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6W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書我在初中的時候就一直聽別人提起過,但因為不怎麼喜歡看書,所以未曾看過。而正是因為這個名字富有魅力,才讓我有了翻開它的興趣。

關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讀後感

新穎的地方,首先是這本書的風格。作者高銘,通過以記錄對話的形式去側面描繪了一羣精神病人。每一章都會有不同的人和高銘對話,説的內容也不同。這種獨特的視角我還真是第一次接觸。沒想到這樣的寫作風格,竟會深深地勾住了我的心,激發了我不曾擴大的思維。

看了前言的我想當然地認為,和作者對話的就只是單純的腦子有問題的病人,但我讀了幾張後才漸漸領悟了這本書的走向。每一個“精神病患者”的眼中,都有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或者説世界觀。那些患者之所以被稱為“患者”是因為“普通人”無法接受他們的世界觀。而正是有了對不同的世界有着極大的.好奇心的作者的存在,我們才能從側面,深入地瞭解到他們內心的獨白。説幾個印象比較深的吧,有一回,作者對面坐的是一個會模仿人的行為的年輕女子(來自於“真正的世界”一章)。她的親人,朋友都和她保持距離,因為他們認為她被“附體”了。從作者和她的對話中,我知道了她模仿人的行為是因為想要最直觀去感受別人的感受,類似於換位思考,只不過跟真實罷了。那她的親戚朋友或許不知道她的想法,或許聽説了卻根本不能接受。而這正是患者是“患者”的原因所在。

不像他們,作者全程保持着接收的狀態,但也不給予任何的評論,像是一台傳輸機器,把患者的思維完完全全的寫在了紙上。又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或者世界觀,作者打消了評論的念頭,讓世人自己去批判去感知“患者”的世界,兩個世界觀的碰撞,往往不是一件好事,這也是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產生矛盾的緣由。你認為把腦子穿個洞會獲得奇異的能力嗎?你覺得在不同的宇宙中有着和我們相同的副本嗎?你是否同意人們可以預知未來?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種種諸如此類的問題會讓我思如泉湧,精神活躍,我的靈魂像是在審核着某些東西,但卻又無法獲得任何的信息。

雖然讀的書少但有句名言我還是知道的—“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覺得着就是我想點評的所有內容了,因為也許別人看這本的書,他們會覺得和我看的完全不是同樣的內容。用224頁的“角度問題”來舉例是再好不過了,同樣是一個女患者,她堅信每個人看帶世界的角度不一樣,尤其的小孩,他們甚至比大人跟能認清本質。於是她舉了個例子,帶小孩去商場,小孩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她蹲下去想要安慰孩子,無意中看到四周密密麻麻的腳,交融錯雜着移來移去,這才明白孩子不開心的原因。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才會有不一樣的看法。我們不能説別人的看法是錯的,也不能堅信自己的看法是對的,總之接納,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

説到這,我覺得也差不多了,要想體驗這本書的真正內涵,還需每個人親身的閲讀。最後作者在後記中寫的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

“結束?不,還早着呢。還有更多更多的世界,更多更多有趣的東西等着我呢。這本書的開始我就説過了,還記得嗎?一切並沒有結束,一切才剛剛開始。

我知道我要的是什麼,我希望我的探尋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