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韋應物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賞析

欄目: 韋應物 / 發佈於: / 人氣:1.81W

韋應物的《寄李儋元錫》詩起於分別,終於相約,體現了朋友間的深摯友誼,感情細膩動人,同時章法嚴密,對仗工整,用語婉轉,堪為七律名篇。

寄李儋元錫⑴

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⑵。

身多疾病思田裏⑶,邑有流亡愧俸錢⑷。

聞道欲來相問訊⑸,西樓望月幾回圓。

【註釋】

⑴李儋(dān)元錫: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為作者密友;元錫,字君貺,為作者在長安鄠縣時舊友。

⑵春愁:因春季來臨而引起的愁緒。黯黯:低沉暗淡。一作“忽忽”。

⑶思田裏:想念田園鄉里,即想到歸隱。

⑷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轄的地區內還有百姓流亡。愧俸錢:感到慚愧的是自己食國家的俸祿,而沒有把百姓安定下來。

⑸問訊:探望。

【白話譯文】

去年花開的時候與你分別,今日花開的時候已是一年。

世事變幻心茫茫難以意料,心情愁苦意昏昏春日獨眠。

一身全是病想念故里田園,邑有災民慚愧領朝廷俸錢。

聽説你今年還要來看望我,我天天上西樓盼望你早還。

【創作背景】

這首七律是韋應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大約作於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春天。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入夏時節,韋應物從尚書比部員外郎調任滁州刺史,離開長安,秋天到達滁州任所。李儋、元錫,是韋應物的詩交好友,在長安與韋應物分別後,曾託人問候。次年春天,韋應物寫了這首詩寄贈以答。

在韋應物赴滁州任職的一年裏,他親身接觸到人民生活情況,對朝政紊亂、軍閥囂張、國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體的認識,深為感慨,嚴重憂慮。就在這年冬天,長安發生了朱泚叛亂,稱帝號秦,唐德宗倉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復長安。在此期間,韋應物曾派人北上探聽消息。到寫此詩時,探者還沒有回滁州,可以想見詩人的心情是焦急憂慮的。這就是此詩的政治背景。

【賞析】

韋應物這首詩敍述了與友人別後的思念和盼望,抒發了國亂民窮造成的內心矛盾。

詩是寄贈好友的,所以從敍別開頭。首聯即謂去年春天在長安分別以來,已經一年。以花裏逢別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憶的意味;而以花開一年比襯,則不僅顯出時光迅速,更流露出別後境況蕭索的感慨。頷聯寫自己的煩惱苦悶。“世事茫茫”是指國家的前途,也包含個人的前途。當時長安尚為朱泚盤踞,皇帝逃難在奉先,消息不通,情況不明。這種形勢下,他只得感慨自己無法料想國家及個人的前途,覺得茫茫一片。他作為朝廷任命的一個地方行政官員,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憂愁苦悶,感到百無聊賴,一籌莫展,無所作為,黯然無光。頸聯具體寫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為他有志而無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辭官歸隱;但因為他忠於職守,看到百姓貧窮逃亡,自己未盡職責,於國於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這樣進退兩難的矛盾苦悶處境下,詩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尾聯便以感激李儋的問候和亟盼他來訪作結。

這首詩的藝術表現和語言技巧,並無突出的特點。有人説它前四句情景交融,頗為推美。這種評論並不切實。因為首聯即景生情,恰是一種相反相成的.比襯,景美而情不歡;頷聯以情歎景,也是傷心人看春色,茫然黯然,情傷而景無光;都不可謂情景交融。其實這首詩之所以為人傳誦,主要是因為詩人誠懇地披露了一個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員的思想矛盾和苦悶,真實地概括出這樣的官員有志無奈的典型心情。這首詩的思想境界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兩句,自宋代以來,甚受讚揚。范仲淹歎為“仁者之言”,朱熹盛稱“賢矣”。這些評論都是從思想性着眼的,讚美的是韋應物的思想品格。但也反映出這詩的中間兩聯,在封建時代確有較高的典型性和較強的現實性。事實上也正如此,詩人能夠寫出這樣真實、典型、動人的詩句,正由於他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較深的生活體驗。

拓展閲讀:韋應物著名詩句

1、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韋應物 《淮上喜會樑川故人》

2、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韋應物 《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

3、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韋應物 《滁州西澗》

4、 故人各在天一方,相望落落如晨星 ——韋應物

5、 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韋應物 《寄李儋元錫》

6、 萬物自生聽 太空恆寂寥 還從靜中起 卻向靜中消 ——韋應物

7、 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聞道 欲來相問訊 ,西樓望月幾回圓。 ——韋應物 《寄李儋元錫》

8、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韋應物

9、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

10、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韋應物 《夕次盱眙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