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活着》讀後感5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1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活着》讀後感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着》讀後感500字

《活着》讀後感500字1

“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幹得好,苦根也行啊。”小説一開始是以“我”——一個旁人的視覺來看、來傾聽福貴的一生,而後在講述福貴的命運時又轉換為第一人稱,雖然故事情節並未改變,但卻給人一種更強烈的感觸。

在我看來,福貴的一生是個巨大的杯具。家境敗落,被強行徵兵、身邊親人一個個的逝去……命運似乎有意與他作對,總是在他對生活有那麼一點期望,想努力爭取他的幸福時將這一切毫不猶豫地打破。命運給了他幸福的機會,卻又讓他眼睜睜地看着至親至愛的人離去,只剩他孤身一人。

“今日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地,家珍、鳳霞也耕了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説了,説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對於小説的結局我既覺得意外,又覺得在情理之中。福貴被一個個噩耗打擊着,受的苦也彷彿已經麻木,但卻能強撐下去,沒有輕易地結束自我,結束所受的痛苦與折磨,讓我意外;可是,換個角度想,福貴在這些災難中感受過幸福,儘管越來越小,但他以往有過歡樂,那麼對他來説,或者也算是值得的,畢竟他經歷過。又或者,福貴在與命運的抗爭中練就了堅韌、忍耐:在親人逝去時,他雖悲痛,但也會強忍着為了身邊其他的人,堅持着;到最終只剩他一個時,他似乎什麼都看開了,隨着命運,好好活着……

“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即使此刻我並不能完全理解這句話,但我想,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必然有存在的意義。

我來人間必有緣由。

《活着》讀後感500字2

一個小村,一座小城。還有主人公福貴。

這部小説的確讓我感到沉重,我覺得《活着》是一部超越個體情感而站在人類關懷的高度進行的創作。人的一生都不會風平浪靜,會經歷無數坎坷風雨,但人就是要默默得為了活着而忍受。這個看似荒唐的理由卻充滿了對生命價值的肯定和人文價值的關懷,任何理由都不是人放棄生命的理由和藉口,這個簡單卻又充滿思辯色彩的道理被餘華用小説的形式進行了活生生地詮釋。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老人唱道:少年去遊蕩,中年去掘藏,老年做和尚。”書的最終似乎沒有忘記又留下講述者自我在慢慢降臨下來的夜幕中説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話,“我明白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着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着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着黑夜來臨。”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成長為一個期望。他們就是我們自我的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麼不管脖子上套着什麼,不管肩上負載着什麼。

艱難中活着,在活着中享受艱難!

活着,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我找什麼藉口,因為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讀後感500字3

“這本書表面上叫《活着》,可實際上大家最後都死了。”我一和朋友聊起《活着》這本書的時候,就會講這句話。

《活着》這本書給我的閲讀的體驗實在是太諷刺,太戲劇又太過沉默,還摻雜着一些無法理解的苦痛,這讓我久久不能釋懷。我跟着福貴看他從一個愛好賭博的公子哥變成一貧如洗的窮光蛋,覺得實在是活該。可是看到後面,看着他身邊的家珍、有慶、鳳霞……。一個個死去,看着他一次次受到生活殘酷無情地打擊,我卻開始在盼了,盼着能它有一個轉折,盼着福貴最後能有一個被安慰的結局。可越看後面越沒有希望,越看後面甚至想:“接下來福貴也應該要死了吧。”然而出乎意料地,福貴就這麼平靜的接受了一切,作為家裏最後一個人默默地活着。看到這個結局,我心裏的那些鬱結像是和他的歌聲一起,在空曠的傍晚和風一樣飄揚,感覺也沒有那麼沉重了。回過神來,是他的活着安慰了我。“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中國的思想一直是這樣的,沉默,温婉,不動聲色。

我們討厭激進地爭執,暴力地衝突,我覺得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幸運的事情,其他都顯得不是那麼重要。活着本身,就值得讓我們去活着。

《活着》讀後感500字4

不論現實變成了什麼樣貌,不論現實剝奪了我們什麼權利,只要我們活着,也僅有我們活着,我們才有義務有權利去追求自我想要的,這才能叫做真正的活着。我們不應當讓現實決定我們怎樣活着,而是應當自我決定我們應當以怎樣的姿態活着。

活着,就要應對選擇,僅有堅持理智,才能做出客觀的確定,才不會讓自我後悔。所以我們沒有機會錯過機會,在能夠選擇能夠改變的時候,用心做一個完整自我,用自我的態度去看待“活着”。

先前對餘華的作品也略有接觸,他筆下的杯具一向是這樣,大體上看似不卑不亢,糅合到一齊的時候又讓人受不了。當你讀完整個故事,回頭整理這個完整的故事的時候,才會不情願、不忍應對的發現,原先把任何一個故事單獨拿出來分析的時候都能真實的感受到那種撕心裂肺的痛,難以承受的痛。他不屑於寫那些下里巴人,而是用一些看似荒誕的故事,講述着高度真實的生活。

文字裏的安靜,冷漠,無形間渲染了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不斷的痛苦從而不斷的期待,想發泄卻又束手無策,只能完整的看完,被這種單純痛苦所擺佈,甚至是被玩弄於股掌之中,令你無法自拔,也不想自拔。當你痛到麻木的時候,才能看清現實,在簡單單純的感情裏看待理解生命,好好活着。餘華深沉的講述着生命的杯具,

對於杯具這件事我也有一點自我的看法,人之所以喜歡看杯具,喜歡被這種杯具所打動,無非是想尋求自我安慰。

《活着》讀後感500字5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書。我深深記得初讀《活着》的感受,從初始的悠然到其後的凝重,翻動書頁的手指愈漸遲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種隱祕的期待——呼喚着一個轉折,一個讓主角福貴走向幸福的轉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麼的殘忍與吝嗇,我幾乎是一路心痛地讀到最終。當我滿心酸楚地合上書頁,猛然望見封面一襲鮮血般的暗紅:刺目一如長長傷口上的血淋淋,卻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湧動……我的淚直直地落下來了。

從一個少爺吃喝嫖賭到最終敗壞家業,淪落到為餬口而下地,他摯愛的親人一個一個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聾啞女兒鳳霞難產而終、女婿被鋼板所夾意外慘死,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孫子苦根,竟也在那個飢餓的年代裏,活活噎死。他佈滿老繭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親人與淚水,最終只孑然一身與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這應是一個杯具吧。然而他淡淡地講述着,沒有大悲大慟,這個被厄運磨礪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

這種生命的韌性似乎講述着人生絕望的不存在。福貴的人生,彷彿是一株盤剝的冬筍——一層層褪去人生的虛華、一層層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層層摧毀着人的堅強。可到最終,白嫩嫩的,卻剩下一個人最柔軟、最純淨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執着地活着——已成為一個唯一能描述福貴的形容,也是對福貴的最好的肯定與頌讚。

《活着》讀後感500字6

昨天剛讀完的,後面苦根死後心情徹底崩了,那時候舍友都沒睡,開着燈,説着話,我那時候什麼都不想説,就感覺心口悶悶的,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想放聲大哭一場。

有慶死了,那個活潑懂事的少年死了,那個跑幾裏只為回家給羊喂草的少年死了!鳳霞死了,那個內心柔軟,卻因為聾啞,被受欺負;好不容易過上好日子,卻難產出血死亡的女子呀!家珍死了,出身富貴,卻跟着福貴甘願吃苦的,得了軟骨病還堅持幹活,只怕少掙了公分拖了後腿的悲催而又堅強的女人呀!二喜死了,那個偏着頭,不嫌棄鳳霞殘疾的青年,那個疼愛鳳霞,在鳳霞死時無措痛苦的男人,那個在鳳霞死後,揹着苦根,照顧着岳父,擔起這個家得好父親,好女婿的人死了,被水泥塊砸死的呀!

苦根死了,那個能説會道,會因有個小鐮刀高興地幹活越來越起勁的小男孩;會懂事的從筐裏拿下兩棵白菜對福貴説着“這下輕點了吧”的小少年死了,最後居然因為吃豆撐死了,聽着可搞笑,可背後是説不盡的心酸。都死了,都死了,就剩福貴了,就剩他了,哦,不對,還有老牛,那頭有着許多名字-有慶,鳳霞,家珍,二喜,苦根,和福貴一樣很老很老的牛。死了,死了,剩下一人一牛,每天看着日出日落,就這樣活着,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

《活着》讀後感500字7

生命原本脆弱,你卻要堅強的活着。活着才能感覺生活的幸福真諦,只有在你遭遇不幸時,你才知道你要珍惜生命,享受快樂。

活着這部小説用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闡述了一個悽婉悲慘的時代命運。活着經歷了中國曆的大動盪時期:抗戰、內戰、大躍進。富貴自甘墮落輸掉了祖宅,氣死了父親,妻子家珍帶着兩個孩子獨自離開,他被抓去做了壯丁,家破人亡。

妻子家珍與富貴團聚,鳳霞卻成了啞巴,弟弟不幸夭折。我覺得最令人痛心的情節是有慶的死和鳳霞收穫幸福初為母親卻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生命耗盡,生活的苦難告訴了他,只有在險些喪命時,才懂了幸福的真諦,人只有在孤獨絕望的時刻才會如此深切的想着一定要活着,一定要活着回家去。

中國在變,時代在變,人也在變,但是最痛莫不過白髮人送黑髮人,家珍親眼看着女兒死去,卻因為有經驗的接生員造成無法扭轉事實,這種母愛的痛又怎會輕易理解。

鳳霞生孩子出現反動的接生員,營造了一個幽默搞笑的氣氛,教授吃了七個饅頭撐暈過去,這種方式表現的時代的迂腐,不然種種悲劇是不會發生的,這種情節令人感到悲哀憤怒,讓人的生命再次被詮釋得脆弱。

《活着》,這是一部意味深長的生活就像是一條路,不總是平坦筆直的。活着才能體會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活着才能體會到挫折和不幸所帶給我們的種種,才會更加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種證明,更是一種歷練。

生命原本脆弱,你卻要堅強的活着。

《活着》讀後感500字8

它叫活着,可每一頁都是逝去。

《活着》講述了福貴的一生,富家少爺福貴嗜賭成性,最後賭光了家產。貧困之中,因為母親生病,在福貴為母親求醫的路上,又被國**抓去當壯丁,後來被解放軍俘虜,放他回了家。結果回到家中,母親已因病逝,妻子家珍獨自將一雙兒女拉扯大,女兒在一次意外中變成了啞巴,兒子尚且活潑機靈。本以為這次大難不死是必有後福,但是悲慘的人生卻才剛開始上演。極端的情節略有一味荒誕,但小説本身就不是為了描述現實,而是在現實與想象中找到交集,從而來反映生活。有人説,福貴對於苦難的承受能力反應了一種當時大環境下大多數人的麻木,他只是為了活着而活着,他靠時間去稀釋那些痛苦的記憶;還有人説,福貴飽受命運打擊還活着,那是因為他的家、他的親人,他們需要他,當親人都離他而去之後,他也要為懷念他坎坷的一生而活着。福貴在一次次離別中承受,沒有太多的憤怒,表達出的是對命運的接納,感受它、體味它、消化它嗎,這就是生活。許多讀者將自己生活中的困境映襯在福貴的經歷前時,會多些許釋然,正如他們終於會明白,無論現在經歷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無可告人的艱辛苦難,只要繼續活着,它們中的大多數細節和感受都將被時間遺忘,作為正在經歷的人需要做的,就是給時間一個機會。

説到《活着》,就聯想到了電影《一九四二》,雖然故事背景不同,創作初衷不同,但兩部作品的情懷有相似之處,兩部作品中人物對“活着”的渴望不單單是求生的本能,而是在絕境中懂得放大原本微弱的希望。老東家悶死了自己家的根兒,福貴的孫子因為吃豆子而撐死,以為這些會成為壓倒他們的最後的稻草,但他們找到了新的寄託,給了命運新的機會。

《活着》讀後感500字9

看完的時候心裏是堵着的,感覺有什麼東西卡在喉嚨眼裏有點難受,不知道怎麼説,也不知道該從哪裏説起,可能因為人是活的才會有這種感覺吧[咖啡]

曾經在電視上看到有人問:

“人為什麼要活着?”

最讓我有感觸的回答是“人不就是為了尋找自己為什麼要活着的理由而活着嗎?”

初閲不識文中戲,再看已是戲中人...

福貴活的一輩子都在和這個剛成立不久的中國一起成長,或許他的一生更是當時廣大貧苦農民的真實寫照,這一輩的人們經歷過太多風浪,看過太多世事變換,相信還會有許許多多個福貴活在這個世上,還會有許許多多的人生味道值得我們去仔細品嚐,有人説,老死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死法了,站在生命進化常理的角度看,這確實是件美好的事情了,儘管福貴在年輕時候如此放蕩不堪,卻總有些人的生命平淡無奇羨慕福貴這樣的生活,人活一世,總得過的精彩一點,沒有些起起落落,沒有些跌宕起伏日子總是索然無味,如果可以,希望自己也能來一次福貴這樣的人生,有過輕狂放縱,享過榮華富貴,經歷過生死的瞬間,嘗受過離別的痛楚....最後可以清楚的記得自己一生的過往,然後平常的講出自己的故事,原來也不過如此啊...

不是不會痛心,而是已經習慣,習慣了一個人承受,一個人懷念,一個人活着,活着活着就那樣了...

其實,人活着已經不易,你還能跟這個世界進行深層次的交流,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人活着已經是幸福,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希望每一個生命都不要辜負自己活着的每一個日子,直到生命的盡頭[愛心]...

《活着》讀後感500字10

餘華這麼説他寫作的緣起——“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説,就是這篇《活着》。”

拿到這本書,我的內心是欣喜的,畢竟這本書足足讓我等了一月有餘。之前沒有了解過這本書,也不知道是散文、小説,還是什麼,買它只是因為聽説過它,知道它是餘華寫的,它是讓我在疫情期間消磨時間的一本書。所以,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讀完之後,讓我長歎口氣,雖為活着,但卻讓我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緊湊的故事中一個個死去。因為福貴的吃喝嫖賭敗壞家業,氣死了老爹,老母隨之病死、兒子因救縣長夫人抽血而死、女兒難產而死、妻子也隨之而去、女婿被鋼板所夾意外慘死、最後唯一的外孫竟在那個飢餓的噎死了。真不知道是懷着怎樣的心情看完的,本來所有的事情因他而起,他如果不吃喝嫖賭,結局是不是又不一樣。他摯愛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他用不滿老繭、粗擦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親人和內心的傷痛,卻還得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這大概就應了中國那句老話,好死不如賴活着。看完之後我在想,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悲慘的人和事兒嗎?

福貴到最後只剩下人生存的唯一理由——活着。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活着的,只是再想起這本書時,也許剛好在疫情期間,每天能看到很多生死別離的新聞,內心有了些許的平靜。現實生活的無情,遠比我們想象的寬廣,而活着,就要擔當更多難以承受的苦痛,這是對生命最後的敬畏,也是一個人最柔軟、最純淨的秉性——活着。我讀《活着》。

《活着》讀後感500字11

早上泡在圖書館看完了餘華的《活着》。我不明白該怎樣去評價福貴這個人,説他不幸,他卻度過了最為漫長而黑暗的一夜,樂觀而堅強地活着;説他幸運,他又親手埋葬了自我所有的親人,只剩一頭比他年紀還大的病牛陪伴着。

我看到兩個福貴一樣黝黑的脊背在餘暉中發光,聽到老人用渾濁的嗓音在空曠的田野間響起: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整本書以老人的敍述為主,作者和我都是旁聽者,坐在午時的山頭上,聽老人默默細數。正如作者所説,很少有人能這麼詳細地講述自我的一生,我想這大概是因為福貴這大半輩子都用在回憶過去了,一個人守着7個人的人生,不斷在腦海中放映,無論鉅細。就像書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老人福貴責罵老牛福貴道:“今日有慶,家珍耕了2畝田,苦根還小,也耕了1畝田,你呢,我明白你年紀大了,也就不説出來羞你了。”我不解,明明那裏就僅有一人一牛,哪兒來的那麼多名字?福貴得意地解釋説,:“如果它(牛)明白僅有它在耕作,就會偷懶的。”呵,多麼趣味而憂傷的畫面,其實福貴和他的牛一樣,他們都假想着自我的親人還在,所以從來不曾忘記。

故事的最終,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彷彿是想要哭出來的,但卻又覺得連福貴自我都從未哭泣過,我又在那裏流着誰的眼淚呢?

原先,《活着》便是最好的幸運,亦是最大的勇氣。

《活着》讀後感500字12

人活着,其實只是活給自己看,與他人無關。

曾經有人問我,人活着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既然來到人世間,嚐遍了該有的苦楚,流過數不清次數的眼淚,生活依舊過得不好,那活着到底還有什麼意義了?我仔細回憶過往,似乎還找不到理由説服自己。

少年福貴敗光家產後,他的父親也離他而去,少年福貴還沒從“少爺”這個身份裏轉換出來,就迫不得已要接過父親的擔子,扛起這一大家庭的責任。正是這一人生的第一個大變故,使得他認識了作為一個丈夫,學會支持起整個家庭。

在毛草屋裏生活,妻子家珍的不離不棄,為他生下有慶,儘管丈夫曾經的糊塗,但毅然然用生命奏響了愛與責任,理解與寬容。福貴遠去裏尋醫,卻被拉為壯丁。兩年的顛沛流離,在戰火的洗禮中,漸漸明白了生存的含義:家鄉有自己的親人,只要活着,就能見到他們。

幾年後回來,母親已經去世,女兒也因一場高燒不會講話,但好歹四人團聚了。又因饑荒,被迫無奈把女兒送給別人。女兒逃回了家,他們再也狠不下心了。先是妻子病倒了,後來兒子又因獻血過多死了。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勤懇的女婿,女兒又因難產去世。不久妻子也去世了,只留下一個外孫。

本還可勉強過上好日子,女婿卻因工地失誤丟了性命。福貴拉扯着外孫長大,卻因為一個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失誤——豆子煮多了——外孫被吃撐死了。

就這樣,親人接二連三地去世,這樣的遭遇,苦不堪言。他沉浸在痛苦中遲遲不肯走出,淚水浸濕了衣襟。

福貴經歷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着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裏就像被刀割般的痛,割的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蹟般地挺了過來。還比往日活得更加灑脱與堅強。

人活着,其實只是活給自己看……

《活着》讀後感500字13

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所活着,這是《活着》這本書中的中文版自序所提到的一句話。我並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但在看完《活着》這本書之後,卻對它有了很深的感觸。

老人吆喝起來:“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的好,苦根也行啊。”其實這裏只有一頭牛,叫福貴。可誰也不知道,這個名字卻包含了老人的一生。

在他年少時,是遠近聞名的闊少爺,有着一個還算美滿的家庭。但是他爹因為得知他賭錢輸掉了所有家產後氣死在糞缸上。他娘沒過多久也隨他爹去了。女兒鳳霞得了疾病,變成了啞巴。兒子有慶給他們學校的校長——縣長的女人獻血,卻被醫生無情的抽乾了他的鮮血以保住那個女人的命,他唯一的兒子死在了那個醫院。人民公社成立以後,他唯一的啞巴女兒終於找到了男人,一個偏頭,叫萬二喜。沒過多久,她的女兒因為生孩子時失血過多也死在了那個醫院。隨之,他的媳婦家珍也平靜的死了。只留下他的孫子苦根和他的女婿雙喜和他相依為命。後來,女婿在做工時被水泥板壓死,唯一的一個孫子也因為在吃豆子時撐死。只剩下他和那頭老黃牛。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人為什麼要活着?

在讀完餘華的這本書後,我想我知道了答案。

為了活着而活着。即使你回顧你這一生,發現自己只是一個過客,沒有留下什麼,也沒有帶走什麼,但你也要活着,至少你經歷過。

《活着》讀後感500字14

總是風吹過,淚花零落,仕望東去,流淌着美麗的傳説,按捺不住的心境只為讀懂餘華筆下血肉豐盈的富貴,車輪碾過小巷的石子路,噠噠的馬蹄聲踏破了黎明的沉寂!

富貴,這個以往風光一時的少爺,因為年輕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為所欲為埋葬了自我和家人餘生的幸福,他最終在潦倒中覺悟,也許並不算遲,可哪知厄運的腳步從未走開,富貴眼睜睜地看着身邊的一個個親人慢慢死去。他卻只能默默地活着,在死亡的陪伴下活着,單純地為了活着而活着。

一曲長歌,道出了多少哀怨一陣燕鳴,啼盡了幾許呢喃一生活着,看透了些許桑田。

平靜而近乎冷酷的筆尖,勾勒出命運的俘虜;艱難而近乎殘忍的人生,釘上青春的枷鎖。讓倦怠了世俗的眼睛在字裏行間靜靜地休憩。

夕陽下的兩個“富貴”漫步在自我的土地上,死亡的震撼與活着的瑣碎,可怕的是在活着湮滅。富貴學會了忍受,去忍受出於對生命存在而產生的敬畏,去忍受生命賦予的職責,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

活着,一種心態,一種姿勢,抑或一份職責,滌盡多少悲苦。不要驚歎時間都去哪兒了更不必説時間不經意在指間溜走,應當是你把時間活生生地丟棄!

飽滿的麥穗低着謙遜的頭顱,不時地在風中搖擺: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讀後感500字15

《活着》這本書,餘華寫得平靜,沒有刻意渲染,我看得也平靜,應對書中老人的一生經歷,心裏並沒有波濤翻滾,這是那個社會中再平常可是的生命。

老人叫福貴,從富家少爺到下層百姓,如同一個晴天霹靂,將這個把靈魂都置於嫖賭中的少爺劈醒,才開始珍惜身邊的親人,打算重新開始。

命運似乎因為福貴犯的錯而要刻意懲罰他,破產後接連着喪父,為母抓藥是被抓去當壯丁,九死一生回了家,母親早已亡故,女兒鳳霞也因一次生病成為聾啞人。之後人民公社成立了,家裏所有的東西都歸了人民公社。妻子在這期間得了軟骨病,並且日漸嚴重。福貴一家禍不單行,兒子有慶死於採血事故,為救縣長夫人被一個無情的醫生奪去生命。女兒鳳霞死於生產,只留下了兒子苦根,四年後,女婿二喜死於工地事故,就剩富貴和外孫相依為命了。死神連這僅有的幸福都不肯給福貴,又奪去了苦根的生命。

福貴的一生就像一葉小船,遊蕩在社會這個海洋裏,小船的力量又如何反抗海洋呢?福貴僅有受着命運的擺佈,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地抓住一切”稻草“不放手,忍者,活着,就像小船僅有隨着波濤時起時伏,唯一能做的是不讓自我陷下去一樣。

福貴的一生是平常的,卻有一種力量讓人在合上書後為他感歎。是他強忍着親人生老病死的天災,社會灰暗的人禍的力量,一種忍的力量;是他無論多苦多難,仍然磕磕碰碰地往前走,跌跌撞撞地活着的力量,一種生命的力量。

Tags:活着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