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伊索寓言》讀後感彙編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75K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伊索寓言》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伊索寓言》讀後感彙編15篇

《伊索寓言》讀後感1

整個寒假中,我每天都在細細地“品嚐”《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的作者生活在公元六世紀左右的小亞細亞的伊索,他已非凡的智慧和哲忠運用動物為主角的擬人化手法漫遊各地給人們講寓言故事

讀完這本《伊索寓言》我深深的感到寓言短少,但是作為我們生活中智慧的結晶,他形象的反應人們生活各方面的情形並通過故事的道理,作品中有的揭開強者欺負弱者的行為、有的讚頌生活的美好、有的反應窮苦人的悲慘······這些作品給我們一個接着一個深刻的道理是我們從中得到教益。

有一次,我在樓下玩時,看到同學有一本新出版的書我也想看於是我就向同學結果來看幾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同學向我説:“孫仁濤,請你把我幾天前借你的書還給我。”由於我太喜歡這本書於是我就找了一個藉口説:“對不起,我書弄丟了,我再賠你其他的書。”同學只好無奈的走了,我便讀起了《伊索寓言》不守諾言,撒謊騙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的。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我感到很慚愧,便把同學叫回來把書還給了他。

我們可以通過這些輕鬆有趣的故事獲得不少教益,還可以瞭解那時的情況,真是一舉兩得。

《伊索寓言》讀後感2

我很喜歡《伊索寓言》這本書,其中,我覺得斷尾巴的狐狸這一篇最好看。他講了一隻狐狸,被捕獸器夾斷了尾巴,遭受到這次恥辱後,它覺得臉上無光,因此決定勸説其他的狐狸也割去尾巴。

於是,它召集了所有的狐狸,説:“聰明的動物是沒有尾巴的,你們看,人來就沒有尾巴的,人類多聰明呀!所有這條尾巴是多餘的,它又長又笨重,是我們多麼沉重的負擔呀!“

有一隻狐狸站起來説:“喂,這要是對你有好處,不然你也不會這麼説吧。”斷尾巴的狐狸見其他狐狸不上當,只好跑開。

從這個故事中,我懂得了有些人不是出於好意,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去勸告別人。像那隻斷尾巴的狐狸只是想別人跟它一樣斷尾巴,那自己就不會臉上無光了。所以我們以後不能隨意相信別人的勸告,要自己先想對自己有沒有益,再去做。

《伊索寓言》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古希臘伊索寫的《伊索寓言》後,懂得了許多道理。

黃鼠狼進了一家鐵匠鋪。那裏放着一把鋒利的銼刀,黃鼠狼很好奇,於是就用舌頭添。結果他的舌頭被舔破了,流了許多血,黃鼠狼卻很高興,以為他添出了鐵中的什麼東西,就繼續添,結果把整個舌頭都添沒了。

這則故事説的是那些喜歡爭吵,結果卻害了自己的人。看上去這隻黃鼠狼很愚昧,以為是一件好事,最後害了自己。但是換一個角度想,在第一次,第二次受傷時,及時發現,及時改正,最多也就是受傷,起碼不會把整個舌頭都添沒。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例。

當你看中一款遊戲時,你每天放學一有空就不停的玩,玩到一定強度後,你會認為很有趣,當你整天沉迷於遊戲中時,你認為很好玩,可是,你的學習,你的成績將會荒廢。

在這本《伊索寓言》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小故事,看看他們很簡單,但是他能告訴我們各式各樣的道理。當你讀完這本書後,你會發現,其實你的一個舉動,做的一件事,講的一句話不注意,往往會造成一些可笑的事。

《伊索寓言》讀後感4

《伊索寓言》是一本童話書,但是它和別的童話書有所不同,這裏面還講了許多有關如何做人的道理,所以很值得一看滴。

在伊索寓言裏有一篇故事叫《騎手和馬》,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其中有一段我覺得不錯——“他跳下馬來,摘下馬的韁繩和籠頭,卸掉馬鞍子,馬搖了搖頭,發現沒有嚼鐵勒住了自己的嘴,立刻趕到了自由,馬的步子稍稍加快了一點,它沒有感到主人用韁繩制止它,於是放開步子,狂奔起來,它感到熱血沸騰,眼睛冒着火星。”那最後呢?最後騎手被馬兒掀到在地,而馬兒呢,它也跌下了山谷。這篇故事告訴了我們:過分的自由,是致命的!我們可千萬不要學騎手和馬兒啊!

伊索寓言裏還有一篇故事,我也覺得很有趣,《小馬過河》大家都很熟悉吧,那《老馬過河》大家聽説過嗎?今天我就給大家講講吧:老馬帶着小馬去過一條走慣了的河,小馬看到了,説:“媽媽,這條河好像挖深了,別過了。”老馬不信,依然走過去,結果淹死了。這篇故事告訴我們,不要輕信以前的經驗,要就事論事。

《伊索寓言》是一本很不錯的書,有機會大家一定要看看啊。

《伊索寓言》讀後感5

寒假裏,我讀了《伊索寓言》這部短篇故事集。翻開它,我感覺自己好像打開了一個充滿智慧的魔袋,智慧之光從每篇小故事裏散發出來,充盈了我的書屋,也照亮了我的內心。

《伊索寓言》裏講的大部分是動物的故事,有的教導人要善良、正直、知恩圖報;有的告誡人不要驕傲,不要撒謊;有的提醒人做好事要看對象,以免上當受騙……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下金蛋的鵝》。內容是講:一個農家老太太養了一隻鵝,鵝每天都下一個純金蛋。老太太認為給鵝喂更多的麥子,它就能下更多的金蛋,沒想到鵝非但沒有下更多的金蛋,反而因為越來越胖不會下蛋了。老太太一氣之下把鵝殺了,要自己從鵝肚子裏拿金蛋,可是當她打開鵝肚子的一瞬間,她發現什麼也沒有。

故事中這個老太太心太急,既愚蠢又貪心。其實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有它發展的自然順序,違背自然規律,就會一事無成。

《伊索寓言》裏還有很多富有人生哲理的故事。讀完這本故事集,我覺得做人一要有毅力和恆心,二要有智慧和思想,這樣才能打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伊索寓言》讀後感6

開學來的這幾周裏,我讀了一本人人皆知的故事書——《伊索寓言》。書上的每個寓言都短而小,但語言非常精煉,每個寓言都藴藏着一個做人或生活中的大道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最深刻的一段寓言是《蚊子和獅子》。寓言講了蚊子向獅子挑釁,與獅子比武,但是獅子沒有理睬它,蚊子上來二話沒説,向獅子“嗡嗡嗡”的衝去,專門咬獅子身上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暴跳如雷,把臉都抓破了,只好向蚊子要求停戰。

蚊子一看,認為獅子輸了,得意洋洋的在空中飛來飛去,手舞足蹈,不料飛到蜘蛛網上,在蚊子將被吃掉時説道:“我勝了森林之王,卻敗在小小的蜘蛛手裏,哎!”

這個故事就是告誡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擊敗過比自己強大的人,但是也會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擊敗。

這本書的作者伊索是我們心中的故事大王,他寫的《伊索寓言》妙語連珠、機智幽默、膾炙人口,受到了大家的喜愛。這本書寫得具體而又細微,讀了之後,令我驚歎不已。從而瞭解了我們接觸不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這些故事中獲得不少收穫。

《伊索寓言》讀後感7

《伊索寓言》這本書非常好看,我讀了之後有了很多感想,下面説説我的感想吧:

第一篇是《狼和小羊》,那隻貪婪而兇惡的狼總是找些藉口為自己辯護,比如説有隻小羊在喝水,狼想要吃掉小羊,就説:“這兒的水是我的,你把我的水弄髒了,我必須把你吃了。”小羊説:“這是大家喝的水。”狼才不管呢,只想着吃掉小羊。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像小羊們動腦筋去思考,遇到困難,一定不能退縮,要勇敢去面對。

第二篇《獅子和蚊子》中的蚊子很堅強地向獅子挑戰,蚊子贏了,可是蚊子飛來飛去,粘到蜘蛛網上了,讓蜘蛛給吃了。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做人要虛心,不要驕傲,因為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農夫和蛇》中的農夫好心救了蛇,沒想到被農夫救活的蛇竟然恩將仇報,那條蛇咬了農夫一口,農夫中了劇毒,奄奄一息了。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對壞人是不可以又憐憫之心。《狐狸和葡萄》中的烏鴉真聰明、真機靈、真能,只要平時多動腦筋、思考問題,就沒有辦不到的事。《小偷和他的母親》又一個小男孩在放學的時候偷了一個畫板,媽媽沒有説他,長大被判了死刑。

我希望大家都做一個正直的人。

《伊索寓言》讀後感8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名為《伊索寓言》。這本書中有許多小寓言故事,通過這些小故事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狐狸和葡萄。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主要講的是一隻狐狸路過一個果園,它想吃長得高高的葡萄,可是它跳了幾次都沒辦法碰到葡萄,最後它放棄了,並且還昂起頭説:我敢肯定它是酸的。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説: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孔雀又了準備摘葡萄的長頸鹿,長頸鹿就沒有摘葡萄,而且告訴了樹上的猴子,猴子説:我才不信呢,我中的葡萄我不知道嗎?肯定是甜的。最後發現原來葡萄是甜的。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實事求是,不要因為利益的損失而欺騙自己。而且我們做事情不能夠完全相信別人,別人説什麼都信,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要自己嘗試一下,這樣才會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勇於實踐。

《伊索寓言》讀後感9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精品,書中的小故事大都講的是動物們的故事。

我們先來看《龜兔賽跑》的故事,森林裏要舉行跑步比賽,由兔子來選對手,兔子哈哈大笑地説:“這太容易了,選烏龜吧!”,可是烏龜竟然答應了。

到了比賽那天,只聽見3。2。1開始!兔子象風火輪一樣跑,烏龜在慢吞吞地走着。跑了一會,兔子見烏龜還沒影兒,就躺在路邊睡着了,它睡得正香,烏龜從它身邊走過,笑着説,這也想得第一名?兔子還在説夢話,沒有誰比你還跑得慢了!

等兔子醒了,烏龜已經到了終點了。兔子驚呆了,一句話也説不出來。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的努力,才能得到勝利的果實。

我看《老鼠開會》明白瞭如果有大膽的想法,就要大膽的去做。

《伊索寓言》告訴我們身邊有許多事情要自己處理,而且要清楚怎樣做是對的,怎樣會是錯的,避免犯錯誤。

《伊索寓言》讀後感10

很多古老的智慧就是以童話寓言故事的形式在歷史的長河中一路承載下來的。

許多童話寓言故事都是智慧的結晶。這些偉大的童話或寓言故事,不但是整個人類共同有的精神財富,也是咱們每個人的精神食糧。

我在寒假中讀了一本寓言書—《伊索寓言》,書中有許多可愛聰明的小動物,但也有愚笨的動物。書中多用擬人手法,把許多的動物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比如,《不怕艱難的小猴子》中的小猴子為咱們説明了一個道理:自強就能自主,溺愛無異於謀殺。人要學習並領悟正視生活,勇敢生活,方能夠獲取愉悦生活。

做人也一樣,咱們需要的是自我獨立,只有經得起暴風雨的磨鍊,方能看見美麗的彩虹,而温室裏的花朵,也只是永遠的“井底之蛙”。

《伊索寓言》讀後感11

提起伊索,有的人可能不認識,但講起《龜兔賽跑》、《狼和小羊》、《農夫與蛇》你就決不會説:“哦!我不知道!”

伊索本是一名奴隸,他生活在古希臘,奴隸制度的開始成幫的時期。那是,奴隸主為非作歹,奴隸和下層人民長受到欺凌,所以奴隸和下層人民就用寓言當作武器,伊索就是脱穎而出的一位寓言高手,因此,受到了主人的賞識,得到了自由。

當然,伊索寓言伊索一人所著,是古希臘人民智慧的結晶。所以這一書包含了無窮無盡的智慧與哲理,像在《龜兔賽跑》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中,告訴我們了個會談人口的道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農夫與蛇》中又向我們揭示了壞人的性格是一成不變的,無論你對他如何,他都會陷害於你,同時,也嚴厲的`批判了像蛇一樣的奴隸主。由於伊索的寓言大多有這樣“火藥”的性質,所以奴隸主大為不滿,準備殺了伊索,不料,他寧死不屈,臨終前還用辛酸的寓言諷刺主人。

一代一代的人被伊索寓言影響、打動。他講的都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但其實暗藏真理,的確是:小故事中的人生大智慧。

伊索寓言,一本不可不看的書;伊索寓言,一本不看會後悔的書。

《伊索寓言》讀後感12

《尹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一位古希臘作家,他生活在約公元前6世紀左右的小亞細亞。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哲思,運用以動物為主角的擬人手法,將寓言故事傳播到了世界各個角落。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蚊子與獅子》。這則寓言講了一隻蚊子自認為能戰勝獅子,想和獅子比比誰厲害,它吹着喇叭飛到獅子那裏,向獅子挑戰。它衝到獅子的臉上,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的把自己臉抓破了,還是抓不到蚊子,只好認輸。蚊子戰勝了獅子,非常得意,它繼續吹着喇叭、唱着凱歌,驕傲地在空中飛來飛去,可是不小心撞到了蜘蛛網,被蜘蛛抓住了。在臨死的時候,它悲歎自己已經戰勝了強者,卻被弱者所消滅。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有些人雖然擊敗過比自己強大的人,卻也會被自己弱小的人擊敗。

讀了寓言大師尹索的文章,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它可以培養我的閲讀能力、理解能力,更能讓我瞭解人生的真諦、領略生活的智慧、明白做人的道理。讀一篇寓言,我就好像長大了一歲,就好像又積累了不少生活經驗,對人生也看得更加透徹了。

《伊索寓言》讀後感13

最近我讀了一本大家都知道的書叫《伊索寓言》

這本書是古希臘的伊索先生寫的,他是著名的作家,也是哲學家,他在平明百姓中得到啟發和樂趣。在幾千年以後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範本,亦是十節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

在《伊索寓言》中,幾乎每一個故事都來源於生活。各個故事都富含哲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許多寓言故事中,我最喜歡《驢和馬》。

主要內容是:驢很羨慕馬的幸福生活,因為驢看到馬被主人精心的餵養着食料很豐盛,而且總是吃不完;而自己吃的是麥麩,還總是填不飽肚子,並且還要幹各種各樣艱難的活,不久戰爭就爆發了,所有將領和士兵都穿着鎧甲,那匹馬被一個士兵牽着,為了讓它跑的更快,士兵還不斷用鞭子去打它,最終馬在戰場上倒下死了。見到這些情景,驢就改變了想法,他認為自己才是最幸福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隨隨便便羨慕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也都有自己的痛苦。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多讀書一起走進知識的海洋,一起來增長知識吧!

《伊索寓言》讀後感14

今天,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報恩的老鼠。

故事是這樣的:在一個炎熱的中午,一隻小老鼠正在覓食,不知不覺走進了獅子的毛裏。小老鼠把獅子弄醒了,獅子一把抓住小老鼠準備把小老鼠吞下去,老鼠趕緊求饒:“獅子大王,放過我吧,我一定會報答您的恩情!”獅子輕蔑地説:“你這小東西,怎麼報答我?”獅子還是把老鼠放了。

過了幾天,獅子去覓食,中了獵人的圈套,被網套住了,獅子掙扎了半天也無濟於事,當它絕望的時候,小老鼠用鋒利的牙齒把網子咬斷,網子破了,獅子獲救了,小老鼠也兑現了自己的諾言。

落難的獅子怎麼也不會想到,如此不起眼的、甚至曾經被自己看不起的小老鼠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獅子縱然再高大威猛,卻也奈何不了一張網.小老鼠雖然身體渺小、力氣單薄,卻擁有大有用處的鋒利牙齒。

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深深懂得:我們不應該隨意看輕任何人,因為在他們身上,往往有我們所不及的長處。

《伊索寓言》讀後感15

今天我看了伊索寓言的《農夫與爭吵的兒子》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講了:有一個農夫有好幾個兒子,隨着兒子們年紀的增長,他們總會有不同的意見,每當他們吵架,農夫總會苦口婆心的勸説。

有一次,兒子們越吵越激烈怎麼勸説也沒有用,農夫認為應該用事實來教育兒子們,讓兒子們深刻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

於是農夫拿來一捆木棒交給兒子折斷,可沒有一個兒子可以折斷。但農夫將這一整捆木棒解開,一根一根分給兒子,兒子們卻很輕易就將木棒折斷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團結就是不可征服的力量,而內訌卻只能耗損自己。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不能只為個人的意見和利益而相互爭鬥,只有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決難題,幫助別人。

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類似的事情,比如螞蟻雖小,但非常團結,因為只要有一隻螞蟻發現食物,那隻螞蟻便用觸角找來小夥伴將食物搬進洞裏,一起分享美食,而且每當他們遇到敵人便會團結一致,一起打敗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