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素材圖片 > 黑板報

描寫愛耳日的手抄報

欄目: 黑板報 / 發佈於: / 人氣:1.1W

愛耳日是一個國際的節日,也是很多人所喜歡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愛耳日的手抄報,歡迎大家的閲讀。

描寫愛耳日的手抄報

  愛耳日的手抄報一

  愛耳日的手抄報二

  愛耳日的手抄報三

  愛耳日的手抄報四

愛耳日主題

2000年3月3日第一次“全國愛耳日”主題:預防耳毒性藥物致聾

2001年3月3日第二次“全國愛耳日”主題:減少耳聾發生 實施早期干預

2002年3月3日第三次“全國愛耳日”主題:聽力助殘----救助貧困聾兒

2003年3月3日第四次“全國愛耳日”主題:提高人口素質,減少出生聽力缺陷

2004年3月3日第五次“全國愛耳日”主題:防聾走進社區

2005年3月3日第六次“全國愛耳日”主題:全社會共同關愛老年人——健康聽力,幸福生活

2006年3月3日第七次“全國愛耳日”主題: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人人享有健康聽力

2007年3月3日第八次“全國愛耳日”主題: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2008年3月3日第九次“全國愛耳日”主題:奧運精彩—我聽到

2009年3月3日第十次“全國愛耳日”主題:正確使用助聽器

2010年3月3日第十一次“全國愛耳日”主題:人工耳蝸——重建聽力的希望

2011年3月3日第十二次“全國愛耳日”主題:康復從發現開始——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

2012年3月3日第十三次“全國愛耳日”主題:“減少噪聲,保護聽力”

2013年3月3日第十四次“全國愛耳日”主題:“健康聽力,幸福人生——關注老年人聽力健康”

2014年3月3日第十五次“全國愛耳日”主題:“愛耳護耳,健康聽力”

2015年3月3日第十六次“全國愛耳日”主題:“安全用耳,保護聽力”

歷史背景

從國務院組織的第一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中可以看到,0~14歲聽力言語殘疾兒童致殘的原因和所佔的比例是:原因不詳的佔27.79%,中耳炎佔17.47%,高燒疾病12.97%,藥物中毒11.92%;家庭遺傳9.08%,發育畸形6.95%,妊娠期疾病2.8%;地方病、產鉗外傷、嗓音等均不到1%。前四項佔70%以上。近30%的家長説不清孩子致聽力殘疾的原因,也就是説家長對於孕期或嬰兒期致聾原因不瞭解,對於可能使胎兒或嬰兒致聾的因素不能排除。

我國有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2057萬,其中7歲以下聾兒可達80萬,老年性聾949萬;由於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聲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約新生聾兒3萬餘名。

聽力的障礙嚴重影響着這一羣體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為有效開展聾兒康復和預防工作,1988年,聾兒康復工作作為一項搶救性工程列入國家計劃,系統實施。全國共有聾兒康復機構1422個,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為技術資源中心,以省聾兒康復中心為龍頭,以市級語訓部為骨幹,以基層聾兒語訓班(點)為基礎,社區家庭為依託的聾兒康復工作體系,截止1998年底,全國已訓練7歲以下聾兒11.2萬名,其中15.73%進入普通小學幼兒園,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這需要社會多宣傳愛耳防殘的科學常識,家長應多學習這些知識並採取保護胎兒和嬰兒順利成長的措施,使兒童不受致殘因素的影響。近40%的`原因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如,可以不用耳毒性抗生素要來避免藥物中毒;有的是可以正確治療而無後遺症的,如中耳炎等。如估算我國一年新增3~4萬聾兒,那麼有2~3萬名是在前4項致聾原因之內。排除了這4項原因就可少產生約70%的聾兒。

在調查中還看到0~4歲的聽力殘疾兒童中城市佔5.64%,城鎮佔11.16%,鄉村佔83.2%。這説明大多數(80%以上)聽力殘疾的嬰幼兒和少年在廣大農村,也就是宣傳防聾科普知識和愛耳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還有另一項統計: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各類殘疾兒童佔被調查人口的比例大於全國的平均數。全國是每千人中有殘疾兒童7.75人,侗族是10.5人,藏族10.64人,白族11.01人,苗族11.97人,土家族12.04人,瑤族14.81人,壯族15.82人,彝族20.01人,哈尼族高達29.69人,近4倍於全國平均數。而這些生活在廣大農村的少數民族地區更是重點中的重點。在致殘兒童比例大的地區和民族中開展愛耳防聾工作可以更快收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