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3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1

《名人傳》由三大家組成——音樂家、雕塑家、文學家。這三大家分別是音樂巨人貝多芬、雕刻巨人米開朗琪羅、文學巨人托爾斯泰。

貝多芬告訴我們,熱愛與堅持是成功的全部內涵。他曾説過:“藝術,這是高於一切的上帝!”他發自內心對音樂有一種崇敬,他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把他的藝術奉獻給“可憐的人類”,喚醒沉睡的心靈,給他們以鬥爭的勇氣。所以,當貧窮和疾病困擾他時,他並沒有退縮,反而從藝術的世界裏尋找生命的快樂。在他的音樂裏,有田園的氣息,有英雄的戰歌,有歡樂的主題,更有與命運抗爭的勇氣,世界沒有給他歡樂,他卻為世界創造了歡樂。

貝多芬給後人留下的不只是一筆豐厚的音樂遺產,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財富。從他身上我們懂得了,一個人也許身體會有缺陷,生活會陷入困境,但假如你有一個自由、豐富的精神領地,那麼你一定不會被打垮,因為一但精神領地被侵略,你整個人都會塌了,每日生活在悲傷之中,事事無成。所以,我們應該用熱愛和樂觀來做為人生大廈的基石,讓歡樂成為生命的主題,讓堅持化作最好的建材,來成就我們美好的人生。

米開朗琪羅的性情膽小怕死,因第一次迷信嚇得發神經之後又發生了不止一次。他的膽小懦弱、優柔寡斷讓我對他充滿鄙視,但他那高超的雕刻技術讓我不得不敬佩。他也用着頑強的毅力闖過一道道難關,一步步接近成功。

列夫·托爾斯泰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他有過許多名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但他的人生也是充滿坎坷。他曾穿着破爛的衣服坐在車站裏,被別人認為是腳伕。

三個巨人三種不同人生,但都或受病痛的折磨,或有悲慘的遭遇,或因內心的惶恐矛盾,或三者交疊加於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毀滅了理智。但他們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對藝術的執著,對理想的追求,對人類的愛和信心。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2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要説在《名人傳》中,貝多芬是我最羨慕的,他從小就接受良好的音樂培養;米開朗琪羅是我最同情的,他白白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年華;托爾斯泰是我最欣賞的,他以筆代嘴高聲批判者貴族人羣和上流社會道德的敗壞。他們都年紀輕輕卻承受着親人離去的苦痛;他們都初出茅廬,但各自才華橫溢;他們都是凡夫俗子,卻有着一般人少有的努力、耐心和頑強。他們的一切品質印證着這本書的又一個名字“巨人三傳”!

相比貝多芬,我是怯懦的。如果我耳朵聾了,我肯定會大哭大鬧,終日抱怨上天的不公,從此一蹶不振,絲毫不會考慮如何正確對待這一缺陷,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而貝多芬不同,他能意志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能與人交談,就把自己的意願寫在紙上;不能譜曲,就用牙齒抵住一根固定在鋼琴上的木棒鉛筆來感受早已爛熟於心的琴聲的震動,從此完成了轟動世界的諸多交響曲。不得不説,此刻我對貝多芬的一生不僅是羨慕,更多的是佩服,

米開朗琪羅,我心中的天才,居然能使自己的老師嫉妒自己的作品,可見其功夫了得。而他卻被征服,被囚禁在廣闊而寂寞的皇宮之中,濃縮了自己的一生,單調且痛苦不堪、終日按主人的命令製作各種藝術品,不願反抗。也許在他看來,放棄成功、堅持隱忍是精神昇華的前提。

而托爾斯泰,就如同我景仰的魯迅,都生存於複雜陰暗的社會,目睹着同為犯人的人們被現實殘酷的分成三六九等,心中鬱悶,自己沒有足夠的力量領導反抗,只能用文字,這殺人不見血的刀一樣的文字刺向貴族的要害,表達自己心中的憤懣,向人間傳播光明的種子。由此,我自己給托爾斯泰起了一個別號“筆鋒刀手”。

《名人傳》是一本意義深遠的教育書,它使我對這個社會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對生活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亦成為我更加熱愛生活的動力!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3

此傳記裏的三人,一個是德國的音樂家貝多芬,一個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畫家、詩人米開朗琪羅,另一個是俄國作家、思想家、文學家托爾斯泰,雖然各自的事業不同,貢獻不同,所處時代和國家也不同,但他們都是偉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領域裏的偉人。他們在肉體和精神上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卻為創造不朽的傑作貢獻了畢生的精力。

貝多芬遭遇病痛的折磨,仍不放棄音樂;米開朗琪羅的遭遇悲慘,仍然堅持雕塑。列夫·托爾斯泰面對內心的惶惑矛盾,最終創作出不朽名篇。這本書裏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傑,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這裏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鬥爭,與命運做着爭鬥,都不甘於天命,都想站在世界的巔峯看看遠方的風景,卻終究敵不過命運……

這本書述説了太多太多的人性,教會了我太多太多。以後面對絕境之時,不要把你的後背交給不信任的人,因為説不定,會有一把意想不到的劍,捅進你的胸口。也不要太過在意別人的目光,只要記得,你不是為別人而活着,你為的,是你自己。而在人類的感情上一些東西,被毀了,就是被毀了,不管如何彌補,那也有着刺眼的裂縫。

雖然你天賦不低,可你的付出,才是最後成功的關鍵。與人爭鬥,又何嘗不是在增長你的心智與閲歷。站的越高,摔得越狠,這次的跌落,或許就再也沒有爬起的機會,只能躲在一個角落無聲地等待機會。然而一頭咬人的獅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頭獅子,懂得隱忍……倔着骨,咬着牙,忍着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只為了告訴別人,莫欺少年窮!一頭咬人的獅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頭獅子,懂得隱忍…如果某日,你摔落懸崖,掉落山洞,不要驚慌,往前走兩步,或許,你,將走出黑暗。

路,始終是要自己踏踏實實走。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4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他還説: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為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而他的《名人傳》就是揭示人類歷史上三位苦難英雄的心靈傳記,他們是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

他在《貝多芬傳》的結尾這樣寫道: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説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歡迎。確實,用痛苦換來歡樂正是羅曼·羅蘭追蹤貝多芬一生命運的視野,這句話構成了《貝多芬傳》內在的緊張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是什麼支持着貝多芬?是不向皇權低頭的品質,是不被金錢收買的決心,是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正是依靠着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貝多芬越過了人生的無數個痛苦險峯,達到了對人生最清醒的領悟。如果説《貝多芬傳》是英雄主義的號召,是力的頌歌,那麼《托爾斯泰傳》則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闋送葬曲。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運,托爾斯泰偉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觀意志的選擇。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5

近日在翻書櫃時,無意間發現了一本厚厚的《名人傳》,安靜地藏在書櫃的角落,名人傳讀後感400字。粗糙的書皮看起來十分古老,應當是父親少年時代讀的,出於好奇心,我泡上了一杯香郁的奶茶,坐在家中老藤椅上,開始了閲讀。打開目錄,一個熟悉的名字跳入了眼簾,音樂巨人——貝多芬……

不到三天的功夫,我讀完了這本敍述了三位不同領域天才生平的書。也許是對貝多芬十分熟悉,也許是對貝多芬的生活感到十分的同情,讀完《貝多芬傳》,我的感觸頗深。

羅曼羅蘭運用簡潔、直接的語言大致描寫了貝多芬的生平經歷。降世波恩,悲慘童年,闖蕩維也納,人生巔峯——《第九交響曲》以及巨星隕落——1827。

貝多芬從小便熱愛音樂,22歲來到了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幾年過去,他仍沒有受到大眾的歡迎。1806年,他墜入了愛情的海洋,創作了純潔如花的《第四交響曲》,大受大眾歡迎,1824年,他到達了音樂的巔峯,創作了《第九交響曲》,並在1827年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貝多芬的父親是一位男高音歌手,這也許便是貝多芬音樂天賦的來源。但家庭對貝多芬的音樂歷程並沒有起到過多的促進作用。貝多芬的家境貧困,很小時就要靠自己的雙手掙飯吃。他的父親還逼着貝多芬練琴,指望着今後靠他養老。家庭的困窘,父親的逼迫,並沒有讓童年的貝多芬對音樂失去興趣。他在22歲的那年離開了美麗的家鄉。對於家鄉人來説,這也許是很難理解的,留在波恩,娶個妻子,時不時到美麗的萊茵河邊踏青,坐在草地上遙望頭頂淡淡的浮雲,過一生安靜、平淡、祥和的生活不是挺好?其實不然,有的人的夢想是帶着妻兒過着閒適的生活,而有的人夢想成為世界頂級的音樂家,為人類留下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天才的使命就是讓世界科技、文化有更快的發展,音樂巨人貝多芬將一生都獻給了音樂,終生沒有妻室。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6

讀了這本《名人傳》使我有了很深的感觸。《名人傳》是由音樂家貝多芬、雕塑家兼畫家米開朗琪羅、作家托爾斯泰三名主人公組成的《巨人三傳》。

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他們都有自己的園地,但他們都是藝術的化身,都飽受身心的折磨,都幾乎毀滅了理智,使他們堅持下來的是人類的愛和信心。

貝多芬曾經説過:“我願和我的命運挑戰,只要有可能。”貝多芬的一生是不幸的,他的母親是改嫁給他父親的,他4歲時被迫整天練琴,在8歲時,他加入戲院樂團,13歲時當了大風琴手。他成為了一位優秀的音樂家,但到了1796年至1800年,痛苦又來找上他,他的耳朵日夜作響,聽力越來越差,這對一位音樂愛好者來説無疑是晴天霹靂。然而,他始終堅持着他的音樂道路,矢志不渝。他的這份堅持與勇敢感動了我。

米開朗琪羅也出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他用他的堅持戰勝了父親的固執,他13歲進了畫室,他成績優異,但他並不熱愛畫畫,便去了雕塑學校。托爾斯泰對他的父母是不熟悉的,因為他從小就失去了雙親,他以他自己對作家的熱忱始終堅持着。

這3個人都是令人佩服的。貝多芬震撼人心的命運交響曲,是他用痛苦換來的;米開朗琪羅留給後人不朽傑作,是他一生血淚的凝結;托爾斯泰的文學著作與其説是智慧的結晶,不如説是他悲慘命運的寫照。

貝多芬在耳聾的情況下還能給人創造出這麼多的名曲,他的“英雄”、“命運”、“田園”鋼琴名曲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藝術享受和精神力量。米開朗琪羅的作品成為人的力量和意志創造力的讚歌。托爾斯泰他的思想探索與追求更是常人所不能望其項背的。

這三位名人的遭遇儘管都不是盡如人意,但是他們都有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他們這種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正如學習一樣,如果有毅力、堅持、有恆心,那麼學習不是什麼難事,而是人生一件樂事。我們應向這三位各人學習。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7

也許我們曾經在挫折面前彷徨過,絕望過;也許我們曾經意外的得到挫折帶給我們的饋贈,體驗過戰勝之後的快樂……這些都是我們成長曆程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選擇堅強是最有用的資源。 有一個人,是他偉大的人格,在肉體和心靈的雙重痛苦的重壓之下仍然保持着的不屈不撓的高昂的鬥爭精神,巨大的創造力和道德標準,任何時候都決不向命運屈服。他,一個心靈偉大的人——貝多芬。 貝多芬作為一個音樂大師,他需要敏鋭的聽覺,但是1796年他還不到30歲,耳朵就開始變聾,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內臟也被劇烈的疼痛所折磨。貝多芬還不得不忍受感情的煎熬,他不斷幻想着幸福,但立刻又幻滅,不得不去承受心靈的痛苦。

現在的人恐怕想貝多芬這樣的人卻是寥寥無幾呀,很多社會青年,耳朵不聾,手腳不斷,內臟健康,但卻是在虛度光陰,甚至還學成年人的一些不良行為,廢了自己的一生甚至大好前途,如果貝多芬沒有殘廢,沒有缺陷,是一個健康的人,那他的一生裏肯定有更大的奇蹟發生,將會是天才中的天才的。如果那些社會青年有貝多芬一樣的殘疾和缺陷,説不定是自生自滅,自暴自棄,甚至自殺。 貝多芬的堅強與勇敢,讓我非常佩服,不僅是我佩服,相信瞭解他的人都會讚歎不已,但是上帝為什麼要這樣安排他的人生呢?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疾、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説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一生的:“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世界上的名人大部分都是經過風吹雨打的,所以説彩虹,經過與雷電的激戰之後才出現。每一個名人的背後都有着一個感人的故事,每一個感人的事情,不僅能讓你吸收情感和知識,還能用來反省自己是否堅強過?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8

天才的雕塑家下卻隱藏着極悽慘的遭遇。這些苦難來自工作,生活,社會,家庭,而一直以來承受着這些的米開朗琪羅是我們難以想象的痛苦。他的一生艱苦得像個僕人,一個永遠侍奉主人的忠心僕人。他的父親,親戚,兄弟,侄子都要依靠他生活,他將金錢,關愛無微不至地給了他們,忠心耿耿,決無二心,這是親情方面的,如果你覺得這樣做很正常也不為怪。

在事業上,他以藝術作為自己的工作。他很早就顯露出了自己驚人的天賦和才能,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詣。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刺激了那些貪得無厭的達官貴人與高高在上的主教皇。他們將無盡的工作丟給米開朗琪羅,並且他們只是為了顯赫自己家纏萬貫,高貴的地位與無邊的自尊。教皇們為使自己萬古長存,竟勉強天才雕塑家為自己造陵墓。米氏天生膽怯懦弱的性格無法令他抗拒,順從是唯一的選擇。巨大的工程無法在教皇生前完成,於是一件件工程的積壓,使米開朗琪羅的身心大受煎熬,是他痛苦的根源。

但是,在這苦難的人身上我們卻看到了閃光點。米開朗琪羅的確是一個怪人,這點不可否認,從作者的記敍上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來。但我們不能因為這個就否定了他的全部。他的天才,更多的是對藝術的崇敬與痴迷便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想想他接受那些繁重,荒唐工作的理由,除以膽怯,金錢等原因,我想更多的是他對自己在藝術上的挑戰。當尤利烏斯二世提出要用巨大的白石做雕塑時,全翡冷翠只有他一人敢來承擔。當他經過翡冷翠視野最好的山頂時,他竟有想要把整座山開鑿雕塑的衝動,只是沒有經過別人同意罷了。這位在藝術上敢於馳騁,挑戰的冒險家在工作中異常自私,自私到所有工程全部他一個人包的程度,水泥匠,石匠,泥瓦匠,木匠他統統硬着頭皮接下來,從沒想過後來的辛苦,以至到處現學現用,這些無一例外都表現出了米開朗琪羅對藝術的狂愛啊。

在評析米開朗琪羅的過程中,看到他那為藝術而獻身的精神,為事業艱苦奮鬥,持之以恆的意志,這些正是一代偉人大家身上的閃光點,也正是我們所需學習的。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9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因為他不能使我屈服”。——題記

從書架上拿下這本厚厚的《名人傳》,從第一頁慢慢地品讀,從第一個字開始慢慢的接受精神的洗禮。我受到了這些原本屬於羅曼·羅蘭的文字的震撼。

這其中,我最熟知、也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貝多芬。幼時受到的打罵,母親的辭世,作為一個音樂者所受到的最沉重的打擊——耳聾,深愛着的女子一次又一次的把他拋棄,不被世人的看好,生活的貧困,疾病的纏身,親人好友的死亡離散。

這些點點滴滴無時無刻不在折磨着他,但這對他來説不算什麼,也正是這些磨難,讓他創作出那些了不起的作品,體現出他那驚人的堅毅。

勇氣,讓人們堅強;而命運,往往讓人們挫敗。磨難造就了今天人類的偉大,因為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要試着改變也許在意註定的命運,不要讓命運,消磨我們的生命。如果貝多芬沒有扼住命運的咽喉,那麼今天,歷史的里程碑上就不會有他的名字;如果廖智選擇放棄,那麼今天,我們就不會在舞台上看到她美麗的身影。但是他們選擇與命運鬥爭,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了命運。

當我們與命運相對,是否可以扼住命運的咽喉?

羅曼·羅蘭作為一名法國人道主義作家,以感人至深的筆墨,道出了這三位巨人不屈的精神和桀驁的靈魂:列夫·托爾斯泰、米開朗琪羅、貝多芬。這三人經歷並不相同,又似乎相同,那就是他們內在的精神。這是一種難得可貴的精神,面對挫折和困境,他們堅韌不拔,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追尋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他們命運坎坷,但又一次次爬起,以超乎尋常的意志堅持着,直至他們歸去自己心中的淨土。

偉人如良師,偉人如益友,偉人如好書,偉人就像一個個里程碑,給我們留下前進的標記。偉人的光芒璀璨,偉人的光芒無限。

就讓這光芒照亮我們的生命,照進一片春天!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10

帶着一種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我開始閲讀魯迅,一個偉大尋求着的心聲,讀到了魯迅的思想,情感,知識,態度,言行。瞭解了魯迅的平凡而偉大的一生,對人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和反省,更認識到魯迅外冷內熱的熱烈情懷,對人生的深刻認識和摯愛。正因為對人生刻骨銘心的愛,才有了對戕害人生的言行的痛徹骨髓的恨,才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生寫照,

人的生命是這樣的珍貴,我們的人生如果用一種健康科學的態度和思想來經營和維持的話,我們本來可以過的更加幸福和快樂。社會組織結構的不合理,導致社會功能的不正常,導致社會家庭生活的不科學不健康,誰之過?社會管理者的責任,當然也有我們自己的責任。因為我們沒有充分爭取和使用我們手中的權力,缺乏對利益保護的追求認識和理解。民主與科學是人類發展進步的鋭利武器,經過流血犧牲換來的寶貴財富卻讓我們棄之如敝履,能不説是我們的悲哀嗎?一個缺乏有機統一組織的社會系統是不可能完全表現他的生命的豐富和生動的,一個健康的生命機體,有完善的系統組織,保證了功能的健全和活動的正常,實現了生命的完美展現,這才是可喜可賀的人生歷史。

魯迅先生為構建新型的國民思想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一樣做了一個徹底的堅定革命戰士。我們卻自陷在物慾橫流的漩渦中不能自拔,這是多麼悲哀的事!痛心疾首之餘,仍然不想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那是我一生的追求,為了人生的幸福,必須像魯迅先生一樣做“韌”的努力和奮鬥。周圍的人們還會沉迷在現有的唯利是圖的圈子裏用異樣的眼神看人,但在我的好友中已經有人覺醒,趁着黎明前黑暗的掩護悄悄地向着光明的方向輕裝前進了。我要抓緊時間學習,去追趕前面奔跑的人們--------像魯迅一樣,做一個愛憎分明的人,做一個真正的中國人!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11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F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他還説:”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為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而他的《名人傳》就是揭示人類歷史上三位苦難英雄的心靈傳記,他們是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

如果説《貝多芬傳》是英雄主義的號召,是力的頌歌,那麼《托爾斯泰傳》則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闋送葬曲。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運,托爾斯泰偉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觀意志的選擇。

《復活》是托爾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羅曼?羅蘭所説:”妻子、兒女、朋友、敵人都沒有理解他,都認為他是堂?吉訶德,因為他們都看不見他與之鬥爭的那個敵人,其實這個敵人就是他自己。”

”托爾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揚的主義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應當被人蔑視。”終於,在82歲的暮年,托爾斯泰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逃出了家門,在一個無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號啕大哭,對守在他周圍的人們説道;

“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為何大家都在這裏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

其實,托爾斯泰發出的是對蒼生的疑問,也是對痛苦心靈的迴應,在這裏我們分明又聽到了貝多芬對生命的歡樂歌唱。

這就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裏留給我們的永恆的精神光芒。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12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着思想,阻撓着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窒息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眼中的英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他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身上具有偉大的品格,具有對人類深沉而真摯的愛。他們或身受病痛的折磨或遭受悲慘的境遇,或因內心的不安或惶恐。這種種的折磨幾乎使他們窒息。貝多芬用痛苦換了歡樂”的音樂,米開朗琪羅用一生的精力創造出偉大精緻的作品。列夫托爾斯泰始終關心世間的渺小與悲痛。藉以傳播愛的種子和寬容的理想。這正是三個偉人的一生,也並非人們所猜想的那種轟轟烈烈。在成功成名的同時,他們也承受着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

貝多芬的音樂夢。在他的耳朵失聰時破滅,可他依舊靠着堅強的意志和對音樂的熱切渴望,扼住了命運的咽喉,將個人身心的慘痛昇華為一支又一支的樂曲。

米開朗琪羅的雕塑夢。他是一個憂鬱症患者,也是一個享受痛苦,捨棄歡樂的英雄,一方面皇室的逼迫,使他幾乎放棄生命。對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獄。就是這樣,他在不斷地反抗死亡,反抗內心的痛苦中,創造出了崇高的藝術品。列夫托爾斯泰的文學夢,他相貌醜陋,身材矮小,從小就不被人理解。但是,他最終在羣山環抱的高加索山的清幽環境中清醒了過來,創造出一系列優秀的作品,但他依舊沒有停止對自己的解剖,他同情下層人們,又對他們缺乏信心,他這一生都在內心的掙扎的痛苦中度過,最後,他死在了一個不知名的小地方,卻為人類留下了偉大的作品。

如今,多少的莘莘學習懷揣着自己的夢想,在理想的道路上前進,或許他們也會遇到同樣的困難,但是我相信,一個人的偉大不僅因為他的作品為人稱讚,也因為他的經歷會給人們的心靈以永久的洗滌。這就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裏留給我們永恆的精神光芒。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13

從貝多芬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崇高的精神,尤其讓我敬佩的是他與命運抗爭的不屈不撓的精神。貝多芬的全名是路德維希馮貝多芬。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對他來説,生活就像一場悲慘而殘酷的鬥爭。父親急於發展音樂天賦,用暴力逼迫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大一點的時候,厄運又降臨到了貝多芬身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他不得不寫信給朋友們哭訴。

在苦難中長大的貝多芬,也是幸運的。法國大革命爆發時,貝多芬遇到了莫扎特,相互交流。然後,我拜海頓為師。後來,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當貝多芬第一次嚐到成功的甜頭時,痛苦又來了。慢慢地,貝多芬耳朵裏的聽力下降了,內臟劇烈疼痛。但他一直瞞着所有人,直到無法再隱瞞,所以他給兩個好朋友,韋格勒博士和阿曼達牧師寫信。貝多芬的耳聾在逐漸加重,但他並不是完全失聰。可以説貝多芬的作品幾乎都是耳聾之後寫的。

人們在貝多芬年輕的臉上看到了天才的眼睛:從那雙眼睛裏,人們可以再次看到他悲慘的命運。在隨後的幾年裏,過於自由暴戾的貝多芬不止一次的被愛情拒絕。在遭受這些生理痛苦的同時,貝多芬還必須承受另外——種痛苦。

不僅如此,他的身體還“背叛”了他,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等。我的健康每況愈下。儘管如此,他從未放棄音樂。要知道,貝多芬面對這麼大的困難從來沒有動搖過。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大結局。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願相信自己的不幸無法治癒:他渴望治癒,他渴望愛情;他充滿希望。也許你現在成績很差,但不代表你以後還是這樣。我們必須相信自己的力量,對自己有信心。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同樣,要好好學習,做學習成績優秀的好學生。貝多芬曾在給弟弟們的信中説:“只有道德才能讓人快樂,而不是金錢。”

除此之外,這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到普通人身上,也降臨到偉人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時,我們應該想到這些忍受和克服痛苦的例子,停止抱怨別人,堅定我們的信念…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14

閲讀可以讓我們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獨立地塑造自己的身份。閲讀的過程是吸收並消化作者的智慧與知識的過程。有兩類經歷可供我們學習與成長:一類是自己的親身體驗,另一類是從他人那裏借鑑的經驗。

受疫情的影響,我們只能呆在家中,剛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閲讀!我讀了上次獲獎的《名人傳》,雖然很多章節讀起來有些不易懂,但書中的人物卻深深的打動了我。給了我向上的精神力量。《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優秀傳記作品,他敍述了三位偉人的一生: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意大利畫家和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他們的故事中,我看到了他們如常人一樣,有他們的矛盾和痛苦。但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中,歷經困難而不改初衷的心路歷程。

這部名著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貝多芬的故事。艱苦的童年疾病纏身,貧窮,當他沉浸在音樂和成就帶來的歡樂時,雙耳失聰。這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説是多麼大的打擊呀。可是這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相信。“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扼住命運的咽喉。”他憑着超凡的毅力和奮鬥精神。使他的音樂更上一層樓,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裏寫下了不朽的《歡樂頌》。從同年的悲慘,到老年對歡樂的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羅曼·羅蘭的形容那樣,“他整個一生都像是一個雷雨天”,世界不給他快樂,他卻給世界創造了快樂。

這不禁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磨難是生命的必然,一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人生本就是不公平的,慢慢習慣吧。但與貝多芬相比,我們的挫折,好比大海里的一粒沙子那樣渺小。遇到困難,我們應該勇敢站起來,直面挫折,讓自己有更大的勇氣向前邁進。

在《名人傳》中,我感受到了他們崇高的精神。今後我會直麪人生,像貝多芬一樣去追逐自己的足球夢,譜寫凡人非凡的命運。

名著讀後感之《名人傳》讀後感15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拘泥於對傳主的生平做瑣屑的考述,也沒有一般性地追溯他們的創作歷程,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説是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名人傳》就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一流的傳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譯者,使這部作品很快即成為經典名著,時至今日仍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二十世紀的前半期是人類歷史上風雲激盪也苦難深重的時期,羅曼·羅蘭創作《名人傳》,傅雷先生翻譯《名人傳》,都是有感而為,是要從這些偉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戰鬥的勇氣。傅雷先生説,“在陰霾遮蔽了整個天空的時候”,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啟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説,《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説,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説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峯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譯林出版社新出版的《名人傳》在尊重傅雷先生原譯的基礎上,校訂了舊版本的排印錯誤,對一些常見的人名和地名採用了現行譯法,原來夾在文中未譯的一些外文人名和地名也儘可能地補譯成了中文,這是為今天的讀者做了一件好事,使他們能夠更方便、更好地閲讀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