布使用現在看來是極其簡陋的航海技術穿越大洋,並安全返航,以此來證明"世界是圓的"。他們在茫茫大海中折騰了71個晝夜,發現了第一塊陸地。哥倫布深信他沿着地球的另一個方向來到了印度,而實際上,那是後來被命名為"亞美利加"的新大陸。不管怎樣,在哥倫布之後,"世界是圓的"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常識。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是把自己頭腦中已有的經濟全球化的理論或者認識調動出來與之進行一個廣泛的對比,確實感到經濟全球化洶湧而來,同時也深感自己知識的匱乏,同一個時代生存在同一個地球上,我竟然在自己狹隘的小圈子裏生活了二十多年,實在是令人震驚和羞愧。

幾個世紀後,弗裏德曼來到了真正的印度。他發現,這裏的人們在頂尖學府裏接受教育之後,已經掌握了當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世界彷彿又驟然變平了——鼠標點擊之間,在印度就能夠輕易調動遍佈世界的產業鏈條。這就是《世界是平的》所描述的"全球化3.0"。

弗裏德曼不愧是記者身份,他用幾近煽情的手法和大膽的想象來解讀全球化,確實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點象在看電影,也有點象在讀一篇扣人心絃的懸疑小説。但讀完之後,冷靜地做一分析,你就能讀到作者本身並不是經濟學家,因為他對經濟全球化的解釋過於隨意,有時為了生動就捨棄了真理,所以你不要太過於認真,需要去偽存真。

弗裏德曼指出,由於市場的全球化,特別是資本市場的全球化,使這個世界的經濟敏感得比流感來的還快,比禽流感的傳播還要迅猛。有點像“蝴蝶效應”。或者你仰天長歎一口氣,就引起了“卡特尼娜”颶風。你跺一跺腳,就引發了“東南亞海嘯”。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越來越千絲萬縷,越來越榮辱與共。由於資本市場的一體化,可能我們已經不能辨別世界500強企業到底是哪個國家的。

他認為現在的社會必定抵擋不了全球化的浪潮,全球化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在《世界是平的》一書出版之前,他已經是美國公認最有影響力的新聞工作者之一。《世界是平的》更讓他贏得了大師的聲譽。

弗裏德曼對環境問題表示了高度的關注,指出引起環境問題的原因經濟的不合理發展,但同時指出解決環境問題還是得靠科技,人類必須走一條科技進步與環境保護共同發展的道路。我是讀不太懂這本書的,但還是收穫了緊迫感。深感國家要強大,要走出狹隘,走出在世界低端市場徘徊的囹圄,還是得靠人才。面對洶湧而來的全球化浪潮,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如果缺乏全球戰略型的人才,無疑是個巨大的硬傷。企業缺乏全球化視野的人才,就難以在經濟發展浪潮中浮沉,國家缺乏全球視野的人才,就難以在世界範圍內把握自己的命運。此時此刻,我才深深理解了西方學者説的那句話:“中國需要諾貝爾獎獲得者,但更需要比爾蓋茨”。

本書也提醒了我們,在剷平的世界競技場上,我該如何提高自己,讓自己永遠保持很強的競爭力。所以我們必須:

1)不斷地學習吸收新知識,尤其是電腦方面與自己工作和業餘愛好有關的新技術、新軟件;

2)不斷地鞏固已學到的知識;

3)不斷地學習瞭解世界設計領域的新動向和潮流,同時豐富自己的管理知識和提高管理水平;

4)不斷地瞭解同行業的發展狀況。否則,自己有隨時在平坦的競技場上站不穩的可能。一句話:準備好自己,隨時迎接新的挑戰。

當前,中國正在走一條科技興國的科學發展之路,這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不二選擇。不僅中國需要科技興國,需要科學發展,任何國家都需如此,因為這是經濟全球化時代的遊戲規則。

世界是平的優秀讀後感2

作者弗裏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分析了21世紀初期全球化的過程。書中主要的論題是“世界正被抹平”,這是一段個人與公司行號透過全球化過程中得到權力的過程。作者分析這種快速的改變是如何透過科技進步與社會協定的交合,諸如手機、網絡等。其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一個簡單但有強大沖擊力的概念:世界是平的,並在必須程度上切合了世界發展的潮流或趨勢,同時,該書敏鋭地把握了互聯網最前沿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最新狀況和最新發展趨勢。

書中談到,全球化首先表此刻經濟全球化和貿易的自由化。《世界是平的》講述全球化狀況及其給人們所帶來的影響,強調這天的全球經濟體讓人才的競爭和流動更加直接和快速,並出現了贏者更贏、輸者更輸的殘酷現實,直接衝擊了人們對價值的理解。使得很多人都感受到前途不確定,擔心自我隨時會失去工作,因此對未來產生恐懼。但《世界是平的》同時又啟發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理解一個人,就應從社會和歷史發展的角度去看待;我們許多人身上的一些不理智或虛榮行為的出現,都是因為我們的知識欠缺。

鑑於人類的歷史首先是一部發展史。也就是説,人類的歷史是一部社會生產力在不斷提高、人們永無止境地追求物質財富以滿足其永遠不滿足的慾望的發展史。人類的這種跟動物並無二致的自然屬性或者説天性,也就決定了生產力會決定生產關係這個事實。

而在不一樣的歷史階段或者扮演着不一樣的歷史主角上,人們有不一樣的使命。你、我、他,我們每個人都就應根據自我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我所扮演的主角、所站的崗位,來創造不一樣的社會財富。

人類,乃至這個自然界每個存在的物體,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個個體都有自我的相對長處,都有其現實存在的合理之處,都在為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做出貢獻。在我們從事的有着自我長處的領域,我們能更高效率地創造社會財富。因此,構建和諧社會以及真正和諧的社會,就應要且能夠讓每個人都能發揮自我的所長,都有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機會,都有透過自我的努力和勞動改變自我命運的機會。

社會更幸福或者構建和諧社會,就應強調社會公義。社會、國家及其當權者在強調有着高智力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同樣在為社會留下血汗的其他人。即便是最基層、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人,同樣都是國家的人才,同樣是社會的精英。

也許現實中會因人才的難求,造成了某些“精英”自憐自愛、高高在上和無比優越的自我感覺。但我依然主張,社會是大家的,而不是隻屬於少數成功的人或者一般人所理解的“精英”。一切為這個社會留過血汗的、為這個社會創造財富的人,都是“精英”。人類社會這麼了不起、這麼豐富多彩,其實都是因為有你,有我。那麼,整個社會的大機制該如何來做到這點的呢一句話:經濟調控。經濟的調控,使得每個人的個人最優化選取貼合到達社會最優化的方向。當每個人都做自我最擅長的事情的時候,他就會得到社會更多的回報。社會當然也就和諧,這毫無疑問。

同樣,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能夠真正地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價值,那麼社會就就應給你更高的回報,鼓勵你去做。更進一步地理解,無論社會再怎樣需要各種各樣的拔尖人才,但如果我們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組成這個社會基層的大眾,那麼社會都將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基於這樣的認識,消除過分的貧富差距,是必要的。否則,多數人會覺得被社會忽略了甚至被排斥了,或者人們會感覺到所付出的努力與所得到的回報嚴重不相稱,於是就不大願意去做了,抱怨也多了,也自然會產生一種對國家和社會的疏離感,進而社會也就不和諧了。

但是,人本身是一種貪婪的動物,這和自然界其他動物並無本質區別,甚至有時候人類比動物表現得更殘忍、更貪婪。很多人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忌整個社會的利益,很多人會為了自我的政績或個人升遷、或個人利益得失而去損害、去踐踏別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去破壞自然,甚至不惜挑戰自然法則。這時,人類就需要法律的.手段來協調、來保證自我合法和與生俱來的權利不受侵犯。這是除了思想之外,人唯一優於動物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更加善於利用好人類的這個智慧。

其實,自然界是由不得我們不去完善法律制度的。無錫水危機事件、全球範圍內的乾旱,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鐘。任何不顧及別人的行為,終將得到報復。不管是自然還是人類。這不是一般好處上的思想道德問題,而是自然規律。

再説説企業,合理的企業和組織機構必須要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順應社會環境。每個人和組織機構都就應去做自我最擅長、同時又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只有這樣,自我才有可能對社會作出最大貢獻的同時從社會得到回報。人和企業都是社會的一部分,自我的財富來源都是將自我的努力和社會來交換。因此,為了自我的長久發展,我們就務必要盡到自我的社會職責。

人類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潛力可挖,我們就應給其他人帶給機會讓他們發揮他們的潛力去為社會創造財富。一個不能發揮人們的創造性和用心性的社會,不是一個和諧的社會,不和諧的社會自然也孕育不了成功的事業。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就應挖掘人們身上的創造性潛力,透過一些制度和政策,來鼓勵人們去發揮他們的創造性,這是企業進步的源泉。也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真正的成功,社會才能真正的發展。

世界是平的優秀讀後感3

當今世界的發展速度是如此之快,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不僅包括科技的創新,還有經濟的發展,文化的更新,都令人目不暇接。對於這種世界發展趨勢的描述,人們提出了很多概念,如全球化、地球村、經濟一體化等等。《世界是平的》作者--美國人托馬斯·弗裏德曼從一種全新的視角對全球化運動進行了分析,他聚全球發展的事實,透析世界性變化的特徵,探索個人和企業的新的生存法則,提出“世界是平的”:自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進入了全球化的新紀元,如果説之前推動全球化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國家和公司,而當今世界全球化的獨特動力就是個人和小團體在全球範圍內的合作與競爭,這種個人和小團體在全球範圍內的親密無間合作的現象可以稱為“平坦的世界”。

無法迴避的全球化

考究在多大程度上這種定義的準確性是沒有意義的。真正引發我們思考的應當是書中提到的各種全球化現象。現在,無論在地球哪個角落發生的事情,無論是歷史多麼悠久的事件,我們都可以穿過時空的限制直接得到,信息的獲取變得如此容易,如此快捷。經濟發展也是一樣,幾乎所有的商品都經過了全球化的“最優化”,它可能是在一個你從未想到的地方生產的,或者由世界各地最具競爭力的部件組裝而成的;公司或者國家的發展都無法迴避全球化的浪潮,撇開其他的經濟體追求獨立的發展是不可想象的。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再沒有人有能力對一件事情的發展起到絕對的掌握和控制,正如書中所言,“世界開始從垂直的價值創造模式(命令和控制)向日益水平的價值創造模式(聯繫與合作)轉變”。

那麼,在這個平坦的世界上,怎樣才能贏得立足之地呢?作者列舉了“碾平”世界的10大動力:windows操作系統的建立、個人電腦的風行、互聯網、工作流軟件、外包、離岸經營、開放源、內包、供應鏈、提供信息。這10大因素已經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平台。這是一個全球性的、以網絡為基礎的競爭平台,在該平台上存在多種形式的合作,他能夠使得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個人、羣體、公司和大學,出於創新、生產、教育、研究、娛樂等目的進行合作。財富和權力將會越來越多地聚集到那些成功地完成了以下三個基本任務的組織或個人手中:建立連接到這個世界平台的基礎設施;通過教育獲得更多能夠在這一平台上創新、在這一平台下工作,以及成功接入這一平台的人才;最後,通過成功治理來從這一平台中獲得最好的東西,並且防範最壞的副作用。

對於互聯網、外包等推動世界平坦化的新技術,我們都是耳熟能詳,有時我們還會發現任何一個單一的因素都不是那麼重要。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重要的不是單獨的技術創新。引入一項新的技術或者平坦世界那樣的平台,並不足以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只有當新技術或者新的技術平台與新的經營方式結合起來後,勞動生產率才會出現躍升,這可以説是整合的力量,資源與技術的多重整合。當然,所有輔助性的技術、企業流程和習慣等互相融合起來實現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突破,是需要時間的,也可以通俗地理解為經濟學中所説的“時滯”。

可以選擇的行為控制

正如書中扉頁提到:創新,使您與眾不同。作為最引人入勝的環節,作者信奉“一個好的例子勝過一千個理論”,他在論證個人觀點的同時,提到了諸如微軟、ibm、沃爾瑪、ups等全球化優勝者(先行者)的大量事例。這就給該書提供了強大的事實支持。這些都可以作為任何一個有志於超越的個人或者團體學習的對象。我們不能照方抓藥,更不能東施效顰,但我們可以把創新的精神、整合的做法、進取的激情學習過來,為我們今後的發展奠定一個紮實的基矗這一點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對於企業,都具有十分積極的借鑑意義。

要具有很好的開放性。美國文化中敢於推翻舊事物、一切重頭再來的特點讓他們在平坦時代具備了很多優勢,因為在平坦的世界裏為了推動創新和增長,就必須更加頻繁地辭舊迎新。“説到做到--創建--破產--重頭再來”在美國是很常見的事情。對於有雄心的公司而言,開放性更為重要,一味地墨守成規是沒有出路的。要對新湧現出來的技術保持開放性,率先採用技術整合舊產業,才能保持強大競爭力;要對新形成的管理思想保持開放性,適應新形勢的新思想才能引領企業更好發展;要對優秀的人才保持開放性,優秀的人才是支持企業長遠發展的核心要素,優秀人才的加入也能形成良好的鮎魚效應;要對決策過程保持開放性,在扁平化、信息化的時代,掌握信息不再是領導機構的特權,所有人都能夠通過對網絡產品的應用獲取信息,信息不對稱的優勢正在喪失,思考的多樣性和視角的多樣性應更多地融入決策過程。

要具有迅速的應變力。“船小好掉頭”,相對於巨無霸型的企業,具有創新精神的中小企業在應對全球化方面具有更多的優勢,聯想、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的迅速成長證明了這一點。大型企業要提高競爭力,就要提高對市場的應變能力,這就要求客户對產品的反饋信息要及時呈現在決策者面前、管理層的部署要及時體現在公司的運作中。從這個意義來講,多層的、垂直的管理層級的管理效率達不到要求。要努力減少管理層級,管理層級越多,信息逐級審批、逐級反饋的時間越長,信息被過濾的次數越多,信息的時效性就越差,組織的靈活性就越低。要組建扁平式的項目團隊,在全球化時代,創新越來越多地來自全球各地不同部門和團隊的水平合作,按照細小的專業分工組建工作部門變得不合時宜。在這方面,惠普作出了一個好的榜樣,經過5年的時間,惠普從一個擁有87個不同供應鏈的公司--每個都垂直管理,擁有自己的最高管理者和後台支持--發展到一個只需5個供應鏈就可以管理500億美元業務的公司,而且會計、人力資源等職能由總部統一掌管。只要具備了良好的靈活性,小企業不妨做大,逐漸橫向和縱向地擴展業務,擴大企業的邊界,把與自身互補的產業吸收到企業內部,塑造多元化的企業核心生產力。而大企業則應該想辦法做小,合理地將業務外包,甚至把生產流程全部轉移到成本低廉的地方,本土只負責管理、協調、研發等工作。

要具有強大的整合力。對新技術的應用是無止境的,尤其是互聯網技術。通過最新的網絡技術,我們可以在公司內組建一個電腦網絡,管理研發、生產、銷售、資金等各個環節;我們可以把部分業務外包出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我們可以通過新的工作流軟件,實現位於各個國家的不同公司、不同團隊之間的緊密合作,而無須坐在一起搞攻關;我們可以建立和運用高效的物流技術,減少庫存,減少資金佔用,減少反應時間。要實現這些目標,可以有兩種途徑:一是基於企業實際,建立一套融合各個環節的計算機管理系統,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努力,erp軟件的應用正説明了這一點;二是對於存在的應用軟件和工作平台的使用,比如運用提供的大量商業處理軟件,使用該網站的網上電子郵件營銷系統發出大量的電子郵件,也可以使用銷售自動化系統處理銷售前的數據,也可以使用顧客管理系統記錄公司所有顧客的活動,使用這種網上服務,可以使公司更加專注於創造利潤的活動,並有效降低業務成本。對於大型企業來説,通過創新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系統是合適的,但要採取積極的行動,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運用新的網絡技術整合現有資源,實現公司競爭力的迅速提高。

要具有永遠的創新精神。沒有創新精神和積極的進取心,我們就無法想象印度的老師給美國的中小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課程輔導、無法想象幾家小型麥當勞加盟店可以把訂餐業務外包給幾千裏外的呼叫中心、也無法想象航空公司把電子訂票業務全部外包給上千名家庭婦女。新的互聯網技術正在深刻改變着我們的生活,這一切都源於企業對於新技術的追求。對於企業,不僅可以運用新的互聯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傳統產業的效率,也可以在新技術的發展和運用中尋找商機。但要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達到基業長青的目的,必須將創新精神內化於企業的各個環節:基於客户的需求設計產品、定製產品,以最快的速度將產品投放市場,客户需求偏好的及時跟蹤,售後維修的高效快捷。強大的力量源於創新。

次貸危機下的批判和借鑑

托馬斯·弗裏德曼在書中雖然對美國作了很多批判,包括對總統的批判,但他仍然以美國為榮,書中所引用的例子大部分來自於美國,缺乏對日本、德國等其他國家優秀公司的剖析和引用,這就成為該書的缺點之一,作者深陷於“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而在次貸危機爆發並橫掃全球后,這一缺陷又一次被放大了。由於美國人允許自己借貸氾濫,導致了風險的暗中滋長和不可控制。

正如弗裏德曼在他前一本書《凌志車與橄欖樹》所指出的那樣,這世界還不是那麼平。收入差距、環境污染、種族歧視、恐怖主義等問題圍繞着我們,影響世界變平的過程。這些因素不會隨着經濟發展而消失,反而會變本加厲,這也是主流經濟學視野不及的地方。弗裏德曼認識到全球化時代信息產業和網絡藴含的巨大能量,這股潮流迅速碾平各種生產障礙,改造企業的生產模式,成為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量。可他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傳統文化要素在生產中的補充作用。這些要素只有綜合起來,才是全球化時代真正的商業地形。

指出作者的侷限性,並不妨礙我們對於書中營養的汲齲在平坦的世界中,人們首先需要培養“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不斷學習和教會自己處理舊事務和新事務的新方式。這是新時代條件下每個人都應當培養的能力。在這個時代裏,一切或部分工作都將不斷受到數字化、自動化和外包的挑戰,而且新的工作和新的行業也將越來越快地湧現。要想脱穎而出不僅要看你瞭解事務的多少,也要看你瞭解事務的方式。因為你今天瞭解的事務可能很快就會過時,其速度之快恐怕你連想都想不到。

對於我們自己來説,首先就要把創新精神永遠置於我們內心,始終追求效率的提升,追求質量的提升,追求自我超越,我們要始終相信,創新使我們與眾不同。我們還要學會在競爭中協作,在協作中競爭,對自己負責。這才是面對“平坦的世界”的惟一明知的選擇。正像作者在書中所言的一樣“平坦的世界的精神內涵是每一個勞動者將逐漸對自己的飯碗、風險和經濟安全負責,而政府和企業只是幫助人們形成這種能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要保持足夠的激情和進取心。在當今世界,激情和進取心對工作、成功、研究領域甚至興趣愛好都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在全球化時代,你擁有更多的工具可以讓好奇心得到充分發揮,達到自我實現。

世界是平的優秀讀後感4

在今年,我閲讀了這本書:《世界是平的》。俗話説“開卷有益”,《世界是平的》這本書着實令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全球化進程分為3個偉大的時代:第一個時代,這一時期全球化是由“國家”的力量在拓展,從哥倫布起航開啟世界貿易開始,世界變圓了;第二個時代,這一時期“跨國公司”扮演着全球化的重要角色,世界變小了;第三個時代,這一時期的全球化將以個人為主,在全球範圍內合作與競爭以至將世界變為平地,世界變平了。

這個世界因為有了信息技術,所以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變平。在這樣的時代,競爭的平台已經被推平。信息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使人與人之間的競爭環境變得公平了,大家的機會也都漸漸變得越來越均等了。科技、政治和經濟革命、信息革命正在消除各種壁壘,讓世界變得更加平坦。每個人都得找到他的特長,找到他的特別而有價值的貢獻力。

這個世界需要我們的熱情、毅力和好奇心。本書的作者湯馬斯佛裏曼認為:PQ+CQ>IQ(熱情,毅力,好奇心比智商更重要)。在這個信息時代,我們可以從網絡上學到任何東西,如果你不獲取,哪怕擁有再高的智商也不重要,問題在於你是否知道如何獲取。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做的已經足夠了,永遠要不斷地學習和進取。

當前,中國正在走一條科技興國的科學發展之路,同時也在進行着教育的發展,經濟發展。為了迎接這個新的時代,我們新時代的學生應當更加努力地學習。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應當發現自己的長處,並發展自己的長處,認真學習,勤于思考,為我們的國家貢獻力量,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更進一步,成為世界強國。

在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在非洲,羚羊每天早上醒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跑得比最快的獅子還快,否則就會被吃掉;獅子每天早上醒來時,它知道自己必須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則就會被餓死;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羚羊,當太陽升起時,你最好開始奔跑!面對這樣一個越來越平坦的世界,我們難道不應該奔跑嗎?

世界是平的優秀讀後感5

世界是平的是一本非常經典的講述全球化的狀況,以及它對人們説帶來的影響。我感覺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和以前的一些思考能連在一起。下面先講講人們該如何去理解一個人的價值,我覺得應該從整個社會和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角度來理解一個人。我認為很多人身上的一些不夠理智和一些虛榮都是因為他們知識的欠缺,他們沒有對人,社會和整個世界有一個清新的認識。在他們有足夠的認識後,就會根據情形作出理智的行為。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發展是生產力在不斷提高的過程,再加上人們不斷追求物質財富的天性決定了生產力會決定生產關係。不同的歷史階段的人們有不同的使命。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來來為直接創造財富,同時又會生產力的發展。雖然從微觀的操作層面來説,個人的命運和企業的命運有可能存在很多的隨機性,但是宏觀上,整個大的角度來説,這個規律不可違抗。例如即是計算機的技術發展成就了Microsoft,也是微軟它自己推進了這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信息寬帶技術成就了各種全球化的快速發展。這也就説明了,你如果沒有順應歷史潮流,你必然被淘汰。你順應了潮流,還要看你的如何操作。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社會可以看成各種各樣的人分工合作的一個大系統,那麼怎樣才能讓這個社會更幸福呢?人有一個特點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相對長處,它在從事自己長處的領域時它的財富生產率更高,所以和諧的社會要讓每個人能夠發揮自己的所長。整個社會的大機制時如何來做到這點的呢?經濟的調控,這樣使得每個人的個人最優化的選擇會達到社會的最大的最優化。當每個人都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時,他就會得到社會更多的回報。

同樣如果你所做的事情能夠真正地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價值,那麼社會為了鼓勵你去做這件事情,它就會給你更高的回報。但是人本身是一種貪婪的動物,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會不顧忌整個社會的利益,這就需要法律的手段來保證。

這些分析也就決定了以下的幾個特點:

1、合理的企業和組織機構一定要順應這個社會的發展趨勢,順應社會的環境,這同樣也就説明了如果我們能夠了解當今社會的一些可以的狀況,是完全有能力去預測在將來社會會有哪些變化。

2、每個人和組織機構都應該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同事又是對社會有意的事情,只有這樣自己才可能從社會得到回報,同時也是對社會的最大的貢獻。

3、人和企業都是社會的一部分,自己的財富來源都是將自己的努力和社會來交換。因為為了自己的長久發展,你就必須要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4、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潛力可挖,我們應該給其它人提供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他們發揮他們的潛力去為社會創造財富。一個不能發揮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的事業必然會失敗。作為管理和領導,我們就應該挖掘人們身上的創造性潛力,因為這是進步的源泉。

現在的信息技術能夠讓更多的人發揮他們的創造性,能夠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且我們也應該從一些制度和政策上來鼓勵人們去發揮。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最大化社會的發展速度。

Tags:通用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