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温庭筠

温庭筠詞特點的成因

欄目: 温庭筠 / 發佈於: / 人氣:1.15W

温庭筠的詞着力於女性容貌、粧飾、情態、動作以及內心等方面的描寫,其詞情感真切而婉約,語言豐富而又錯彩鏤金。

温庭筠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描繪了不同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現象,揭示了人物複雜的心理,反映了文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與他的詩相比,温庭筠的詞在內容上顯得單一。其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通過刻畫女子的情態、描摹女子的飾物,從而展示其豐富的內心世界,建立起新的美學境界,形成了以綺豔香軟為特徵的花間詞風,因此,温庭筠被稱為“花間派”鼻祖。温詞為何呈現出此類特點,筆者試從其個性因素探究其詞特點的成因。

一個性氣質

關於温庭筠的個性氣質,時人及後人多有貶斥之意:“不修幅”、“薄於行,無檢幅”、“然罕拘細行,以文為貨,識者鄙之”、“有才無行”,等等。傲岸不羈的氣質,極強的叛逆性格,正是温庭筠的個性寫照。

1狂放不羈

温庭筠的“不修邊幅”、“與新進少年狂遊狹邪”使他常常流連於綺筵羅幌之間,出入於都市狹邪坊曲之中。加之温庭筠的“士行雜塵”、“為人假手”,凡此種種表現,也就註定了温庭筠的悲劇。儘管科場舞弊之風盛行,其影響程度也遠遠大於温庭筠個人的“為人假手”,但這些行為都是在不公開的、遮蔽狀態下進行的,且又隱含着一定的政治色彩。他的種種行為、生活方式觸怒了上層社會,為其所不容,導致了他仕途的不順,而仕途上的不順更加速了温庭筠的沉淪,使他更是夜夜迷醉於秦樓。在偎紅倚翠、羣豔眾芳的簇擁下,温庭筠對女性特點有了更為深刻、細緻的理解和把握,也為其詞的創作提供了活生生的生活素材,女性形象也在他的詞中得到了更為具體的展示。

温庭筠曾悲歎自己的不幸與冤屈,甚而不僅生時遭難、流落至死,就連死後多年也負之罪名、禍延子孫。我們看一下《舊唐書》的敍述:

温庭筠者,太原人,本名岐,字飛卿。大中初,應進士。苦心硯席,尤長於詩賦。初至京師,人士翕然推重。然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公卿家無賴子弟裴誠、令狐縞之徒,相與飲,酣醉終日,由是累年不第。徐商鎮襄陽,往依之,署為巡官。鹹通中,失意歸江東,路由廣陵,心怨令狐在位時不為成名。既至,與新進少年狂遊狹邪,久不刺謁。又乞索於楊子院,醉而犯夜,為虞候所擊,敗面折齒,方還揚州訴之。令狐捕虞候治之,極言庭筠狹邪醜跡,乃兩釋之。自是污行聞於京師。庭筠自至長安,致書公卿間雪冤。屬徐商知政事,頗為言之。無何,商罷相出鎮,楊收怒之,貶為方城尉。再遷隋縣尉,卒。

温庭筠生活的時代,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紛爭,科舉腐。社會在滑坡,科舉之路被阻,冶遊宴樂之風日盛,懷才不遇的温庭筠於是出入於秦樓楚館,以這種極端的放縱行為來發泄心中的苦悶,表明對時代和社會強烈的不滿。由於又承負着誹謗之名,更使其頹廢放浪,流連聲伎,抒寫偎紅倚翠之句。其放浪形骸的外顯行為內隱着一種士人風範,含着憂時傷世、懷才不遇、期待又絕望的複雜情感。於是詞中那“無聊獨倚門”的美婦人、“新貼繡羅襦”的閨中思婦就成了温庭筠的感情寄託,從而借這些人物形象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

2譏諷權貴

温庭筠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質,又不妥協於世俗,仕途之路肯定不會坦順,其悲劇的命運也在所難免。他傲視世俗,譏諷權貴,不願意與時代同流合污,更主要的是得罪權相令狐。而當時的舉子都對令狐家百般奉承猶恐不及。況且當時科舉最重薦導,温卷之風盛行,而温飛卿不借機逢迎以求仕進,不借機諂媚以求功名,其個性特徵何等鮮明!

考察温庭筠之身世,不遇之因甚多,然恃才傲物、目無權貴的個性則是主要原因。這從他與令狐的交往中可見一斑。《唐詩紀事》中有如下記載:宣宗嘗賦詩,上句有“金步搖”,未能對。遣未第進士對之。庭筠乃以“玉條脱”續之,宣宗賞焉。後令狐“以故事訪於庭筠,對曰:‘事出《南華》,非僻書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時宜覽古。’”絢益怒,奏庭筠有才無行,卒不登第。庭筠有詩曰: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

令孤以姓氏少,族人有投者,不吝其力,由是遠近皆趨之,至有姓胡冒令者。進士温庭筠戲為詞曰:“自從元老登庸後,天下諸胡悉帶令。”宣宗朝令狐貴為宰相,為繁其宗黨,廣羅異族,朋比為奸。對上諂諛迎告,對下則忌勝己者。温庭筠既譏其無學,又刺其無德,怎不令他惱羞成怒。像温庭筠這樣桀驁不馴,當然不能見容於統治者。紀唐夫《贈温庭筠》詩句“鳳凰詔下雖沾命,鸚鵡才高卻累身”可謂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問題的實質。而王世貞將温庭筠見忌於令狐

與“屈原見忌於上官”,相提並論,乃是對温庭筠人格精神的充分肯定。

二生活經歷

1出身於仕宦之家

據《新唐書》載,温氏本為唐初望族。庭筠的六世祖温彥博於貞觀四年(630)官中書令,封虞國公,貞觀十年遷尚書、右僕射,卒後得到陪葬昭陵(唐太宗李世民之墓)的殊榮。祖父温曦官爵不明,但《新唐書》卷九十一有“尚涼國長公主”的記載。能娶公主為妻,一定是當時的顯貴。父則史無記載。想來温氏家道中衰,當從伊始。姊乃趙擷之妻,從《玉泉子》的記錄中可以推出趙氏是官宦人家。對於温庭筠的不遇,其姊有切膚之痛,也許她是把振興家族的願望寄託在温庭筠身上。弟庭皓,為徐州觀察使崔彥曾幕僚,頗有節操,死於“龐勛之亂”,詔贈兵部郎中。由此可知,温庭筠出身於仕宦之家。像封建時代所有的儒生那樣,温庭筠也以濟天下為己任,希冀通過科舉進入仕途。他在《郊居秋日有懷一二知己》中這樣寫道:“自笑謾懷經濟策,不將心事許煙霞。”語句之間,對自己治國安邦的才情與能力充滿了信心。

2流連於煙花世界

關於温庭筠出入於秦樓楚館的記載很多,正是由於温庭筠長期流連於煙花世界,才有更多機會熟悉並融入妓的生活,歌樓恰恰又需要大量的歌曲來迎合客人的需要,這也使温庭筠卓絕的藝術天賦、清新爽麗的詩才,找到了最佳的表現機會,於是,温庭筠就給我們留下了一首首美妙絕倫的詞作。如果我們把温詞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在他的每一首作品中,都不斷重複地表現、宣泄着相同的一種情緒。温詞一再書寫斯人不至的哀怨,悵歎舊歡短少,歌吟不偶的孤獨和失意的痴迷,其中所表露的情緒線索,恰好與温庭筠在其人生境遇,特別是仕途上屢受挫折所產生的.心路歷程具有相當程度的一致性。

3屢舉不第、攪擾科場的經歷

自唐中期起,科場競爭愈趨於劇烈,舉人必須奔走名公貴卿的門下,設法取得公卿的賞識,公卿替他推薦,才有及第的希望。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大多奔走權門,寫送“行卷”,希冀得到提攜。而無權無勢的考生們若是得不到縉紳權貴們的賞識,那麼連及第的希望都沒有,更別説躋身於統治階層了。寒族士人滿腔熱情卻報國無門,心中的積怨匯成了這一時代的怨氣。

温庭筠則成為古代懷才不遇的典型人物之一。他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卻蹭蹬科場,累舉進士不第。唐文宗開成四年(839),温庭筠進士考試落第,卧疾旅舍,作《書懷百韻》有句雲“逸足皆先路,窮郊獨向隅”,“有氣幹鬥牛,無人辨轆轤”,“瞻風無限淚,回首更踟躕”,透露了詩人此時的懷才不遇、既憤慨不平而又無可奈何的落寞情懷。唐宣宗大中元年(847),詩人再次赴考落第。這次打擊更甚於前,所作《春日將欲東歸寄新及第苗紳先輩》一詩,表達了他當時的心情:

Tags: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