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劉長卿

劉長卿《謫仙怨·苕溪酬樑耿別後見寄》

欄目: 劉長卿 / 發佈於: / 人氣:2.68W

引導語:《謫仙怨·苕溪酬樑耿別後見寄》是劉長卿的作品,此詩是詩人貶謫後所做。他運用舒緩的韻律淡筆勾勒典型的景物形象,將惆悵與孤獨的心情含蓄地貫注景物形象之中。

  謫仙怨·苕溪酬樑耿別後見寄

  唐 劉長卿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

註釋:

①苕(tiáo)溪:水名。【劉長卿《謫仙怨·苕溪酬樑耿別後見寄》閲讀答案翻譯賞析】劉長卿《謫仙怨·苕溪酬樑耿別後見寄》閲讀答案及翻譯賞析。一名苕水。由浙江天目山的`南北兩麓發源,至小梅、大淺兩湖口入太湖。酬:贈答。樑耿:劉長卿的朋友,中唐書法家。

②永路:長路,遠路

③解攜:猶言分手。解:原作“自”,據《全唐詩》改。

④平蕪:雜草繁茂的田野

⑤前溪:在湖州烏程縣境。

⑥長沙謫去:用賈誼事,賈誼遭權貴讒毀,被漢文帝貶為長沙王太傅,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謫:被貶職。

⑦芳草:香草,也比喻思念他人。

譯文

清清的江水長又長,到哪裏是盡頭?

夕陽向西落下孤零零的船兒解開了纜索。

羣鳥在田野上飛翔一忽兒近一忽兒遠,

閒人在船上聽憑溪水飄蕩忽東忽西。

潔白的雲朵飄浮在空中有一千里一萬里,

皎潔的月光照耀着山前的溪水山後的溪水。

從長沙又遭貶謫離開那裏令人傷感失意,

懷人的情思像江岸潭邊的香草那樣濃郁。

創作背景

天寶十五載正月,安祿山反,陷洛陽,王師敗績,關門不守,車駕幸蜀。途次馬嵬驛,六軍不發,賜貴妃自盡,然後駕行。次駱谷,上登高下馬,望秦川,謠辭陵廟,再拜嗚咽流涕,左右皆泣。謂力士曰:“吾聽九齡之言,不到於此。”乃命中使往韶州以太牢祭之。

因上馬索長笛,吹笛曲成,潸然流涕,佇立久之。時有司旋錄成譜,及鑾駕至成都,乃進此譜,請名曲,帝謂吾因思九齡,亦別有意,可名此曲為《謫仙怨》。其旨屬馬嵬之事。厥後以亂離隔絕,有人自西川傳得者無由知,但呼為《劍南神曲》。其音怨切,諸曲莫比。大曆中,江南人盛為此曲。

隨州刺史劉長卿左遷睦州司馬,祖筵之內,長卿遂撰其詞,吹之為曲,意頗自得,蓋亦不知本事。餘既備知,聊因暇日撰其詞,覆命樂工唱之,用廣其不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