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杜甫

杜甫列傳讀後感

欄目: 杜甫 / 發佈於: / 人氣:1.07W

杜甫列傳讀後感1

《刺客列傳》描寫了曹沫、專諸、豫讓、聶政、荊軻、高漸離六個人的事蹟,始於曹沫,終於高漸離,他們的悲劇性也在逐步加強,只有曹沫一人全身而退。這六個人之中,知名度最高的無疑是荊軻,荊軻的事蹟被千百代文人墨客傳唱,可其餘五個人被淹沒在歷史的風塵之中,不為大部分人所知曉。其實,他們六個人的事蹟都是令人扼腕歎息,蕩氣迴腸。

杜甫列傳讀後感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悦己者容”,這句話被豫讓提出來,就成了刺客的信條,他們不顧家人,不計生死,就是為了“知己”這兩個字。前面已經説過,荊軻的知名度最高,可是現在看荊軻與太子丹的交往,其中摻雜了太多的利益,並算不得是知己。唐朝司馬貞《史記索隱》轉引來註解《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荊軻與太子丹遊覽東宮,荊軻拾瓦投蛙,太子丹捧着金丸給荊軻。他們又一起乘千里馬,荊軻説千里馬的肝好吃,太子丹就殺了千里馬把肝給荊軻吃。荊軻在宴席之上説歌女的手美,太子丹就把歌女的手剁下來放在玉盤裏送給荊軻。太子丹的所作所為,實在是有諂媚之嫌。荊軻雖然為人深沉好書,與賢豪長者相結,但是也是鬱郁不得志的,每天和狗屠、高漸離在市集之上相樂相泣,旁若無人。太子丹對荊軻也算是有“知遇之恩”了,但是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説君子之間的交往不摻雜利益,可太子丹與荊軻並沒有做到這一點,連荊軻也説“太子遇軻甚厚”。所以太子丹為荊軻準備好要去咸陽時,荊軻準備等自己的同伴,但是太子丹並不信任荊軻,以為荊軻要反悔,試探地説“丹請先遣秦舞陽”,他們連朋友之間最起碼的信任都沒有,更談不上是知己。太子丹對荊軻不薄,荊軻去刺殺秦王,就有了“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意味。

但是,古往今來似乎沒有人去注意這些,荊軻成了千古刺客的偶像,這和太史公偏愛荊軻有關,《刺客列傳》裏,荊軻所佔文墨最多,其故事性也最完整,還有他身邊諸如田光先生、高漸離等一批朋友所渲染出來了強烈的悲劇氛圍。文人墨客也寫詩作賦詠歎荊軻,例如陶淵明《詠荊軻》中説:“其人雖己沒,千載有餘情。”這其中自然也有荊軻他一諾千金,視死如歸的緣故,但是《刺客列傳》其他五人並不缺乏這一特點,所以,這並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與其他五人相比,荊軻的敵人是秦始皇。

秦始皇他“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併吞八荒”,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雖然他並不是完美的,他譽滿天下同樣也謗滿天下,可這並不能抹殺他奠定中國封建王朝基礎的功勛。而一個人所能達到的高度,通常是由他的對手來決定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歷史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竟然敢刺殺他的荊軻當然也在歷史上揚名。尼采説過,慎重地選擇你的朋友,更慎重地選擇你的敵人,朋友可能影響你的成就,敵人會決定你所能達到的高度。所以,遇到一些人做出一些事,不要隨便去和他理論生氣,不是所有人都配當你的敵人。

《刺客列傳》裏,最成功的刺客要算曹沫了,曹沫挾持齊桓公,既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逼齊桓公交出了侵佔魯國的土地,自己又全身而退。專諸雖然達到了自己目的,以魚腸劍殺了吳王僚,可自己也丟了性命。接下來的豫讓、聶政、荊軻、高漸離,不僅沒有完成任務,自己也丟了性命。而且秦王因為被荊軻行刺大怒,發兵攻燕,逼迫燕王喜殺了太子丹,為燕帶來了禍患,但他們都是義薄雲天、視死如歸的死士,其悲劇結局可歌可泣,讀來蕩氣迴腸。我認為這其中最令人扼腕歎息的一位,是高漸離。

嚴格來説,高漸離並不是《刺客列傳》裏所描寫的刺客之一,他是在荊軻刺秦王環節裏出現的人物,只是一個陪襯荊軻的存在。太史公沒有提到高漸離會什麼武藝,與其他五位刺客將軍、武士的身份相比,高漸離是一名樂師。在易水河

畔送別荊軻時,流傳千古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就是高漸離為荊軻踐行之作。似乎在這個時候,高漸離就已預見到荊軻悲劇的結局,並決定自己也踏上這個沒有回頭路的征途。這是何其悲壯的畫面!他與荊軻的友情可見一斑!當秦始皇通緝太子丹和荊軻的門客時,門客們都潛逃了。高漸離更名改姓給人家當酒保,伺機接近秦始皇。秦始皇因為愛惜他的才能,薰瞎了他的雙眼,令他擊築,高漸離便把鉛放進築中,再進宮擊築靠近時,舉築撞擊秦始皇,當然沒有成功,被殺。但是這個時候,秦始皇已吞併燕國,這時再刺殺他,已沒有什麼意義。更何況,高漸離不會武功,他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然而高漸離這個擊築國手卻義無反顧,這似乎有些尋死的意味。或者,他只是想已一死來告慰荊軻這個朋友,這個這才是真正的“士為知己者死”!他只是為義而死,其中不摻雜任何的金錢、收買、報恩、等等齷齪,死得轟轟烈烈。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的詩句描寫了一個冷酷無情卻又俠肝義膽的刺客。刺客,或者説殺手,這個職業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是古老傳統卻又有着奇特的旺盛生命力。但是,春秋戰國那個君子之間爭霸的時代過去,“士為知己者死”的刺客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陰冷的暗殺、醜惡的血腥,這怎麼不令人懷念那些捨生忘死、捨生取義的刺客豪俠!

杜甫列傳讀後感2

南懷瑾先生年輕的時候,曾反覆讀了一百遍伯夷列傳,才覺得真正看懂。我沒有看到那麼多遍,何況要看懂,也不僅僅是在一時之間看一百遍的事。可是讀書筆記還是要交的,那就且以我這樣二十遍的狀況寫吧,寫到哪裏算哪裏,或者以後再看這篇又覺得不通了呢。

伯夷列傳是《史記》裏的第一篇列傳,篇幅非常短,大約是列傳裏最短的了。它非常特別,不僅因為它的短,而且其中描寫傳主生平事蹟的內容只有一個段落,其餘的部分是各式各樣看似與傳主不直接相干的感慨。若説列傳中有哪一篇最能直接地看到司馬遷,聽到司馬遷,有哪一篇是司馬遷自己站出來明明白白地加以論説的,那便是這一篇了,讀後感《伯夷列傳讀後感》。寫史的人大多把自己隱匿在行文之間,隱匿在對形形色色歷史人物的記敍和評點中,然而到了伯夷列傳,司馬遷卻是要用自己的筆書寫自己説的話了。

伯夷列傳裏中討論了兩個主要的關係,人與現世的關係,和人與後世的關係。作為一個史學家,無怪乎司馬遷談到這兩點時如此情緒激昂以至於要跳出來説點什麼了。因為再將這兩重關係聯繫到一起,就要談到關於真正的歷史和被記敍的歷史二者之間的關係了,這正是司馬遷要表達他著書的志向的地方,又像是《史記》的另一個自序。司馬遷在前面的行文中分別討論了這兩重關係,又在"太史公曰"的部分把它們聯繫到一起來説。

人與現世的部分,司馬遷説,"舉世混濁,清士乃現".他盛讚了許由、卞隨、務光、伯夷、叔齊這些濁世中的清士,他認同了這些人在舉世混濁中的價值選擇和道德操守,他肯定了孔子伯夷叔齊提到二人時評價他們所説的"求仁得仁".但是他同時提出了一個問題——他們真的不怨嗎?而他提出這個問題的依據,正是伯夷叔齊臨死時所做的詩歌

詩歌的原文是: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這其實是覺察到自處於末世者的絕望歎息。他們是秉承着上一個時代禪讓的政治傳統和上古政治倫理的最後的人,他們自認應處在神農、虞、夏之朝,而不是這混濁的西周。他們不願走下首陽山去看這名為周的朝代,他們寧願不食屬於這個朝代的一粒粟米,好似這樣就可以至死都留在上一個時代。所以他們説,"我安適歸矣".

但不僅於此。司馬遷用司馬遷的雙眼,看到了他看到的特別的東西。孔子針對伯夷叔齊,所判斷的"不怨",判斷依據是他們的求仁得仁,因為他們的現世追求得到了滿足——他們從生到死都是在他們那個乾淨的仁世,未沾染新的大周朝的一粒灰塵——或者説粟米。然而司馬遷質疑了他們徹底不怨這個觀點,認為在其間還有別的怨——非關現世,而是關於後世,關於自己的沒世。司馬遷在引述上面這段詩歌時,特意地提到這是他們"及餓且死"時所作,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對於現世已經坦然和無怨,所以他們的怨,是針對身後而發的,而不是針對當下所發的。這便引出了第二重關係,人與後世的關係。

這怨是什麼呢?從詩中看,關鍵在於"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一句,而它的解釋,在於本篇最後一段太史公曰的第一句:"孔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這句話是很有趣的。它是説君子所憂慮的是在自己身後名聲得不到傳揚。然而初初看來,這似乎不大符合孔子的一貫言論,孔子説"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又曾經向學生子張區分過"名"與"達"的關係,言語之間是對於"名"的不屑。那麼君子為什麼如此在意自己的"身後名"呢?

這就要提到伯夷列傳的另一個線索——許由務光二人同伯夷叔齊二人在死後的被區別對待。這個問題在本傳的開頭第一段被提出,而在"太史公曰"中被解答。許由務光雖亦是節義高蹈之士,卻因為"非附青雲之士"而不見稱於後世,伯夷叔齊因為得到孔子的頌揚而廣為人知。那麼,被後世發掘和頌揚的條件是什麼呢?司馬遷引説,是"同明相照,同類相求",是"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只有擁有相同志向和操守的人,才會彼此欣賞,即便相隔幾百幾千年也如逢知音。他們"同明相照",其中晚生的那一個擔當"聖人作"的職責,使萬物得到歸位,使已逝的那位聖人得到傳揚,使這種精神在世間繼續流傳。

君子在意的,正是能否有這樣一位身後的知己,或者更廣地説,是能否還有那麼一個時代,自己的操守能得到認同和理解。倘若沒有,那麼千百年而下,他們經歷的將是真真正正、徹徹底底的孤獨。

而伯夷叔齊憂慮的,正是能否還會有這麼一個時代。面對着舉世混濁和大醉不醒的眾人,他們開始懷疑是否剛剛過去的的正是最後一個堅持着自己所堅持的這些東西的時代,所以他們哀歎"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他們追憶前朝,他們哀憐後世。這是他們怨的所在。

這個時候,第一重關係與第二重關係得到了結合,歷史和被書寫的歷史之間的矛盾被提出,於是司馬遷站了出來,他作為一個寫歷史的人,作出了自己的承諾。他要使這些人被看見,他要作為一個後生,用自己的光照亮這些歷史的光源。

於是他書寫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他將正史的關注點從一年復一年的祭祀征伐轉移到一個一個活生生的構成了歷史的"人"身上。於是他寫荊軻,寫郭解,他也寫寧成、東方朔,他著書立傳的目的和基礎是一個一個的"人",而這是前人所沒有做過的嘗試。於是他在這篇伯夷列傳——在七十篇列傳之首的位置寫下他的志向。自此為始,他提起他所手握的那一支史筆——他所擁有的最有力量的東西,為那些從沒有人為他們立過傳的人立傳,稱為"列傳",他用一個一個血肉之軀築成他司馬遷的史書,他用衣袖逐一擦去那些隱沒了千百年的明珠上的灰塵。司馬遷使這些人的光照亮了歷史的一片天空,然而他不能完全料想的是,他的光也照亮了自己身後的一片天空。

所以我覺得伯夷列傳像是《史記》的另一個太史公自序。它是司馬遷的態度和承諾,它也將這種信仰傳遞給了當下的我。然而我知道在我面前還有八十遍要看,但這篇讀書筆記就到此為止了。

杜甫列傳讀後感3

初讀此文便覺得講藺相如的篇幅多一些,而具體講廉頗的只是末尾的幾段,但開頭卻將廉頗描述地比藺相如詳盡。讀完全文才明白,原來,廉頗的官位起先要比藺相如高許多;再者,司馬遷也是用襯托的手法,先説廉頗如何如何功勛卓着,來襯托後面的負荊請罪。

廉頗起初因不滿藺相如的官位高過他,而向藺相如宣惡言,這體現了廉頗的居功自傲、心胸狹窄。而藺相如此後對廉頗是退避三舍,大臣們均以為藺相如怕廉頗,其實他是為了避免兩虎相爭,而導致秦國有可乘之機,他是多麼愛國,又是多麼的豁達大度,多麼顧全大局。廉頗聽聞後,自己十分慚愧,背上荊條向藺相如請罪,也正説明了他的坦誠與可敬之處。

不僅如此,藺相如還有過人的才智與勇氣。秦國要和氏璧並以十五城為交換,趙國無人出使,藺相如主動前去,見秦王無意予城,竟説頭與璧俱碎,秦王不得已只得聽從他的安排,而藺相如估計秦王只是敷衍,卻偷偷讓隨從將和氏璧送回趙,秦王沒辦法只得讓他回趙。藺相如這樣做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後秦趙與澠池會,藺相如又以他的聰明才智駁地秦王無以迴應。最終被封為上卿。

廉頗藺相如一個驍勇善戰,一個足智多謀,為趙國立下了赫赫功績!

杜甫列傳讀後感4

《史記》七十二列傳第一篇是伯夷列傳。讀過該篇數次,每次讀完都感覺這篇文章有些奇怪,但又説出個子午卯酉來,疑問如下。

第一,為何司馬遷把這篇文章放在第一的位置。也許你會認為沒有什麼,哪篇列傳放到首篇是隨機的,但是我不這樣的認為,至於是什麼原因我可能揣摩不出司馬遷的想法,但我認為一定有其道理的。例如《聊齋志異》首篇文章是《考城隍》,文中有一句話,有心向善雖善不賞,無心向惡雖惡不罰,通過這句話就能寫出作者把《考城隍》放到第一篇就是告訴讀者,不能只看一個人做事的結果,還要看這個人做事的出發點是什麼。例如小孩吃飯時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這是無心的,不要介意。如果一羣成年人吃飯的時候,把杯子掉地上弄碎了,就要看看是不是故意這樣做的。同樣是杯子掉地上碎了的事,出發點不同,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第二,為何這篇文章的格式與其他篇列傳的格式不同。其它篇列傳的基本結構是先介紹主人公出生地等,再寫主人公與事,通過記事寫人,通過人來寫事。記事是為了寫人而服務的,所以研究列傳中的人一定後看作者都選了哪些事,每一個人經歷的事很多,但是作者選這個事而不用另一個事一定是有其想法的。最後是太史公曰,也就是司馬遷對這個人或者事的評價,評價事也主要是為了評價人。

該篇文章,開頭沒有介紹伯夷,文中也不是隻寫伯夷一個人。結尾處沒有太史公曰部分。

第三,為何該文讀後能明顯感覺到司馬遷有股怨氣。其他文章中沒有或者很少能見到司馬遷這種怨氣。處處疑問,似乎是有很多的他不明白的。例如,"此何以稱焉?""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求仁得仁,又何怨呼?""由此觀之,怨耶非耶?""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其輕若此哉?""惡能施於後世哉?"

在文章中,司馬遷問,不是經常説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嗎?.好人伯夷、顏回等為何不長壽而惡人反而活的很長命哪?這是什麼道理。他又寫道"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什麼意思?他想告訴大家等着看什麼結果?

總是感覺司馬遷把該文放在第一篇一定有其想法的,但到底是什麼寓意我沒有揣摩出來。

杜甫列傳讀後感5

在讀了《知榮辱樹新風》中的《商鞅立木取信》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這句話的含義。我也知道了“誠信”,是比金子還要寶貴的品質。《商鞅立木取信》這篇文章中主要通過寫商鞅立木這件事來突出表現只有誠信對人,別人才會以誠待你、幫助你。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公元前361年,秦國很落後荒廢。而這時,秦國新國君秦孝公繼位了。這位國君有着雄才大略,他決心復國,讓國家強大起來。讀到這兒,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為這位好國君而高興。可是,我又犯愁了,即便國君有復國的決心,可誰來幫他復國呢?接着向下看吧。秦孝公下了道命令:只要有人可以讓國家富強起來,就讓他做大官。後來,一個叫衞鞅的年輕人蔘見了秦孝公,和秦孝公談論自己的富國方法。兩人越談越起勁,連飯都忘了吃。讀到這兒,我心中又迸出個大問號,這個年輕人真的能富國嗎?他怎樣取得百姓的信任呢?要解決問題,再去看看吧!第二天,南門出現了一根木頭,旁邊貼了一張佈告:如果有人把木頭扛到北門,賞十兩金子。最後寫的名字是衞鞅。佈告旁圍了一堆人,大家議論紛紛,都不相信。我也在想:這個衞鞅,葫蘆裏賣的什麼藥?實在叫人猜不透!衞鞅見無人扛木頭,又把賞金加到五十兩!人們議論的聲音更大了。我也更加差異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個漢子衝出來,扛起木頭就走。衞鞅見狀,真給了他金子。大夥紛紛議論起來,大家認為衞鞅可信,就協助他治國,秦國就富強起來了。秦孝公也信守諾言,給了衞鞅十五座誠池,從此,大家就把衞鞅叫做商鞅了。

讀了這個故事,你們體會到誠信的寶貴了嗎?可是有些人呢,他們就十分的不守規矩,我這裏還有一個小故事。有個很有才華的大學生,他很窮,但很聰明。他每天都要去坐班車,為此,他在這方面花去了很多錢。有一次,他沒有買票,也沒被發現。他驚喜萬分,於是經常逃票,只被發現過一次。畢業後,大學生去找工作。可沒有一家公司錄取他,他怎麼也不明白,於是跑去問經理為什麼不錄取他。經理説:“你很有才華,可不誠信,我們不需要這樣的員工。”他後悔極了,從此再也沒有找到工作。這正如一句名言所説:道德常常能彌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空白。所以,誠信是一把金鑰匙,擁有它,你就擁有了成功!

杜甫列傳讀後感6

荀子有言:“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

藺相如便是這樣一位當之無愧的君子。它令人欽佩之處,不僅在於他的智慧明達,能言善辯、有勇有謀,更在於他能容忍流言惡語,容忍眾人的猜忌與不解,只因他有永不熄滅的愛國魂。他的心靈,始終清明污垢。

初出場時,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宦者令舍人,卑微低賤的身份讓無數人不屑一顧。然而,面對趙王的憂慮,藺相如昂首坦然以對:“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這是何等的膽識與自信!他離趙入秦時,身上的重擔必不比那“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荊軻啊。

他本可以推脱,婉言謝絕------畢竟,這是太過艱難的重任。但他卻主動扛起了這關乎國家榮譽的重擔,置生死於度外。於是我們看到他在秦王大殿上怒髮衝冠,言辭鏗鏘,嬉笑怒罵,以死相爭。一人一玉,是同樣的純粹與執着:寧碎不求苟全,寧死不損國威!史書上只是風清雲淡的幾筆帶過那朝堂上的紛爭,但現實中,又該是怎樣一個驚心動魄了得!

完璧歸趙,澠池之會,我們見識到藺相如鋒芒畢露的美。在激烈的矛盾衝突中,他的視死如歸、他的怒目而斥,是他血脈裏沸騰的愛國情懷。此時的他,如“鞚中懸明月,劍杪照蓮花”的徵客,為國立下大功,被拜為上卿,理應風光無限、意氣風發,見誰都要傲三分,才合乎他的尊貴身份。

然而,藺相如之所以為藺相如,其超人之處正在於此。面對廉頗的“我見相如,必辱之”的惡語,面對舍人“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的質疑,他選擇了容忍。只因他要守護這趙國的國土,守護這萬千黎民的家。

當一種感情昇華到極致,往往近於水,無聲流動,無處不潤。此時藺相如的愛國情感正是如此。他對國家的熱忱與忠誠,從熱烈的洪流變為潤物細無聲的雨,以容忍和堅守詮釋了愛國的最高境界。那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信仰,讓他在世俗流言中始終堅定不移地守護着國家,清醒地認識到“兩虎共鬥,勢不俱生”,要“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

眾人皆醉我獨醒,而藺相如,寧可>孤獨而痛苦地醒,也不願再醉生夢死中,失去自己對國家的信仰!

無怪乎眾多舍人“慕君之高義”,無怪乎廉將軍醒悟後“肉袒負荊”,這樣深沉而濃烈的愛國之情,是藺相如用清澈無垢的'心與堅定的信仰製成的絕世佳釀,那醉人的芳香透過蒙塵的時光,透過泛黃的史書,流芳百世,香沁萬年!

藺相如告訴我們,有些人被歷史銘記,不僅僅因為智慧。聰明人與聖人有時只相差

一分信仰,而正是這份愛國的信仰,成就了後者的輝煌。“人有兩種,一種在煙花塵世的繁華中張揚而逝,一種在錘鑿剪銼的敲打中塑為永恆。”無數人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被歷史長河所湮沒;只有少數人,將畢生的智慧傾注在愛國的信仰上,將人格與靈魂塑成不朽的豐碑。他們,終將被歷史所銘記。

杜甫列傳讀後感7

人們都知道,“徒以口舌為勞”這句話的本意是表現廉頗對藺相如的極其不服,但人們很少想到,這句話容易誤導許多人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我們在看文章時也容易陷入這樣一個誤區:廉頗之所以不服,皆因他只看到藺相如的口才,沒有看到藺相如的機智與勇敢。於是,我們為了駁斥這句話,就會去強調藺相如的機智與勇敢,甚至刻意引導學生去關注這一點,反而忽略了藺相如的口才。實則,在我看來藺相如應當是集機智與勇敢於一身的,而這一點又恰恰集中體現在他的“口舌”之上。

在《廉頗藺相如列傳》裏,我們的大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不僅僅表現了藺相如機智、勇敢、以國為先的這一形象層面上的特點,實際上還突出了藺相如非凡的口頭表達能力,即文中廉頗所説的“徒以口舌為勞”中的“口舌”之功。在此一文中司馬遷還充分肯定了其“口舌”之功所起的重大作用。

一、口舌第一功——解繆賢之困

繆賢的舉薦對於藺相如的出場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從文章中繆賢對藺相如的介紹,我們能看出的這樣一點令我們思考的東西:如果藺相如沒有什麼口才,即“口舌“之功,一個普通的門客又怎能令其主子繆賢言聽計從呢?而當時藺相如的建議可是足以決定繆賢生死的,算是一招險棋,而繆賢會接受這樣的建議,在我看來,不能不説是藺相如的“口舌”之功在此處已經可嶄露頭角,藺相如還沒有出場,司馬遷就通過旁人之語間接地表現其口才,為後面的描寫做了鋪墊。

結果也正因為藺相如的“口舌之勞“才救了繆賢一命,繆賢因此把他舉薦給趙王。因為在繆賢心目中,藺相如的口才,以及他在勸服自己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勇氣與智慧,在此時,國難當頭之際,藺相如應能,也只有他能擔此重任。這是藺相如在文中的”口舌“第一功,這一”口舌之勞“挽救了主子的聲譽與生命,也為自己才能的施展打下了基礎!

事實也證明,繆賢果然沒有看錯人,藺相如只用三言兩語,就打消了趙王的顧慮,其果斷的魄力無人能比。即使是“以勇氣聞名於諸侯”的廉頗,此刻也只能是相形見絀,藺相如一開場就把所有的人都比下去了。但藺相如最出色的表現還是在秦國的殿堂之上。所以司馬遷除了描寫藺相如的機智、勇敢之外,實則更是着重刻畫了他的"口舌"力度。

二、口舌第二功--- 完璧歸趙

以和氏璧為焦點的秦趙之爭,從表面上看是政治談判,實際上是政治鬥爭。在秦強趙弱的大環境下,等待藺相如的是一個被動的語言環境。藺相如雖是使臣身份,但是卻

根本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傲慢的秦王居然在一般的宮殿召見他,公開表明對趙國的極度蔑視。在這樣的場合,語言的選擇就更顯得至關重要了:既要準確,又必須得體;既要維護國家主權,又不可破壞兩國邦交!

語言準確、得體,在普通語境中似乎無關緊要,然而藺相如當時所處的“語境”卻極其特殊且複雜。秦趙兩國表面上看是友好國家,實際上是暗中相爭,是化敵為友還是化友為敵可能只在一念之間。此時的言辭必須精確到天衣無縫,無懈可擊。然而,現實狀況是藺相如根本沒有過多時間來反覆考量,仔細斟酌,難度之大,由此可見。司馬遷正是通過這樣的語言環境來刻畫藺相如的,使他的機智、勇敢與口才在這樣一個特殊場合裏融為一體,迸發出耀眼的光芒。

例如,當藺相如看到秦王“無意償趙城”,立刻設法奪回璧,然後“持璧卻立”與秦王據理力爭。相如先列舉事實,用趙王送璧的虔誠反襯出秦王迎璧的無禮。語言既準確又有力量。慷慨陳詞中,還不忘插入一句“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這極大的滿足了秦王的虛榮心。使得秦王先是面對證據確鑿的事實,而後又面對藺相如刻意為之設定“大王”所應具備的行為要求,即使有怒也無法説出,甚至還得再三向相如道歉。而當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藺相如並不為其所動,反而要求秦國必須先舉行隆重的迎璧儀式、方顯誠意。明知這是緩兵之計,但秦王卻也無可奈何。因為和氏璧在相如手中,而且藺相如的要求從情理上看,乃是合情合理的;從措辭的語氣上講,也找不到任何破綻。結果秦王只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在朝堂之上與和氏璧失之交臂!而當秦王終於“設九賓於廷”,藺相如卻又先發制人。請注意,這裏他運用了一個“自??以來??未嘗有”的判斷句式,指出秦國曆代國君從不遵守諾言的歷史事實。這種特殊句式,往往帶有強硬的、不容置疑的語氣,表達的句意往往具有嚴密性、權威性,令對方無法反駁。所以,秦王和他的大臣們均啞口無言,一時無計可施。

藺相如不僅善於運用語言,而且很有技巧,當初秦王用“十五城請易璧”之時,趙國是非常被動的,不得不派相如奉璧前去。直到相如謊稱璧有瑕,從秦王手中奪回和氏璧時,局面才有了專機;待到藺相如堅持秦王須“設九賓禮於庭”的時候,局面實則已起了根本的變化,這回是秦王不得不聽從藺相如的安排;而完璧歸趙之後,藺相如則任憑處置,坦然相對,此刻被動的反而是秦王了。

三、口舌第三功--- 澠池之會

澠池會上,趙王一開始就落入秦王設下的圈套,使本來就被動的局面陷入絕境。危急時刻,藺相如挺身而出。他沒有揭穿其中的陰謀,也不便阻止趙王,而是不動聲色地懇請秦王“擊缶”,理由是“以相娛樂”。好一句“以相娛樂”,妙哉!絕矣!此言一出,局面馬上改觀。進退兩難的變成是秦王自己!雖然他惱羞成怒,但結果還是老老實實地“為一擊缶”。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藺相如所説過的話,就可發現他在應對秦王時所説的每一句話都是無可取代的。這種唯一性,把藺相如的善於言辭表現得淋漓盡致。

四、口舌第四功--- 化解干戈

在廉頗的心目中,只有攻城野戰、廝殺沙場,才是為國打拼,才值得人們尊重,國君器重。這樣的一個莽漢又怎麼會了解藺相如隻身深入虎穴,甚至“請就湯鑊”之刑,敢於“以頸血濺”秦王之時的以命相搏呢?

但是面對這樣無理取鬧的廉頗,藺相如卻不急不惱,在廉頗心裏徒以口舌為勞的相如此時沉默了,他沒有同廉頗這樣一個莽夫去爭辯誰是誰非。可正是因為相如的不説,才打動了這個蠻橫的武夫,這恐怕亦是藺相如“口舌"之功中的“無招勝有招”吧!

司馬遷的精彩描寫,讓我們在領略到藺相如口舌的魅力的同時,也明白到藺相如的口舌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化解了幾次危機,而且還扭轉了整個局勢,它甚至使趙國第一次擁有了主動權。此外,它還能完全消除廉頗的怨恨,化干戈為玉帛,令虎視眈眈的秦國“不敢加兵於趙”!

我們應當讓學生明白的是:本文不僅表現了藺相如的機智與勇敢,以及以國為先,還表現了他出色的口才。所以,我們反而可以牢牢抓住廉頗對藺相如的這句“徒以口舌為勞”的評價,去解讀司馬遷對藺相如的口才的讚賞,我相信只有引導學生去關注藺相如的“口舌”之功,才能培養學生重視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形成新時代的口才觀念,這無疑對學生的發展有着無限益處。

杜甫列傳讀後感8

很誠實地先説一句,實際上這篇文章我並沒有認真地聽講,但我能很清晰地感受語文老師在談論《伯夷列傳》這篇課文時的慷慨激昂的心情,我對此印象很深,特別是對於"好人不長命"、"惡人富貴延年"的社會現象的不公,伯夷列傳讀後感。下課之後,我有重新瀏覽過這篇著作,暫且不談文章與司馬遷本人的聯繫,我以下的看法全部圍繞文章的內容本身,而不深究作者的寫作意圖:

就文章中所提出的幾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心目中最佳當的答案,因而我不牽強附會,但我認為作者司馬遷提出的這幾個問題是相輔相成的,甚至後一個問題是前一個的昇華,而我就其中幾點談談自己的微薄看法。

文章一開始司馬遷就説:"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餘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是啊,為什麼同樣是有德有才的人,有的人就能流芳百世,有的人卻最終默默無聞呢?他們個人的才智相差無幾,德行也幾乎在同一高度,甚至那些在聲明上弱的人在這兩方面更有建樹。為什麼呢?

就我看來,這個社會上存在着許許多多的機遇,於是也存在着各種、各樣的不公正的待遇,作為一個聖人,他應該不必在乎自己的聲名是否能夠流芳百世,而這對於許由、務光等人來説,或許能不能美名外揚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理解作者司馬遷自己想要揚名立萬的心情,同時他也確實如此,但我絕不贊同他對於成名的看法。這個世界上總是存在着許多有道德的人,他們並不説辭,也沒有像以前的聖人一樣遊學講法,道德和聖人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種:一些人退隱田園是為了自身心情的寧靜,為了獲得一種靈魂上的解脱,很難講他們的品德究竟高尚到什麼程度,但又是否有人像司馬遷一樣撰寫類似《伯夷列傳》這樣的文章來歌頌他們呢?事實可能是沒有的,即便有也並非這些隱士的意願,更有一句話叫做"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賴周圍的環境忘卻世事,沉湎於桃源世外,這是指小隱真正有能力的人卻是匿於市井之中,那裏才是藏龍卧虎之地,這是指中隱。

只有頂尖的人才會隱身於朝野之中,他們雖處於喧囂的時政,卻能大智若愚、淡然處之,這才是真正的隱者。而我認為,歷史本身就有不完全真實的特性,加上人為的篡改和時間的淡化,許多歷史真相已經湮沒在了浩瀚無邊的時間長流裏,就像歷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閃他們閃發光的人,他們智慧、優雅、從容或者淡泊名利,但他們並未被記載光輝榮耀的史冊上面,這是為什麼呢?是那些拿了俸祿的史官不沒有辦實事麼?亦或者是因為歷史的記錄並不真實?都不是,是因為有一些特殊的因素,歷史不能讓他們過於矚目地出現在後人的眼裏,這樣可能會毀了他們,因為"某些人"不允許,因為他們與這個庸俗的時代不太協調,就像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一樣,他們的品行即便高尚,但只能是"可念不可説"的嚮往。也許有人會説,"這樣子難道公平麼?","公平",我人為這跟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是需要自己去爭取的,如果你本身並不想為了某些方面的"公平"而去努力地抗爭些什麼,那麼你就沒必要為了不抗爭所帶來的後果(即便是不好的),這就像隱退者本身已不在乎世俗人的看法一樣,什麼流言蜚語什麼是不是能夠流芳百世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況且——歷史雖然沒有讓他們聲名鵲起,但也沒有無情地拋棄他們,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説:他們不屬於一個時代,而屬於所有的時代;他們被包含於歷史的一角,又超脱於歷史之外永遠活在他們應有的光輝裏。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是不是真理呢?我想也許這只是一種人類自我安慰的措辭而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在對人的善念的塑造和維持以及惡念的扼殺和遏制,還有在維護社會和平這一方面,確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五段的言論呼應了前兩段的論述。賢人在後世之人中的聲名取決於什麼呢?什麼樣的人才算是賢人呢?作者認為,賢人這個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凡那些道德操守合乎自己的意念和追求時,在這些人眼中他們就被稱之為賢人。一般情況下,這些人佔據所有人的大多數時,此賢人才能被認可,或者他們是被當時在思想上很有影響力的人所推崇。關於他們聲譽是否會在後世傳揚以及影響力度的大小,則首先取決於他們的不害他的行為和一定的學識或地位。其次,就主要取決於他們被何人認可了,以及那個人的號召力。司馬遷在最後一段的最後一句所發的感概:"可悲啊!普通人想要磨練自己的品行,立下功名,不依附於德高望重的人,怎麼能把自己的名聲傳播到後世呢?"真實得讓人難受。

古人語:"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保持自己的本心,不為他人的隻言片語所動,也不被執權者的威嚴所撼,堅定智慧的理性,這樣一個人的思想才有實際上的價值。

至於那些亦真亦假可真可假的所謂正史稗史,所謂正統思想,所謂詭辯,一切皆不要陷入空想的泥潭——"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黑格爾如是説。

注:《伯夷列傳》 出自《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第一》,作者司馬遷。該篇是伯夷和叔齊的合傳,冠《史記》列傳之首。在這篇列傳中,作者以"考信於六藝,折衷於孔子"的史料處理原則,於大量論贊之中,夾敍了伯夷、叔齊的簡短事蹟。他們先是拒絕接受王位,讓國出逃;武王伐紂的時候,又以仁義叩馬而諫;等到天下宗周之後,又恥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於是餓死在首陽山上。作者極力頌揚他們積仁潔行、清風高節的崇高品格,抒發了作者的諸多感慨。《伯夷列傳》實開史家之先河,亦為本紀、世家、列傳之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