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王之渙

登黃鶴樓王之渙解釋

欄目: 王之渙 / 發佈於: / 人氣:1.81W

《登鸛雀樓》由王之渙創作,只是短短的數語,描繪了一幅浩瀚壯闊的畫面。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註解】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説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

4.盡:消失。 這句話是説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5.窮:盡,使達到極點。

6.千里目:眼界寬闊。

7.更:替、換。(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韻譯】

夕陽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沒,滔滔黃河朝着東海洶湧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翻譯

壯麗落日依着綿延高山莊嚴退去,滔滔黃河奔着無垠東海浩蕩疾流,想放眼千里萬里的天外天嗎?走,朋友,再上一層樓,再上一層樓!

【點評】

這是一道膾炙人口的五言絕句,作者是唐朝著名邊塞詩人王之渙。

説到“著名詩人”,並不是説他做詩很多(比如清朝某位明君一生寫詩四萬,我們也不稱其“著名”),而是説他做的詩非常“經典”,現存其六首詩當中,便有兩首頂級絕句,除了《登鸛雀樓》之外,還有那首《出塞》(又名《涼州詞》),都是婦孺皆知的名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寥寥十個字,便勾勒出一幅雄渾壯美的山水圖畫。其氣象毫不亞於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付回”;而其筆法的“隨意”、“直白”,又能和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黃河落日圓”相比。《紅樓夢》四十八回,香菱論詩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要説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我們有時習慣於另闢蹊徑、故作高深,反而把詩句弄得不倫不類、生澀怪病。我們走得太遠,以至於忘了來時的`路。唐詩的高明就在於它的自然和率真!自宋以後,詩詞中強用生詞的、狂用典故的,比比皆是,但糾其實質卻十分蒼白,還不如一位老農直來直去一吼一哭來得快活!

以至於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納蘭詞時這樣講:“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詩貴在清新自然。“漢人”玩兒慣了文字遊戲,反而不如“滿人”的“返璞歸真”了。(當然這話有點絕對)。

而《登鸛雀樓》的高明之處,更是在於結句,不經意間引出了“登高――望遠”的哲意來。哲理詩在宋代比較流行,很多文人做詩也力求挖出哲理來,然而“相請不如偶遇”,與其刻意地“編排”,不如自然的流露!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的舊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濟市,唐時為河中府)西南,黃河中高阜處,時有鸛雀棲其上,遂名。由於鸛雀樓樓體壯觀,結構奇特,氣勢雄偉,加之區位優越,風景秀麗,歷代文人雅士、騷人墨客,多來登樓觀瞻、放歌抒懷,並留下許多居高臨下,雄觀大河的不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