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怎樣上出好課——數學卷》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7W

課堂是一個平常、普通而神祕的地方,是一個賜予沒有生命的知識活起來,讓生命綻放光彩的場所。無論課程改革如何進行,構建有效的數學課堂,應該成為教師永恆的工作追求。

《怎樣上出好課——數學卷》讀後感

一、 有效的數學教學

鄭毓信教授這樣説道:教學的有效性總是相對於一定的教學目標而言的。作為有效的數學教學,不僅十分關注如何能夠幫助學生很好的掌握各種具體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也應高度重視如何幫助學生學會數學的思維,包括有思維方法的學習素養的重要過渡,也即充分發揮數學文化價值。傳統的中國數學教學有一個明顯不足:即往往集中於具體的數學知識或技能的學習,而忽視了數學教育的長期目標,包括思維方法的學習,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我們應努力做到以思維方法的分析來帶動具體數學知識內容的數學,使學生能夠看到活生生的數學而不是死的數學知識,能真正理解有關的數學內容而不是死記硬背,並使學生不僅能掌握具體的數學知識內容,也能領會內在的思想方法。

二、 教材的創造性使用

要培養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必須科學的、創造性的運用教材,打破教材對學生思維的禁錮。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在充分把握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在準確瞭解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上,符合本人和本校的實際上,把握好教學的起點。要對教材再開發,再創造,教學不能是教師對教材的簡單複製或教教材。有專家以為:教育的技巧並不在於能遇見到課的所有細節,而在於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因此,要注重挖掘數學教材中潛在的,能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上進心、適合學生認識水平並有挑戰性的問題。

三、 找準一節課的問題

找準自己和同行以前上這節課時存在的問題,才可能設計出有價值的、有效的好課,才有可能上出有思想含量的、有影響的好課。教師需要不斷創新,創新才是好課之本。教師不應該只滿足於找到問題和問題的解決,而應積極的去從事新的研究。

四、追求課堂的理想境界

其實,在這些大師們看來,好的`課堂就是輕鬆的、愉悦的、富於挑戰的,能夠激起學生思維火花的。讀了這本書,我認為錢老師的觀點是我們的課堂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1、舒適的學習的環境,平等的師生關係。

只有良好的師生關係,才能更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情感,才能讓學生獲得真正學習的快樂,而且他們也會自主的、全身心的積極參加與到學習中。錢老師認為我們堂課應該讓人情更濃一些,讓讚賞更多一些,讓鼓勵更多一些,讓笑容更多一些,讓寬容更多一些。其實所有的這些“多一些”,都是我們老師對學生愛的真情流露。也只有這樣,學習環境才是舒適的,師生關係才是平等的。

2、科學的教材處理,靈活的教學方法。

只有“創造性地教”,學生才能“創造性的學”。其實,這個道理我們也明白,就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應該怎樣“創造”。看看他們的方法:替教材中的例子,拓展教材的主題,改變教材的呈現方式,整合不同學科的內容等。這讓我更明白:教學必須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在理解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進行;必須把握好教學的起點,準確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必須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必須是“實”與“活”的高度統一,不能流於形式做表面文章;必須量力而行,符合本人和本校實際。

3、紮實的課堂訓練,完美的目標達成。

練習是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知識有效學習的條件之一是自動化,就是説,許多知識的運用要達到十分熟練的程度,自動化又從何而來,靠的當然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練習,合理的練習能使知識轉化為技能,促進數學能力的發展。就這一點而言,目標的完美達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平時紮實的訓練。然而,練習不僅要對數量和時間有一定的控制,對質量也要有一定的要求,要根據教學目標精心選擇和設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由淺入深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練習,而且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練習方法、形式和內容的多樣性。

通過閲讀《怎樣上出好課——數學卷》,讓我知道了什麼樣的課堂才是好的課堂。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課堂離這理想的課堂還有一定的距離,既然有了方向,我一定會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前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