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素材圖片 > 黑板報

傳統節日黑板報內容

欄目: 黑板報 / 發佈於: / 人氣:1.73W

黑板報是一種可傳閲觀賞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在學校,黑板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黑板報和手抄報一樣,也是一種羣眾性的宣傳工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蒐集和整理的傳統節日黑板報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傳統節日黑板報內容

傳統節日黑板報內容【1】

正月初一的早上,我正在熟睡中,突然,一陣陣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我驚醒了。“啊!新的一年開始了,先找一找爸爸、媽媽給我準備的紅包吧!”我開心地説。我在枕頭底下摸呀摸,裏面不僅有兩百塊錢,還有兩片年糕。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吃年糕呢?我換上新衣服,跑到廚房,看見媽媽正在煮湯圓和餃子。“媽媽,過年為什麼要吃年糕啊?”我帶着困惑問。媽媽回答説:“吃年糕就是步步登高的意思啊!”“原來是這樣啊!”我笑嘻嘻地説。這時,湯圓和餃子已經煮好了。吃着湯圓和餃子,我又問:“為什麼要吃湯圓和餃子呢?”媽媽耐心地解釋道:“餃子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彎彎(萬萬)順,象徵萬事如意;湯圓也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大圓寶,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

吃完飯,爸爸媽媽給我和爸爸佈置了一個任務:貼春聯和福字。爸爸把春聯按在門上,我當指揮:“不對不對,往左邊一點點。對,這裏剛好!”爸爸把春聯用透明膠粘起來,然後又很快貼好了福字。之後,該去給長輩拜年了,我們首先去爺爺、奶奶的家。爺爺、奶奶不僅給我壓歲錢,還給我糖吃……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問媽媽:“媽媽,為什麼要拜年呢?為什麼長輩要給小孩子壓歲錢呢?”媽媽説:“拜年表示對長輩的尊敬,長輩給壓歲錢是因為長輩愛護晚輩呀!”“原來是這樣呀!”我説。説着,就和爸爸媽媽一起説説笑笑的走回家去了。

傳統節日黑板報內容【2】

今天是元宵節,但是元宵節的`祝福在昨天就絡繹不絕得到來了——那是因為在我的家鄉(臨海),我們的傳統是正月十四過元宵節。

這説起來還有個傳説——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有關。據説當年戚繼光在我們家鄉(台州)抗倭時,曾打算過完元宵節攻打倭寇,戰機密被泄露後倭寇決定元宵節當晚趁百姓過節、戒備放鬆時大舉進攻台州府城——臨海。戚繼光又截獲了倭寇的信息,決定將計就計,於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過元宵節。正月十五,過罷節的百姓躲了起來、眾將士在臨海縣城設下埋伏,倭寇進犯時整個城市紅燈籠高掛一派過節氣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軍來了個甕中捉鼈,大敗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竄,恰被潛伏在白水洋上峯嶺的戚家軍再次予以重擊。這就是著名的上峯嶺戰役。後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就將元宵節改為正月十四過了。

這個傳説是我小時候學校組織去上峯春遊參觀戚繼光紀念祠堂時,當地的百姓講給我聽的。傳説歸傳説,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習俗卻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説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節,一般的地方習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鄉,我們元宵節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們獨特的習俗。糟羹分鹹羹和甜羹兩種,鹹羹我們方言又名“菜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乾、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豆麪,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沒有吃了,這麼一説,口水就出來。哎呀呀……

當然,元宵節觀燈、舞獅子、踩高蹺也是習俗,還是很熱鬧的。我小時候有一個爸爸自制的高蹺,每年元宵節都會拿出來玩的,可惜呀,後來被我們弄壞了!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傳統節日黑板報內容【3】

“除夕夜主角”這個美譽的可只有年夜飯才能享有,全家人圍坐在大圓桌邊,哇!美味可口的飯菜擺了一大桌子,這些佳餚像磁鐵一樣把我肚子裏的饞蟲給勾了出來。我拿起了“雙截棍”——筷子橫掃每個菜盤子。嘿,收穫不小,夾了一大把的菜。我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由於吃得太快,讓調皮的飯小子得逞了,粘了我一臉的飯。媽媽見了逗趣地説:“喲,哪兒來的大花貓,怎麼這麼像露露呀!大家笑得差點把口裏的飯給噴了出來。

第二樂章:春節聯歡晚會

吃完了年夜飯,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了電視機,看起了春節聯歡晚會,最讓我難忘的節目是“森林舞會”,可愛的動物們歡聚一堂,歡快的跳着舞蹈。如果世界人民能把這支舞詮釋出來,那就皆大歡喜啦!

第三樂章:放煙花

當12點的鐘聲敲響時,我們拿着一大箱煙花向院子裏奔去,我從箱子裏拿了一大把,心想:今年又可以過一回癮了。我用打火機點燃引線,急忙跑開,只聽一聲巨響,一條火龍騰空而起,彷彿劃破了漆黑的夜空。空中的火龍漸漸變成了小光點,猶如鑽石鑲嵌在黑寶石上。

舊的一年已經過去,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一年正向我們走來。願你抱着平安、揣着幸福、擁着健康、數着鈔票、享着快樂,邁入新年!