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81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國演義讀後感1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描寫古代東漢末年至西漢初年的故事,這本書就是《三國演義》。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情深。《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説,是古典文學名著之一,更是歷史演義小説的經典之作。

原著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以蜀漢興亡為主線。有智謀驚人的諸葛亮、義氣深重的關羽、勇猛粗魯的張飛、狡猾奸詐的曹操等一系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為中華古典小説之最。

在《三國演義》裏,我最喜歡的是諸葛亮。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為諸葛亮真的太聰明瞭,就因為他那麼聰明,所以劉備才會三顧茅廬。第二個是因為諸葛亮他做事冷靜,遇到困難也非常冷靜。在空城計退敵這篇中,只剩兩千五百人地城中。諸葛亮身邊還沒有大將,發現魏軍分兩路正向西城攻來。眾官員聽到消息後,都很驚慌。諸葛亮卻非常鎮定,最後想出了一條妙計,騙過了司馬懿。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你想了解三國故事,就去看《三國演義》這本書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2

寒假裏,我饒有興致的讀完了一本厚厚的書,《三國演義》,讓我認識了很多人們口中一直傳頌的英雄。

《三國演義》是一個歷史人物的舞台,它把許多重要的人物都演繹的淋漓盡致!其中最使我難忘的是五虎大將關羽,他身上的一個小故事讓我深有感觸,那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

關羽和劉備張飛是結義的三兄弟,有一次,關羽被曹操圍困在小山丘上,無奈之下只好投降於曹操,但是和曹操再三約定,只要一打聽到劉備的下落,不管有多少危險都要去找他,曹操爽快的答應了。 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 ,終於有一天,有信使告訴他劉備的位置,關羽便立即啟程,途徑五個關口,但每個守官的將士都説沒看到朝廷官文不給放行,關羽性情大變,斬殺了六個守關人直達邊界,最終關羽回到劉備身邊,成為五虎大將之首。

讀完這個小故事,讓我深刻的明白了一件事,深情厚誼並不是紙上談兵,是應該有所作為的,關羽劉備和張飛的兄弟之情把我深深的感動了,真不愧是桃園三結義啊!

三國演義讀後感3

這幾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內容是:東漢末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徹底地動搖了東漢王朝,中國進入了一個羣雄爭霸的時代。

劉關張桃園結義後,王司徒巧定連環計讓呂布來刺殺董卓,曹操大戰呂布,曹孟德煮酒論英雄,官渡之戰,袁本初敗兵折將,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孔明先生,赤壁之戰,最後劉備打下四川,就形成了魏、蜀、吳三個國家。

作者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驍勇善戰的關羽、張飛,一身是膽的趙子龍,還有曹操、周瑜、劉備等人。

我喜歡《三國演義》裏的諸葛亮。他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諸葛亮聰明過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世界上的事都瞞不過他,像空城計、草船借箭,這都是諸葛亮精心策劃的,太厲害了!據説諸葛亮沒有打過敗仗,真是太棒了!

讀完《三國演義》我覺得諸葛亮非常聰明,我很佩服他。我要向他學習。所以,我一定要認真學習。

三國演義讀後感4

中國歷史上有一段三家分漢的故事,我利用寒假的空閒時間,仔細地欣賞了一番,這就是“三國”。

一説起《三國演義》,我們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到心地仁慈、胸懷大志的劉皇叔;機智多謀,剛腹自用的曹操;心胸狹窄的周瑜……但我一合上書,諸葛孔明的身影就隱隱約約浮現在我的面前。

我佩服諸葛孔明。他足智多謀,年幼時就開始為蜀國效力。他用一招火攻計使夏侯惇兵敗博望坡,又以三寸不爛之舌舌戰羣儒,使東吳無言以對,即使他死後也在之前佈置好一切,還活活把仲達嚇走了。假如蜀國沒有諸葛孔明,歷史將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諸葛孔明雖然一世英明,而生命卻非常短暫。為安天下,在蜀國上付出了多少力量。當我讀到諸葛孔明建興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逝世時,我深深的為這個人才惋惜。我想,現在雖然是和平年代,不用象過去那樣舞刀弄槍,但是,現在的競爭多麼激烈,只要我們稍一鬆懈,可能以後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無法做一個真正對國家有用的人。

我以天地,以所有讀者為證。在這裏,我莊嚴宣誓:我要從現在起,努力學習。待長大後為國家奮鬥,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

三國演義讀後感5

我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家們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要角色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大加讚賞,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每一個人物都是那麼的活靈活現,不禁讓我們讚歎。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號稱八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下江南。想滅孫權和劉備,統一天下。孫權和劉備結盟,共破曹操。孔明草船借箭、黃蓋苦肉計、闞澤下詐降書、龐統連環計,孔明巧借東風,三江口周瑜縱火。曹操大敗而歸。我還對趙子龍單騎救主很欣賞,這裏體現趙子龍的勇猛和忠心。我還欣賞關雲長很講義氣,過五關斬六將。

讀一遍《三國演義》原著,便有一次收穫。我現在的理解都是很淺的,要想真正的品味《三國》,感受《三國》要讀很多遍才可以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次一聽到這首歌曲,我腦海中彷彿就呈現出一幕士兵吶喊着、奔殺在大江南北的一幕獨特場面。這些,都來自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寫了劉備、孫權、曹操之間的三國戰爭,並塑造出了形象生動的人物,如:莽撞的張飛,智慧的諸葛亮,忠義化身的關羽,胸懷大志的劉備……

在無數的英雄之間,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曹操。在小説中,曹操被塑造成了奸臣,似乎他就是反面人物,可以讓天下人恥笑的`卑鄙小人。而我並不這麼認為,曹操應是一個真君子!

有一句話説得好: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把曹操比作治世之能臣。曹操確實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天才。他能領兵打仗,又能治國安民,不是真英雄還能是什麼?他的文學水平也達到了一個高度,他是一個著名的詩人,寫過《短歌行》、《龜雖壽》……其中,《短歌行》飽含着曹操對人民的憐惜,以及自己對一時無法收復祖國山河的焦慮。

曹操這個我眼中的英雄,被人們説成是奸臣,我覺得,看一個人,不能人云亦云,這樣,不僅不尊重客觀實際,也不公平公正。

三國演義讀後感7

兩年前媽媽送給我一本書,封面上,一排排氣勢恢弘的大船正被熊熊大火包圍、吞噬,天邊被烈火映紅,無畏的士兵正在奮勇廝殺。我被這生動壯觀的畫面吸引,興致勃勃地翻閲起來,它就是為人傳誦的經典《三國演義》。

從此,這部經典走進了我的生活,令我愛不釋手。它陪伴着我成長,我也成了十足的三國迷。

看到蜀國被敵軍圍困,險象環生時,我替他們捏了把汗;讀到諸葛亮鎮定指揮、巧妙突圍、化險為夷時,我一下子鬆了一口氣;讀到“關雲長温酒斬華雄”時,我不由地對關羽的驍勇善戰嘖嘖讚歎;讀到曹操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時,我感到了他的豪情壯志……書中每一個場景都讓我心馳神往,令我的激情像滔滔黃河水一般洶湧澎湃。

多少次在夢中,我也悠悠然回到三國鼎立的時代,和英雄們相聚。夢中的我有劉備的謙虛禮讓、有張飛的勇敢無畏、有關雲長的赤膽忠心,還有老黃忠的俠義情懷。哦,我不就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嗎?夢醒時分,牀頭的《三國演義》依然靜靜地立在那裏,彷彿在召喚我為新的一天而奮戰!

情牽三國,夢縈三國,沉醉於風雲變幻、滄海橫流、英雄叱吒的三國時代,中華經典書籍的魅力令我深深折服!

三國演義讀後感8

小時侯,最開始認識《三國演義》這本書時,是在動畫片裏瞭解的,漸漸的,我喜歡上《三國演義》這本書,書裏面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了我。比如:《桃園三結義》、《三國歸一》、《火燒赤壁》------

很多人喜歡關注劉備、曹操、諸葛亮,而我最難忘的人是呂布。

我是從動畫片裏認識呂布的,他頭戴束髮金冠,身披百花戰袍,手持方天畫戟,騎着赤兔寶馬,英姿颯爽,威武神氣。後來我在電腦遊戲《三國志》裏見識了他的驍勇善戰,我對他崇拜得五體投地。

暑假裏,我看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認識了呂布的另一面——背信棄義,慢慢地改變了對呂布的看法。一隻赤兔和幾千兩黃金就使他投奔了董卓,並忘恩負義地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為了美女貂禪,中了王允的連環計,又殺死了義父董卓。最後,在曹操的算計下,呂布在沛城的戰鬥中,被部下所綁,投降於曹操,呂布卻大喊:“饒命!”曹操聽取了劉備的建議,不再重複丁原、董卓的老路,而將呂布吊死在白門樓上。

呂布縱有百般能耐,武功蓋世,但最終落了個不好下場,他的品行讓世人仇恨。同學們,我們應該吸取歷史人物的教訓,學會辨別事物,不要黑白不分,做個忘恩負義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9

今天,我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事——看完了《三國演義》。這三國演義把我看得精疲力盡。早上一起牀就爬起來看,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是在看《三國演義》。現在,就讓我告訴你們我看了《三國》的讀後感吧!

《三國演義》是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裏面的許多英雄人物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如,一代梟雄曹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有萬夫不當之勇的張飛,笑到了最後的司馬懿......這些人物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完三國後,我長歎了一口氣。沒想到,笑到最後的竟然是司馬懿!看完三國,我增長了許多見識。最好看的就是《火燒赤壁》。周瑜一場大火就將曹操的所有戰艦都毀於一旦。每次看三國,我都被裏面緊張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有的人説三國寫的不就是一些打打殺殺東西嗎,有什麼好看的?可我並不這樣認為。三國雖説有一些打打殺殺的場景,但這樣看起來才會有吸引力,才會讓人渴望知道後面的故事情節。看完三國後,我彷彿長大了許多。裏面的陰險狡詐也讓我感到恐懼與害怕。沒辦法,在那個時期,為了生存人們什麼事都會幹得出來。

看完三國後,我還想再重新看一遍。我想將裏面的故事爛記於心,時時刻刻都能謹記在心!

三國演義讀後感10

這個寒假,我在媽媽的推薦下閲讀了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剛讀了開頭,我就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住了。

三國鼎立,天下紛爭,一切的一切,都被捲進了那戰爭的硝煙之中。我見識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關羽的勇武,張飛的豪邁,姜維的文武雙全,趙雲的膽量……“亂世出梟雄。”風起雲湧,我沉浸在那個久遠的年代久久不能自拔。

但是,英雄也有弱點。周瑜他才華橫溢,被孫權器重,又有小喬做賢內助,可謂是幸福美滿,但小氣、自私卻是他的弱點,使諸葛亮藉此擊敗了他。再比如武聖關羽,因為他的驕傲,讓他萬劫不復。而張飛,則是他衝動才讓他的人頭落在在下人的手中……

縱觀三國,它譜寫了一闋一闋英雄的生命之歌。他們或勇敢、或機智、或豪邁,但最終,他們都走向了生命的盡頭。可是在百姓心中,曹操雖得大統,但卻被評為奸雄;劉備雖然沒有奪得江山,但他在百姓心中卻有良好的口碑。由此看來,一個人就算取得不了太高的成就,但是日常的點點滴滴,都能影響、感動身邊的人,從而人皆稱讚。不是麼?

三國,如此豪邁,如此蕩氣迴腸!他讓我懂得了許多人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