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精選21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9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精選2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精選21篇)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

當時,小到克林頓港,大到整個美國,社會經濟壁壘處在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具體表現為:經濟和教育高速發展;收入平等程度較高;鄰里和學校內的階級隔離維持在低水平上;種族間通婚和社會交往的階級壁壘可以輕易打破;公民參與度高,社會凝聚力強;出身社會下層的孩子們有着充足的機會去攀登社會經濟的上行階梯。

我高中同學的故事向我們展示出,無論貧窮富有,甚至無論膚色黑白,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走向成功。他們的人生能走多遠,首先取決於他們自己的才華和進取心。

他的家族謹慎低調地處理他們的家庭地位:當你身處克林頓港,周圍的孩子們都只買得起一罐可樂,那你也只能買可樂。

這就好像,曾經有一道自動扶梯帶着1959屆的大多數學生向高處走,但就在我們自己的子女行將踏上之際,這扶梯卻戛然而止。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2

帕特南教授出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那個時候,白領和藍領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各個階級之間融合度比較高,沒有很明顯的階級分化,機會也相對平等。有錢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就不會有美好的未來;窮人家的孩子如果努力上進,就會實現階級的躍遷。那個時候,在家族聚會中,你會看到教授和藍領正在談笑風生;商人和從事服務行業的人言笑晏晏。

後來,隨着經濟的衰退,階級分化越來越嚴重。富裕人家越來越重視教育,於是他們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直都享受着優質的教育資源。普通人家負擔不起昂貴的學費,只能上一般的學校。孩子們從一出生,就被分在了不同的階級裏。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努力,但他面臨的難題要比富裕人家多太多:怎麼申請大學,要讀哪個專業,面試的時候要怎麼做才比較得體。窮人家的孩子想要找到這許許多多問題的解決辦法,需要多方打聽、做出很多努力;而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從父母親戚那裏得到了準確的指導。

好容易大學畢業了,窮人家的孩子又碰到了另外一個嚴峻的考驗:找工作。富裕人家可能早就給孩子安排了不止一個好的實習機會,而窮人家的孩子卻要從那些不怎麼好的機會裏面,去花時間甄別尋找相對來説不那麼糟糕的那個。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不夠努力和優秀,而是因為缺乏一個展現自己的舞台和提升自己的機會。

前幾年,有一篇文章很火,叫《寒門再難出貴子》。講的是幾個在同一銀行實習的大學同學,因為家庭背景不同,後來的職業生涯也有了很不一樣的開篇。家裏社會地位高的早已進入保險箱,內定為銀行的正式員工;家裏經商的早已看破實習規則,因此並不妄想留在銀行,而是積極尋求和銀行合作的商機;家裏條件普通、甚至貧寒的孩子,沒有在這次的實習中得到工作或者賺錢的機會。

一個人出生的家庭和階級,確實影響深遠。比如一個很有物理學研究天賦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人脈很廣,那麼他會得到很好的培養,甚至以後可能會成為物理學方面的研究人員;如果他的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階級,那麼尋找一個能在專業方面指導孩子的人都難,更別説後續的培養了。有時候,不是因為一般人家的孩子不夠聰明,實在是父母擁有的資源太有限。即便他們傾盡所有,也不一定能提供給孩子所需要的幫助。

出生家庭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等級,必然會對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和眼界產生重要影響。很多事情背後隱藏的規則,富裕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聽父母説過,所以他會欣然接受着一切,也會知道怎麼去順應這些規則、有哪些地方可以利用這些規則;而普通家庭的父母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這些規則的存在,他們又拿什麼去教導孩子呢?富裕人家的孩子可以早先接觸到高科技的東西,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去家鄉以外的地方開闊眼界,這些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所以,當富裕人家的孩子們討論倫敦巴黎波士頓的時候,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有在一旁默默傾聽和暗自羨慕的份。

隨着財富和資源分配的傾斜,貧富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階級分化也會越來越明顯。之前,各個階級之間隔得是一張網,現在,階級之間隔的是一塊密不透風的鐵板。來自於不同家庭的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實現階級躍遷的機會越來越小。

寒門再難出貴子,不一定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因為寒門享受的資源和機會,實在是太少了。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3

今天看的是《我們的孩子》這本書,它是由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通過大量的數據和例證寫出的一本暢銷書,它展現了美國教育的現狀,以及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日益加大的階級鴻溝。

雖然説的是美國的教育現狀,但是從中可以窺見我國教育的模式和走向。

他向我傳達的第一個觀點:窮人已經無法翻身。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讀者》中,有一篇爆文,《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農家子弟,通過辛苦奮鬥18年,才取得和大都會裏的同齡人平起平坐的權利。這是上世紀末一代人的真實寫照,這篇文章在當年引發很多共鳴。

來自農村的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學,只有通過這種方法,他們才能走出大山,開眼見世界。當時確實有這樣的寒門子弟,通過刻苦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未來。

農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以及教育區域的不同都給這些農村的孩子造成不可逾越的鴻溝。之所以説高考相對公平,只是因為高考給了這些學生一個希望,一個機會。他們得知,可以通過好的成績得到一個夢寐以求的機會,哪怕這種機會是城裏的孩子所不屑的。

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在地區限制下高考分數線有天差地別。北京、上海户口的學生在考清華、北大、交大、同濟大學的時候分數線可能比湖北、山東、江蘇的學生分數線要低得多得多。同樣的考試小地方的孩子付出的努力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的辛苦也要多得多。

其實,有更多的人會發現,他們辛辛苦苦奮鬥了18年,還是不能和大城市的孩起喝咖啡。高額的房價已經逼着他們朝不保夕,哪有喝咖啡的奢望了?

最近導演鄭瓊用六年時間,記錄了三個孩子的《出·路》。這部紀錄片從2009年的三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孩子的生活軌跡,來説明中國目前青年的現狀,記錄了三個青年的夢想和當代中國現實的碰撞。來自甘肅貧困地區的馬百娟、湖北咸寧的徐佳以及和北京富二代袁晗涵。

六年後,馬百娟還是過着跟村裏們的女孩同樣的生活,嫁人、生子;徐佳經過復讀,考上了大學,但是,畢業後卻發現找工作不像他想的那麼容易;而袁晗涵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所有的人説,這就是他們一成不變的出路。

這也反映了作者説的第二個觀點:思維方式限制了窮人的想象力和創新力。

中國有句話説,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在美國有富人區,有窮人區,哪怕這隻有一牆之隔,富人區的都是來自上流社會的,他們享受的是富人所能提供的所有的資源。他們見識廣,眼界寬。而窮人從小就沒有接觸高新科技帶給他們生活上的便利,他們自然也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

現在的中國和當年的美國一樣。富人家庭精心栽培孩子,他們為了孩子,不惜買天價的,學區房。只是為了讓孩子爭取到好的教學資源,好的學習環境。

富人的孩子,從小學就開始接觸了科學設計和發明創造,英語口語,也能和外國人無障礙交流。

而農村孩子連電腦是什麼都沒見過,更不用提那些科學實驗。英語朗讀更是蹩腳。

有很多鄉下孩子再轉入城市,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語言障礙。

就像紀錄片中馬百娟的夢想就是考大學,一個月掙1000元,買她們那裏不夠吃的面……其實,她不知道的是,1000元還不夠我們這個四線城市有的孩子一個月的零花錢。

果然是貧窮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富人的後代和窮鄉僻壤的孩子自然是都不在一個起點,就是我們常説的,人家一出生就在羅馬了。

作為家長,我們只能不斷髮展自己,提高收入,儘自己最大可能為孩子創造條件,不要相信那種所謂佛系的説法“孩子就要平平淡淡,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長大”。

此非魚,焉知魚之樂?過程雖苦,但有朝一日,當他站在領獎台的時候,再回首這一路走來的汗水。你知道他不快樂嗎?他不充實嗎?他不滿足嗎?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4

這兩年,關於孩子起跑線的討論越來越多,反映了大家對社會分層越來越焦慮。對大多數父母來説,無論什麼出身,想必都願把最好的給孩子,當然也把最大的希望寄託在了孩子身上。這本耶魯法學院教授羅伯特。帕特南寫的《我們的孩子》一書以訪談的形式比較了美國中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差別,讀書過程中,結合自己和平時接觸的父母們的教育方式,深感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社會階層確實已成為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

案例一:克林頓港的切爾西和大衞

切爾西家屬於美國的中上層階級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條件優渥。對於切爾西的母親來説,養育孩子是她的頭等大事,她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學習上從不間斷對孩子的督促,每年的生日派對也會為孩子精心準備,而且,她還會在學校裏為孩子挺身而出,投身到學校事務中的熱心程度遠非其他家長所能及。此外,她還鼓勵孩子平時做兼職,暑假做暑期工,讓他們明白“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穫”。孩子們從小就確定了上大學的目標。

大衞出生在下層社會,沒有完整的家庭,沒受過像樣的教育當然也就沒有像樣的工作,過着焦慮、孤獨、毫無希望的生活。

作者提出“這一代人的收入分配可以影響到下一代人的機會分配”,“父母的財富對社會流動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因為這筆財富相當於非正式的保險,允許孩子們承擔起更多的生活風險,有機會尋求更豐厚的回報。”

案例二本德鎮的安德拉和凱拉

安德拉出生於上層階級家庭,他的父母關心他的成績,支持他培養興趣,為了他的就業動用社會關係為他提供指導,成長於這種寬裕的家庭環境,安德拉本人性格也是開朗樂觀,對自己的家庭始終感受着異乎尋常的温暖。

凱拉出生在不完整的下層階級家庭,貧困、流離、無人關心的生活環境也造成她抑鬱的性格,甚至認為這個世界充滿惡意。

案例三亞特蘭大的德斯蒙德、米歇爾和勞倫、伊利亞

這個案例,作者選擇的均是黑人家庭,主要是為了控制研究對象受到種族這個變量的影響(美國人做研究確實嚴謹),通過這個案例作者想看看不同階級為人父母者的教育模式。

德斯蒙德出生於上層黑人家庭,擁有雙親的關心,他母親的理念是“父母必須時刻準備着,為子女提供支持,給出建議,傳達理智的答案。”

米歇爾和勞倫出生在中產階級家庭,她們的母親憑藉自己的奮鬥也能為幾個兒女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她的教育理念則是“重服從而非自由成長、“抽打”而不是講道理、關注人身安全而不是語言能力”。

伊利亞成長於新奧爾良和亞特蘭大的黑人貧民窟,被父母所拋棄,生活在難以想象的暴力中,成長過程談不上教養和監護。

作者在這裏引用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嬰兒的大腦如要得到健全的發育,就需要成年人耐心和細緻的關照。再如父母如果同孩子關係融洽,平時周全呵護自己的子女,那麼就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韌性,能夠緩衝原本可能會把青少年擊倒的壓力。還有從孩子七歲開始就有意識地鍛鍊他們的社會交往技巧,比如分工合作和傾聽他人談話、培養他們的社會信任度,未來就可以有效地增加孩子的社會機遇。

作者也提到了在美國上層階級家庭更多采用“精心栽培的教育”,上層階級的父母同他們的子女有着更平等的關係,更願意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出於內心愧疚而改正自己的行為;相反,下層階級的父母則更容易採用體罰的手段來達成管教的目的,動不動就是一頓抽打。

案例四特洛伊中學和聖安娜中學

這一章比較的是美國不同階層的孩子接受的學校教育。作者提出基於收入差距的居住分隔,已經將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分流到不同的學校。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都特別用心地為孩子挑選最優的學校。由此,作者指出:你的同學是誰?你和哪些人一起上學?這是大問題。

首先,學生如果來自於富裕、高知的家庭,則他們也會把父母作為資源帶入所就讀的學校。

其次,有錢人家的孩子還能把家長的財富帶到學校。(還記得北京某個小學一次興趣活動,某位小學生的父親開直升機去學校的事嗎?)

再次,同輩壓力,特別是同學之間的壓力,也是促成優異學業表現的重要推手。

在比較富人家孩子和窮人家孩子大學入學比例後,作者也説了“窮人家的孩子彷彿在腳踝上綁着千斤巨石,越往上走,越步履艱難。”

案例五鄰里社區

這一章主要是講的不同階級所擁有的社會資本對孩子的影響。美國上層階級的父母通常都擁有廣泛的“弱關係”(在不同的社交圈子裏都有非正式熟人),這種廣泛的社會網絡處處保護着他們的孩子。而底層社會的人們缺乏有用的弱關係,在尋求社會幫助時所能依賴的往往只有家庭和鄰居。

有錢人家的孩子能獲得更多、也更有價值的非正式指導,這種非正式指導更加劇了窮孩子和富家子之間的見識差距。富家子可以輕而易舉地理解通向機會之路的種種制度,而且遊刃有餘地運用這些制度為他們服務,窮孩子往往就不得其門而入了,因此錯過了向上走的機會。

作者在最後從社會的角度提出瞭如何幫助窮孩子邁開雙腿,追趕人生路上領先的富家子弟。

讀完本書,對作者的很多觀點我感同身受。就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説,我出生於一家普通的農村家庭,家裏並不富裕,但好在父母勤勞節儉,願意供子女上學,我和姐姐都順利取得了高學歷(我碩士畢業,姐姐博士畢業),也在二三線城市立足了。有時候我也會想若我出生條件再好點,命運或許也會大不一樣吧,不過我知道在父母的能力範圍內,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對他們我唯有感激。

通過觀察我的同事,我也發現,出生較好的同事們的人生路也幾乎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比如出國留學、畢業後安排進一個比較好的單位等。自小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她們早已對規則諳熟於心,利用起來也是得心應手,更容易踩住職場中的上升機會。而出生一般的同事大多都是“埋頭拉車型”的,可能幹了更多活、承擔了更多的任務,卻始終在原地徘徊,真的是印證了“窮人家的孩子越往上走越步履艱難”這句話。

儘管“步履艱難”,可我還是想鼓勵自己:努力吧,差距也是可以縮小的。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5

作為一個育齡四年半的新手媽媽,這幾年也看了不少的育兒書,發現大部分育兒書籍都有一個好的共性,就是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當初成長中的缺憾,進而在自己的養育過程中,儘量去避免產生重複的缺憾,給孩子一個美好幸福的童年。

《我們的孩子》是擁有着45年臨牀經驗的兒童精神科醫生佐佐木正美先生的全新力作,他將看見、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全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作為重中之重來闡述。

全書分為如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我們的孩子:看見,傾聽與改變”。

0—12歲是養育孩子的關鍵時期,教育就和建築一樣,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打地基階段,孩童時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全部在這個時期。童年時期孩子的成長將會影響將來一生的性格。

在我們曾經的孩童時代,最大的期望就是父母能夠聽見我們的想法,哪怕想法很幼稚很不成熟,但是大部分父母都很難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更別説能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小時候的我們在父母那裏總是不被理解的,大人們總是希望還能按照他們的想法和要求來成長。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長期的得不到理解和迴應,長大後總是會暗暗想着,等我們養育子女的時候一定要改變。

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發現孩子在我們面前其實天生屬於弱者,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按照大人自己的意願來幫助他們決定一些事情或

者説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這種時候父母和孩子其實不是一種平等的姿態。孩子的要求和述求不被聽見和理解,似乎又在重複着我們當初成長的軌跡。佐佐木正美認為,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能夠看見孩子行為,要能夠聽孩子行為背後內心的述求,最後才是改變。改變自己的姿態,改變自己的行為。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乖巧聽話,但其實每個寶寶性格都不同,他們的成長軌跡也不同,但是相同的就是孩子的成長是有它自己的過程的,我們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維護孩子們的童心,給孩子們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們的童真儘可能的保持的長一些。這個階段,能看見孩子們的行為,能聽懂孩子內心的述求,能平等的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才是我們做父母所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部分:正念養育

等孩子們跨過童年時期,進入青春成長期,這個時候孩子們開始接觸的更多,也是自身習慣和觀點培養的重要階段。他們開始更多的和這個社會接觸,也開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這個時期,其實父母的陪伴反而退居二線,孩子們開始勇敢的探索這個世界,有着自己獨特的性格,也會有着自己的優缺點。

父母們在旁邊更多的應該是用引導孩子們樹立一些正確的觀點,放手讓他們勇敢的去探索,孩子的優點我們需要用放大鏡去看,而孩子的缺點我們要不動聲色的去引導。

第三部分:給孩子一個好的原生家庭,青春期養育

我們現在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深遠的,甚至會伴隨一生。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的孩子,成年後性格會更穩定,更能温和的去愛這個世界。

作為父母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盡力給孩子完整的愛,而不是某一方缺席的愛,家庭的氛圍和對彼此,對孩子的愛意才是孩子肆意成長的充足的養料。我很喜歡佐佐木正美老師在書裏提出的一些觀點,好像自己成長中的缺憾,我現在發現了並且很努力的去改正了,那麼在自己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成長的缺憾也是一種彌補。

養育孩子並不僅僅是關心衣食住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內心的溝通,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滿滿的愛意,像呵護一朵花兒一樣去呵護着孩子的成長,同時也能滋養着自己的內心,這也是養育孩子的需求和意趣所在。

從現在開始,去認真的看見,傾聽和改變,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6

《我們的孩子》是講述美國50年代的孩子的成長經歷,以及他現在的變化,富人的孩子越來越好,而窮人的孩子就過的越來越差,即使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美國仍然存在着巨大的貧富差距和階級分化,教育隔離,想想中國在城市化進程中,之前大家都過得相對於比較平等,寒門也可以出貴子,但是隨着社會的發展不平等的加劇,在這種社會主義國家,有可能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也走向美國的這種形式,由平等變為不平等,不平等轉向平等需要巨大的推力。

作者以大量的事實和數據對各個階層進行了對比和分析,這種存在的差距是可以縮小的。

因為繼續擴大的社會經濟鴻溝,將威脅到美國的經濟以及民主、價值觀。他們必須做到成功的克服這些挑戰,將下一代拉回到機會平等的競爭場域,他們背後的措施是各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背後就是有着承諾:我們願意將自己的資源投放在別人的孩子身上,而這種承諾之所以成立,離不開一種發自美國內心的情感————就是這些孩子,同樣,他們也是我們的孩子。

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這個社會,總有一些人,為了這個事業,他們把教育和培養孩子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無論在我們這個家庭裏,都是還是鄰里社區大家庭中。(羅斯瑪麗,她生命中孜孜以求的就是我家廚房上貼的人生箴言:100年之後,無人會在意………你銀行户頭裏還有多少錢,………但我們會因為路過一個孩子生活,而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感謝作者為之的努力,對當今社會的我們也可以的受到啟迪!堅信教育的巨大作用!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7

寒門再難出貴子嗎?來看看美國版的故事。這書用全美各地五組孩子真實的故事描繪了這樣一種階級差異:

中上層家庭的孩子:

有計劃地被生下來——出生起就住高檔社區,鄰居都是友好可信的高知——父親賺錢,母親全職在家陪讀書、培養興趣愛好——上好的初中高中,同學們刻苦努力,激烈競爭,父母參與學習、鍛鍊、社交等重要活動——申請上好大學,父母提供機會體驗不同職業——大學畢業。

窮人家庭的孩子:

未婚或無計劃地被生下來——出生起就住集貧窮、冷漠等為一體的社區,鄰居都是朝不保夕的窮人——父親坐牢或失蹤,母親無法或不想管,有些孩子還要照顧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學校也是髒亂差,大多數學生不是打架鬧事就是無所事事——高中退學或畢業從事低收入工作。

家庭、父母、學校、社區各有其責任,但所有的原因分析起來都會回到或與“家庭”相關。如果出生在窮人的家庭,面臨的就是人生路上種種機會不平等,而個人努力在改變命運上的作用正在迅速衰減。

除了高考,我們中國的孩子的機會不平等是哪種程度?希望在它成為下一個“無可挽回的生育率”問題之前,有更多的研究和政策出現。寒門難出貴子不只是寒門的悲哀,也關係所有孩子的機會公平,關係增長、民主、道德、穩定等等那些為人們所珍視的東西。

沒有人可以置身之外,當有人在慶幸自己的孩子並非出生寒門的時候,有人正在給自己的孩子買一次非洲救濟之旅以增加申請大學的資本。快讀完的時候,突然想起前兩年聽到的“打破社區隔離”的提議,儘管它在各種抵制聲音中迅速淹沒,但如今才看出,它原本應該是一種機會再分配的嘗試:沒有貧富隔離,大家一起照看教育我們的孩子,像從前一樣。

全書的論據以定性為主,同時引用了大量來自其他研究的結論,可以看出美國學者對這類問題的關心。以下是書中一些對為人父母來説有意義的論據:在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母親中,約三分之一選擇了做全職母親。全美境內,4%的孩子主要由他們的祖父母撫養或照看……而這種隔代撫養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下層社會。

我們絕對是中國特色隔代撫養,母親的教育程度不同,孩子在認知能力的表現上也存在差異……上述差距早在孩子6歲時就已經存在;即便對兒童早期教育進行投資往往成本不費,但這種投資所產生的實際回報率大約為6%至10%,超過了股票市場的長期回報。

作者引自諾獎經濟學家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可別讓它成為無節制買買買的理由。不論學生自己的社會背景如何,最大程度上決定學生成就的學校因素是學生羣體的社會組成。仍是作者引自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所以,孩子的同學,尤其是中學同學是誰,很重要,匱乏的人生通常也是低效的人生。

羣眾人的主要特徵並不是野蠻或落後,而是他的孤立以及缺乏任何正常的社會關係。由於美國社會的階級隔離越來越森嚴,成功人士已無從知曉社會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們自己的孩子對貧困更是毫無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我們呢?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8

本文主要靈感來源於《我們的孩子》一書,但本質靈感則來源於自身,以及對周遭人事不成熟的思索。

作者認為美國的“階級差異”(文中若涉及中國時,則用“階層”代替。)已經達到了“早在出生的那一刻,孩子們的命運就已經被決定。”的程度,而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是什麼,正是本書作者想要探討的問題。

一、社會學研究的前問題

社會學的實證研究無疑會受到“嚴密思維”的指責:

1、基於數據的研究存在困難——數據不能排除例外;數據本身的內涵不明。

2、基於案例的研究同樣存在侷限——案例乃特例,不能代指所有;案例的解讀過於主觀。

作者開篇和結尾註釋部分都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闡釋“但從這些個案出發,我們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導出普遍的結論?”,書中也不僅一次提醒讀者注意:此現象不是特例,而是全美的真實寫照。“當然,克林頓港,只不過是美國千千萬萬個市鎮中的一個小鎮而已——但正如我們將要讀到的,克林頓港在過去半個世紀所走過的道路,以及生活在同一個小鎮上的孩子卻有着迥異的命運,並不是特例。雖然克林頓港上演着一場工業衰敗地帶的故事,但它卻不僅僅只是這個故事。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可以讀到,從俄亥俄州的本德鎮到亞特蘭大,從加利福尼亞州的橘子郡到費城,這個悲涼的故事正在美國各地的社區內到處上演。”書中綜合運用了大量案例和數據,二者的結合更具説服力。

所以,對書中所描述的“一道社會藩籬正在成為50年代不可想象的新頑疾:孩子們的階級出身。”的信任度,隨着文字的展開,逐漸提升至感同身受的程度:“現如今,教育愈加成為了導致美國不平等的中介因素——在我們的知識經濟中,教育是一類稀缺的資源,也是一種基本上取決於父母之社會經濟地位的手段。”

也許,正因為這個前問題的難度係數,使得今日之中國的社會學實證研究很難取得比較令人滿意的成績,而僅僅通過政府公佈的數據或者新聞發佈的案例,其説服力是可想而知的。當然,這並不是社會學學者的能力不行,而是實證研究所需要的大量資源和耐心是其它學科所難以比擬的,而我們的社會資源遠沒有美國豐富,畢竟,僅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基金支持就是我國目前難以逾越的存在。

二、美國階級差異的定義

本書採用了一種“廣角鏡”的方法,此與通常所採用的“後視鏡”方法存在差異,後者在社會學研究中更多的是站在一種後發制人的角度,即研究某一代人的差異,需等到人到中年時期才能蓋棺定論,而作者的“廣角鏡”則以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為視角,橫縱對比孩子的“未來”,正如作者所言:“本書採取了一種不同的研究進路,避開了傳統的“後視鏡”的研究方法,而直接觀察過去30年來在孩子們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他們出生於其中的家庭,他們所接受的家長教育和學校教育,他們成長於其中的鄰里社區。我之所以選擇以上社會領域作為考察對象,是因為這些經驗必定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未來的人生。”

書中劃分階級的標準乃是父母受到的教育程度,“雖然教育和收入正變得高度相關,但我主要還是選用教育作為本書衡量社會階級的指標,首先是因為在大多數調查中的收入計量都會摻入很多“雜音”(容易出錯,甚至是完全缺失),而且還因為,即便教育和收入兩類數據均可得,教育通常來説也能更準確地預測孩子的未來。”因此,作者將研究對象的階級進行了三分:“最上層的三分之一是大學畢業生,最底層的三分之一則是高中及以下,中間的三分之一則接受過某種高中後的成人教育。”

回到中國,讀書一事成為主流似乎僅僅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緩緩拉開序幕,半個世紀不到的時間內,抓住時代脈搏的人和固守傳統(而所謂的傳統只不過是建國之後的特殊情況,古代的傳統可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人差異越來越大。當下,政策以外的產業(例如互聯網+,人工智能)開拓者無不是高學歷者,但我們似乎還存在許多一夜暴富的神話(詳情見擁有499位世界500強高管的知乎),遮蓋了讀書的效用。但我更相信,當下之中國,讀書的效用遠還沒有能夠達到劃分階層的標準,但我同時也相信,不遠之後(最多不超過兩代人)的中國,這一劃分標準將同樣適用。

三、幾個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

作者在書中主要分析了不同階級的家庭結構、為人父母、學校條件、鄰里社區四個因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不同階級的家庭在其所佔用的可用以養育孩子的經濟收入上可以説是天差地別。”

上層階級“在撫養下一代時,他們事無鉅細,不計時間和金錢,無微不至地關心。”,但下層階級“經濟資源難免捉襟見肘,成長環境又如此艱難乃至惡劣,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做父母的懷有強烈的愛心和責任感,有時候也無濟於事。”

對於“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一觀點,作者指出“在絕大多數研究中,我們都能發現為人父母的規範已經表現出了一項普遍的階級差異:高知父母致力於培養自立、獨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讓子女自尊自強,有能力做出積極向上的選擇;相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往往把目光投向紀律和服從,要求孩子嚴格遵守家長定下的各種規矩。”對於祖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作者悲從中來地説道“簡言之,如果把祖父母這一代輩的因素考慮在內,則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階級鴻溝就會進一步擴大。”

教育事業的偉大之處或許在於:“美國公立教育系統之創設,其出發點就是要給所有的孩子,無論他們的家庭出身,以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與此同時“學校教育的階級差異,功夫在詩外,起決定作用的並不是學校做了些什麼,而在於學生在校外的生活。”。

這對於想要通過教育實現上行流動的美國人來説,確實不是一個好消息,並且——“對於出身底層的窮孩子來説,上大學變得更容易了,但這並不意味着上好大學也變得容易了。”——此種水漲船高的現象存在於任何經濟有所發展的地區。更何況“讀好大學總能讓人距離成功更近一步,但如果統計這類大學的錄取率,實際上階級差距近年來在擴張。”,而美國大學的機制(“被大學錄取是一回事,但拿到大學畢業證則是另一回事。”)進一步拉大了階級差距的鴻溝。

但作者認為,最為可怕的卻是:“在成績好的窮孩子中,只有29%的人最終能從大學畢業,反而是成績差的富家子會有30%拿到大學文憑,家庭出身壓倒成績成為最具決定性的因素。面對這一事實,我們只能宣告美國夢已經破碎,作為其核心理念的機會平等已經不復存在。”

反思中國,家庭經濟對孩子的影響差異乍看起來的嚴重性未達到可畏的程度,但正同書中所言,經濟好的家庭往往父母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方法養育孩子,而“上層階級家庭的社會關係網放大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資產,進一步確保了他們的孩子有更多的成功機會。”認為互聯網的加入會改變階層差異的國人甚至忘記了互聯網的發家地正是文中研究背景地美國。

“但問題在於,有同樣的機會上網,並不意味每一位網友都可以從網上獲得同樣的收益。”、“上層階級的孩子往往掌握了更復雜的數字信息處理技巧,他們知道如何在互聯網上檢索信息,如何評估網上所得到的信息。而且,在施展這些信息處理技巧時,他們也能得到更充分的社會支持。當這些孩子運用互聯網時,他們更有能力收穫我們當下數字化經濟和社會的紅利。反過來説,即便下層階級的孩子有着相同的上網渠道,但他們也缺乏數字時代的頭腦,無法利用互聯網來增加他們的人生機會。至少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互聯網看起來是在擴張機會鴻溝,而不是閉合。”

四、我們能做什麼

任何提出嚴峻問題的人到達此點,想必都只能給出一個抽象而又寬泛的回答,作者也沒能逃出這個魔咒,但作者承認解決方案之難尋的同時,認為揭露問題:“由於美國社會的階級隔離越來越森嚴,成功人士已無從知曉社會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們自己的孩子對貧窮更是毫無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正因此我們不那麼同情出身卑微的窮孩子的困境,我們原有責任,但現在卻被拋之腦後。”才是這項研究的目的所在。

宗教和道德方面:“若是對這些窮孩子置若罔聞,就有違我們最發自內心的宗教和道德價值觀。”;政治方面:“階級之間的機會鴻溝不僅會危及美國的繁榮,而且會破壞我們的民主,甚至是我們的政治穩定。”。基於此,下一代的孩子們就不僅僅是“我的孩子”,而是“我們的孩子”。

具體的解決方案絕非一朝一夕可達成,但每一個問題必須首先被意識到,然後才是不斷探究解決的過程。我有幸在十幾年中,看到了山村和鄉鎮,縣城和省會,看到了三面環山和國際都市的不同之處,而其間的差距之大,我想,甚至已經超越了書中所言的階級差距。

我們的境況更像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而不是當下之美國,可是,指數爆炸的後發國家除卻經濟增長的爆炸之外,問題的爆炸增長同樣是不可避免的,這就又不得不令人擔憂當下我們的問題。

中國的社會學還處在一個非常稚嫩的時代,但我們所要面對的社會問題卻“老有所成”,至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和美國人一樣“深信幸福生活的根本在於個人的自我奮鬥。”而此種信念多半是過於突出“個體性”,而將“我們”所遮蔽得過於嚴密。

更何況本文也會出現書中所言的現象:“弔詭的是,這些最新的研究發現卻只會進一步拉大階級之間的差距,至少短期看來如此。原因很簡單,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更可能獲知上述研究,也許是自己讀到了,也許是聽到別人轉述,也因此更會在教育子女時親身實踐這些研究的指導……只有愛是不夠的,愛的花朵未必能結出成長的果實。”

反躬自身,是否讀研就代表着實現了上層流動,這是一個只能“後視鏡”的問題,但若將自身置身於“廣角鏡”,那麼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多麼不捨或不願,無論結局如何,我都只是歷史洪流中的滄海一粟,唯有隨波逐流爾。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9

假期在家翻閲了《我們的孩子》這本書,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個章目是『沒有優點的孩子』,心中頗有感觸,內容是説一位三年級學生在寫『我的優點』的作文時,竟然一片空白,而家長認為他的孩子沒有優點,是孩子的錯,而作者也舉出自己的女兒,寫出自己十多項的優點,並認為孩子認為自己沒有優點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家長的標準太高,對優點的要求過高,以致於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沒有優點的人。

看了這樣的一篇文章,不禁回想,如果在我三年級時給我同樣的題目,我的腦袋可能也會是一片空白,因為當時的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優點有哪些,甚至不認為自己的一些特質算是優點嗎?現在想想,其實優點是什幺,也許現在我可以來分析『優點』這兩個字代表的究竟是什麼意義,當自己還是個思想不成熟的孩子時,也許對自己而言,優點就是如家長、老師期望的特質一樣,例如功課好、很乖等等,這些主要的概念,強加在孩子身上,即使他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過人之處,也可能自覺得這不是老師家長所期望的,在寫這樣的一篇作文,不會將這些優點寫出來。我想,這除了讓孩子容易失去自信心之外,還顯示了在我們的家長、老師們會給學生一種觀念,還是將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視為最高的評斷依據,雖然這樣的標準並不一定是最壞的,但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更能正視自己的特點,成為對自我的肯定與支持嗎。

有句廣告詞這樣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廣告商之所以想出這樣一句宣傳詞,除了推銷自己的產品外,多少反映了在我們的社會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的確似乎家長們都認為,如果十分重視,我們也經常看到許多的教改團體一天到晚呼籲推動教育改革,可見得教育問題的確是許多人所關心的議題,然而,教育的品質提高了,受教育的人口提升了,但我們也看到街道上一家家的才藝班、課業輔導班四處林立,家長們殷切關心的,是小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點上,因此父母每天帶着孩子奔波於各個輔導班,計劃着讓孩子考級。我同學説,"嗨,這在南京是很普遍的現象,一點都不希奇"可憐的孩子就從星期一補到星期天,天天在學習新的知識,並『廣泛的接觸不同的事物』以『培養優良的興趣』。當然,培養興趣是好的,學習新知也是好的,但孩子們真的樂於接受嗎?也許他們只是家長互相炫耀的資本,也許只是圓了家長自己的夢想。也有些家長會這樣説:"我給她創造這麼好的學習條件,還要陪他學,這是為他(她)好呀"無論如何,當孩子對一項才藝失去興趣,最放棄不下的,可能就是家長了,等到有一天要寫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優點』,孩子們想到的可能是:我上過哪些才藝班、我會彈鋼琴、我會跳芭蕾舞…,至於沒學過的,也許想到:我跑得很快、我很會説笑話…但也許不敢將它寫在作文紙上,因為:怕會被其它同學笑。

當兒童長久在家長老師的期望之下,很容易的會接受長輩給他們的價值觀,若是我們給兒童一個不同的機會成長,不要建議孩子們學這學那的才藝,孩子們的發展會如何呢?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呢?也許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將不再是每個人都是放學後就走進課輔班,放假時就走進才藝班,這些才藝不再被認為是孩子不會輸給其它人的工具,每個孩子都會發展出不同的價值觀,也許某些人更能因此而發現更加適合自己的興趣,我想,社會走向多元,對這個環境中的每個組成份子,也許會是件好事,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更加不同的選擇,當有一天,社會中充滿更多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想法,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可能會更懂得尊重其它人的想法、其它人的聲音。

我認為,家長們也許不用這麼煩惱的為孩子着急,害怕孩子會輸給其它人,因而替孩子佈置好一條條的道路,讓孩子照着長輩的期望而走,若是能讓孩子對自我有更多的體會和認識,更加認同自己本身的特質,有自己的想法,有自我的主張,當面臨抉擇的時候,能做出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決定,而不是猶豫自己是否符合其它人的期望,也許這樣對一個人來説,會有更屬於自己的.人生吧!就像寫不出自己優點的孩子,其實不是他沒有優點,而是他對自己的特質並不清楚,或是他的特點不符合長輩的要求,因而使得這些原本該是快樂的孩子,因為不被長輩認同而對自己失去自信,雖然我並不清楚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是如何,不知道他們是否快樂。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0

讀了《絕佳拍檔之我們都是好孩子》,我有許多感想,但令我最難記忘的是其中的一個小節————可怕的結果。

這一小節主要是講了馬一左和馬一右讀書的那所學校門口,有一個小攤位是炸肉串的,因為那裏總能飄出來一陣又一陣讓人口水直流的香氣———所以每當馬一左和馬一右走到小推車邊時,就會刺激他們的味覺,讓他們倆忍不住想去吃掉它們。但是每天學校的廣播裏總是反覆在説:"油炸食品的危害,在高温下容易產生亞硝酸鹽類物質,吃下去會導致肥胖,引發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甚至可能致癌!"縱使知道這麼多的害處,最後他們也沒能抵擋油炸食品的誘惑,還是美美的吃了幾串,但是在他們偷溜回學校時還是沒能逃脱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校主任,在一通狠狠批評教育,苦口婆心的開導之後,一左和一右,認識到了自已的錯誤,保證再也不吃垃圾食品了。

看完這一章節,我想到了我的同學們,想到了每每放學時出現在校周圍的各類充滿誘惑的形形色色的"美食",他們刺激着我們的味蕾,考驗着我們的嗅覺,誘惑着我們的視線,在這裏我呼籲大家,不要圖一時口感之快而危害了自已的健康,要禁得起所謂美食的誘惑,遠離垃圾食品,真正的美食是每天放學回家,媽媽的飯桌上看似平淡卻真真實實是長身體的健康美味,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抵制垃圾食品,從今天做起!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1

最近連讀了兩本《讀者》感觸頗多,其中有一篇最令我深思的文章名叫《我們都不是神的孩子》,出自某年的一位高考狀元之手。文章講述了她是怎麼度過高三這一年的。其中的一些細節令我記憶猶新:國慶節4天在家,每天7點起牀,一直寫作業到凌晨1點;數學遭遇瓶頸時,把自己關在房裏2天沒去學校;共用了83本語文習題,52本英語習題,65本數學習題,93本文科綜合,以及把參考書前前後後看了七八遍。

看着這些令我乍舌的數據,我在思考是什麼讓她能忍受如此不堪重負的壓力?看完文章,我明白了。原來她是農村學生,只能通過高考出人頭地。由此看來,她已經把高考當作一場戰爭,這場戰役只能贏不能輸。難怪她有一句名言’為了高考,做個會思考的書呆子又何妨’

看來只要有這個心,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在高考中,她以35分鐘的速度寫完作文,25分鐘寫完數學的填空和選擇,還在英語考試中睡了15分鐘。她成功成為狀元。真的,沒有等出來的美麗,只有拼出來的輝煌。一個追逐夢想的心是不會受傷的。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2

這是一篇回憶高考的文章。它不像普通的這種題材的文章那樣歇斯底里,而是透着一股向上的張力,朝氣蓬勃,應該會令那些參加過高考的同學會心一笑。

文中描寫了作者高三整整一年的心路歷程。它的開頭樸素地描繪出了一幅美麗的夢想:“我知道,一切都會有的。我會擁有大考小考的失敗,但永遠不會放棄努力與希望。環境只能影響我,不能決定我的未來。決定未來的只有我自己。踏踏實實做好手邊的事,努力讓夢想變成現實。”這是作者寫的話,也是一個在縣城中學裏,只能依靠高考而一步登天的高三學生的話。

文章的中間部分以平實的語調敍述了一個高考生的備戰生活:“每天早晨7點起牀,一直做作業到凌晨1點;睡眼朦朧地逼着自己背歷史,背到連書都想扔出窗外;中午吃飯,嘴裏塞滿了飯的同時還在想着下一步的學習任務;慢跑時,不住地邊跑邊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數學題,旁邊還放着一杯濃郁的咖啡。”然而,作者並不怨天尤人,她默默地日復一日地做着這些事。她説,她只是一個尋常的高三生罷了。

苦,永遠不會白吃,她最終並沒有考到一開始就夢寐以求的復旦大學,卻以“狀元”的身份進入了北大,那個被全國人民譽為學業殿堂的地方。

故事到這裏戛然而止,只是似乎還夾雜着作者對那些過往的感謝。

我們也是中國的學生,所以不可避免地要經歷那一道道溝壑。我們不能改變中國的教育制度,也無力反抗這種依舊類似於古代科舉制度的延續。所以我們只能接受,只能讓自己不留下遺憾,為未來的輝煌奠定堅實的鋪路石。

雖然這個作者並不出名,但我喜歡她,因為她背水一戰而不絕望,因為她在千帆過盡後,還是會回頭看看那些最初的夢想。

夢想,是一個多麼高尚的名詞,她幾乎夾雜着所有人對於生活與精神物質的渴望。縱然她的光芒會格外刺目,卻不妨礙古今中外各個仁人志士的緊緊追逐。就像遠古時期的夸父,那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去不斷跟隨的啊?即使渴死在暘谷之上,我們卻依舊能夠分辨出那種熱情如火的神采飛揚,那種堅毅頑強的精神品質。

夢想的風箏,只有依靠堅韌的外殼與超乎尋人的自制力,才能放飛到天空的最高處,與蔚藍相競同暉。

最初的夢想,怎可放棄?是它們在難關前支撐着我們。是它們在誘惑前築起了一道道“柏林牆”。是它們在驕傲時激醒了我們。是它們在彷徨時指出了一條明路。夢想如夏花般絢爛,噴薄出金色的光輝,散發出一股靈魂的幽香,吸引着我們向它奔去。

我們都不是神的孩子。所以夢想,我要謝謝你,無論經歷瞭如何滄海桑田的變化,永遠在這條路上等着我們這些偶爾迷路的孩子。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3

我想説説兩個情節。

第一個是,老師們因為學生的某些表現感到沮喪。

我從紀錄片裏看到中國老師感到沮喪多半是因為學生不聽話,不服從老師的要求。英國學生上課不守課堂紀律,或者是不遵守教室的嚴肅性(比如喝茶之類的),或者是老師們覺得自己在為同學們好但是同學們不理解不接受的時候。

我從紀錄片裏看到英國老師感到沮喪是因為英國學生覺得自己比不過別人難過、傷心、流淚的時候(比如體育課上,那位英國老師説他們的體育是讓學生挑戰自己,而不是和別人比較,所以她看到自己的學生那麼難過,她也哭了),或者是一堂特別失敗的課(比如老師只是在給自己上了一堂課罷了,課程超級無聊)。

第二個是,有一位中國老師反覆並且自信地強調(對着紀錄片的攝像機,對着學生們的家長,對着她的同事)自己的一個觀點:因為英國有很好的福利制度,沒有中國那種“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的壓力,所以這些學生才會不好好上課。本來覺得好像還挺有道理的樣子,後來一想這個觀點不太好。

首先他們只是一羣初中生。我想了一下,當我還是初中生的時候,雖然我爸爸會給我上很多政治課來宣揚“知識就是力量”之類的話,但我並不覺得我是因為這些大道理而學的。當時成績還不差,學習新的知識也總會得到挺正面的反饋,一來二並沒有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而不想學。倒是後來要準備中考,每次大考都要排名,並且總是被期待着考上一所好的高中,那個時候覺得未來怎麼這麼不確定。回憶之後才發現,我性格中某些因素,其實那會兒就有一點點體現出來,只是那時我還小並且思想比較簡單沒有思考過一些比較嚴肅的事情,而一直沒有發現。忽略過程,最終還是進了一所公認的最好的高中,這不像糊里糊塗連自己所在城市有哪幾所高中都不知道的時期了(事實上我都現在都還不知道),而是清清楚楚地知道從小到大周圍環境提到的高考在三年後就會發生。在一所好的高中意味着我有特別好的同學,但這也意味着在我看來我的同學比我厲害很多很多,他們有更好的成績,有更好的表達能力,有更深刻的思想等等。好在到了高三終於看到了些高考的本質,但有些時間浪費了,有些事情過了,就是來不及了,最後考得不是太差了一所大學。接着在大學又稀裏糊塗待到現在,聽着各種名詞——“通識教育”、“考研保研出國工作創業”、“績點科研”,卻還是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度過大學。

因為未來空空如也,什麼都等着自己創造,而人生又只有一次,難免只能選擇經過大多數人檢驗的“知識改變命運”這條路了。但如果未來比較光明,我覺得人們會更勇敢的選擇挑戰一些難的、“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再一點是,不應該要求每個人都愛讀書吧,可以鼓勵年輕人愛學習,但強制是沒有用的。還有一點是,中國老師和英國老師上課的方式本來就不太一樣,剛開始同學紀律還好可能是因為不清楚中國老師是怎麼上課的,當他們上了幾節課之後就知道中國老師上課不會有什麼變化了(除了對着書或者對着ppt講,除了反覆重複還能有什麼呢),自然就容易開小差啊。老師們如果開無聊的會也會不認真吧(只是不會和旁邊的同事説話聊天或者做一些不合適的事情),你要説那些無聊的會有沒有講內容,肯定是有講,但就是無聊嘍。

所以,綜上所述,我覺得中國老師和英國老師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並且中國的教育方式特別的地方可能反應在表面能看到的是:大課堂,老師一味地複述,同學一味地記錄,反覆做題反覆操練,老師是權威的,課堂實踐的內容不太多。但我覺得吧,“應試”才是最大的特點,前述的那些不過是應試的手段而已。令人唏噓的是,紀錄片最後正是以考試來檢驗教學水平的。“考試”真是一個矛盾的發明,它的考核方式對誰來講都相對公平,卻又因這人為的發明驅趕了一些天性上的激情。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4

我想每一位父母都想給自己孩子最好的,但很少有父母去思考:給孩子什麼、該怎麼給才是最好的?讀了蔡禮旭老師《七彩人生》關於德行教育的精彩演講:“我們給孩子什麼才是最好的?”之後,我想每個父母都會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並從中得到一些切身體會,能夠正確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使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擁有美好的未來。以下是我從中得到的體會:

懂禮貌,講道理。孔子説:“不學禮,無以立”。所謂習慣成自然,少成若天性,從小就要教育孩子學會懂禮貌,這樣在他的人生旅途中自然會懂得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和別人和睦相處。

另外,從小就要孩子講道理。父母要經常以生活實例給孩子講道理,漸進的,把孩子教育成一個知書達理、講理懂事的好孩子,而不會是一個自己覺得對就是對,覺得錯就是錯的蠻橫無理的孩子。學會懂禮貌,講道理是孩子學會做人的基本前提。

以身作則,家庭環境扮演着重要角色。俗話説,環境影響人,伴隨孩子成長的父母以及整個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為人處事的態度、道德行為、孝道之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人的道德品行有高有低,因此,作為家長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學會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以身作則。

當我們在看電視讀報紙的時候,卻要求孩子認真讀書;當我們整天抱怨、謾罵、急功近利時,卻教孩子要寬容、文明、腳踏實地;當我們常為一些小事而爭吵時,當我們……,卻不知道這些已經給孩子的成長留下了陰影。俗話説:“養不教,父之過”。首先,作為家長就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督促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質修養,這樣也就給孩子成長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正確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引導孩子養成謙虛謹慎、勤儉節約、有責任感的好習慣,不驕奢淫逸,不自私自利。現在很多孩子普遍都有攀比心理,這都原由現在的社會風氣,大人的言行影響孩子的心理。今天剛看到一則新聞,南京某一小學生過10歲生日,請了班裏37名同學,家長以該小學生名義捐獻20萬現金及50萬元的棉衣被,令人吃驚的是抽獎環節,特等獎送出三輛小轎車!宴會估計要花掉上百萬,獎項很多,一二等獎都是翡翠飾品,三等獎是10枱筆記本電腦,而且得獎率很高。這種行為對年幼的孩子很容易造成不良的影響———虛榮攀比。

這真是一位聰慧且睿智的媽媽,她沒有把對死亡的恐懼帶給他的兒子,她説:死是生的一部分;無論我是生是死,我都會是你的媽媽,她並沒有擔心她智商只有75的孩子,在沒有了她這位媽媽的保護之後,在這個世間怎樣生存,最終這個智商只有75的孩子進入大學,並且成為百萬富翁,還受到總統的接見阿甘的媽媽沒有給他的兒子設定過目標:兒子,你將來一定要成為鋼琴家、科學家,或者你將來一定要上清華北大,又或者你一定要有百萬家產……你一定要自己思考出來,生活是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得到什麼。你的人生有很多種口味,有酸的、甜的、辣的、苦的,有悲傷、有痛苦、有淚水、也有甜蜜,有鮮花、有掌聲、也有嘲諷,有失憶、有彷徨、也有成功。但這些都是你的人生,都是你盒子裏這些巧克力的味道。你無法選擇,這些有點苦,只有吃了才知道,所以你要統統接納它。這就教導我們每個家長都要讓孩子勇敢面臨困難,克服困難,因為人生需要去品味。

抓住關鍵發展區,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作為家長,除了教育好孩子一些基本做人原則外,其次,就是要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的心理變化,研究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徵,正確引導其生活及學習,最大程度開發其主觀能動性及其創造性,這是每個為人父母所期望的,也是當代素質教育的核心。

給孩子什麼才是最好的?父母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從小教育孩子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抓住孩子成長的每個關鍵期,正確引導,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這樣才能讓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5

我們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花朵。未來,中國要靠我們建設,我們要為其添磚加瓦。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因此如何教育我們這些獨身子女,使我們長大以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是爸爸媽媽們經常關心和討論的話題。

爸爸媽媽看了《我們給孩子什麼才是最好的?》這本書,開始更加關注我習慣養成的問題,而不是一直問我要成績。要求我養成一個習慣:見到老人要問好。我也意識到了,我們應該更加孝順長輩,長輩們是很不容易的,俗話説"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尊敬、關心他們。

我的爺爺奶奶家住的很遠,在邁皋橋。當我在力小上學,接送成問題時,爺爺主動站了出來。當時爺爺的腿骨折才好,身體很虛弱,小時候我和爺爺沒有經常在一起,關係也很生疏。

親戚們都奉勸他不要接我,免得身體又出毛病,而爺爺堅決要接我,怕我一個人在路上遇到麻煩。每天爺爺在家幫奶奶把午飯燒好,吃好午飯後就到我們家,再幫媽媽燒好晚上的菜飯,看看報紙,快放學的時候就到學校來接我,每天下午四點半左右再回到邁皋橋的家。

爸爸知道爺爺很不容易,説:"不學禮,無以立。有禮貌是人生莫大的幫助。"對爺爺一定要有禮貌、要孝順。要求我有好吃的首先要想到爺爺,有好的開心的事情也要和爺爺分享。爸爸自己也身體力行,給我做了很好的榜樣——每週都要抽空去看望爺爺奶奶,捎上一些好吃的東西,陪他們説説話、聊聊天,關心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

爺爺因為現在常運動,要趕車子,身體倍兒棒,可以追着汽車跑。要知道當初來接我的第一天,走路都走不穩,上下樓梯都要我扶。現在我和爺爺的關係也越來越好,爺爺已經成了我的一個知心朋友了。

讀了這本《我們給孩子什麼才是最好的?》,我懂得了,培養良好的習慣,形成良好的品德習慣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養成自主的習慣。

蔡禮旭老師説的好:"接觸地《弟子規》後,越學越感受到它對孩子的一生至關重要。"我的爸爸媽媽現在也在研讀《弟子規》,希望能從中能取得一些教育我的經驗。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6

最近看了女兒學校發的一本名為《我們給孩子什麼才是最好的?》的書,蔡禮旭老師關於“如何落實德行教育”的演講詞讓我們全家受益匪淺!感觸頗多。

作為家長,我們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將來成龍成鳳,平時過於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對孩子的全面的素質教育。有時也會從媒體等渠道認識到要讓孩子全面發展,但是怎樣教育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明事理、獨立自主、善於學習的人呢?從書中我們深刻感悟到身教重於言行的重要性。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孩子的成長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讓孩子改掉現有的缺點,作為父母必須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來修正自己的行為,嚴於律已,這樣才能真正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在一個充滿温馨、健康的環境裏快樂成長。

“不學禮,無以立”讓我認識到無論你的孩子學歷有多高,工作有多好,但孩子本身就傲慢無禮,就是每天去祈禱也無用,因此,要做事,先做人,要懂得做人的道理,無論在什麼地方遇見長輩,孩子都應該禮貌上前問好,當要離開時,也應該禮貌地和長輩道別。這是基本禮貌,但它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禮貌對於孩子的一生很重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讓孩子懂得禮貌,從懂禮中學會有愛心,愛長輩,愛朋友,愛小家,愛大家,更要愛我們的國家。

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艱難的任務,它又是一個需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由於每個孩子的天性不一,這讓每位家長都會感到困難和壓力。《我們給孩子什麼才是最好的?》這本書會讓更多的家長從迷途中走出來,我相信此書對我們以及孩子的一生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7

一直以為,孩子畫畫是有天賦的,有些孩子畫得好,有些孩子卻畫不好。我把這種現象膚淺地歸因為多元智能所表達的各有所長。

其實,孩子的畫從某個方面看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更多包含的是孩子的喜怒哀樂。孩子們只是通過他們的畫向我們展示他們的內心感受。四歲的侄子度過了一個學期的幼兒園小班學習生活,進步頗大。寒假裏侄子還帶回了幼兒園老師佈置的一項繪畫作業——給一幅小蝸牛塗色。侄子開始塗色的時候,很急躁。不是把紙塗破了,就是塗出輪廓線之外。從塗色就可以看出,他做這件事情很沒有耐心。該怎麼辦呢?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我們分析,可能是這張塗色紙太多,也有可能是他還沒有掌握好塗色的方法,所以導致塗色時不自信也不夠有耐心。後來,準備給他降低難度。去書店買了描輪廓塗色的書。這本書輪廓線是挖空的,孩子可以在這個範圍內沿着有力的邊框描好輪廓,在裏面塗色。

買來後,侄子對塗色還是不怎麼感興趣。於是我們就示範給他看,先描好輪廓線後再塗色,作品色彩鮮明,值得一看。當侄子看着我們的作品後也想躍躍一試時才給他準備好工具。手把手地教他從小範圍開始塗色,朝着同一個方向可以使色彩更均勻。他慢慢地嘗試着,先從小處着手,慢慢地看他的作品一點點成型。終於第一幅作品誕生了,他很是欣喜。接着再引導他看看哪裏塗得最棒!棒在什麼地方。再看看哪裏還有些欠缺。漸漸地,他也很會評價自己的作品,會評價意味着會改進。一口氣又塗了兩幅作品,當然還不是非常令人滿意,但是看着他的進步也着實讓人高興。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懂得欣賞自己的作品,懂得耐心地把這件事情做完。而這也緣於給他進行了降低難度的合理化處理。使他儘快掌握了塗色的方法並重新建立了塗色的自信。

具備了基本的塗色方法後,給他足夠的信心也是很重要的,另外環境的佈置也不容忽視,環境佈置首先需要安靜,其次最好能創設大家都在學習工作的氛圍,重點是要讓他覺得能靜得下來。可是,會塗小幅的畫並不意味着能耐心地完成大幅畫作。重新將小蝸牛的輪廓要塗色時,前面一部分塗得很安靜,質量也不錯。可是沒一會兒,他告訴我們説:“我的手好累哦。”這是向我們表達他想歇歇的信號,絕不能讓他半途而廢。“是的,完成這幅畫是會比較累,可是看看你前面塗得多棒啊,再堅持堅持,就能把整幅作品完成了。你這樣塗一半可不好看。”他想想有道理,換了隻手,繼續塗起來。在我們的不斷支持鼓勵下,終於塗好了。和他的第一次作品相比,已經有了十足地進步。把兩幅圖放在一起,他自己都能點評得十分到位。讓他自己看到進步的成果也是很寶貴的。這是他努力的結果,也是他證明自己有耐心的有力説明。有效地方法就能培養一個孩子的耐心,我們都很欣慰。其實孩子是最不會説謊的,真實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就看我們怎麼面對這份真實。是簡單的下結論,這孩子真沒耐心,沒有畫畫天賦;還是從他真實的語言中讀懂背後的原因,並幫助他戰勝自己。這都取決於大人是否用心看待孩子成長的過程!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8

每一個孩子都以自己的方式成長,而且他們的表達能力與其個性相對應,又有着千差萬別,但是在一般情況下,仍然有一些適用於孩子繪畫發展的特點。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不是直線形的,也沒有固定的標準,而是跳躍的、各不相同的。在形狀和色彩表達的發展過程中,會出現飛躍階段,也會有推遲和滯後的時候。

明白了兒童繪畫發展的特點,我們就更能夠理解孩子的內心發展狀態。尤其是對於4歲以下的孩子,塗鴉對於他們來説有着重要的意義。

1、塗鴉是所有繪畫語言的基礎。

繪畫語言的發展類似於口語,有自己的規律,內部邏輯極其嚴密。

賽茨認為人類的“原始衝動”的表達方式有兩種:一種方式是文字表達;另一種方式是通過繪畫表達出來,即將內心經歷可視化。

所以塗鴉,可以被比作是語言發展過程中口齒不清的説話階段,是兒童繪畫發展必須的階段。所以我們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這個階段,最好是加以保護,將這個階段看作是孩子以後畫出好畫的前提。就像孩子的乳牙一樣,好好保養,以後就會長出健康的牙齒。畫畫也一樣,因為你會發現,看似雜亂無章的塗鴉裏邊已經產生了日後畫畫的基本形狀。

2、塗鴉展現了幼兒心理成長的過程。

因為繪畫是潛意識表達的一個最直接的方式。在孩子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時候,繪畫就成為一種非常可靠的瞭解孩子狀態的方式。

塗鴉裏往往會有一些信息,表明了孩子當前的狀況以及心理經歷。他們正處於感知世界的階段,即使他們不會運用畫畫的最正規的形狀和方式,他們還是有着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觀察和感受。

允許孩子塗鴉,就是允許他們通過繪畫與這個世界溝通,同時也是允許孩子心理成長的一種方式。身體的成長看得見,可是心理的成長,如果不靠家長的細心觀察,恐怕很難有細微的發現。通過塗鴉,我們也可以瞭解更多的關於孩子內心世界裏的事情。

3、無造型階段繪畫到有造型階段的發展

巴赫曼認為:“塗鴉就是指毫無目的的畫曲線,筆不離紙進行螺旋狀的旋轉;塗鴉就是指將筆來回揮動:水平的,垂直的,不斷交叉的、重疊的或者畫圈圈;塗鴉也可以是指把直線蜿蜒、纏繞或畫出Z字形;當然,我們也可以把塗鴉定義為小點或小橫線,或者用畫筆表現出簡短而有韻律的運動。”

比如一個2歲的孩子的塗鴉,一團亂麻的畫,可以表達其在嬰兒時期的身體感應,那個時候,他孩沒有“界限”的概念,也不會有方向感。他剛剛在媽媽肚子裏出現的時候,應該是與周圍環境混為一團的。

2到3歲的兒童對於畫畫的過程中界限和方向的區分與嬰兒時期的發展密切相關,這導致了他們開始與媽媽拉開距離,畫面當中逐漸出現了“方向”和“界限”。畫圈圈就是在表達自己有關“界限”的體驗。

所以,請給予孩子塗鴉的自由,也關注孩子塗鴉的發展。孩子會通過塗鴉而傳遞內心世界的信息,同時,因為塗鴉,你會發現孩子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9

《孩子的畫告訴我們什麼—兒童畫與兒童心理解讀》是由德國作家羅澤·弗萊克—班格爾特編著,通過兒童的繪畫來對兒童的心理進行解讀的一本書。在剛開始讀《孩子的話告訴我們什麼—兒童畫與兒童心理解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成年人真的可以通過孩子的繪畫解讀出幼兒的心理行為嗎?幼兒的話真的是其內心的一種真實映射嗎?但在讀完這本書以後,我發現孩子的畫真的是他們內心世界的一種反應,可以架起成人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樑。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分為四部分,分別闡述了兒童繪畫的特點,以及如何去解讀等一系列內容。第一部分認為繪畫是孩子的第二種語言,幼兒可以通過繪畫來闡述自己的內心世界。兒童畫的美表達了他們的健康、生命力、強健、柔軟、內在以及生動。幼兒的繪畫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表達,幼兒會嘗試在圖畫中解決現實中不能解決的衝突。可以説孩子的畫給了成人一把打開兒童生活世界的鑰匙。孩子的畫從塗鴉到造型階段的發展中展現出了兒童繪畫發展的主要特點,幼兒在四歲左右處於繪畫造型階段,4歲以後孩子的繪畫造型展現出了一些總體特點。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畫畫的特點是喜歡用幾何圖形,而且用這些形狀孩子們可以表達任何事物。在這個階段會反覆出現以下特點:簡潔、人神同型、共時的角度、透視圖、表達比例、描述。第二部分重點解釋作為成年人在解讀幼兒繪畫時的方式方法。成人可先對對幼兒的繪畫“外表”進行研究,其次要多思考對幼兒繪畫產生影響的因素,再次成人要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孩子的繪畫,最後成人可將自己的經歷、創造的熱情融合打破繪畫解讀中。第三部分認為孩子的畫是對其現實生活的一種描述,表達了在現實聖後中的衝突。成人可從孩子的繪畫中解讀到孩子內心世界的變化過程,考慮到孩子的需求,並及時讀孩子進行指導。第四部分主要通過培養媽媽對兒童畫的瞭解來解讀自己孩子的繪畫,試圖通過繪畫架起親子之間的關係橋樑,作為親子溝通的媒介和教育手段。

繪畫既然是孩子內心世界的獨白,家長通過對幼兒繪畫的解讀能更加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利於親子關係的建立。經過專門訓練的專家是可以通過兒童的繪畫分析出幼兒生存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預防治療幼兒的心理疾病。因此通過對這本書的閲讀我開始對繪畫治療感興趣。通過文獻資料的查閲我主要對繪畫治療起源、理論基礎、實際運用三方面進行整理。

科學的繪畫藝術療法確立於20世紀40年代,繪畫療法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學中的心理投射理論和大腦偏側化理論為基礎,運用非言語的象徵方式表達潛意識中隱藏的內容,宣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患者社交等多種能力。繪畫療法的研究最早源於對精神病藝術家作品的研究,後被嘗試作為治療精神病患者的輔助手段。20世紀初,弗洛伊德以意象(image),尤其是心(mental image)和夢中的映象,進行精神分析;榮格常在心理治療活動中,鼓勵病人用繪畫的形式,將自己的心象和夢記錄下來,以此來了解其人格。榮格用近二十年的時間研究繪畫治療,用他本人的話來説,即一直致力於對圖像再現心理活動之心理學的研究。繪畫治療的目的在於,對病人中那些主要受內在世界影響而經受折磨的人加以誘導,使他們儘可能好地以繪畫的形式表達出那些折磨着他們的東西,將潛意識的內容具體呈現出來。

近十年來,國內藝術治療在教育、醫療、藝術教育治療、特殊教育、校園心理輔導、災後心理干預、精神疾病輔助治療、成癮患者的輔助治療等領域都得到了應用和發展。該療法的應用逐漸從正常羣體的研究擴展到對特殊兒童和特殊羣體的治療。但目前國內的繪畫治療依然存在概念界定不清,試驗和操作上存在問題,災後運用繪畫療法時機等問題。我主要整理了繪畫治療在自閉症、情緒障礙與親子關係、孤獨症、精神分裂四方面的運用。

目前繪畫成為幼兒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在繪畫中可以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一種途徑,同樣的繪畫也會表達出幼兒的真實需要和問題。成人可根據幼兒的繪畫來判斷幼兒是否需要進行干預治療。繪畫治療不只是注重治療,其也具有預防的功能。對特殊兒童進行治療需要受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員進行。但現實中的孩子大部分是正常的兒童。幼教工作者或家長可根據正常幼兒的繪畫來判斷幼兒時刻變化的心理狀況,及時瞭解幼兒的需要。在瞭解幼兒的基礎上對幼兒的需要給予迴應,從而達到預防幼兒心理疾病的產生。在幼兒繪畫時,成人需要給幼兒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切記在幼兒繪畫時問他們在畫什麼,可等幼兒畫完後,讓他們對自己的繪畫先做自己介紹,然後成人在進行解讀。在對幼兒的繪畫解讀時要考慮幼兒的周圍環境背景。成人在充分了解幼兒後,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對幼兒的繪畫做出正確的解讀。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20

《孩子的畫告訴我們什麼》一書的作者指出,孩子們通過圖畫展示自己,也展示着他們的世界觀。孩子們的畫表現了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與內心的冒險世界。通過對兒童圖畫的研究,作者發現了感知和了解兒童內心世界的新渠道。

第一眼看到《孩子的畫告訴我們什麼——兒童畫與兒童心理學解讀》,我就有了心動的感覺。這種感動源於作者從兒童視角對兒童繪畫進行的細緻觀察和深入瞭解以及在此基礎上對兒童畫進行的全面解讀和心理分析。

該書的作者羅澤·弗萊特—班格爾特力圖向那些對兒童畫感興趣的父母以及從事教育、諮詢、醫療工作的人們介紹兒童畫及其本質,向他們説明該如何理解兒童畫的背景,該怎樣弄清那些讓人費解的表達方式和隱藏在畫中的含義,闡明兒童畫畫的動機和意圖。

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紹了孩子們和他們的畫,並詳細介紹了兒童表達的特點、兒童繪畫發展的基本特點以及形象的圖案對解決衝突的作用。孩子們的畫表現了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與內心的冒險世界,它們或豐富有趣,或驚悚恐怖。

作者在第二部分詳細介紹了理解兒童畫的4種方法,這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孩子在畫中沒有直接説出來的內容,弄清楚孩子在畫中隱藏的信息。

作者特別介紹了美國心理學家格萊格·弗思提出的在觀察兒童畫時應考慮的主要問題和3個原則。主要問題如:孩子的畫向我傳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感受?這幅畫有什麼特點?畫的中心是什麼?畫面上的物體大小、形狀以及運動的方向都是怎樣的?畫中是否存在不同的視角?哪些內容被重複?等等。

在觀察兒童畫時,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不要匆忙下結論。成人的表現對孩子和他們的畫來説非常重要:我們不能隨便干涉兒童作畫或更改他們的畫,特別是內容和結構,不能給他們示範,不能批評他們。總之,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而是應該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節拍、用自己的語言作畫。我們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作品,哪怕我們理解不了、無法看懂的作品。

成人不要在孩子開始畫畫時就不斷地問他們:“你畫的是什麼?”因為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的想法是多變的,他們的畫源於“對心目中的圖形的想象”,他們正經歷一種動態的、神奇的思維過程。孩子們頭腦中那些像密碼似的信息躍然紙上,抽象的內容在他們的畫中變成了具體的形象,這個過程很奇特。

作者在第三部分介紹了12幅兒童畫及其背後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為什麼孩子恰好在這個時候以這種方式畫出這樣一幅畫。第四部分,作者介紹了圖畫的教育作用。在作者看來,孩子們的畫向我們傳達了他們眼中五彩繽紛的世界以及思想王國的種種現象,是他們表達和交流的手段。

通過教師的幫助,家長們讀懂了孩子隱藏在圖畫中的語言,發現了孩子的擔憂、恐懼、孤獨、悲傷、缺乏安全感等種種情緒,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關注和疼愛的願望。通過圖畫,家長和孩子能進行有效的溝通。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21

一直認為自己能看懂孩子的畫,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無知。以前看孩子的畫,最多能看到表面的意思,他畫的是什麼,畫的好不好,我沒來沒想過他為什麼要這樣畫,為什麼要畫這個。這本書讓我初步瞭解了兒童內心的世界。

沃爾夫岡·格呂齊格爾在《孩子們的塗鴉、素描和繪畫》這本書中,對成人們的一些表現進行了分析。很多成年人面對孩子的亂寫亂畫表現得“驚慌失措”。他們會對孩子的畫進行更正、指責和勸導,有時候也會親自示範什麼是“正確”的畫。他們根本不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每次都不想看到真正的孩子的畫。正如我所接觸一些家長,當他們看到孩子畫出讓人無法理解的畫時總是表現的非常失望。我也想到自己在以前的美術培訓班對孩子的畫所做的一些指導,他們畫不出來時我總是替他們着急,幫他們畫幾筆,現在才明白,原來這種舉動阻礙了孩子對自己內心想法的表達。

格呂齊格爾還提到了,只有一小部分家長與此相反,他們允許孩子“自由發展藝術”,但他們也很少關心孩子們的心理成長。或許他們不是不關心,而是不知道應該怎樣去關心。專家的建議便是要成人親自畫畫。通過自己畫畫,成年人可以明白,兒童畫的美及其意義與我們一般意義上的藝術的美是不同的。兒童畫的美表達了他們的健康、生命力、強健、柔軟、內在以及生動。這一點與兒童的心理和身體發展緊密相關,而這種發展是一個有生活能力的、完整的人的前提。

面對孩子的塗鴉時期和塗鴉成果,家長們可能會疑惑,塗鴉的意義何在?能不能給孩子一些指導讓他直接跳過這個階段?看過這本書之後,家長們可能才會明白塗鴉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

塗鴉是所有繪畫語言的基礎。繪畫語言的發展類似於口語,有自己的規律,內部邏輯極其嚴密。賽茨認為,人類的“原始衝動”的表達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方式是文字表達;另一種方式是通過繪畫表達出來,即將內心經歷可視化。

蘇黎世創造性培養處繪畫工作室及培訓事務負責人貝蒂娜·埃格爾將繪畫發展過程中塗鴉的意義比做語言發展過程中口齒不清的説話階段,並認為塗鴉的階段是絕對必需的。

格呂齊格爾把塗鴉形象地比做“奶牙”,我們對它們呵護備至,因為它們是我們長好全副牙齒的前提。其實在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塗鴉中已經產生了兒童日後畫畫的基本形狀,也正是在此基礎上才會產生第一張像樣的兒童畫。

我們在大約1歲半的兒童那裏會發現塗鴉的原型。這會發展成無造型的基本形狀,藉助於這個基礎,孩子們以後畫畫就會得心應手。

兒童畫與兒童的心理到底有着怎樣的聯繫,首先要了解兒童的心理形成。

有人認為,人的生理髮展和心理髮展並不同步。前者是一個戲劇性的、可見的、清晰的過程,而後者是一個緩慢發展的內在心理過程,即脱離的過程和個性形成的過程。“脱離過程”是指兒童從與母親的親密無間的關係中逐漸獨立出來;“個性形成過程”是指內心的發展,通過這種發展我們可以看出兒童獨特的個性。這是兩個互補的發展過程。第二個過程也被稱為“破繭而出”的過程,因為這個過程始於“共生階段”,後來才逐漸過渡為心理的發展過程。

馬丁·道納斯認為,嬰兒實際開始心理髮展過程的時間要更早。比如,能夠更早地感知環境和環境的變化,能夠更早地與外界互動,能夠更早地和母親拉開距離並完成“破繭而出”的過程。

巴赫曼從藝術創造的層面上研究了畫畫兒童“破繭而出”的過程。她發現,孩子們第一次塗鴉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表達很多內容了,有時候是表達當時的身心狀態,有時候是對過去的回憶——出生之前、嬰兒時期,或者幼兒時期的回憶。埃格爾也有類似的觀察結果。她認為,對於2—4歲的兒童來説,回憶過去在他們的表達內容中佔有重要位置。

孩子在畫畫時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內心需要。他畫出來的內容與實際事物並不相符,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自己頭腦中的印象來繪畫。現在課堂上我們也經常看到類似這種情況的寶寶,他邊説邊畫,有時會激動的大叫一聲或乾脆站起來畫,但看看他畫的內容,又實在無法與他自己所描述的聯繫起來。好多成年人甚至會覺得孩子是在胡言亂語。這種以想象為基礎進行的繪畫常常會發生“驟變”,一個物體本來表現的很好了,孩子突然會用筆觸把之前的成果全部塗掉,再繼續下一個物體的塑造,我們可能為孩子感到可惜,但是當我們明白了他們這樣做的真正原因後,我們便可以釋懷了,不去幹涉他,在一旁默默的祝福就行了。

對兒童繪畫語言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並不是在周圍環境中存在的形狀,而是孩子們在塗鴉過程中自己發現的那些形狀。孩子們不是在臨摹,而是在創造,其創造的內容要遠遠大於其模仿的內容。孩子們畫畫的出發點並不是他們看到了什麼,而是他們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孩子曾經在畫中出現的事物那裏經歷過哪些事情,對他們的創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們將意義賦予所畫的對象,而且這個意義是按照自己的經歷來賦予的,孩子們對現實進行“翻譯”,而不是“複製”。他們只畫對自己來説很重要的那部分事物,並試着通過畫畫這個手段將周圍的環境形象化。

理解了這些理論知識之後,面對孩子們表現出的種種現象和家長的疑惑,我便可以輕鬆的去解讀和應對。孩子們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內心衝突,訴説自己的特殊需要,只要我們用心去傾聽,用心去領悟,我們便會理解孩子那小小的但卻非富多彩的內心世界。

Tags:精選 讀後感
熱門搜索
爆辣 春遊濕地公園作文300字 為父母流淚五年級作文500字 首席代表求職簡歷表格 温馨的感覺800字作文 居民小區遠程分析的論文 英語畢業留言 我喜歡的小鳥作文300字 謝謝您老師作文450字 遲子建《啞巴與春天》閲讀練習及答案 傳統節日我為你不平作文 快樂的運動會二年級作文300字 萬聖節狂歡夜作文 日宴 寫熊貓的二年級作文 小學三年級話題作文美麗的秋天 騎車記小學生500字作文 父母的愛優秀記敍文作文800字 冬天小學生六年級作文 學生國慶節優秀的演講稿 奶奶的作文:背後的抽泣聲 《地震中的撐起》讀後感 探析哈弗H6空調製冷不足的故障診斷論文 中考藝術生加分嗎 《假文盲》觀後感作文600字 浪平 我喜歡的格言作文500字 一次有驚無險的實驗作文500字 下半場 水和冰小學作文 高四冊18 《長亭送別》之四美 家鄉的小西湖作文 科研項目申請書最新 寫好電子簡歷的訣竅 考試後的作文作文400字 我是一片小樹葉作文400字 懷念母親中小學讀後感600字 腐熟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名言總結 五一遊八里溝四年級作文 因為夢想而堅持作文500字 幼兒園教師實習工作總結 珍愛生命健康成長演講稿() 胖瘦國曆險記想象作文 主宰自己的生活和快樂作文 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的論文 眼淚小學六年級作文 温暖的家的小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