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 內經選讀講稿第八單元:脈要精微
    發表於:01-09
    脈,切脈,這裏泛指診法。要,要領。精微,精湛微妙。《素問》有脈要精微論篇名,本單元主要討論疾病診法,包括診病原理、原則及具體方法等內容,其中對脈診和色診的闡述尤為詳細。原文分析【原文】...
  • 發表於:08-23
    《內經》相傳起源於軒轅黃帝,代代口耳相傳,後又經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於春秋戰國時期集結成書。下面是內經素問經脈別論,隨小編來看看吧。人在驚恐,憤怒,勞累,活動或安靜的情況...
  • 發表於:02-02
    《內經》一書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牀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原文】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
  • 發表於:08-13
    陰陽,有名而無形,必須依附於具體的事物或現象才能體現出來。根據人與天地相應的道理,自然界之陰陽與人體之陰陽,其象相應,故曰陰陽應象。正如馬蒔所言:以天地之陰陽,萬物之陰陽,合於人身之陰陽...
  • 發表於:12-04
    病之形能,語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胡澎《素問校義》雲:能,讀如態。病之形能也者,病之形態也。能,通態。病形即病之症狀,病態即病之勢態,病之形態即疾病的臨牀表現及其發生、發展、...
  • 發表於:08-15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其人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如鼓,一作如故,不滿)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
  • 發表於:09-30
    《脈要精微論》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人身營衞之氣,晝則行於陽分,夜則行於陰分,至平旦皆會於寸口,故診脈當以平旦為常也。...
  • 發表於:02-26
    【單元題解】經脈,又稱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道,規律。經脈之道主要是論述經脈的循行規律及其病變的一般規律。醫者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
  • 發表於:09-28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陽明脈解篇原文和白話文翻譯:【原文】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願聞其...
  • 發表於:11-08
    藏氣法時,是指五臟之氣的生理活動與四時五行的規律有着密切的聯繫。《素問·藏氣法時論》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一、概況《內經》藏象學説不僅從象來概括藏的本質,而且從人與...
  • 黃帝內經白話文:脈要精微論
    發表於:02-05
    黃帝問道:診脈的方法是怎樣的呢?岐伯回答説:診脈通常是以清晨的時間為最好,此時人還沒有勞於事,陰氣未被擾動,陽氣尚未耗散,飲食也未曾進過,經脈之氣尚未充盛,絡脈之氣也很勻靜,氣血未受到擾亂,...
  • 素問脈要精微論文言文
    發表於:09-01
    素問·脈要精微論黃帝問曰:診法何如?岐伯對曰: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藏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
  • 發表於:12-27
    本篇是《內經》集中討論神的篇贛。其主要內容有神的概念,神的生成及精神、魄、魂的相互關係,思維的過程,神志病的發生、證及轉歸,五臟的虛實病證。血氣精神是人體生命之根本,《靈樞·...
  • 發表於:11-14
    五穀入胃,其所化生的一部分精微之氣輸散到肝臟,再由肝將此精微之氣滋養於筋。經脈別論篇原文和白話文翻譯:【原文】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脈亦為之變乎。【翻譯】黃帝問道:人們的居住...
  • 發表於:11-14
    黃帝曰:願聞脈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陰,從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陰,從足至胸中,六...
  • 發表於:03-20
    百病,多種疾病;始生,開始發生。《靈樞》有“百病始生”篇名。本單元主要討論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機理,包括病因、發病、病機和傳變等內容。一、原文導讀【原文】601【提示】從病因和正氣...
  • 發表於:09-28
    《內經》以生命為中心,裏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太陽所謂腫腰(月隹)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
  • 發表於:11-09
    脈象洪大的,是由於陰精不足而陽有餘,故發為熱中之病。脈象來時急疾而去時徐緩,這是由於上部實而下部虛,氣逆於上,多好發為癲僕一類的疾病。脈要精微論篇原文和白話文翻譯:【原文】黃帝問曰:...
  • 發表於:10-26
    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別走太陽心而合,上至腎,當十四椎,出屬帶脈。《八十一難》雲:“帶脈起於季脅,為回身一週。既言一週,亦周腰脊也,故帶脈當十四椎,束帶腰腹,故曰帶脈也。平按:“太陽下,《靈樞》、《...
  • 發表於:03-20
    內經屬於我們祖先的優秀文華,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它不能被遺忘掉。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內經精要,一起來看一下吧。筋的問題,在肝。骨的問題,在腎。血脈的問題,在心。肌肉的問題,在脾胃。皮膚、...
  • 發表於:09-28
    陽明經有所謂灑灑振寒的症狀,是因為陽明旺於五月,月建在午,五月是陽極而生的時候,人體也是一樣,陰氣加於盛陽之上,故令人灑灑然寒慄。脈解篇原文和白話文翻譯:【原文】太陽所謂腫腰(月隹)痛...
  • 發表於:11-09
    《內經》雖然是中醫理論的源泉,書中總結與發現了許多符合客觀實際的規律與結論,對中醫的發展有巨大的貢獻,但不可否認,書中也有不少錯誤的猜測和牽強的解釋,很多理論僅是一種假説,需要後世來...
  • 發表於:01-13
    經絡學説是中醫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之一,兩千多年一直為保障華夏兒女的健康發揮着重要作用。《黃帝內經》載: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那麼經絡是什麼?起源於哪...
  • 發表於:03-17
    世間萬物,人是最寶貴的。寶命,珍惜生命的意思;全形,保全形體。寶命全形,即保養生命的意思,又稱攝生、養生。正如《素問·寶命全形論》説: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本單元主要討論《...
  • 發表於:11-14
    異法方宜,本是《素問》的篇名,論述不同的治病方法,對各方人羣病證各有所宜,因而建立了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療原則。其中指出不同地域的生存環境,造就了不同的人體素質,易發生不同的病證,故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